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金融课

51
回复
14208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08-9-30 18:54:11

新浪微博达人勋

好东西,谢谢分享
2014-2-19 06:15:2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4.次贷危机的发展
  2007年(相信炒股的对这段日子记忆深刻。。。)
  2007年2月13日
  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
  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18亿美元坏账拨备
  美最大次级房贷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减少放贷
  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New Century Financial发布盈利预警
  2007年3月13日
  New Century Financial宣布濒临破产
  美股大跌,道指跌2%、标普跌2.04%、纳指跌2.15%
  2007年4月4日
  裁减半数员工后,New Century Financial申请破产保护
  2007年4月24日
  美国3月份成屋销量下降8.4%
  2007年6月22日
  美股高位回调,道指跌1.37%、标普跌1.29%、纳指跌1.07%
  2007年7月10日
  标普降低次级抵押贷款债券评级,全球金融市场大震荡
  2007年7月19日
  贝尔斯登旗下对冲基金(基金管理人在购入一种股票后,同时购入这种股票的一定价位和时效的看跌期权(Put Option)。看跌期权的效用在于当股票价位跌破期权限定的价格时,卖方期权的持有者可将手中持有的股票以期权限定的价格卖出,从而使股票跌价的风险得到对冲。 )濒临瓦解

对冲基金投资案例
  已经被人们了解的众多对冲基金投资案例中,对冲基金对金融市场价格的扰动引起对实质经济和货币体系的破坏时,这些价格才会向对冲基金期望的方向持续地跌落。同时,被攻击的国家被破坏得越严重,对实施攻击的对冲基金越有利。其结果,是对冲基金与民族国家之间的一次财富再分配。从分配的公正性角度看,对冲基金的这种行为被认为接近于垄断,那么它所获得的收入则近乎垄断利润。经济学界所公认,市场作为一个配置资源的机制是有效的,但是,一旦有对冲基金操纵价格,不仅输赢的机会不均等,而且会导致对包括货币体系在内的市场本身的破坏,更谈不上提高市场的效率了。从经济学的价值观来看,既然没有效率,也就缺乏道德基础。因为这种行为导致的财富再分配,赢者的收入不仅以输者同等的损失,而且以输者更大的损失,以至其货币体系及经济机制的崩溃和失效为代价;从全球角度看,是一种净的福利损失。
   (1)1992年狙击英镑
  1979年始,还没有统一货币的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了各国的货币兑换率,组成欧洲货币汇率连保体系。该体系规定各国货币在不偏离欧共体“中央汇率”25%的范围内允许上下浮动,如果某一成员国货币汇率超出此范围,其他各国中央银行将采取行动出面干预。然而,欧共体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货币政策根本无法统一,各国货币受到本国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各不相同,因此某些时候,连保体系强迫各国中央银行做出违背他们意愿的行动,如在外汇交易强烈波动时,那些中央银行不得不买进疲软的货币,卖出坚挺的货币,以保持外汇市场稳定。
  1989年,东西德统一后,德国经济强劲增长,德国马克坚挺,而1992年的英国处于经济不景气时期,英镑相对疲软。为了支持英镑,英国银行利率持续高升,但这样必然伤害了英国的利益,于是英国希望德国降低马克的利率以缓解英镑的压力,可是由于德国经济过热,德国希望以高利率政策来为经济降温。由于德国拒绝配合,英国在货币市场中持续下挫,尽管英、德两国联手抛售马克购进英镑,但仍无济于事。1992年9月,德国中央银行行长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欧洲货币体制的不稳定只有通过货币贬值才能解决。索罗斯预感到,德国人准备撤退了,马克不再支持英镑,于是他旗下的量子基金以5%的保证金方式大笔借贷英镑,购买马克。他的策略是:当英镑汇率未跌之前用英镑买马克,当英镑汇率暴跌后卖出一部分马克即可还掉当初借贷的英镑,剩下的就是净赚。在此次行动中,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卖空了相当于70亿美元的英镑,买进了相当于60亿美元的马克,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净赚15亿美元,而欧洲各国中央银行共计损伤了60亿美元,事件以英镑在1个月内汇率下挫20%而告终。
   (2)亚洲金融风暴
  1997年7月,量子基金大量卖空泰铢,迫使泰国放弃维持已久的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而实行自由浮动,从而引发了一场泰国金融市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之后危机很快波及到所有东南亚实行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和地区,港元便成为亚洲最贵的货币。其后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试图狙击港元,但香港金融管理局拥有大量外汇储备,加上当局大幅调高息率,使对冲基金的计划没有成功,但高息却使香港恒生指数急跌四成,对冲基金意识到同时卖空港元和港股期货,使息率急升,拖跨港股,就“必定”可以获利。1998年8月索罗斯联手多家巨型国际金融机构冲击香港汇市、股市和期市,以惨败告终。然而,香港政府却在1998年8月入市干预,令对冲基金同时在外汇市场和港股期货市场损手。  
    2007年8月1日
  麦格理银行声明旗下两只高收益基金投资者面临25%的损失
  2007年8月3日
  贝尔斯登称,美国信贷市场呈现20年来最差状态
  欧美股市全线暴跌
  2007年8月5日
  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总裁沃伦-斯佩克特辞职
  2007年8月6日
  房地产投资信讬公司American Home Mortgage申请破产保护
  2007年8月9日
  法国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卷入美国次级债,全球大部分股指下跌
  金属原油期货和现货黄金价格大幅跳水
  2007年8月10日
  美次级债危机蔓延,欧洲央行出手干预
  2007年8月11日
  世界各地央行48小时内注资超3262亿美元救市
  美联储一天三次向银行注资380亿美元以稳定股市(美联储才是幕后黑手,一切都是他们引发的,他们是国际银行私有的央行。而金钱是没有祖国的。银行家不爱国,也不知道什么是高尚。他们只知道钱。R.关于美联储的成立其实是很有背景的。在19世纪的美国,政界普遍反对私有银行,因为当一个国家的货币被一个银行垄断控制住。这个国家的经济就被这个集团给绑架了。在1790年代时。托马斯。杰佛逊就有了前瞻:如果美国人民最终让私有控制了货币发行。那么这些银行就是先通货膨胀。再是通货紧缩。来剥夺人民的财产(从这次次贷危机就可以充分体现)而今天的美国的美元是私有银行所控制。并且是流通量的97%。所以美国才会这样的债台高筑。继续借钱等于自杀。有吃我们可以看到美联储的降息是个圈套。但是美国不得不跳。。。。。中国以后的开放。面对外来资金。货物。银行。林林种种。我在这里呼吁,大家手里拿的钱即使万恶之源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建议大家谨慎用钱,养成记账的习惯。 )
  2007年8月14日
  沃尔玛和家得宝等数十家公司公布因次级债危机蒙受巨大损失
  美股很快应声大跌至数月来的低点
  2007年8月14日
  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央行再度注入超过720亿美元救市
  亚太央行再向银行系统注资
  各经济体或推迟加息
  2007年8月16日
  全美最大商业抵押贷款公司股价暴跌,面临破产
  美次级债危机恶化,亚太股市遭遇911以来最严重下跌
  2007年8月17日
  美联储降低窗口贴现利率50个基点至5.75%(降利率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国家去借钱。这个就更阴险了嘛。。。国债已经很多了。这就是先放火,就叫你用借钱去买水(救市)。利息降下来只是表面做好人。。。银行即是放火,又是救火的。。。R啊)
  2007年8月20日
  日本央行再向银行系统注资1万亿日元
  欧洲央行拟加大救市力度
  2007年8月21日
  日本央行再向银行系统注资8000亿日元
  澳联储向金融系统注入35.7亿澳元
  2007年8月22日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37.5亿美元
  欧洲央行追加400亿欧元再融资操作
  2007年8月23日
  英央行向商业银行贷出3.14亿英镑应对危机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70亿美元
  2007年8月28日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95亿美元
  2007年8月29日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52.5亿美元
  2007年8月30日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100亿美元(一连串的金融系统注资是有目的。但是为了什么??谁告诉我?难道是送的??朋友们,这是要利息的。。。R啊)
  2007年8月31日
  伯南克表示美联储将努力避免信贷危机损害经济发展
  布什承诺政府将采取一揽子计划挽救次级房贷危机
  2007年9月1日
  英国银行遭遇现金饥渴
  2007年9月4日
  国际清算银行与标普对次级债危机严重程度产生分歧
  2007年9月18日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4.75%(。。。。)
  2007年9月21日
  英国诺森罗克银行挤兑风波导致央行行长金恩和财政大臣达林站上了辩护席
  2007年9月25日(2007年的9月27号也是中国A股的最高点。。。但事实上是危机的时刻来临了)
  IMF指出美国次贷风暴影响深远,但该机构同时认为各国政府不应过度监管
  2007年10月8日
  欧盟召开为期两天的财长会议,主要讨论美国经济减速和美元贬值问题
  2007年10月12日
  美国财政部本着解决次贷危机的宗旨,开始广开言路 改善监管结构
  2007年10月13日
  美国财政部帮助各大金融机构成立一支价值1000亿美元的基金(超级基金),用以购买陷入困境的抵押证券
  2007年10月23日
  美国破产协会公布9月申请破产的消费者人数同比增加了23%,接近6.9万人
  2007年10月24日
  受次贷危机影响,全球顶级券商美林公布07年第三季度亏损79亿美元,此前的一天日本最大的券商野村证券也宣布当季亏损6.2亿美元
  2007年10月30日
  欧洲资产规模最大的瑞士银行宣布,因次贷相关资产亏损,第三季度出现近5年首次季度亏损达到8.3亿瑞郎
  2007年11月9日
  历时近两个月后,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和摩根士丹利三大行达成一致,同意拿出至少750亿美元帮助市场走出次贷危机
  2007年11月26日
  美国银行开始带领花旗、摩根大通为超级基金筹资800亿美元(花旗、摩根是某家族的。。。摩根本身也不是什么善类)
  2007年11月28日
  美国楼市指标全面恶化
  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声称10月成屋销售连续第八个月下滑,年率为497万户,房屋库存增加1.9% 至445万户
  第三季标普/希勒全美房价指数季率下跌1.7%,为该指数21年历史上的最大单季跌幅
  2007年12月4日
  投资巨头巴菲特开始购入21亿美元得克萨斯公用事业公司TXU发行的垃圾债券(07年夏季以来,在美国次级债风暴影响下,债券市场一蹶不振,投资者对垃圾债券厌而远之。巴菲特的行为表明,寻求价值的投资者准备重返境况不佳的信贷市场。

  有分析师表示,在人人远离垃圾债券时候,巴菲特等著名的价值投资者开始进入,这可能意味着垃圾债券的价值开始显现,也可能引导市场重新思考对垃圾债券的态度。
看来老巴看准美国一定就能走出次贷危机,持乐观态度。good)

