这就是他们用马甲的原因啊!不过弱弱的问句其实马甲是什么?一直没有很清楚。
chaopeng 发表于 2009-5-31 20:59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甲 (网络名词)
汉漢▼▲
[size=90%]为了阅读方便,本文使用标题手工转换。
- 转换标题为:简体:马甲 (网络名词);香港:分身 (網絡名詞);台灣:分身ID (網路名詞);
- 实际标题为:馬甲 (網路名詞);当前显示为:马甲 (网络名词)
字词转换是中文维基的一项自动转换,目的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消除繁简、地区词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异,以达到阅读方便。字词转换包括全局转换和手动转换,本说明所使用的标题转换和全文转换技术,都属于手动转换。
如果您想对我们的字词转换系统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或者提交应用面更广的转换(中文维基百科全站乃至MediaWiki软件),或者报告转换系统的错误,请前往Wikipedia:字词转换请求或候选发表您的意见。

马甲,台湾称分身ID、免洗ID,香港又称分身,是指在网络上的讨论区、BBS等地,一个人同时拥有的其他用户帐号。
[编辑] 功能大多是负面的:
- 与人笔战。
- 扰乱秩序。
- 在论坛中冒充他人为自己的贴子进行评论,以抬高自己的人气。
- 冒充他人并做出不当行为以破坏他人名誉。
- 以不同身份为自己所开的讨论串冲人气或推文(中国大陆称顶帖,即把帖子弄到最顶端),甚至使某主题被列入全站的热门话题(中国大陆称“re上十大”)。
- 同时多账号挂站以赚得更多网站虚拟货币。
- 突破同一用户转贴文章的限制。
也有正面或中性的使用方式:
- 管理员使用非管理员的ID发表个人意见,避免被误会为官方言论或者指导思想。
- 基于不同讨论族群,使用不同的ID以隔离各ID之间影响。
- 在被讨论区板主禁止发言之后(台湾又称浸水桶),以分身ID继续在讨论区发言。
- 为应对某些论坛或bbs对新申请用户的发帖数量等限制。
- 出于某种原因伪装成行事风格不同的不同人。
[编辑] 马甲的起源在中国大陆,马甲一词可能来源于一个笑话,该笑话的大致内容如下:
一只老虎追一条蛇,蛇钻到了河里,不久出来了一只乌龟,老虎抓住乌龟说:小样儿,别以为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
该笑话中,老虎把乌龟当成了穿着马甲的蛇,马甲就成了化名的意思。在200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赵本山的小品《钟点工》使用了这个笑话,从此这个笑话更加广为流传,很可能是这个网络用语的起源。
另外一种说法是马甲一词源自于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员身上穿的红马甲,因为交易员大部分都是为其它大股东服务,即为股东的交易傀儡,故而后来用马甲形容论坛上的分身ID。
[编辑] 分身的起源台湾习称傀儡帐号为“分身”,常用帐号为“本尊”。据信是宋七力事件后,名词大量出现媒体后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