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original5011 于 2009-6-18 23:36 编辑
在网上截了一段
微波烹饪会引起食物营养成分的丢失是事实,但实际上对食物的任何加工过程
都会导致其营养成分的丢失,而不单单是微波炉加热。在微波炉加热的过程中,也许
食品中的某一种成分会丢失得比较多,例如微波炉加热卷心菜、芜菁时,其中的胰蛋白
酶抑制剂会丢失。但同样的成分在微波炉加热芥兰、红薯等食物时,其丢失量就要少
于传统的烹调方式。“虽然我们没有做过有目标的严格设计下的试验,但在用微波炉
2 分钟解冻冷冻食品的研究中,发现虽然有水分的流失,但维生素类的营养物质损失
并不大(3 %~10 %左右) ,而其它矿物质和大量营养素几乎没有变化。”杨主任还指出,
因为与传统烹饪方法相比,微波炉加热的时间通常很短,虽然微波促进分子运动,但在
短时间内的分解不会太大。相对而言,炒、煮、煎、烤等传统烹饪方法对食物中营养物
质的破坏都比微波炉加热所带来的营养损失要严重。
微波加热时 有微波残留和外泄
凡事有利有弊,微波技术也不例外。微波炉的使用给现代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是任何高科技的产品都不免有些特殊的使用方法,用法不对就发挥不了产品的功能,甚至会给人们带来伤害。因为微波炉用的频率是2450MHZ ,这样的高频电波对于人体来说是有害的,所以不允许开着门使用。在使用微波炉的时候,为了便于观察加热物的状况,我们只能通过装了防辐射网的玻璃门来观察。即使这样也不宜长时间在附近看着它工作,不过实际上也没有这个必要。最好在开始加热以后人就走开,等到预定的时间自动关掉电源并响铃之后,再来开门取走加热物。
有人担心用微波加热的牛奶中会有微波残留,微波加热的原理很简单,是利用微波(即所谓的电磁波)引发鲜奶内部水分子的剧烈震荡,水分子间因为震荡而彼此摩擦产生高温,而使牛奶升温。所以从其加热方式的理论而言,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此外,牛奶加热后,只是出现奶蛋白因为受热而稍稍产生凝结的现象(属蛋白质加热后的自然凝聚现象)。当我们以传统的方式用锅煮牛奶,也会发现加热一段时间后,牛奶表面结了一层奶皮。即使如此,这层奶皮也是可以安全食用的,不会影响在体内的消化吸收效果,所以牛奶用微波加热应可安全饮用。
微波食品 可能会有致癌物质
微波炉以其方便快捷,成为现代快节奏生活的理想烹饪工具。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微波食品安全成为广大消费者使用微波炉过程中的担心。其实微波加热只是物理过程,微波是一种高频波,它以每秒钟24亿次的速度旋转,引起水分子的高速度轮摆运动,它们互相摩擦产生极大的热量,可以使食物迅速加热。按量子力学的理论来解释,微波加热过程并未打破食物分子链的结构。只有破坏分子链的结构,食物分子分解成离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才会使原有食物分子发生化学性的变化。微波加热过程不能改变食物分子结构,目前可以证明的微波能量来看,还不足以发生化学性改变,产生新的不明分子也就无从谈起。
这里要注意的是严格按照微波炉使用要求规范操作,从而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保证安全。特别提醒大家要规范操作,正确使用。如使用微波炉专用的器皿来加热,不能使用纸质或者金属质地的器皿。纸质容易烧焦食物,金属质地可能引发打火,使食物被烧焦,也可能引发微波炉爆炸事件。如食物被烧焦,则会引发食物分子的一些化学性改变,对人体健康不利 |
2009-6-18 22:34: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