  2007年12月6日
  美国抵押银行家协会公布,第三季止赎率攀升0.78%
  2007年12月7日
  美国总统布什决定在未来五年冻结部分抵押贷款利率
  2007年12月12日
  美国、加拿大、欧洲、英国和瑞士五大央行宣布联手救市,包括短期标售、互换外汇等
  2007年12月14日
  为避免贱价甩卖,花旗集团将SIV并入帐内资产
  2007年12月17日
  欧洲央行保证以固定利率向欧元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
  2007年12月18日
  美联储提交针对次贷风暴的一揽子改革措施
  欧洲央行宣布额外向欧元区银行体系提供5000亿美元左右的两周贷款
  2007年12月19日
  美联储定期招标工具向市场注入28天期200亿美元资金
  2007年12月21日
  超级基金经理人BlackRock宣布不需要再成立超级基金
  2007年12月24日
  华尔街投行美林宣布了三个出售协议,以缓解资金困局
  2007年12月28日
  华尔街投行高盛预测花旗、摩根大通和美林可能再冲减340亿美元次贷有价证券
  2008年
  2008年1月4日
  美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消费者信贷违约现象加剧,逾期还款率升至2001年以来最高
  2008年1月16日
  评级公司穆迪预测SIV债券持有者损失了47%资产
  2008年1月17日
  次贷亏损严重,标普评级公司开始对债券保险商实施新的评估方法
  布什政府有意放松对房地美和房利美的监管
  美国去年12月新屋开工数量下降14.2%,年率为100.6万户,为16年最低
  2008年1月21日
  英国财政部要求有意收购诺森罗克银行的私营企业在2月4日前提交详细提案
  2008年1月22日
  美联储紧急降息75个基点(不就是为了让别人再借你的钱么~)
  2008年1月24日
  美国纽约保险监管层力图为债券保险商提供15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
  2008年1月30日
  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
  2008年2月1日
  美国1月非农就业人数减少1.8万,为超过4年来首次减少
  2008年2月9日
  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声明指出,次贷危机影响加大
  2008年2月12日
  美国六大抵押贷款银行为防范止赎的发生,宣布“救生索”计划
  巴菲特愿意为800亿美元美国市政债券提供再保险(老巴巨猛)
  2008年2月14日
  美国第四大债券保险商FGIC宣布愿意分拆业务
  2008年2月18日
  英国决定将诺森罗克银行收归国有
  2008年2月19日
  美联储推出一项预防高风险抵押贷款新规定的提案,也是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所采取的最全面的补救措施
  2008年2月20日
  德国宣布州立银行陷入次贷危机
  2008年2月21日
  英国议会批准国有化诺森罗克银行
  2008年2月28日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声称即使通胀加速也要降息
  2008年3月5日
  美国2月ADP就业人数减2万多,美元兑欧元刷新历史新低
  2008年3月7日
  美联储宣布两项新的增加流动性措施,一是定期招标工具,二是决定开始一系列定期回购交易
  2008年3月11日
  美联储再次联合其它四大央行宣布继续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缓解全球货币市场压力
  2008年3月13日
  美国财长保尔森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等监管官员将提议对银行资本实行更严格的监管
  美国官方首次预测经济衰退
  2008年3月14日
  美国投行贝尔斯登向摩根大通和纽约联储寻求紧急融资,市场对美国银行业健康程度的担忧加深
  2008年3月17日
  美联储意外宣布调低窗口贴现率25个基点,到3.25%
  摩根大通同意以2.4亿美元左右收购贝尔斯登
  2008年3月19日
  美联储宣布降息75个基点,并暗示将继续降息
  2008年3月20日
  英国央行会见五大投行高级管理人员,首次表态将为国内银行提供更多资金援助
  2008年3月24日
  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委员会允许美国联邦住房贷款银行系统增持超过1000亿美元房地美和房利美发行的MBS
  2008年3月27日
  欧洲货币市场流动性再度告急,英国央行和瑞士央行联袂注资
  美联储透过定期证券借贷工具向一级交易商提供了750亿美元公债
  英国首相布朗和法国总统萨科齐举行会晤,讨论如何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和敦促国际主要金融机构改革
  2008年3月31日
  美国财长保尔森将向国会提交一项改革议案,加强混业监管
  美国总统布什和英国首相布朗同意加强合作,应对金融市场动荡
  2008年4月8日
  IMF称全球次贷亏损一万亿美元
  2008年4月9日
  国际金融协会代表全球银行业巨头首次公开承认在此次信贷危机中负有责任(这就是你所希望的嘛。。。)
  2008年4月10日
  高盛再次宣布裁员,瑞银集团预测华尔街企业可能不得不裁减最多达35%的员工
  美国参议院通过价值超过41亿美元的一揽子房屋市场拯救计划
  高盛CEO称此次信贷危机可能已接近尾声
  2008年4月11日
  日本瑞穗金融集团预估瑞穗证券2007会计年度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交易损失达4000亿日元(折合39亿美元)
  2008年4月12-13日
  七国集团(G7)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召开为期两天的会议,表达了对当前金融市场震荡的担心之情,并要求加强金融监管
  2008年4月14日
  德意志银行计划向私人股本公司最多出售200亿美元的杠杆相关债务
  2008年4月15日
  英国3月RICS房价指数跌至30年最低-78.5,低于-67.5的预期值
  摩根大通分析师指出,此次全球信贷危机,很可能会在未来10年时间里继续影响市场
  新加坡投资局有意参与瑞银150亿瑞郎的融资计划
  花旗集团副总裁William Rhodes声称,美国经济正接近风暴中心,可能正处于衰退中
  OECD预测全球次贷损失3500-4200亿美元
  RealtyTrac Inc.报告美国3月房屋止赎率上升57%
  英国银行业敦促政府干预市场,防止较小金融机构倒闭,确保新贷款来源
  2008年4月16日
  布朗出访美国,为信贷危机等问题寻求国际解决
  美国3月新屋开工数量急剧下降11.9%,降至17年最低水平
  美联储褐皮书指出各个地区的贷款标准,贷款需求下降
  摩根大通季度报告好于预期,宣称次级贷将结束,并计划筹集60亿美元资本金
  2008年4月17日
  美林公司第一季净亏损达19.6亿美元,亏损大于预期,且为连续第三季亏损。该公司第一季度资产减记总额超过了65亿美元,并将再裁员3000人,预期未来数月的形势将“更加艰难”
  2008年4月18日
  花旗集团宣布,在冲减逾130亿美元损失后,一季度净亏损51.1亿美元,合每股损失1.02美元
  东京三菱日联金融集团预计,截至3月31日的一财年内,该集团在次级贷上的相关损失为950亿日元(折合9.21亿美元)
  上周LIBOR跳升了20个基点,表明美联储本月将推出除降息25个基点以外更多的举措
  2008年4月20日
  美林首席执行官塞恩声称不赞成信贷危机最困难时期已经结束的观点
  2008年4月21日
  银行大型贷款商的资产负债表受到信贷紧缩的严重影响,为了应对这种不断增大的压力,苏格兰皇家银行将计划筹资120亿英镑(约合240亿美元)
  英国央行宣布,将动用500亿英镑的政府债券,调换商业银行持有的抵押资产,以帮助银行业复苏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面对信贷紧缩带来的困境,美国银行正计划出售所持中国建设银行的股份来筹集资金,以强化其资产负债表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表示,银行仍不愿借贷,因此市场调整尚未结束
  2008年4月22日
  美联储理事克罗兹纳指出,借贷修改案可能将解决抵押市场的部分问题
  日本前内阁府高级官员渡边博史指出,亚洲各国政府应在2010年之前设立1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防止重蹈类似10年前地区金融危机的覆辙
  耶鲁大学著名经济学家Robert Shiller警告,此次美国房价可能将比"大萧条"时期的下滑程度更加严重,政府应该采取拯救行动,以防止数百万人失去住房
  美国3月成屋销售月率下降2.0%,为493万户
  瑞士央行向市场投放60亿美元
  欧洲央行向银行出借150亿美元为期28天的美元资金
  2008年4月23日
  经济展望集团总经理伯纳德·鲍默指出美国经济问题严重,不大可能获得V型复苏
  英国3月房屋贷款许可数量从2月的43,147件减少至35,417件,创纪录低点。英国房市前景不容乐观
  德国Duesseldorfer银行将由德国银行协会接管
  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批准全国的地方政府收购已行使止赎权的住房
  2008年4月24日
  3个月欧元Libor周四再次上升,创4个月新高,显示货币市场持续紧缩
  瑞信第一季资产减值53亿瑞郎,财务状况因此转盈为亏,净亏损达到21.5亿瑞郎
  加拿大央行通过特别购买与附卖回协议向市场注资4.95亿加元
  纽约联储宣布,根据扩大范围后的定期证券借贷工具进行的国债拍卖需求疲软,总共接到594.6亿美元的申购,低于招标金额750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表示,将在下周一开始执行特殊退税政策,时间比财政部先前预期提早了5天
  美国商业银行本周增加了在美联储贴现窗口的借款规模,而投资银行减少了对该融资工具的使用,信贷紧缩的重点已经从券商转移至存款机构
  英国诺森罗克继宣布国有化后有可能决定裁员2000人
  2008年4月25日
  市场关于美联储降息周期将结束的预期增加,美元指数反弹至1个月来新高
  美国3月份新屋销售进一步下滑,创199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美国4月份消费者信心创1982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
  2008年4月28日
  著名投资人巴菲特声称,美国经济正在衰退中,并且程度将比大多数人所预期的更加严重。
  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报告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美国房屋空置年率刷新2.9%的历史高点。
  2008年4月29日
  英国3月购房抵押贷款许可数量跌至该数据开始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
  德意志银行宣布五年来首次出现净亏损
  2008年4月30日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并在会后声明中去掉了“经济增长仍然面临风险”的措词
  美国一季度GDP增长0.6%,但瑞士信贷认为主要依靠库存增加取得,对今后发展不利
  英国HBOS增发40亿英镑股权,用以提高资本金规模,抵御不断恶化的市场环境
  2008年5月1日
  英国央行在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次贷亏损可能只有一千七百亿美元;各大银行同意在特别流动性计划中保留最低资产额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认为市场即将度过信贷紧缩局面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认为美国的学生贷款市场问题已不仅限于流动性问题
  美国众议院批准总值三千亿美元的房屋市场援助计划
  美国财长保尔森认为信贷危机已经过半
  2008年5月2日
  美国4月非农就业人数仅仅减少2万,失业率降至5.0%,结果好于预期
  IMF主席卡恩担心美国4月就业报告的好局面昙花一现,认为今年经济不会复苏
  美联储将TAF规模从500亿美元扩大到750亿美元,同时扩大与欧洲央行和瑞士央行货币互换的额度
  白宫表示,美国经济迄今为止并未出现衰退信号
  英国Halifax 4月房价连续三个月下滑,月率跌1.3%,年率跌3.7%
  2008年5月4日
  美国FHFB指出,仅靠降息和减税不能解决次贷问题,美国政府必须积极行动起来
  2008年5月5日
  IMF前任主席拉托指出,信贷危机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美元近期的反弹是正常的
  美国 4月ISM非制造业指数为52.0,预期中值49.1,也处于去年12月来最高水平
  美联储通过隔夜回购操作向市场注入110亿美元临时储备金
  伯克希尔哈撒维投资公司总裁巴菲特认为,美联储未来没有必要进一步降息
  美联储调查显示,由于担心日益黯淡的经济前景,美国银行业继续收紧企业和消费者放贷的标准和条件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指出,现在判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崩溃引发的信贷危机已经结束,还为时过早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预计美国房市将进一步恶化并危害整体经济
  2008年5月6日
  美国财政部向贷款机构施压,欲加快解决抵押贷款问题
  华尔街三大巨头——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雷曼兄弟均计划在近期精简员工人数
  美联储提供了总额750亿美元的28天TAF
  房利美宣布今年第一季度损失21.9亿美元,每股亏损2.57美元,预计明年损失将继续恶化
  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呼吁实施第二轮经济刺激方案
  欧洲资产最大银行瑞士银行证实,受巨额资产冲减拖累,第一季度出现115.4亿瑞郎(109.9亿美元)亏损。该行同时宣布,在明年年中之前裁员5500人
  2008年5月7日
  美国前财长斯诺指出,美国正接近降息周期末端,但经济还将继续放缓
  美国财长保尔森表示,美国金融市场正自信贷紧缩中逐渐恢复,信贷危机最糟糕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但市场问题完全解决还需数月
  美联储霍恩暗示利率已接近需调整的目标水平
  美联储官员克罗兹纳表示,美联储非常重视房屋市场
  美国3月NAR成屋签约销售指数下跌1.0%,为83.0,与预期持平
  美国众议院将针对民主党提出的房市拯救计划展开辩论,该计划支持政府最终买入至多150亿美元的止赎房屋,并向大约50万户面临止赎的业主提供帮助;但白宫威胁将否决该计划
  2008年5月8日
  美国财长保尔森预计美国经济今年晚些时候将加速,退税支票能立刻助其走出困境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表示,信贷危机最糟糕的阶段已经过去,但是房价的下跌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欧洲两大央行均宣布维持利率,以对抗通胀
  美国5月3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减少1.8万,至36.5万人。结果好于预期
  美国3月批发库存月率意外下降0.1%
  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法案,建立规模为30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保险基金,并向房屋所有者再提供数以十亿美元计的资助
  2008年9月15日
  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陷入严重财务危机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更加严重的金融危机来临。
  欧洲央行当天宣布向商业银行系统共注资300亿欧元,期限为一天,平均利率为4.39%,高于欧洲央行主导利率4.25%的水平。这是欧洲央行自去年夏季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危机以来首次采取这种干预方式。
  2008年9月20日
  布什政府正式向美国国会提交拯救金融系统的法案,财政部将获得授权购买最高达7000亿美元的不良房屋抵押贷款资产。
  美国政府希望2年内将所有问题解决掉,希望在这个问题影响实体经济之前把它解决掉,避免出现像30年代那样的大萧条。
  2008年9月22日(在这么个大环境下股票不跌是不可能的。但是中国跌的是离谱了。入市的确是要三思。而如今,股票跌到脱离了实际价格。可以购入一些比较稳定的股票,比如工行(4.35 2008年9月28日),走长线是个很不错的投资。我也相形总有一天它会回升到9元。甚至到10。。。15。。。)
  德国财政部长施泰因布吕克在与西方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电话磋商后表示,西方七国集团其他成员国拒绝参与美国金融救援计划。
  我觉得中国也面临着金融危机的危险。一旦中国各银行提高还款利率的话,会有相当一部分按揭人士还不起贷款而造成银行的坏账。届时房地产行业不也又万科首先带头下调吗?所以大家还是提高警惕,房价必然会跌的,无论哪个城市,包括北京。(很多专家都预测未来的3年,房价是会跌的。。。但是事实会咋样?谁都不知道)

