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关于DARA DONOVAN的一些疑问

16
回复
2345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08-10-28 22:06:31

新浪微博达人勋

这艺术家我熟啊
当然属于ART MINIMAL
少就是多,同样道理,多就是少
就看怎么做少和怎么做多了
多就是少:海量繁复同一元素表达一种聚合观念,还是极少主义,这是当下的极少主义,是工业批量化生产下的极少主义
lz可以研究下"少就是多"之前的历史背景,如何产生的,"多就是少"也就不难理解了


材质+纹理+表皮时代,  london AA建筑学院不少学生作品也都能做成这样
lz有兴趣可以考虑去那读  http://www.aaschool.ac.uk/
参与人数 1声望 +5 战斗币 +20 收起 理由
msncv + 5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声望 +5 战斗币 +20

2008-10-28 22:46:2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象野城所说,她的作品体现了多就是少.重复再重复的一个装置用来表现一种形式上的美.但这个美恰恰是她作品背弛极简的最大一点.因为,作品由给观众带来审美上的感受,而进一步对作品本身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看法.

谢谢给的那个地址.

[ 本帖最后由 louislao 于 2008-10-28 22:00 编辑 ]
2008-10-28 22:57:4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别提"审美"二字哦
这词早就被解构了,你现在看当初那些"古典"极少主义的眼光也是掺杂现代观念的审视
"审美"是有时效性的,这也是古典审美体系最终崩溃的原因

你把极少主义限定在"现代主义"范畴,就是给自己设置了审美障碍
我恰恰觉得Dara的极少是一种后现代的极少主义
谁定义极少主义就一定是"cube"这类纯粹几何形式的
按佛家说,这还是着相了

极少主义在现代主义浪潮下产生,通过"cube"去探索形式的终极简约,但不要被这个形式本身所束缚了
我觉得Dara把极少演示的很生动,很细腻,她抓住了极少的另一个内涵"多就是少"
我想她并不是要表达什么造型,是在做一种组织关系和元素的逻辑组合研究,这方面在建筑设计前沿也是很多建筑师的研究课题
比如水杯曲面吊顶,它的意义不是表达曲面本身,而是通过一个批量廉价的水杯元素,以及一个简单的环扣方式(我见过自作品细节)
而这种环扣方式也是非常单一的"编织"方式,这种造型方式本身体现了极少的真正内涵,它通过最大限度排除人的随机性而用一种非常机械的塑形方式去做一个形体这种方式已经摆脱了传统的"艺术家的手",它追求的是一种去人为化的塑形.从这层意义上说,是真正的极简

其实她做什么造型不重要的,只要她是用工业化批量元件去聚合,不论堆成个山 堆成个楼 堆成个人形都不重要
如同水的无形,方缸里的水是方的,圆缸里的水是圆的,若非要说只有方缸的水才是真正的水,恐怕本末倒置咯

[ 本帖最后由 野城 于 2008-10-28 22:42 编辑 ]
2008-10-28 23:14:1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举例,这个作品表面上也是做一种繁复堆砌,这个就是在做造型了

Dara的东西都可以用电脑设计软件的编程功能虚拟实现,可以说她的工作方式和编程差不多

不过上面这图也可以通过复杂算法得到这种不规则的重复元素的3D聚合体
2008-10-28 23:31:4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的意思不是说.材料越简单,造型越单一,就是极简.这不过是形式简单的一种表现.
极简的本质,是反应了作品和观众的一种关系.作品对观众不会产生任何一丝情绪.无丑无美,无震憾无喜怒,也就是什么感觉都没有.当然,不可否认艺术家的个人因素是绝对存在于作品创作中的.作品就是全部,作品最大限度不反应艺术家观念,思想,情绪,也最大限度不去对观众做任何影响.这才是极简啊.

我看她的作品,比如说水杯那个.就觉得象手工密集型作品.可我个人觉得这里面的随机性非常大.填加或者减少某个并不会对大效果有任何改动.
2008-10-29 00:08:5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极少主义的本质是通过尽可能少的手段与方式感知和创造,即要求去除一切多余和无用的元素以简洁的形式客观性的反映事物的本质

之前的极少主义雕塑绘画是就是通过一种形式简约的表达,这是相对于造型做的一种形式蜕皮
而dara这样的极少主义是另外一条路子,通过一种极少主义的制作手段去表现极少主义的本质
我前面都强调了,她做成方的圆的什么造型都无所谓的,你开头不也说"我的意思不是说.材料越简单,造型越单一,就是极简",就不要纠缠在形式表象上面了,完全摆脱形而下的艺术形式是不存在的,极少主义也不过是尽量努力逼近那种本质.
你不能把极少主义限定在某一个时期的表现方式中,艺术的创新就在于否定.
极少主义基本到尽头了,没多少发展空间了,我想,如果dara把这些小元件都堆成cube,估计你就不会有上面这个疑问了
而我就会有疑问了,她这么做有意义么?她当下的意义就在于一个创作方式的极少主义,而不是成品作品本身
2008-10-29 00:31:1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野城,你可以开个专栏了
2008-10-29 05:47:4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还是办个展吧,没想走职业艺评路线
2008-10-29 13:17:5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呵呵评论这么多都是从文本的角度进行分析,以前我也经常看一些作品然后试图从文本上进行解释。但这2年看的展览给我的感觉是纯视觉上的,很多作品似乎还无法从文本或艺术积淀出的某种主义来解释(在GRENOBLE的朋友要是有兴趣和机会的,应该记的FETE PATRIMOINE时博物馆的现代艺术展览有和楼主介绍的作家类似的作品)
美术从某个角度来说,就是纯视觉的,不需要文本进行解释,回到美术(视觉)艺术的最根本的立足点,能解释出来的都是积淀和后人总结出来的,与当时艺术家创作的主观愿望也许相去甚远。
2008-10-29 20:09:5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观念艺术视觉是否是第一性这个问题都在动摇了,不少观念艺术作品都是"不可视"的,多场景,跳跃时间,行为,参与. 视觉,只是人的一个基本功能而已,如果认为视觉就是一切,要人的其它感官做什么?

