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F-16的座舱是为执行空战任务而设计的.无缝的座舱盖高高地突出在机头上方,形成独特的气泡形状.这种独特的气泡座舱虽然增加了一些阻力,但飞行员坐的位置很高,座舱盖又完全没有遮挡,所以视野极佳.这种全方位的视野对于近距离格斗来说是十分有利的.为了提高飞行员承受过载的能力,YF-16的座椅向后倾斜30度.这样大的座椅倾斜度是前所未有的.尽管牺牲了一部分座舱仪表的空间,大倾斜度座椅将飞行员抗过载能力提高了1.5到2g.
传统上飞机的操纵杆是放在飞行员两腿中间的,但YF-16却率先采用了布置在右手下的操纵杆.这种操纵杆通过检测飞行员在杆上使用的力量大小来决定操纵的幅度,所以飞行员只需稍微扳动操纵杆即可控制飞机的动作.侧杆设计曾遭到过许多非议,例如以色列人就批评说一旦飞行员右手受伤就无法操纵飞机.不过到目前为止的实战倒没有出现这种情况.YF-16在操纵杆和油门杆上装了大量的操纵按钮,使飞行员双手不必离开就可以完成很多操作."双手不离杆"(HOTAS,Hand On Throttle And Stick)的设计能有效减低飞行员的操作强度.这一点深受用户欢迎.尽管YF-16的航电设备被尽量简化,但它配备了平视显示器(HUD,Head Up Display),使得飞行员不必低头看仪表也可以获得各种基本飞行参数.
从YF-16到F-16
美国空军于1975年授权通用动力将YF-16原型机修改为作战型号的F-16.从外形上看,F-16除了机头变大以外,跟YF-16差别很小.但是同"战机黑手党"的梦想相违背的是,F-16的主要任务是对地攻击而不是对空作战.空军为F-16配备了新型多功能雷达,加强了机体结构以适应对地攻击任务.
1977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卡特宣布美国将不再出口与本国装备性能相当的飞机.从此降低性能的F-16/79应运而生.这种飞机用J79涡喷发动机换下了标准的F100涡扇发动机.尽管J79发动机是F-4时代的优秀发动机.但这一时代早已结束.换装了J79发动机的F-16缺少推力,性能根本无法同标准型F-16相提并论.更有甚者.在F-16/79上还装了重量将近1吨的发动机防热护罩.如此巨大的重量代价恐怕不仅仅是为了防热,而有人为降低飞机性能的嫌疑.尽管这种F-16价钱便宜又符合出口标准,但由于性能差劲而根本无人问津.1980年卡特总统,推翻了自己以前作出的的决定,允许标准型F-16出口.F-16/79计划因此偃旗息鼓.通用动力公司自掏腰包研发、制造和试飞F-16/79,到头来却一无所获.
F-16XL是通用动力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初参加美国空军一项先进战术战斗机竞争的产物,也是利用超音速客机的发展成果而研制的一种"超级F-16".这种飞机采用巨大的箭形机翼,机翼面积比标准F-16大了一倍有余.同时,机身也加长了1.42米.F-16XL的编号正是由英文"eXtra Large"(意为超大号)得来的.XL型的性能较标准型更为优秀.箭形机翼使飞机具备更好的高速和低空性能、更灵敏的俯仰和滚转能力.飞机在机动中可以维持30度迎角,这在当时的飞机中是很罕见的.XL型的外挂能力也十分惊人.它在机翼和机身下有17个挂架、29个外挂点,可以携带两倍于标准型F-16的弹药起飞,而起飞长度仅为标准型的2/3.拜其箭形机翼所赐,F-16XL即使在满载下仍然有比较小的阻力.可以说,F-16XL是一架十分理想的对地攻击机,而且比它的竞争对手F-15E更出色、更便宜.令人遗憾的是,美国空军为了维持F-15的生产线,宁可选择较差的F-15E.F-16XL与胜利失之交臂,最后为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承担试验任务.虽然在向阿联酋推销时箭形方案旧事重提,但最后并未成为现实.
由于F-16有着优良的性能和电传操纵系统,少数F-16被改造为新技术的试验平台.有的新技术纯粹是基础研究,有的则后来在服役型号的飞机上得到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