[ 本帖最后由 amenyanjie 于 2008-11-5 22:37 编辑 ]
2008-9-30 18:54:4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5.次贷危机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范围将有多广?这是目前世界经济界和金融界密切关注的问题。
  从其直接影响来看: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众多收入不高的购房者。由于无力偿还贷款,他们将面临住房被银行收回的困难局面。
  其次,今后会有更多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由于收不回贷款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
  最后,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许多投资基金买入了大量由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它们也将受到重创。
  这场危机无疑给国内金融业带来了不少启示。在金融创新、房贷市场发展和金融监管等方面———美国次贷风波爆发以来,无论从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还是美国实体经济的变化来看,次贷之殇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小觑。对于中国来说,这场风波为我们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
  美国次贷风波中首当其冲遭遇打击的就是银行业,重视住房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是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特别应该关注的问题。在房地产市场整体上升的时期,住房抵押贷款对商业银行而言是优质资产,贷款收益率相对较高、违约率较低、一旦出现违约还可以通过拍卖抵押房地产获得补偿。目前房地产抵押贷款在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中占有相当大比重,也是贷款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商业银行为房地产抵押贷款计提的风险拨备是较低的。然而一旦房地产市场价格普遍下降和抵押贷款利率上升的局面同时出现,购房者还款违约率将会大幅上升,拍卖后的房地产价值可能低于抵押贷款的本息总额甚至本金,这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坏账比率显著上升,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和资本充足率造成冲击。然中国房地产市场近期内出现价格普遍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从长远看银行系统抵押贷款发放风险亦不可忽视,必须在现阶段实施严格的贷款条件和贷款审核制度。
  事实上,本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源头就是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在市场繁荣时期放松了贷款条件,推出了前松后紧的贷款产品。中国商业银行应该充分重视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第一应该严格保证首付政策的执行,适度提高贷款首付的比率,杜绝出现零首付的现象;第二应该采取严格的贷前信用审核,避免出现虚假按揭的现象。
  在次贷风波爆发之前,美国经济已经在高增长率、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的平台上运行了5年多,有关美国房市“高烧不退”的话题更是持续数年。中国与美国房市降温前的经济图景存在一定相似性。
  本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最大警示在于,要警惕为应对经济周期而制订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某个特定市场造成的冲击。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联储加息导致房地产市场下滑。当前中国面临着通货膨胀这个大家都知道的,就不说了)加速的情况,如果央行为了遏制通胀压力而采取大幅提高人民币贷款利率的对策,那么就应该警惕两方面影响:第一是贷款收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影响,这可能造成开发商资金断裂;第二是还款压力提高对抵押贷款申请者的影响,可能造成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而这两方面的影响都最终会汇集到商业银行系统,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价值下降,最终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性甚至生存能力
  人们需要认识中国和美国经济周期以及房市周期的差异性。美国是一个处于全球体系之下的有着悠久市场经济历史的国家,周期性很强,目前正处于本轮经济周期的繁荣后期。
  中国则还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即使从改革开放算起到现在也只有30年的历程,从1992、1993年提出市场经济到现在更是只有15年历史。处于这一阶段,中国经济的关键词是供需不平衡,固定投资需求大。这是区别于美国经济接近10年一个周期的重点所在;此外,中美房市的周期也有所不同。中国实施房改后,结束了此前多年无住房市场的局面,需求大幅飙升。虽然中国房市也存在投机因素的推动,但需求大而供给有限是促使房价走高的最重要原因。而且,对于中国房市,政府有调控余地
  本次美国次贷危机也给中国宏观调控(Macro-economic Control)提出了启示。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纳入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的监测对象。因为一旦资产价格通过财富效应或者其他渠道最终影响到总需求或总供给,就会对通货膨胀率产生影响。即使是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也很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的涨落作为制订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
  第二,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综合考虑调控政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美联储连续加息时,可能对房地产市场因此而承担的压力重视不够; 6.次贷危机能传染给中国吗?  美国的次级贷款业务本身是一件挺好的事,其出发点是为那些信用等级较低或收入不高的人提供贷款,让他们可以实现拥有自己住房的梦想。在1994年~2006年间,超过900万户美国家庭购买了新住房,其中大约20%的家庭借助于次级贷款。但是,就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负面因素逐渐浮现,最终导致危机爆发。
  其一,是过度证券化。几乎与次级贷款业务并行发展的,就是美国经济的证券化,比如,人们把一些一时还不清的债务,转化为证券后再卖给投资者。换句话说,凡是有风险的,都可以摇身一变为证券。所以,次级贷款的放贷机构也不闲着,他们把手中超过六千亿美元的次级贷款债权转化为证券后,卖给各国的投资者。那么,富有投资经验的银行看不出这其中的高风险?次级贷款的放贷机构花钱供养了许多信用评定机构,从而可以轻松地拿到最高为“AAA”的信用评级,泛滥成灾的“AAA”证书使银行失去了对风险的敏感性。
  其二,是通货膨胀。随着这张“大饼”越做越大,富人们因为手里拥有越来越多的纸面资产,而放肆地挥霍;穷人们因看到自己的房子每天都在升值,也开始购买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最后,美联储不得不提高利率,借以压抑通货膨胀。可是,利率提高后,那些本来就缺钱的穷人就变得还不起贷款了,这导致次贷市场还贷拖欠比例迅速上升。至此,美国经济一下子坠落入货币流动性很低的状态。经济发展进入低速徘徊状态,穷人就更难还清那些堆积如山的次级贷款债务。
  我们能从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可能有人会说,根本学不到什么,因为中国根本就没有次级贷款市场。但是,仔细看看,我们会发现,中国经济中也有类似于美国次级贷款的成分,如果我们不加以注意,中国经济也有被拖入恶性循环的可能性。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房地产的金融创新项目。许多中国人希望通过投资房地产去获得财富,所以,银行帮助人们去实现这个愿望是一件好事。全国各地的银行都想出各种吸引人们借贷款买房的“高招”。比如,深圳的银行在2006年就推出了“双周供”业务,它允许以“双周”而不是以“月”为单位进行还款。这样,借贷人不仅能缩短还款期,而且还能少交利息,所以特别受“炒房户”欢迎。再比如,“循环贷”业务,它允许人们将商品住房抵押给银行而获得一定的贷款额度。这样,借贷人买越多的房产,就能获得越多的贷款额度,所以更受“炒房户”的追捧。在这些金融创新项目的帮助下,深圳的房地产价格在去年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攀升。据国家发改委统计,深圳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月均涨幅高达13.5%,其中60%以上的借贷买房人的目的不是自住需求,而是投资需求。到去年年底,深圳银行房贷规模已达到700亿元。虽说目前还未出现大规模的贷款违约现象,但是,不断上扬的通货膨胀率就有可能迫使央行提高利率;不断提高利率,又会导致许多“炒房户”因交不起利息而违约。那时候,在没有次级贷款市场的深圳市,会不会重蹈美国式的次级贷款危机——银行不敢再做房地产贷款;也没有留下多少钱借贷给其它的产业;一切经济活动因为缺少现金而停滞了。
  令人欣慰的是,去年下半年,中央政府果断实施“房贷新政”,其目的就在于打压房地产投机需求,遏制房价上升势头,保障中国的金融安全。然而,“新政”刚推行不久,各种反对的声音便开始出现,这些人的目的不外乎就是希望“房贷新政”再次成为“空调”,以便自己能在最后的房地产疯狂中再大捞一把。实际上,中国经济稳步发展,才是每个中国人最大的福祉,为什么要反其道而行之呢? 7.美国次贷危机对英国的影响  英国房贷银行惊现挤兑
  该国央行注资"拯救"第五大按揭机构
  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14日宣布,向在波及全球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中陷入融资困难的北岩银行提供金融援助。北岩银行当天宣布,银行今年盈利将比预计低20%左右。
  这一消息引得银行大批储户排起长队,取出存在北岩银行的存款。
  求救
  房贷佼佼者遭遇"滑铁卢"
  英国政府、英格兰银行与英金融管理局14日发表联合声明说,政府授权央行向北岩银行提供金融援助。这是英格兰银行自1997年开始独立调整利率以来首次出资"拯救"陷入困境的银行。
  北岩银行13日向央行提出金融援助申请。英格兰银行、英国财政部与金融管理局当晚召开紧急会议,同意了北岩银行的申请,但没有公开向其提供资金的具体数额。
  北岩银行总部设在英格兰西北部城市纽卡斯尔,是英国第五大抵押贷款机构,其今年上半年新增抵押贷款额排名英国第一,拥有大约150万储户,向80万购房者提供房贷。但北岩银行在房贷市场的"佳绩"却因美国次贷危机而遭遇"滑铁卢",不得不向央行求救。
  告急
  英政府接连出招
  英国最权威的金融类报纸《金融时报》当天报道此事的标题是《北岩银行信心崩盘》。
  为稳定人心,英国财政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对英国广播公司说:"金融系统有足够的钱,各银行都有钱……它们只不过现在不愿意短期拆借,让北岩银行等机构遇到融资困难。"英格兰银行与英财政部和金融管理局的联合声明也说:"金融管理局确定北岩银行有偿付能力,资本超过规定要求,贷款质量良好。"储户在北岩银行存有大约240亿英镑存款。
  疯狂
  储户信心崩盘排队提款
  按照英国的金融补偿条例,如果银行倒闭,存款数额少于2000英镑的储户可获全额补偿。但如果存款超过2000英镑,补偿的上限则到3.5万英镑为止,超出2000英镑的部分只能获得90%补偿。也就是说,存款3.5万和35万英镑的储户最后都可能只获得3.17万英镑补偿。
  央行出资"拯救"北岩银行让在这家银行拥有存款的英国储户无比紧张。从伦敦到纽卡斯尔,北岩银行各分行门口排起长队,储户争相取款,在纽卡斯尔甚至出现了储户为争夺队伍位置而扭打的混乱场面。(和香港1930年的廖创新银行一样。。。
  现年51岁的约翰·邓肯从北岩银行取出了所有存款。他对路透社说:"今天的报纸上全是'北岩银行现金告急'之类的标题,你要在这里存了钱你会怎么办?"
  王丰丰(新华社专稿)
  英被美"次贷危机"拖下水
  北岩缘何成为第一个
  解读
  北岩银行是英国金融界第一个被美国次贷危机"拖下水"的"受害者"。与大多数银行依靠储户存款为购房者提供抵押贷款的做法不同,北岩银行主要依靠向其他银行借款与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抵押贷款证券筹款,因此在次贷危机中的"抗打击能力"较弱。
  北岩被击中"命门"
  自7月底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冲击全球,由于担心次贷危机扩大,投资者收紧投资,信贷市场萎缩,市场流动性下降,银行间的同行拆借大幅减少,拆借利率随之上升。这一打击正中北岩银行"命门"。尽管贷款结构中甚少次级或不良贷款,但在融资市场与抵押贷款证券市场上遇到困难的北岩银行盈利水平仍然受到重创,自今年年初以来,北岩银行的股价已狂跌50%左右,在14日当天更是下跌30%。
  股市连环"地震"
  北岩银行的危机在英国股市引发连环"地震"。英国主要抵押贷款机构如联盟-莱斯特公司、布雷德福-宾利公司和帕拉冈公司等股价14日纷纷下跌,其中帕拉冈的股价跌幅达到25%。至14日下午收盘时,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较前一个交易日下跌1.2%左右,收于6289.3点。
  中国和美国应对次贷危机恶化
  爆发数月以来的美国次贷危机,正在带来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美国经济的减速。中国经济是否能“独善其身”?中国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应对这场危机?来自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众多国内外官员、学者共同把脉次贷危机下的中国经济。“次贷危机带给美国经济的影响还在进一步深化。”22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发言指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最主要的经济增长引擎,现在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它会造成全球性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期待中国经济能独善其身是不现实的,”史蒂芬·罗奇说,“这种影响可能会从贸易和资本两个方面产生。”当世界经济面对危机的时候,好的药方能够迅速摆脱危机。”谢伏瞻指出,为了应对国际环境的变化,短期政策来看,要继续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和信贷的合理增长。从长期政策来看,是要深化改革、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着力自主创新,提高我们国家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进而指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中国在宏观政策制定过程中,必须关注创造就业的问题。
  而美国应对次贷危机的方式,则是大规模采用国有化:从国有化"两房"(Fannie Mae和FreddieMac),到准国有化美国国际集团(A.I.G.),以及雷曼沿用美国《破产法》第11章破产重组,到美国证监会(SEC)暂时禁止卖空799家金融公司的股票,再到美国财长保尔森提出7000亿美元金融市场救援计划。清华大学教授崔之元在访谈中指出,“一种非常有意义的论述正在美国形成舆论:7000亿美元救援计划的"临时国有化"(即政府买下金融机构坏帐),应该长期坚持下去。这样才能"风险社会化"和"盈利社会化"对称。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近日在中国开玩笑说,"美国政府的国有化规模令我自愧不如"。而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的进一步国有化呼吁,则不是开玩笑:"如果联邦政府提供资金给金融公司,它就应得到金主该得的股权;如此一来,救援计画成功之后得到的收益,才不会流进捅出这次纰漏的那些人口袋。"”(崔之元访谈:"看不见的手"范式的悖论与当前金融危机) 编辑本段8.中国会发生次贷危机吗?  我国的房地产贷款规模近几年发展迅速,并对银行业盈利能力和资产安全有较大影响。据上海银监局2008年2月发布的《2007年度上海市房地产信贷运行报告》称,截至2007年12月末,全市中资银行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5137.62亿元,比年初增加452.88亿元,同比多增63.28亿元,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58%。2007年,上海中资商业银行增量贷款中有27.5%投向了房地产业。截至去年12月末,中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32.2%。如果加上大量以房产作为抵押的其他贷款,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已影响到银行一半左右的信贷资产安全。在房地产市场波动加剧及宏观调控不断加强的同时,房地产信贷运行与市场之间的关联更趋密切,无论是银行、房地产开发企业,还是房贷借款人,都面临因房价波动而带来的压力与风险。针对这种状况,上海银监局表示,将加强宏观监管,关注信贷资源向房地产业聚集的趋势,适时提示各银行重视潜在的系统性信用风险,制订并实施合理、科学的信贷政策,分散、管理、控制房地产信贷风险。
  比较我国房地产市场与美国次级按揭市场,二者存在很大不同。最为主要的是住房抵押贷款人一般都是直接向银行申请贷款,没有复杂的衍生产品。同时,房产首付在20%,政策上不允许发放零首付贷款。但是,也要看到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存在的风险。
  一是贷款首付比例较低及虚假信用,存在大量投机性借贷。在房地产“新政”实施前,我国居民房地产贷款首付比例为20%。但实际操作中,也存在虚假操作的情况。据报道,2004年上海曾经发生过有人贷款7800万元,购买128套住房的重大违规贷款行为,就是通过假信用的方式进入的。
  二是超支付能力贷款不断增加。按照银监会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指引,个人每月按揭贷款还款额不得超过个人家庭月可支配收入的50%。但实际上,国内居民及住房投资者在办理住房按揭贷款时,很多人不能满足这一基本标准。有人从单位或找他人随意开出假的工资收入证明。银行信贷人员和房产销售人员为提高房屋销售和贷款业绩,甚至明确告诉贷款者只要能开到证明就放款。用假的收入证明、工资证明等虚假文件到银行进行按揭贷款,无疑埋藏了巨大的潜在风险。
  三是贷款利率增长快,导致部分债务人丧失支付能力。近年来,央行数次提升贷款基准利率。2004年10月29日从5.31%提高至5.58%;2006年4月28日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至5.85%。经过连续10多次上调,目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已提高到7.47%,这对信用差、还款能力不强的贷款人来说无疑是巨大压力。
  四是房价在飞涨后存在下跌趋势。统计数据显示,大城市近年房价指数上涨20%左右。就具体的楼盘而言,则上涨50%至100%甚至更多。飞速上涨的房价刺激了购房者的购买热情,炒房成为获取巨额财富的途径,使许多偿债能力低的人参与到购房队伍中。当房价下跌、房市流动性降低、贷款利率大幅调升时,势必加大高价购房者的偿债压力,使银行信贷面临巨大违约风险。
  如何防范信贷风险
  次贷危机对商业银行的重要启示是,在经济增长阶段忽视风险必将导致经济减速阶段的风险甚至是危机的爆发。当经济发生周期性波动时,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将首当其冲
  一要加强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高度关注经济周期波动可能带来的风险。自2002年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以来,境内商业银行在旺盛的贷款需求下产生巨大的盈利冲动,同时流动性过剩导致其面临巨大的盈利压力。在盈利冲动和压力的双重推动下,大多数银行更多地注重盈利而忽视和放松了风险防范,贷款尤其是个人贷款增长速度居高不下。次贷危机对商业银行的重要启示是,在经济增长阶段忽视风险必将导致经济减速阶段的风险甚至是危机的爆发。从当前宏观调控态势和运行环境看,中国经济在经历了近6年的快速增长后,未来几年中国经济高位增长的势头可能放缓。当经济发生周期性波动时,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首当其冲。同时,对中国的银行而言,必须认真考虑如何更好地防范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风险。我国金融业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风险不容忽视,必须深化改革,改进风险管理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
  二要科学设计信贷产品。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金融机构为了逐利而不惜降低借贷标准。面对房价不断上涨,忽视住房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亦即贷款人自身的偿付能力。贷款公司和银行为了营销推出了一系列金融创新产品,将这些贷款证券化,把风险从银行账本上转移到资本市场,风险本身并没有消失,而是为危机埋下祸根。因此,金融机构必须审慎经营,科学设计信贷产品。同时,在具体业务操作中,必须恪守原则与标准,打好风险防范的基础。
  三要把握宏观经济走势与具体产品的关系。目前,中国房地产处于上升周期,房价上涨较快,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发展得非常快。2007年以来,商业性购房贷款中的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呈逐月加快趋势。从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来看,房价的快速上涨往往会掩盖大量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银行一定要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各类金融风险。对此,银监会对银行一再发出风险提示,要求银行不能放松借贷标准,严格“三查”,严防假按揭和虚假贷款,并多次就银行房地产贷款进行现场检查。同时,在房价不断上升的环境下,银监会还提示银行要高度关注贷款抵押物的价格风险。
  四要做好预警,控制规模与风险。近年来,出于战略调整和经营转型需要,境内商业银行普遍将个人信贷作为收入的主要增长点。在目前资产价格快速攀升、存在回调压力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应高度关注个人住房信贷及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不能简单地将个人贷款或消费性贷款视为低风险贷款而不加选择地大力发展。从上海地区银行房地产信贷投放看,个人信贷快速增长强化了银行信贷长期化的势头,银行不良资产上升的隐患加大。因此,吸取次贷危机的教训,我国商业银行应高度关注个人房地产贷款风险,加强信用系统建设,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同时,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防范和制止金融机构违规发放不符合条件的贷款。在当前动荡的金融环境下,金融监管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五是金融创新要坚持“谨慎经营”原则。美国次级房屋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所谓金融创新中,次贷不仅很快衍生出各种金融产品,还被分配到各种金融机构的投资产品组合之中。对冲基金及其他高杠杆机构以其财务杠杆工具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地放大与次级债有关的各种交易,这导致衍生产品价值与其真实资产价值之间的联系被完全割断,放大了相关投资和交易风险,使金融活动背离了金融机构的“谨慎经营”原则。当风险集中爆发时,再追溯原生信贷产品的发行质量,为时已晚。因此,在产品设计与每一单合约执行过程中,就应按照谨慎经营原则,合理评估无风险约束下的放贷行为与潜在风险的平衡,防患于未然。
  次贷危机的警示
  美国“次贷危机”将使股市出现剧烈动荡的可能性加大,从而对全球正常的金融秩序甚至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挑战。
  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美国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已经导致美国整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但各方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美国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和“次贷危机”导致美国和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各主要经济体目前经济基本面总体良好,而且美欧中央银行在对经济实施调控方面拥有足以使用的手段。因此,从近期看,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将更多体现在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上。在全球许多金融市场面临投机热潮的大背景下,“次贷危机”可能与其他利空消息一道,加剧投资者的非理性情绪,从而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在近期内出现较大幅度的震荡。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现在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200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2008年他参加的气候变化小组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支持奥巴马,在克林顿时代是经济顾问委员会的成员和主席,后来加入世界银行。他和琳达·比尔姆斯合写了《三兆美元的战争:伊拉克纷争的真实代价》。他在谈到这次次贷危机的时候分析道,美联邦监督者和经营者在华尔街危机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说“可以说美联储失败了两次,一次是做为监督者,一次是做为金融政策的执行者。美联储的流动资产(可以低息贷出的金钱)和松缓的规定导致了房产泡沫。当泡沫破灭的时候,基于超额估价的资产而做出的融资过度的贷款就成为坏账。对于所有那些新发明的经济手段来说,这只是基于过度融资(或者说借贷)和金字塔结构而造成的另一起金融危机。”(见斯蒂格利茨:如何防范下一个华尔街次贷危机)
钱是万恶之源,但是君子取财有道。也同样可以用万恶之源来做好事。。。钱就是这么个复杂的东西,渗透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无孔不入。只是一味的为了消费来赚钱,只能是钱的奴隶。所以赚钱之前必须知道金钱游戏的规则。而我们现在都是大学生。再过几年就要面向社会了。钱也的确不是省出来的,是赚的。但是消费的同时我希望不要白白给资本家给赚了。而是大家一起努力做点对社会的好事。这才是钱真正的价值~~不要重蹈美国次贷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我看好未来的40年中国经济~
2008-9-30 18:56:0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金融第2课:人民币升值带来通货膨胀的影响,观点,分析,历史事件.......

