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互惠的coucou 于 2009-3-31 15:51 编辑
。然后对方通常会比较不屑的说,那不就是像保姆一样嘛,多辛苦呀。每每谈话到这里,我心里都十分不愉快,毕竟我是怀着练习语言和游览美丽欧洲这个崇高的理想去做互惠生的,被对方这样一贬低心理难免有所不适,虽然是要像保姆一样看孩子做家务的。所以后来我的谈话都变成了这样:你要出国了,去读书吗?不是,做互惠生。那是什么?类似于涉外保姆。啊,那多辛苦呀。不辛苦的,只要××(此处省去互惠工作内容)。啊,很不错哎,很好的机会。所以谈话至此,我心里就变得十分舒畅了。
其实做下一个决定,不必过多的问别人的态度,也不必受别人态度的影响。当然并不是说别人的建议不可取,很多人的某些建议还是非常有建设性的。我想说的是,关于你的这个决定,别人可以发表看法,可看法始终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因为没有人比你更清楚互惠生是干嘛的,也没有人比你更清楚你做互惠生是为了干什么。所以,何必被他人所左右,想要做决定,就要自己想清楚自己的利弊,根据自身的情况去衡量,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比你更适合决定自己的未来。
最近一直在关注一些互惠生的博客,看他们的互惠生活的点点滴滴。越是看的多越是发现心态越重要。有些人,出国之前把生活想象的无比美好,真正到了那边发现真实与自己的想象有一定的落差,于是就开始后悔或郁闷,抱怨连天,总之是非常消极,于是生活也越发的不顺利越发的无聊起来。而另外一部分人,抱着良好的心态,以乐观的态度但同时保持着理智的思维,于是他们和家庭相处愉快,游历欧洲各个国家,生活丰富多姿十分精彩。区别在哪里呢?不是地理环境,不是家庭,只是在于自己。
所以看过这些鲜活的例子之后,我也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出国前,我们了解的都是已知的好处,比如说家庭能给你负担什么,申根签证可以游览多少国家之类,然而我们过去之后有可能经历的难处却是未知的,心态的差别就在这里,未知的并不是不存在的,你把这些忽略了想象自然十分美好。所以不要忽略未知因素,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多想想如果遇到什么什么不好的状况,我应该怎么办,我应该怎么解决。这当然不是杞人忧天。说居安思危或许有些严重,但是至少这样可以起到一个未雨绸缪的作用。这可以帮你保持理智的思维状态,也能够让你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不那么慌乱。
关于对家庭的态度,历来也是争议较多的。如何与家庭搞好关系恐怕也是大家特别关注特别难以掌握的问题。虽然我没有什么实战经验,可是我想,既然互惠生是作为家庭成员进入家庭的,那就不要以客自居,真正把自己当成人家一家人。你真心实意的对他们好,即便语言沟通不畅,但是只要你足够有诚意,不怕别人感觉不到。家庭有时候多让你收拾个碗筷,多让你整理个房间,你就不高兴了,就想,工作表里没有这个,凭什么让我多干?那我问一句,你在自己家看到桌子上堆的碗筷没人收拾你不管么?你在自己家屋子乱了不收拾吗?当然如果你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另当别论,你就要更加多锻炼自己了。当然这个度也要拿捏好,偶尔帮忙一下是可以的,但是家庭如果要求无度,让你没白天没黑夜的干苦力,那就有点问题了,这个时候是要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当然我相信这种家庭只是少数。
另外就是和家庭成员的关系了。这里有个重中之重就是家庭的孩子。人家找你主要就是为了小孩,你要是小孩搞不定当然生活就会比较痛苦了。关于这点我也比较迷茫,因为小孩子我接触的也就亲戚家的还有自己的妹妹,我妹妹是我从小带大的,带孩子是比较痛苦的我承认。但是每家小孩状况不一定,更何况是外国小孩。我接触的小孩里面分两种,一种是家长是60后的,像我爸妈这一代,这一代的教育方式很有问题,小孩子通常比较不懂道理,相当烦人,另一种就是70、80后的,到了这一代家长的价值观和60后的人差别很大,所以教育出来的小孩子比较自主,比较聪明,也比较讲道理,和这些小孩相处起来也没那么痛苦。听说欧洲的小孩都非常独立,任何事情有自己的想法,那我想这样的小孩相处起来会比较轻松,当然要用对方法。至于用什么样的方法我也一直在思考,因为这样的小孩子,你给他什么样的感觉他就会认为你怎么样,喜欢你了那就非常喜欢你,厌恶你了也相当彻底。我目前也没有经验,只能根据以往相处的中国小孩做一下简单的设想。我想首先肯定是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弟弟妹妹,注意他们的健康安全,其次呢要把他们当成朋友,你要让他们觉得和你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但是同时你懂的又比他们多,这样他们也不会认为你太无趣。应该逢迎他们讨好他们,但是也要适当的说不。这是我一贯用的方法,不过这只是我一个没有经验的互惠生在空想,呵呵,有经验的觉得哪里不对要多多提点我,不要笑话我哈~
关于这些是我最近思考得出的结论,大家有什么看法希望也能拿出来我们一起探讨,我也希望我4年的互惠经验能帮助到大家!毕竟4年的互惠生活是我人生的财富!! |
2009-3-31 14:49: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