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报本来对zf是有批评的,但这次行动,有理有据,明报显然也被感动,标题下得很好.
800壯士啟程 誓不辱使命
亞丁灣護航 不登陸執行任務
2008年12月27日
【明報專訊】中國海軍艦艇編隊昨日下午從海南三亞軍港啟航前往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護航,展開為期3個月的遠洋是軍事行動。官兵出征前許諾將「不辱使命」,在信心應對各種挑戰。護航艦艇編隊指揮員杜景臣海軍少將強調,編隊目前沒有上岸執行任務的計劃。而官方新華社發表時評,強調「中國人民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不會變,不會威脅任何國家」。
「啟航!」昨日下午1時許,中央軍委委員、海軍司令吳勝利一聲令下,導彈驅逐艦「武漢」號和「海口」號、「微山湖」號綜合補給艦從三亞出發。「請戰友放心,請祖國和人民放心!我們一定不辱使命,不負重託,堅決完成好護航任務!」800多名官兵在甲板上列隊敬禮,其中在「微山湖」號補給艦甲板上有兩名穿著白色裙裝的軍醫女護士。3艘艦艇在汽笛長鳴中緩緩駛出港口,駛向海洋。整個出征儀式神聖壯觀,許多民眾在幾公里外海灘圍觀。艦艇編隊將經過南中國海,穿越馬六甲海峽,跨越印度 洋,10天後抵達亞丁灣、索馬里海域,總航程超過8000公里(4500哩)。
不參加聯合行動剿海盜
艦艇編隊指揮員杜景臣少將說,此次不會上岸執行任務,「我們不會對任何國家和地區主權完整、經濟發展構成威脅和侵犯,更不會打破該海域的勢力平衡。」杜景臣還說,護航編隊不接受其他國家和區域組織的指揮,不參加其他國家主導的聯合護航和打擊海盜行動,至於返航時間將根據實際情決定,並在適當時候組織艦艇輪換。「武漢」號艦長龍卷上校說:「護航任務時間長,人員容易疲勞從而影響戰鬥力。亞丁灣、索馬里海域高溫、高鹽、高濕,對裝備的持續運行也是一個考驗。」
報道還稱,此行是中國首次使用軍事力量赴海外維護國家戰略利益,是中國軍隊首次組織海上作戰力量赴海外履行國際人道主義義務,也是中國海軍首次在遠海保護重要運輸線安全,體現中國的「負責任大國」形象。
平可夫﹕護航旨在能源
加拿大軍事雜誌《漢和防務評論》創辦人平可夫表示,此行是出於能源考慮,因為非洲各國是中國能源供應地,沿路經過的馬六甲海峽等又是中東及非洲向中國運送石油的航道,故中國要藉此顯示海軍實力。 |
2008-12-27 02:2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