开头我想先说下最近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对国际资本市场会有何影响?对我国的影响呢?

这也是从宏观层面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雷曼兄弟也是一家百年老店了,美国的五大投行之一,它出现了倒闭。在前几个月的时候,很多方面的专家对美国次贷危机可能会走出低谷、市场会重新恢复信心,持一种乐观态度。这次从“两房”被接管,然后雷曼兄弟倒闭,确实又给了市场各方面乐观情绪当头一棒,表明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破坏和后果的确是很严重的。美国经济也远远还没有摆脱危机的影响。由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一个经济体,美国经济的持续低迷,而且从雷曼兄弟倒闭,它还没有走出困境,肯定会给全球的经济发展带来影响。好比我们以前经常说输入型的通货膨胀,由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它的经济一蹶不振的状态也就会输入和传导到其它国家,所以,在我看来,我们中国出现的经济下滑也是带有一定的输入型的因素。从国际资本市场角度来看,由于在美国次贷危机中,本来美国有五大投资银行:高盛、大摩、美林、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这五大投资银行经过这一轮次贷以后只剩下两个了,倒下了三个。我前天在新闻上看到了最经香港,有很多公民因雷曼兄弟的倒闭把自己的积蓄弄得一下全没了。两只眼哭的通红。起因是倒闭的前几天,银行打电话给他,说:叫她买雷曼兄弟的债券。。。结果就。。。因为一句保赚让她现在痛哭流涕还要崩溃地接受记者的采访。。。另一方面美国布什在发表带大家走出危机的演讲。反观。从次贷危机。到投资输光。再到通货膨胀。是人们无限的欲望和不满足。虚荣心被魔鬼利用所造成的。





此刻,每个中国人,都能感到通货膨胀向我们走来,我们不妨看看国外曾经的历史;也许文中的观点有误,但借鉴一下总是有好处的,尤其在大方向上,千万不能失误,一失足成千古恨!

      从2007年到2008年股市你挣了钱,楼市你挣了钱,请先不要乐,你只是在为自己挖坑。说白了,你就是你的掘墓人。有钱,大家谁不盼望,但,钱是相对的,也是最靠不住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有多少人哭着喊着卖出本币,兑换美元。所以你今天挣了钱,你只不过是在享受摇头丸带来的快感。还是想想如何配合国家,做一些保住胜利果实的事情吧. 中美金融战争早已开打,中国处境艰难!

      现在很多国人都很关心人民币升值这个话题,但你关心美国迫使人民币升值的真正意图何在了吗?相信大家对80年代的“日本经济衰退”和90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及“香港的香港金融保卫战”吧!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国际投机集团“美国索罗斯财团”搞的,但是,你就没有想过它背后难道就没有美国政府的支持了吗?下面,我仔细分析一下这些事件的前因后果你就会明白了。从1980开始的,特别在1990年和1995年,第一名的美国和第二名的日本之间的GDP差距是多少?日本GDP超过美国GDP的一半!这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次其它国家和美国的经济差距缩小到一半的程度。日本人在欢呼:只要超过美国的GDP,日本就可以恢复“正常国家”了!美国人没有吭声。按理说,日本还是美国的盟国,其经济也是美国扶持起来的,美国也没有分裂日本的必要(要分裂,二战时就分裂了,也不用等到80-90年代)。美国也不可能对盟国日本使用“颠覆性煽动”,眼看着美国是阻挡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前景的了!世界各国都在兴奋的期待着日本GDP超过美国GDP的那个“历史性时刻”!日本企业更加疯狂,美国经济的象征——洛克菲勒广场被日本人买下了!美国的精神象征——好莱坞被日本人买了!美国人民的心情一下子掉到了谷底。“世界第一”就快保不住了!美国人民的荣耀感在急剧下滑,民间开始蔓延仇日情绪。

      1980年,日本的GDP就快到美国的一半了。有一件事情在1985年发生了,1985年美国拉拢其它五国(7国集团)逼迫日本签署了。以“行政手段”迫使日元升值。其实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日本央行政不得“过度”干预外汇市场。日本当时手头有充足的美元外汇储备,如果日本央行政干预,日元升不了值。可惜呀,日本是被去了势的太监。美国驻军、政治渗透、连宪法都是美国人帮它度身定做的,想不签广场协议都不可能。日本最后的结局大家也知道了。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至1988年初.美国要求日元升值。根据协议推高日元,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从协议前的1美元兑240日元上升到1986年5月时的1美元兑160日元。由于美国里根政府坚持认为日元升值仍不到位,通过口头干预等形式继续推高日元。这样,到1988年年初,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进一步上升到1美元兑120日元,正好比广场协议之前的汇率上升了一倍。

      美国人满足了吗?没有。接着看下去,从1993年2月至1995年4月,当时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贝茨明确表示,为了纠正日美贸易的不均衡,需要有20%左右的日元升值,当时的日元汇率大致在1美元兑120日元左右,所以,根据美国政府的诱导目标,日元行情很快上升到1美元兑100日元。以后,由于克林顿政府对以汽车摩擦为核心的日美经济关系采取比较严厉的态度。到了1995年4月,日元的汇率急升至1美元兑79日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日元升值的后果是什么?洛克菲勒广场重新回到了美国人手中,通用汽车在这个广场的一卖一买中净赚4亿美元!日资在艰难度日中大规模亏本退出美国。美国人民胜利了!成功的击退了日本的经济进攻!我们可以从事例中看看1995年之后,日本和美国的GDP之比重新拉开了距离,而且越来越大!

