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作 者:(美)玛格丽特·麦克米兰 著,荣慧,刘彦汝 译
出 版 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8-1
字 数: 500000
版 次: 1
页 数: 347
印刷时间: 2006/08/0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36679252
包 装: 平装
格 式: PDF
本书荣获:《纽约时报》2002年7大好书之一。达夫·库柏图书奖、赫塞尔·蒂尔特曼历史奖、BBC 4台塞缪尔·约翰逊图书奖。
一段引人入胜的历史。
——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
正是我喜欢的那类书:有条不紊,在坚实的学术基础上尽情戏谑。
——前欧共体委员会主席罗伊·詹金斯
迷人,详尽,公正,始终如一地生动鲜活……笔下尽是光彩照人的形象。
——著名历史小说家艾伦·马西,《每日邮报》
鸿篇巨制……她凭借自己渊博的学识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将和谈者们以各自的动机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西蒙·赫弗,《文学评论》
1919年的巴黎是世界的首都。举世瞩目的巴黎和会正在这里召开,和谈者都是举足轻重的国际要人,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以及法国总理克雷蒙梭成了和会的“三巨头”。在这里各国政要互做交易、制订条约,创建新国家和组织,甚至一起吃饭,一起去剧院看戏,他们一起上演了近代世界发燕尾服的悲喜剧。从1月到6月的半年中,巴黎一跃成为世界政府,上诉法庭和国会,同时也是人们恐惧和希望的所在。
这是非同寻常的180天,大国在这里展开了一场博弈,它们终结那些破产的帝国,同时创造着全新的国家。书中为我们塑造了和谈者们栩栩如生的形象。他们的个性、理想与偏见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将俄国赶出局,孤立中国,又驳回了阿拉伯人的主张。同时他们还艰难地为犹太人家园等问题而努力。然而和谈者们无奈地失败了,最重要的是,他们没能阻止另一场战争的爆发。
大国政要们试图公正无私,但是他们的目标——让战败国在不被摧毁的前提下进行赔款,满足不可能的民族主义梦想,阻止布尔什维主义的蔓延,同时创建一个在民主与理性基础上的世界新秩序——这一切单靠外交绝对无法实现。他们本想制造和平,可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们制造了另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
本书犹如一部电影,再现了大国政要们极富戏剧色彩的个性和曲折回环的利益之争,因此又深具娱乐性。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五光十色的景色,让我们看到了当代世界初诞时的草图。
本书是了解当代世界形成和世界新秩序发展历程的一部经典之作。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预备和平
1.伍德罗·威尔逊欧洲之行
2.最初印象
3.巴黎
4.劳合·乔治和大英帝国代表团
第二章 世界新秩序
5.我们是人民的联盟
6.俄国
7.国际联盟
8.委任托管
第三章 又是巴尔干半岛
9.南斯拉夫
10.罗马尼亚
11.保加利亚
12.仲冬之歇
第四章 德国问题
13.惩罚方式与预防措施
14.压制德国
15.付钱
16.对德和约的僵局
第五章 东方与西方
17.新生的波兰
18.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
19.奥地利
20.匈牙利
第六章 多事之春
21.四人会议
22.意大利退出
23.日本和种族平等
24.指向中国心脏的匕首
第七章 燃起中东之光
25.伯里克利以来最伟大的希腊政治家
……
第八章 闭幕
尾声
下载链接:
http://www.mediafire.com/file/z2kmtyvmyqm/大国的博弈.pdf
[ 本帖最后由 rosyhorse 于 2008-10-21 20:13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