艺术是否用文本解释就消弱了它的艺术性这也未然,现代艺术作品很多涉及哲学层面,如果放弃文本解释,可能很多东西是不可能单靠视觉做思考的,这是否是不良现象也要等50年后说,但不可否认,这是一种摒弃形式追求本质的冲动,我相信它是很有建设性的

至于去评论任何一件作品,如果追其本质,无论是评论帕提农神庙还是达达,放弃文本解释,那只能通过非文本的方式表达,那是艺术家的活,艺评家的不用文本说话难道用脚趾么?
况且她的作品视觉性就已经说明了她要表达的"极少工艺",解不解释都无所谓

艺术发展的立场一直在变
这就不要把不同时期的作品硬加对比评判
我说她是极少,lz你说不能算,这就是现代艺术的魅力,没有什么固定的立场
所以通常人们评论艺术作品都会用"从某个角度来说....."  这样的句式
这本身就显示了说话者立场的不确定,他隐约知道还有其它立场的存在,这就是现代艺术.一刀切的时代是八百年前的事情了
2008-10-29 22:02:4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多场景,跳跃时间,行为,参与
你说的这些都是具有可视性的呀?不太明白你怎么理解“美术具有可视性这一点被动摇”的。
至于文本的作用,我同意你“它具有哲学性”这一点。但美术是否需要文本作为解释?这一点你也并未解答,更何况文本在美术表达上起多大的作用这点也值得商榷。文本从字面的角度来认识就是文字解释,放在美术领域就是对作品内涵的解释(在很多地方和你认为的艺术评论是一样的功效);从思想性的角度认识,文本不应与哲学直接画等号,现代很多艺术家具有优秀的灵感和强烈的主观表现能力,但他们的作品表达未必都具有体系化的哲学性,只是一个创意,一个理念(也正因为这点,现代艺术的很多思维方式因为超越了我们的哲学体系,即大多数人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而得不到绝对普遍性的认可)
所以从以上两个角度分析,我不认为超越了当今思维和哲学体系的众多艺术作品具有可解释性。

至于你说的视觉第一性问题,我倒觉得更有意思。无论从创作者(艺术家)的角度,还是观众的角度,都是“人”作为主体。只要“人”的行为存在于美术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可视性作为第一性的特点应该是无法取代的。
2008-11-2 01:06:0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野城是学什么专业的?
2008-11-2 06:26:4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fourmis 于 2008-11-2 00:06 发表
多场景,跳跃时间,行为,参与
你说的这些都是具有可视性的呀?不太明白你怎么理解“美术具有可视性这一点被动摇”的。
至于文本的作用,我同意你“它具有哲学性”这一点。但美术是否需要文本作为解释?这一点你也并未解答,更 ...



最近事情太多了,我就简短回答主要问题,见谅

我说视觉第一性,特指有一种直观瞬间性,那些艺术作品通过视觉传达的途径比其它方式更重要,更直接.尤其是传统艺术形式,基本都是视觉第一性的
暂不说声音媒体艺术这种新形式,现代艺术中有些行为和观念艺术已经摆脱了视觉第一性的范畴
比如艾未未的"童话",作品没有什么可视性,是看展的人么,是机票么,是飞机么,是展览馆本身么,都不是,作品在你的脑子里完整的产生
没有什么具体的形式,也可以说2次摆脱了固有的审美体系和形式(古典审美体系和视觉第一性的现代艺术审美体系)

在这个时代,一个过程,也可以成为一件作品,过程通常都是无法视觉第一性的,如同电影或小说,需要在一个时间轴上去体会,而不是直观瞬间体会
谁也没觉着电影小说这样的形式不好,为何艺术就非要是视觉第一性的?人的观念是无限的,突破才是艺术的真正价值

另外什么所谓文本解释了,跟艺术家有什么关系.传统艺术就不需要文本解释?再说哪个艺术家那么废话去解释自己作品了,艺术家可以解释也可以不解释
但不代表他的作品就是否可以解释了,文本解释只是艺评家的事,艺评家不通过文本解释还能通过什么?你在感受一个作品的时候当然可以摆脱文本
一旦你开始评论了,开始试图解释了,开始交流了,文本便出现了,这是人的思维模式
要想突破这个,比艺术突破视觉第一性还要难的多,几乎不可能

审美体系在不断崩溃和重构,别停在套路里,无论是做艺术,还是评艺术

[ 本帖最后由 野城 于 2008-11-2 14:37 编辑 ]
2008-11-2 15:26:2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原帖由 tankoo2008 于 2008-11-2 05:26 发表

野城是学什么专业的?



以前还是现在?
比较杂了,我现在是多栖
2008-11-2 15:27:13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