       可能有些网友还是没有明白,日元升值怎么啦?跟我们的谈论有什么关系?日元升值,就是美国对日本的一次经济阻击战!成功的把日本20多年的发展财富大转移到了美国去了。 下面我给个例子大家就清楚了。

      假设我是美国财团,我当然知道1985会发生什么,假设我在1983年吧,我用100亿美元兑换成24000亿日元,进入日本市场,购买日本股票和房地产,日本经济的蓬勃导致股市和房地产发疯一样的上涨,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日元开始升值,到1988年初,股市和房地产假设我已经赚到了一倍(5年才翻一倍是最低假设了),那就是48000亿日元。这时,日元升值到1:120。我把日本的房地产和股票在一年中抛售完,然后兑换回美元,那么,就是400亿美元!在5年时间中,我净赚300亿美元!(还是最低假设)。那么日本呢?突然离开的巨额外资就导致了日本经济的崩溃!经济学用词叫“泡沫经济破灭”。这就是日本常说的:“失去的十年”。而我连本带利的400亿美元回到美国,你想一想,美国经济能不旺盛吗?!!日本“失去的十年”,却正是美国“兴旺的十年”!看看我的上表就知道了。

      我只是美国财团中的一个,其它财团呢?呵呵,而且我的假设还只是到1988年,如果是到1995年,日元升值到1:79,你我能想象美国在这场经济战争的胜利中,到底从日本刮走了多少财富?美国赚够了,日元现在又重新回到了1:140的位置上,美元的坚挺依然和30年前一样!美元暂时性的贬值,并没有损害到美元的国际地位。这场美日的经济战争,以美国完胜而告终!!

       美国人玩上瘾了。1998年,同样的手法在东南亚四小龙(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四小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身上又来了一次,这就是亚洲金融风暴!唯一不同的,这次不需要广场协议
了。因为亚洲这些小虎小龙的外汇储备们直接阻击就可以大获全胜!但是,还是没有战胜财大气粗、军事强盛、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结局大家也看到了,东南亚货币在先升后跌中,经济发展的成果被美国抢掠一空!!唯一市场硬挺住了索罗斯的进攻而没有经济崩溃的就只有回归后的香港,保住了香港几十年的发展果实。当时索罗斯发动世界舆论(包括香港舆论),大肆攻击香港政府(中国政府)“行政干预市场”,违反市场经济规则、没有民主自由,要是当时中国屈服于世界的舆论压力而不运用“宏观调控”进行入市干预,那将酿成大祸,又不知道要有多少国人向当年的日本那样因破产而跳楼自杀了!

      当时的曾荫权(香港总统大家都知道吧。。。)后来说过:“决定政府入市干预。”我日啊。。。大家现在知道为什么美国一再要求他国“新闻自由”、“市场经济”、“民主人权”是建立在自己利益的基础上了吧,我也总算知道为啥有些报告国内不报,香港报了。。。那时我还以为中国傻差。看来是我自己傻×。。。知道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正确性和优势所在了吧。美国停手了吗?没有,因为我过综合势力的增长国力的增强威胁到了美国的根本利益和“世界第一”的权威,近来“中国公开支持因儿子丑闻陷入困境的安南,指责美国故意借题发挥进行人生攻击。”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美国心里就不痛快了,就要整人了,现在强迫人民币升值就是削弱中国的第一步,各位明白了吗?知道为什么中央政府突然狂力打压上海和北京的房地产市场?知道为什么中国股市那么惨了吗?央行行长周小川在3月还是4月曾说了一件事情:“有一个40亿美元的外资在上海炒房地产,已经退出中国了这样的外资,不要也罢!”明白了吗?中国股市是一个弱势股市,很容易被美国财团利用。中央不可能放松对股市的控制,否则中国经济将会在外资的攻击中崩溃!前段时间,也就是今年的12月初又有一个240亿美元的外资财团撤离中国上海。现在,大家对国家的宏观调控的优势有所理解了吧,知道了国家出台那么多针对房地产的政策是多么的明智和及时了吧!如果还不知道就把我之前发表的(什么是经济学那篇再读一遍)现在各位知道为什么中国要实行国家外汇管制、汇率控制、打压房地产、控制股市、知道为什么中国要保持巨额外汇储备,为什么最近央行又出台了新的房地产贷款规定,为什么中国政府一直要求进出口贸易平衡,为什么要扩展东南亚贸易市场和欧盟市场,为什么要加WTO了。其实中美之间的经济战争,早就已经开场了,而且来来回回过了几百招了。我们大多数网友还懵懵懂懂的只盯着台海,盯着中亚美军又多了一个军事基地。要知道经济崩溃的灾难远比一场军事战争的后果更严重。军事战争不外乎两种:即“侵略战争”和“卫国战争”。而军事上的“侵略战争”的最终目的就是打垮对方的一切(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达到占领对方领土,进行资源掠夺和控制奴役和剥削对方的国民。

      这样的事情中国历史上没有少发生,这里我就不列举事例了。而如今的美国就是以军事上的侵略战争为手段,达到奴役和剥削对方为目的的真实意图(对实力弱小的国家而言),看看如今的“伊拉克”就明白了,美国实际上是侵略占领了伊拉克,控制了伊拉克的石油,以此来满足美国国内巨大的需求量;而对实力强的原苏联(原苏联拥有制对方死地的核力量),美国就只有发动经济进攻来拖垮他们,苏联的分裂就是最好的例子。美国现在已经是被逼上绝路的狂暴分子了。看看我之前那篇次贷危机说的国债和美联储的阴谋就知道了

      也许有的人要说,那是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和当时苏联国内政策导致了原苏联因经济崩溃而解体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进行军备竞赛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当时的美国经济实力比苏联强,所以,美国胜利了而苏联解体了。现在轮到我们了,我国现在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都没有冷战时期的苏联强大,相同点是我国同样也拥有毁灭美国的核武器,只是数量少了一点而已。那在这一轮中,就要看我国领导人的智慧了,建立合理的政策来规避风险,保护自己是当务之急(可喜的是,现在我国已经在这样做了,更可喜的是货币是中国央行自己调控的。政府里牛逼哥也不少)。

      可是,美国也没有闲着,而且,作为经济进攻的第一步他们已经早早的迈出了,向美国“凯雷财团”这样的世界性投机财团收购中国的“徐州重工”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很多了,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他们的目的很明确,控制中国的核心技术,进行世界性的技术垄断,迫使中国就范。同时乘汇率没有变化之前以美元套取人民币,迫使中国央行大量发行人民币以应付大量的货币兑换需求,为拖垮中国经济打下伏笔。这还是明的进入,暗地里的就更无法统计了。说到这里,也许有很多人不明白大量美元兑换人民币的行为与拖垮中国经济有什么关系。在这里,我解释一下:在正常情况下,在没有大量美国财团恶意涌入中国用大量美元换取人民币之前,我国的经济形式是相对稳定的,我国发行的人民币数量应等于我国人民积累的财富数量。而大量的恶意的国外财团的资金涌入中国,需要兑换大量的人民币,使得国内人民币的流通数量大大超过我国人民所积累的财富数量。说在这里你还看不懂,就去看看货币战争。。。而这些人民币全部投入少数领域,表面上是拉动了我国的经济,使国内的消费量变大,实际上也使得资产价格大幅上升。据统计,目前在国际上金融市场上的投资有136万亿美元。其中只要有1%即1.36万亿美元涌入中国进行投机经营,按现在的汇率,我国就要发行10.6万亿元人民币。如果人民币升值15%,他们再用手头的人民币套取美元,他们将换回1.56万亿美元,而中国外汇储备是0.2万亿美元,也就是说一进一出,这些投资资金多了2000亿美元,而中国这么多年充当血汗工厂所挣来存在国库中的2000亿美元一分不剩,留给中国的是当初为应付这1.36万亿美元而发行的10.6万亿的人民币。2006年中国GDP是20万亿,物品是这么多,而钱却多了10.6万亿,那就意味着所有商品都要打折到原来的2/3。恐慌情绪将在社会上蔓延,炒房者为了变现到时可能会出七折、六折、甚至三折出手手中的房子。大批市民破产,牵涉到银行破产,整个国家经济崩溃,我们手中的财富一文不值了。我不是制造恐慌。但是大家回顾历史就知道了。不是每个年代都像现在一样幸福的。所以我才一直强调危机,危机。到时国人乃至世界将会对中国失去信心,不再储备和使用甚至抛售手中储备的人民币,使中国的外贸活动受挫,最终导致中国国内的通货膨胀(接下去会全面分析),对外导致信誉危机从而导致金融危机。就向40年代的通货膨胀那样一盒火柴要卖几百块。如果我国政府在这次的人民币汇率这件事上决策错误,那么到时中国近30年来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就可能落入他人之手。最近,国内的经济形势来看,客观的讲,形式是不容乐观的。按理说,人民币升值了,至于人民币的升值的好坏。我从百度上拉段笼统的自己看吧(在最低。有点长,粉红那段)也就是说钱值钱了,应该是以前1块钱的东西现在只要9毛甚至是8毛就可以买到了;可是现在的国内形势,除了工资没有涨外其余的都涨了。
      新华网报道说:自8月份开始,北京市场食用油价格震荡上扬。进入11月份,米价、面价、菜价及副食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攀升。报道认为,是受国际大豆市场价格上扬的影响,导致食用油价格上升。但是,米面跟风而涨,25公斤装的富强粉涨幅达12%以上,500克大米上涨了6分钱。据了解,在上海、广州、深圳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已是涨升一遍,并持续一个多月,其中面粉、食用油的最高涨幅分别已达一成和二成。

       农副产品涨价说明了我国经济在发展和提高。同时,以农副产品的涨价来增加农民的收入,维护社会的稳定,给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国内环境,对国家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因为中国农民的数量毕竟占了总人口比例的70%以上嘛。

      但是,中国的这四大城市生活必需品的涨价绝非偶然。持续7个多月的宏观调控并没有稳定房价,相反,导致房价的节节攀升。早有经济学家警告说,地产泡沫将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将引发经济危机。然而,这种声音太微弱,现如今的种种迹象表明,通货膨胀正在步步逼近我们。

      对比1996年的东京,1997年的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大房价居高不下的城市,地产泡沫破灭前的迹象已经显现。试图为了一己私利而继续哄抬房价的地方政府,将迎来经济规律的无情惩罚。因为这一轮的通货膨胀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出的,可能还不被官方承认,但它实实在在已经来临了。这种处在萌芽状态的通货膨胀选择了一个导致经济危机的最好时机——2007年的元旦和春节前。因此,危害性和破坏性更大。如果有一天方便面也开始涨价时,这场经济危机已无法遏制了。

      柴米油盐、水电油汽的轮番涨价和全面涨价,对中国的富豪阶层的正常生活不构成任何影响,但是千千万万的普通市民将要付出更多的财富以维持和原来一样的生活水准,也就是说,中国的高房价,间接地是由普通城市居民来买单,日本的国民是花了15年的时间,香港的市民就是花了14年。那么,中国的城市居民要花多少年呢?在看看日本的工资是多少?香港的工资是多少?而中国的工资又是多少?!?!说到这里我本人很来气。从香港来上海看到的,经历的实在太多了。应对即将到来的通货膨胀,国家自然有金融的手段。可是,中国的人民币在国际市场受到美元的攻击,一年之内升值达5%,而且,还有继续升值的空间。如果看到这里你还觉得人民币升值是好事,你妈妈白养你这么大了。而中国的贸易顺差将在人民币的升值中逐渐缩小,国际市场的风险已在加剧。而国内市场生活必需品的全面涨价,将直接影响消费。最后,逼迫央行加大人民币的发行量,中国的通货膨胀就此爆发。这种危机也可能近在眼前。

      人民币目前在国际货币市场的遭遇是中国汇制改革以来没有过的事,我们目前已经知道美元要干什么?但是,还由不得我们把国际市场的问题解决好,人民币在国内又是这样的尴尬。在不动产涨价的带动下,生活必需品全面涨价,形成了国际与国内两种迥然不同的市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市场将走向资本的过度投机。说白了,对内将加剧中国社会的贫富分化,对外给资本大鳄可乘之机。如果更深层次的分析,人民币似乎是遭遇来自不同方面的围攻,试图将中国30来年经济发展的成果逐步蚕食。接下来,生活必需品的涨幅将进一步加剧,市民的购买力进一步下降,国内市场进一步缩小,中国的产能将进一步过剩,最后,必然导致大量的中小企业破产,经济危机说来就来。

      真正要化解这场危机,对目前的经济局势来说,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理顺房地产市场的管理体制,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把房价降下来,让城市居民在房价下降的过程中感受中国经济的力量,从而增强对未来的信心。也许,这是目前最应该做的一件事,尽管已经做了一些表面工作。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高房价的危害性,尤其是对中国社会的破坏更是史无前例。也许现在还不必过于悲观,一切都应该有转机。谁都知道中国经济发生了重大问题,就象一辆出现明显故障的高速列车,轰轰隆隆往前飞奔,不知何时将会出轨或者颠覆。

       那么,出了这么大的问题,而问题的症结究竟何在呢?

      发改委专家马晓河指出:我国正在由某一方面的过剩向全面过剩演变。由于产能过剩,内需不旺,中国产品被迫出口,又导致了大量的贸易摩擦,再说你一个国家要出口。你人名币升了,谁还要你的东西啊!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的风险越来越大。马晓河举例说:中国人向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提供了一双鞋子,可见鞋的产能过剩多少。11月23日,央行副行长苏宁也表示,中国最终消费占GDP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5的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而在中国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的同时,世界平均消费率达78%—79%,比较起来差别之大就如天上和地下。

       上面两位,一位是宏观经济的专家,一位是金融权威,但指出的是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因为内需不旺而导致产能过剩,一旦国际市场出现大的风险,中国将有成千上万工业企业面临生存的危险。


以上分析了人民币的升值的观点,分析。。。分享且知道危机。。。
接下去我重点说下通货膨胀。说到通货膨胀,最形象的一个概念就是1000人在岛上的例子了。也是从校内上看到的。拉给大家分析:

假设一个岛上有1000口人,与世隔绝,人与人之间交换物品过活,但有时候你手里用来交换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对方想要的,怎么办?于是人们就用都喜欢的金银作为交换的东西,于是交换方便了。但金银要磨损,携带也不方便,当交换活动频繁时,发现这个东西太繁琐,限制了交换活动,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由岛上的管理者发行一种符号,用它来代替金银,于是钞票出现了。
刚开始这种钞票可以随时得兑换金银。大家都很放心,因为钞票就是金银。可是岛上金银的产量太小,当人们的交换活动更加频繁时,钞票不够用了,只能暂停交换。暂停交换的后果就是大家不生产别人想要的东西了,因为虽然别人用,但交换不出去,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经济发展减速了。
于是大家想了一个办法,成立一家钱庄,这个钱庄是大家的,由钱庄来发行钞票,印出的钞票借给想用钱的人,然后这个人有钱了再还给钱庄。于是银行就出现了。
银行的出现,能保证交换活动更持续的进行,大家都拼命的生产,岛上的东西越来越多,银行根据产品的生产数量,不停的印制钞票,以保证交换能更深入的进行。
后来人们的交换活动更频繁了,一家钱庄太少了,于是出现了很多钱庄,总要有个管钱庄的吧,于是指定一家钱庄管理其他钱庄,并且钞票只能由这家钱庄印刷,然后通过其他钱庄借给用钱的人,中央银行就这么也出现了。
2008-9-30 18:59:3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什么是通货膨胀?
由于岛上生产的产品太多了,以至于没法准确估计到底该发行多少钞票,发行多了的时候,因为没有那么多产品可买,产品就开始涨价,发行少了呢就开始降价,为了保证价格稳定,央行要求各钱庄要把一部分钱放在央行里面用来调节产品的价格,根据价格情况多放和少放。这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可是有一部分聪明人开始怎么才能把钱弄到自己手上,他在海边捡了一颗石子,说这个石子值100万快钱,把它卖给了一个人,这个人觉得整个岛上的钱加一起也没有100万啊,怎么办,于是向钱庄借,钱庄也没有这么多钱,于是把印钞机打开,印了这100万,借给了他买了这个石子。
然后这个人开始卖这个石子,100万卖给了第二个人,由于第一个卖石子的人把钱花了,所以岛上的钱多了,所以这一百万可以筹集到,多买些产品就有了。但当把这个石子以200万转让的时候,钱庄只能又印了100万钞票,就这样钞票越印越多,可是当这个石子不停的流动转让时,大家并不觉得岛上的钱多,产品价格还是原来的那样。可是当这个石子不流通或流通的慢时,大家觉得钱多了,可是如果当持有石子的人把它扔到大海里,那就等于岛上凭空多出N多个100
万来,怎么办,央行最害怕的就是这颗石子没了。它没了岛上产品的价格就会飞涨,就会通货膨胀。那么持有石子的人就绑架了岛上的经济。


而石头就是现在的房地产。古代,1000只苹果换头牛。但我只有500个,换半头就不现实了,经济就不发达。现在发达了,却是阴谋家和银行家的乐园。我想到了搏击会里的一句话:我们是什么??我们永远都是消费者。钱不能代表你,穿的不能代表你,皮夹子里的钱不能代表你,开的车不能代表你。对于他们,通货膨胀永远与他们无关。。。好,电影说到这。扯远了。。。



流通纸币是商品交换十分重要的手段之一。币值是否稳定。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经济状况。人类历史上很多国家都曾发行过巨额纸币。其原因众多,但几乎都是在物价飞涨、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发行的。接下去说下通货膨胀的历史事件。

一战之后,友战争赔款重压下。德国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恶性通货膨胀,结果于1924年发行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面值的100万亿马克纸币。

二战以来,南斯拉夫、扎伊尔、格鲁吉亚、阿根廷、秘鲁、土耳其以及玻利维亚、克罗地亚、黑赛哥维纳、尼加拉瓜和波兰等国先后发行过100万、200万、500万、1000万、1亿、5亿、10亿、50亿、100亿、500亿和5000亿面额的纸币。

1992年7月和10月,扎伊尔发行100万和500万面额的大票,士兵们手持如此巨大面额的钞票到商店购物时遭到店主拒收,结果导致兵变,军人在首都金沙萨开始抢劫商店。

上世纪90年代,由于波黑战争的影响,尤其是联合国对南斯拉夫实施的全面制裁,导致原来十分繁荣的南联盟经济急剧恶化,工业生产大幅下跌,许多工厂停产、倒闭,全国有一半劳动力失业,进出口贸易中断,经济濒临崩清,国民生产总值在两年内下降70%,此外,通货膨胀。货币贬值。1992年通膨率达到19810.2%,从1993年7月22日开始,1美元兑换1360万第纳尔,同年8月18日1美元兑换1.05亿第纳尔,此后又连续暴跌不止,南联盟go-vern-ment只能靠大量发行纸币维持局面,1993年先后印制出10亿、50亿、100亿、500亿和5000亿第纳尔面额的纸币,创二战以来纸币面额最高纪录。

1993年7月份,南联盟商品零售价增长436%。到8月份猛增至1880.6%,8月份的物价比1992年底增长6.537万倍。顾客在商店收银台前排起长龙,用支票付款。但是待商店关门到银行结算时,货币已经贬值,到1993年9月,一张100万第纳尔的纸币丢在街上,到了行人不屑一顾的地步,因为 100万第纳尔仅相当于1美分,

人们站立商店橱窗前从右向左数价码上有多少个零,以便弄明白究竟是多少钱。一张10亿第纳尔的纸币,票面上有九个零,而一般的电子计算器只有七个零,即1000万。10亿弟纳尔在1993年9月初约合5德国马克(黑市价)。

超大额纸币的出现为人们购物提供了方便,否则,即便到商店购买一件小东西。也得携带成捆的现金。但是。如果发行高于5000亿弟纳尔的纸币。会出现银行的计算机也难于处理的天文数字。所以,从1994年1月1日开始,南又更新货币,一个新弟纳尔等于10亿老弟纳尔。约合1美元。

1994年8月,贝尔格莱德铸币厂推出1/4盎司金币。价值约为150弟纳尔(约合96美元),金币好似一粒“牛黄安宫丸”,终于把高烧不退的通货膨胀率由百分之一百万降到零



这样说吧 理论上金本位下不存在通货膨胀,反而能引起通货紧缩,金本位下的货币制度代表的是人民已经创造出的财富。
首先金本位出现过三种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就狭义来说,金本位制即指该种货币制度。而20世纪中页的金本位制不是金币本位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1924-1928年,资本主义世界曾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都先后恢复到大战前的水平,并有所发展。各国企图恢复金本位制。但是,由于金铸币流通的基础已经遭到削弱,不可能恢复典型的金本位制。当时除美国以外,其他大多数国家只能实行没有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这就是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实际上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美国国内不流通金币,但允许其他国家政府以美元向其兑换黄金,美元是其他国家的主要储备资产。但其后受美元危机的影响,该制度也逐渐开始动摇,至1971年8月美国政府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并先后两次将美元贬值后,这个残缺不全的金汇兑本位制也崩溃了。
正像你说的战后是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所以大部分国家为了快速经济增长就废除了金本位,直到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与黄金彻底失去联系国际进入了法币时代,也是通货膨胀时代。
总而言之金本位=已经创造出的财富,基本不存在通货膨胀




经历了1997年的亚洲经融危机,转眼已是十年,如果说1997年的时候,中国刚刚步入经济全球化时代,2007年,中国的经济早已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十年一个轮回,可是十年后的2007年与1997年不同,2007年的中国,正面临着一个通货膨胀的考验。“通货膨胀”这个似乎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词汇,一下子又进入了人们的眼球。在通货膨胀时代,应该如何理财?你的资产在缩水吗?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相对资产进行贬值,为什么会造成通货膨胀呢?通货膨胀的原因是货币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资产的增长速度。那么货币的增长速度为什么会超过资产的增长速度呢?
通俗的讲,货币的增长速度也就是国家印钞票的速度,过度投资将会迫使国家多印钞票,境外投机、投资资金的涌入将会迫使国家多印钞票。由于人民币长期低估,中国的资产、货物价格相对美圆来说非常便宜,例如,在美国3美圆一个的面包,国内只要3元钱,美国20美圆的1本书,国内只要20元。因此市场普遍预期人民币将会升值。于是境外投资、投机资金涌入中国,购买中国的资产,并期待人民币升值,并使资产价格不断提高,造成通货膨胀,直至有一天,这些资金再度换回美圆,并撤出中国。亚洲经融危机就是这样一个模式,目前我们正在面临同样的问题。
作为普通公民,无力无阻击热钱,甚至无力提出自己的建议,在通货膨胀时代,普通公民更应关注的是如何使自己辛苦积累的财富不要在这场国际资本的逐利形成的通货膨胀中化为乌有。
估计80%普通公民的财富构成一般如下:零至两套房产、一部分证券投资、一部分储蓄、一部分理财产品,有些还有一些外汇、黄金、收藏品等投资。这其中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大部分的低收入阶层,以储蓄为主,而中间阶层以证券投资、理财产品、房产、个人贷款为主。
通货膨胀时代初期,损失最大的就是现金或储蓄,由于资产价格不断上涨,而利率没有及时跟上,这部分财富贬值最快,而拥有较高储蓄比例的往往是低收入阶层。这个时候,尽管利率还没有及时上调,然而受通货膨胀影响,一些信贷产品的投资收益率还是能抵消物价的上涨幅度。这时,应尽量将资产转移到投资性产品上,购入有升值潜力的不动产也是选择之一,尽量减少储蓄。
到通货膨胀中期,一般情况下,所有商品的物价已普涨了一轮,利率已经上涨到比物价涨幅更高了,这个时候,应注意,将部分实物资产应及时兑现为现金,购入一些流动性较好的基金或银行理财产品。
到通货膨胀末期,这个时候,物价已开始平稳或回落,而银行利率还没有及时下调,这个时候,应果断买入长期国债或长期存款,分享物价平稳时期的稳定的高收益。
对于手头资金比较宽余的人们来说,购入房产、黄金、证券能有效抵抗通货膨胀带来的财富贬值风险,但是要在泡沫较大的时候及时兑现,换回现金。
2008-9-30 19:00:2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广场协议 (Plaza Accord)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
签订背景
  从1980年起,美国国内经济出现两种变化,首先是对外贸易赤字逐年扩大,到1984年高达1600亿美元,占当年GNP的3.6%。其次是政府预算赤字的出现。在双赤字的阴影下,美国政府便以提高国内基本利率引进国际资本来发展经济,外来资本的大量流入使得美元不断升值,美国出口竞争力下降,于是扩大到外贸赤字的危机。在这种经济危机的压力下,美国寄希望以美元贬值来加强美国产品对外竞争力,以降低贸易赤字。
  1977年,美国卡特政府的财政部长布鲁梅萨(Michael Blumeuthal)以日本和前联邦德国的贸易顺差为理由,对外汇市场进行口头干预,希望通过美元贬值的措施来刺激美国的出口,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他的讲话导致了投资者疯狂抛售美元,美元兑主要工业国家的货币急剧贬值。1977年初,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为1美元兑290日元,1978年秋季最低跌到170日元,跌幅达到41.38%。美国政府震惊了,在 1978年秋季,卡特总统发起了一个“拯救美元一揽子计划”,用以支撑美元价格。
  1979年—1980年,世界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第二次石油危机导致美国能源价格大幅上升,美国消费物价指数随之高攀,美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例如,在1980年初把钱存到银行里去,到年末的实际收益率是负的12.4%。
  1979年夏天,保罗·沃尔克(Paul A.Volcker)就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为治理严重的通货膨胀,他连续三次提高官方利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的结果是美国出现高达两位数的官方利率和20%的市场利率,短期实际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后的实际收益率)从1954年—1978年间平均接近零的水平,上升到1980年—1984年间的3%—5%。
  高利率吸引了大量的海外资金流入美国,导致美元飙升,从1979年底到1984年底,美元汇率上涨了近60%,美元对主要工业国家的汇率超过了布雷顿森体系瓦解前所达到的水平。
  美元大幅度升值导致美国的贸易逆差快速扩大,到1984年,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达到创历史纪录的1000亿美元。
编辑本段签订与实施
  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制造的产品充斥全球。日本资本疯狂扩张的脚步,令美国人惊呼“日本将和平占领美国!”
  美国许多制造业大企业、国会议员开始坐不住了,他们纷纷游说美国政府,强烈要求当时的里根政府干预外汇市场,让美元贬值,以挽救日益萧条的美国制造业。更有许多经济学家也加入了游说政府改变强势美元立场的队伍。
  1985年9月,美国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日本财长竹下登、前联邦德国财长杰哈特·斯托登伯(Gerhard Stoltenberg)、法国财长皮埃尔·贝格伯(Pierre Beregovoy)、英国财长尼格尔·劳森(Nigel Lawson)等五个发达工业国家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Plaza Hotel)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因协议在广场饭店签署,故该协议又被称为“广场协议”(Plaza Accord)。协议中规定日元与马克应大幅升值以挽回被过分高估的美元价格。
  “广场协议”签订后,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各国开始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
  1985年9月,美元兑日元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协议签订后,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快速下跌到200日元附近,跌幅20%。据说在广场会议上,当时的日本财长竹下登表示日本愿意协助美国采取入市干预的手段压低美元汇价,甚至说“贬值20%OK”。
  在这之后,以美国财政部长贝克为首的美国政府当局和以弗日德·伯格斯藤(Fred Bergsten,当时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为代表的专家们不断地对美元进行口头干预,表示当时的美元汇率水平仍然偏高,还有下跌空间。在美国政府强硬态度的暗示下,美元对日元继续大幅度下跌。1986年底,1美元兑152日元,1987年,最低到达1美元兑120日元,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兑日元贬值达50%,也就是说,日元兑美元升值一倍。
编辑本段协议影响
  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的10年间,日元币值平均每年上升5%以上,无异于给国际资本投资日本的股市和房市一个稳赚不赔的保险。“广场协议”后近 5年时间里,股价每年以30%、地价每年以15%的幅度增长,而同期日本名义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泡沫经济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远,虽然当时日本人均 GNP超过美国,但国内高昂的房价使得拥有自己的住房变成普通日本国民遥不可及的事情。1989年,日本政府开始施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虽然戳破了泡沫经济,但股价和地价短期内下跌50%左右,银行形成大量坏账,日本经济进入十几年的衰退期。
  1987年G5国家再度在法国罗浮宫聚会,检讨“广场协议”以来对美元不正常贬值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以汇率调整来降低美国贸易赤字的优劣性,结果是此期间美国出口贸易并没有成长,而美国经济问题的症结在于国内巨大的财政赤字。于是罗浮宫协议要美国不再强迫日元与马克升值,改以降低政府预算等国内经济政策来挽救美国经济。也就是说,广场协议并没有找到当时美国经济疲软的症结,而日元与马克升值对其经济疲软的状况根本于事无补。
  相反的是,“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则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因为,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大幅度地升值,对日本以出口为主导的产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为了要达到经济成长的目的,日本政府便以调降利率等宽松的货币政策来维持国内经济的景气。从1986年起,日本的基准利率大幅下降,这使得国内剩余资金大量投入股市及房地产等非生产工具上,从而形成了1990年代著名的日本泡沫经济。这个经济泡沫在1991年破灭之后,日本经济便陷入战后最大的不景气状态,一直持续了十几年,日本经济仍然没有复苏之迹象。
编辑本段影响分析
  有专家认为,日本经济进入十多年低迷期的罪魁祸首就是“广场协议”。但也有专家认为,日元大幅升值为日本企业走向世界、在海外进行大规模扩张提供了良机,也促进了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最终有利于日本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不应该全部归罪于日元升值。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1.最先谈谈对我们老百姓的影响:
个人财富可能缩水
经济观察报研究院院长清议认为,假如人民币升值,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将更值钱。比如,如果人民币升值10%,1000元人民币就相当于132.90673美元。如果单纯从狭隘的角度来看,升值对百姓有好处,但是如果从整体的国家或者经济层面考虑的话,人民币升值以后,给国家宏观调控带来不确定性,甚至给就业带来困难,个人百姓的财富很有可能会缩水。
他还认为,人民币升值短期看肯定是有利于进口,所以进口车的品种会更多,价格相对也会便宜不少,对想买车的消费者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他还建议,真升值的话,把外币兑换成人民币应该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将会带动商品价格上涨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教授说,假如人民币升值,国内整个商品价格体系会出现重大变动。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物美价廉的商品或原材料,从而影响到国内一些商品的价格,有升也有降。
从长期看,国内进口的增大,扩大了国际商品的需求,也有利于国际商品的上涨,而国际商品的价格上涨又会使国内商品价格向国际商品价格靠拢,从而最终带来国内商品价格的上涨。
出国留学旅游更实惠
人民币升值会让老百姓出国旅游和留学变得更加实惠。比如,当年日元升值前,350日元兑换1美元,升值后,86日元就可以兑换1美元。如果按这样的升值幅度计算,现在1万元人民币的出国游,就会变成2500元。当然,人民币升值的比例不会这么高,但升值后,人民币在国外就更值钱了。

再谈谈其他的影响:
2.人民币升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渐进升值增强中国经济"底气"
经过接近9个月的跋涉,昨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自汇改以来的累计升值幅度不多不少地落在了1%。
1个百分点的跨越,虽然只是数字上变化,但是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因为这是淡化一次性升值的行政色彩后,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以市场供需决定的升值幅度。
为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争取到时间
然而意义还不仅止于此。自去年7月22日到3月17日,人民币再度升值1%,总计经历了162个交易日,平均每个交易日人民币汇率升值5个基点。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陆文磊表示,在这一渐进而有节奏的升值过程中,不仅给了出口企业以缓冲的时间进行适应和调整,而且为了我国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争取到了时间。
将热钱的冲击减少到最低限度
同时,1%的升值幅度,意味着从去年7月22日起的9个月内,热钱流入的成本在提高。随着美联储不断升息,目前中、美之间的利差已经扩大到3个百分点以上,而人民币升值幅度却远远低于这一利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止海外热钱大规模流入的进程,将热钱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减少到了最低限度。
此外,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70%的国内经济而言,汇率的变动无疑牵一发动全身。对这9个月的汇率改革的结果,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教授的综合评价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利大于弊。这位有着十几年外汇研究经历的资深专家表示,1%的升值幅度对出口企业仍然有利可图,因为这还没有达到企业平均换汇成本之上的水平。同时在进口方面,其成本却因人民币升值1%而更具有增长动力。
黄泽民教授的结论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宏观数据进行佐证。今年以来,外贸进出口继续延续了以往的增长速度。今年1至2月份尽管受到春节假期的影响,但是出口仍然保持在25.5%的增长态势;出口增长速度达到27.4%,去年全年则为17.6%。再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今年1、2月份的工业生产增长率仍然达到了16.2%,与去年全年基本持平。
汇率升值的时间和节奏将非常重要
然而这期间并非没有隐忧。陆文磊表示,人民币升值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升值预期将是长期的,就今年而言人民币极有可能达到3%的升值幅度,这将对出口企业尤其是定价能力较弱的纺织行业有较大影响。但是这些企业也可以通过兼并、重组降低成本。因此,从未来的一段时间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时间和节奏将非常重要。
目前应注重本外币政策之间的协调
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人民币汇率怎样遵循"中国原则"走自己的道路?黄泽民教授认为,目前应该注重本、外币政策之间的协调。近一时期货币市场利率走低已经引起关注,其中虽然不排除有汇改的因素,但是货币政策应立足国内的经济状况,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加人民币的底气。而在外汇市场方面,则应该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资本项下的自由兑换,扩大投资者对外汇的需求,促进供需平衡,进而有助于保持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3.人民币升值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提升股市预期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于昨日创下去年汇改以来的新高。对此,许多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升值将对我国证券市场产生正面影响,提升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信心。
"从短期看,人民币升值对内地股市的影响主要来自于A股和H股的联动"。国泰君安研究所宏观部经理周克瑜表示,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市场,国际资本进入和退出香港股市都很方便,所以H股对人民币升值的反应要比A股灵敏得多。近期,香港市场地产股和商业股的上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币升值及升值预期。而H股的上涨又会对A股市场相关板块产生示范效应,提升投资人对A股市场的估值预期。
周克瑜同时表示,人民币升值的实质影响应该从长期来看。本币升值意味着国内资产价值的提升,而这必然会增强证券市场对国际资金的吸引力。国外战略投资者加快进入A股市场,未来外资并购案例将逐渐增多,A股市场将进一步活跃。
周克瑜的观点也得到了其他业内人士的认同。东方证券冯玉明认为,根据其他一些国家的经验,在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中,本国货币的持续升值一般都伴随着证券市场的走强。所以,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的上升有望对中国证券市场产生向上的推动作用。
"近期人民币的升值其实在市场的预期之中,尽管它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内地股市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但由于QFII额度的限制,短期内对A股市场的直接影响不会太大,主要还是增强投资人对股市的信心。而与此同时,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资本流入压力可能会推动QDII的进程。"海通证券研究所投资策划部负责人陈久红表示。
而某券商投资部负责人认为,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投机资本冲击压力往往会迫使央行采取低利率的政策,进而使得国内货币供应量出现上升,而大量资金的存在肯定需要寻找合适的投资渠道。"从目前情况看,股市并不缺钱,许多外围资金需要的其实是一个合适的进场机会"。

4.人民币升值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汇率波动可能加剧上市公司优胜劣汰
昨日记者采访发现,在人民币升值影响各不相同的情况下,一批行业人士认为,汇率波动可能加剧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
升值对于各行业的影响是较为复杂和多角度的,往往是利空和利多相交织;不过,总的来说,原材料或部件进口型的行业将会有所受益,传统的出口优势型行业将会受到直接冲击。前者如造纸(纸浆进口)、钢铁(铁矿石进口)行业等,后者则包括纺织服装、家电、机械等行业。
不过,以上终究是笼统而言,根据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具体到各家公司,甚至某个行业,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影响也不好简单论断。对航空业而言,这是大好消息;航空公司一般都有较多外汇负债,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汇兑损益数额是相当大的。
对毛纺类的上市公司,公司方面人士表示,由于公司产品质量较高,拥有一定议价能力,所以升值对公司出口的不利影响,一方面可以转嫁到外商,另一方面,公司大部分原料都是从澳大利亚进口,负面影响也就有所抵消。
另外,一向被认为将较大受益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房地产业,在一些业内人士眼里,也并非如此。记者昨日采访到的一位房地产行业研究员,目前已转到一家较大规模的房地产公司任职。他表示,升值对于房地产公司的影响远逊于国家政策因素,目前尽管有热钱流入投资房地产,但大部分公司还是使用自用资金。升值不是影响房地产行业的关键因素。
2008-9-30 19:01:5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或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铸币平价(MintParity)来决定。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在历史上,曾有过三种形式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就狭义来说,金本位制即指该种货币制度。金本位制的形式 
 1、金币本位制(Gold Specie Standard)   这是金本位货币制度的最早形式,亦称为古典的或纯粹的金本位制,盛行于1880一1914年间。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黄金自由输出入是该货币制度的三大特点。在该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量,两国货币含金量的对比即为决定汇率基础的铸币平价。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国境,并在输出入过程形成铸币一物价流动机制,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作用。这种制度下的汇率,因铸币平价的作用和受黄金输送点的限制,波动幅度不大。  
 2、金块本位制(Gold Bullion Standard)   这是一种以金块办理国际结算的变相金本位制,亦称金条本位制。在该制度下,由国家储存金块,作为储备;流通中各种货币与黄金的兑换关系受到限制,不再实行自由兑换,但在需要时,可按规定的限制数量以纸币向本国中央银行无限制兑换金块。可见,这种货币制度实际上是一种附有限制条件的金本位制。  
 3、金汇兑本位制(Gold Exchange Standard)   这是一种在金块本位制或金币本位制国家保持外汇,准许本国货币无限制地兑换外汇的金本位制。在该制度下,国内只流通银行券,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实行金块或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国际储备除黄金外,还有一定比重的外汇,外汇在国外才可兑换黄金,黄金是最后的支付手段。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要使其货币与另一实行金块或金币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比率,通过无限制地买卖外汇来维持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这两种货币制度在1970年代基本消失。

金本位制的基本特征 
 1、金币本位制   以一定量的黄金为货币单位铸造金币,作为本位币;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同时限制其它铸币的铸造和偿付能力;   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或等量黄金;   黄金可以自由出入国境;   以黄金为唯一准备金。   金币本位制消除了复本位制下存在的价格混乱和货币流通不稳的弊病,保证了流通中货币对本位币金属黄金不发生贬值,保证了世界市场的统一和外汇行市的相对稳定,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  
 2、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在金本位制的稳定性因素受到破坏后出现的两种不健全的金本位制。这两种制度下,虽然都规定以黄金为货币本位,但只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而不铸造金币,实行银行券流通。所不同的是,在金块本位制下,银行券可按规定的含金量在国内兑换金块,但有数额和用途等方面的限制(如英国1925年规定在1700英镑以上,法国1928年规定在215000法郎以上方可兑换),黄金集中存储于本国政府。而在金汇兑本位制下,银行券在国内不兑换金块,只规定其与实行金本位制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先兑换外汇,再以外汇兑换黄金,并将准备金存于该国。金本位制的实行历史  在历史上,自从英国于1816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以后,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了金本位制,而且是典型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为了筹集庞大的军费,纷纷发行不兑现的纸币,禁止黄金自由输出,金本位制随之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1924-1928年,资本主义世界曾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都先后恢复到大战前的水平,并有所发展。各国企图恢复金本位制。但是,由于金铸币流通的基础已经遭到削弱,不可能恢复典型的金本位制。当时除美国以外,其他大多数国家只能实行没有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这就是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由于不具备金币本位制的一系列特点,因此,也称为不完全或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该制度在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下,也逐渐被各国放弃,都纷纷实行了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实际上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美国国内不流通金币,但允许其他国家政府以美元向其兑换黄金,美元是其他国家的主要储备资产。但其后受美元危机的影响,该制度也逐渐开始动摇,至1971年8月美国政府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并先后两次将美元贬值后,这个残缺不全的金汇兑本位制也崩溃了。

金本位制崩溃的主要原因  金本位制通行了约100年,其崩溃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幅度,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这就极大地削弱了金铸币流通的基础。  
 第二,黄金存量在各国的分配不平衡。1913年末,美、英、德、法、俄五国占有世界黄金存量的三分之二。黄金存量大部分为少数强国所掌握,必然导致金币的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受到破坏,削弱其他国家金币流通的基础。  
 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黄金被参战国集中用于购买军火,并停止自由输出和银行券兑现,从而最终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金本位制崩溃的影响  金本位制度的崩溃,对国际金融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为各国普遍货币贬值、推行通货膨胀政策打开了方便之门。   这是因为废除金本位制后,各国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扩军备战,会滥发不兑换的纸币,加速经常性的通货膨胀,不仅使各国贷币流通和信用制度遭到破坏,而且加剧了各国出口贸易的萎缩及国际收支的恶化。  
 (2)导致汇价的剧烈波动,冲击着世界汇率制度。   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大体上是一致的,货币之间的比价比较稳定,汇率制度也有较为坚实的基础。但各国流通纸币后,汇率的决定过程变得复杂了,国际收支状况和通货膨胀引起的供求变化,对汇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影响了汇率制度,影响了国际货币金融关系。

“列宁曾说过颠覆资本主义制度最好的办法就是使其货币贬值。通过连续的通货膨胀过程,政府可以秘密地、不为人知地没收公民财富的一部分。用这种办法可以任意剥夺人民的财富,在使多数人贫穷的过程中,却使少数人暴富。没有任何手段能像它(通货膨胀)这样如此隐蔽和可靠地来颠覆现政权了。这个过程潜在地积聚了各种经济规律中的破坏因素,一百万人中也不见得能有一个人看得出问题的根源。”
                                                  ――凯恩斯1919


钱是万恶之源,但是君子取财有道。也同样可以用万恶之源来做好事。。。钱就是这么个复杂的东西,渗透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无孔不入。只是一味的为了消费来赚钱,只能是钱的奴隶。所以赚钱之前必须知道金钱游戏的规则。而我们现在都是大学生。再过几年就要面向社会了。钱也的确不是省出来的,是赚的。但是消费的同时我希望不要白白给资本家给赚了。而是大家一起努力做点对社会的好事。这才是钱真正的价值~~不要重蹈美国次贷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我看好未来的40年中国经济~

[ 本帖最后由 amenyanjie 于 2008-9-30 20:04 编辑 ]
2008-9-30 19:02:2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金融概念大全


1、广义的金融市场:泛指资金供求双方运用各种金融工具,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的全部金融XXXXX易活动,包括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各金融机构之间,资金供求双方之间所有的以货币为交易对象的金融活动,如存款,贷款,信托,租赁,保险,票据抵押与贴现,股票和债券买卖,黄金外汇交易等。
2、狭义的金融市场:一般限定在以票据和有价证券为金融工具的融资活动,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拆借以及黄金外汇交易等范围之内。
3、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双方以票据和有价证券为金融工具的货币资金交易,黄金外汇买卖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拆借等活动的总称。
4、初级市场:又称发行市场或一级市场,是资金需求者将金融资产首次出售给公众时所形成的交易市场。
5、二级市场:已发行的旧证券在不同投资者之间转让流通的交易市场。
6、金融工具:又称信用工具,它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
7、股票:一种有价证券,它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得股息和红利的凭证。
8、普通股票:股份公司发行的一种基本股票,是最标准的股票。
9、优先股票:股份公司发行的在公司收益和剩余资产分配方面比普通股东具有优先权的股票。
10、债券:一种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出具的在约定时间承担还本付息义务的书面凭证。
11、国库券:政府为弥补国库资金临时不足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
12、抵押公司债:发行债券的公司以不动产或动产为抵押品而发行的债券。
13、信用公司债:发行债券的公司不以任何资产做抵押或担保,全凭公司的信用发行的债券。
14、转换公司债:这种债券规定债券持有者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内按一定比例和一定条件转换成公司股票。
15、附新股认购权公司债:这种债券赋予持券人购买公司新发股票的权利。
16、重整公司债:经过改组整顿的公司,为了减轻债务负担而发行的一种利率较低的债券。
17、偿债基金公司债:这种债券规定发行公司要在债券到期之前,定期按发行总额提取一定比例的赢利作为偿还基金,交由接受委托的信托公司或金融机构保管,逐步积累以保证债券到期一次偿还。
18、金融债券: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了筹措资金,按照国家有关证券法律和证券发行程序,利用自身的信誉向社会公开发行的一种债券。
19、基金证券:又称投资基金证券,是由投资基金发起人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证明持有人按其所持份额享有资产所有权,资产收益权和剩余财产分配权的有价证券,它是股票,债券及其他金融产品的某些权益组合的产物。
20、票据:出票人自己承诺或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或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并可流通转让的有价证券。
21、自由外汇:无需经过发行货币国的批准,即可在外汇市场上自由买卖,自由兑换为其他国家的货币,它们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被广泛地用作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22、记账外汇:未经有关外汇管理部门的批准,则不能转换为别国货币,通常只能根据有关协定在协定国之间使用。
23、衍生金融工具:又称为金融衍生品,是指一类其价值依赖于原生性金融工具的金融产品。
24、货币市场:以期限在1年以内的金融资产为交易标的物的短期金融市场。
25、同业拆借市场:各类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借贷活动形成的市场。
26、中央银行票据: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期限从3个月到1年不等。
27、预发行市场:现实中有一种国库券交易并不是在发行完成以后进行,而是在宣布发行的消息后立即交易,这种交易市场也称为预发行市场。如美国的WI交易。
28、可转让大额定期存款单:由商业银行发行的,可以在市场上转让的存款证明。
29、回购协议:证券持有人在出售证券时与买方约定,双方在将来的某一日期由卖方以约定的价格,从买方手中购回相等数量的同品种证券。
30、增资:已成立的股份公司发行新股票,称为增资。
31、信用交易:又称垫头交易或保证金交易,是客户向经纪人支付一定现款或股票作为保证金,差额部分由经纪人垫付的交易方式。
32、期权交易:又称选择权交易,是交易双方按约定的价格,在约定的时间内就是否购买或出售某种股票达成契约。
33、股票指数期货交易:以股票价格指数为对象的期货交易,其目的在于减少股票投资的风险,增加股票投资的吸引力。
34、股票指数期权交易:买卖以股票价格指数为基础的期权合约。
35、证券交易所:按照一定方式和规则组织起来的集中进行证券交易的场所,又称场内交易市场。
36、会员制:会员制组织形式的证券交易所是由经营证券业务的中介机构自愿组成的,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法人团体。
37、公司制:公司制组织形式的证券交易所是按公司法组织的,交易所收取发行者的“上市费”,并抽取证券成交的“手续费”和其他服务性费用。
38、佣金经纪人:接受客户委托,在交易所中代替客户买卖并按固定比例收取佣金的经纪人。
39、两元经纪人:又称专家经纪人,是专门接受佣金经纪人再委托,并代为买卖,收取一定的佣金。
40、特种经纪人:又称专业经纪人,是在交易所内具有特殊身份,又固定从事特种证券交易的经纪人。
41、证券自营商:又称交易厅交易商,他们只办理自营业务,不办理委托业务。
42、零股交易商:专门从事不足一个成交单位的股票交易的证券商。
2008-9-30 19:06:0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金融概念大全

简答 论述
1、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优缺点?
直接融资优点
(1)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快速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提高。
(2)筹资的成本较低而投资收益较大。
直接融资的缺点
(1)直接融资双方在资金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多。
(2)直接融资使用的金融工具其流通性较间接融资的要弱,兑现能力较低。
(3)直接融资的风险较大。
间接融资的优点
(1)灵活方便。
(2)安全性高。
(3)提高了金融的规模经济。
间接融资的缺点
(1)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被割断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者对企业生产的关注与筹资者对使用资金的压力和约束力。
(2)中介机构提供服务收取一定费用增加了筹资的成本。
2、金融市场四大要素的相互关系
金融市场参与者,金融市场交易对象,金融市场中介,金融市场价格是构成金融市场的四大要素。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其中,金融市场参与者与金融市场交易对象是最基本的要素,只要这两个要素存在,金融市场便会形成,而金融市场中介与金融市场价格则是自然产生的或必然伴随的,完善的中介机构和价格机制,是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条件。
3、金融市场的特殊性
(1)市场参与者之间主要是借贷关系和委托代理关系,是以信用为基础的资金的使用权和所有权的暂时分离或有条件的让渡。
(2)交易对象是货币资金或其衍生物。
(3)交易方式具有特殊性。
(4)市场的价格决定较复杂,影响因素多且波动大。
(5)交易的场所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无形的,通过电讯及计算机网络等进行交易的方式越来越普遍。
4、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主要区别
(1)期限不同:资本市场上交易的金融工具均为1年以上,货币市场上交易的金融工具期限在1年以内。
(2)作用不同:资本市场上的资金大都用于企业的创建,更新,扩充设备和存储原料,或公共事业的兴办和财政平衡的保持。货币市场上的资金大多用于工商企业的短期周转资金。
(3)风险程度不同:资本市场上的信用工具风险较高,货币市场上的信用工具风险较小。
5、金融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1)便利投资和筹资。
(2)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流量,促进资本集中并向高效益单位转移。
(3)方便资金的灵活转换。
(4)实现风险分散,降低交易成本。
(5)有利于增强宏观调控的灵活性。
(6)有利于加强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
6、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的区别
金融工具有时称为金融资产,但严格说来,这两个概念是有差别的。虽然所有的金融工具对持有者来说都是金融资产,但抛开持有者,孤立的考察金融工具,它们便不能称之为金融资产。如,中央银行所发行的货币和企业所发行的股票,债券,就不能说它们是金融资产,因为对发行者而言,货币,股票,债券是它们的负债。因此,不能将货币,股票,债券简单的称为金融资产,而应称之为金融工具。金融工具对持有者来说才是金融资产。
7、股票的特点
(1)股票是一种所有权凭证,是代表投入股份资本的证书。
(2)股票是没有偿还期限的永久性证券。
(3)股票的收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8、普通股与优先股的主要区别
(1)普通股股东享有公司的经营参与权,而优先股股东一般不享有公司的经营参与权。
(2)普通股股东的收益要视公司的赢利状况而定,而优先股的收益是固定的。
(3)普通股股东不能退股,只能在二级市场上变现,而优先股股东可依照优先股股票上所附的赎回条款要求公司将股票赎回。
(4)优先股票是特殊股票中最主要的一种,在公司赢利和剩余财产的分配上享有优先权。
9、债券与股票的区别
(1)表明的关系不同:债券表明债权债务关系,股票表明所有权关系。
(2)投资者的权利和义务不同:债券投资者有权取得本息,无权过问经营管理活动。股票投资者可以获得经营权利,但是不能退股收回本金。
(3)收益的决定不同:债券的收益由其利率决定,股票的收益取决于发行公司的经营状况。
10、政府发行国库券的主要原因
(1)为弥补政府财政临时性,季节性收支差额,满足暂时的资金周转需要。
(2)当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意外事项,造成支出增加而收入难以跟上时,应付临时急需。
(3)当金融市场利率过高时政府发行长期债券付息负担过重,故先发行短期库券调度资金,待日后市场利率变化后再发行低利长期公债。
11、基金证券,股票和债券的共同点
(1)基金证券,股票和债券的投资均为证券投资。
(2)基金证券的形式同股票与债券有相似之处。
(3)股票,债券是基金证券的投资对象。
12、基金证券,股票和债券的区别
(1)投资地位不同:股票持有人是公司的股东,有权对公司的重大决策发表意见。债券持有人是债权人,享有到期收回本息的权利。基金证券的持有人是基金的收益人,拥有投资收益分配的权利。
(2)风险程度不同:股票的风险最大,基金证券风险其次,债券风险最小。
(3)收益情况不同:股票的收益最高,基金证券其次,债券收益最低。
(4)投资方式不同:与股票,债券的投资者不同,基金证券是一种间接的证券投资方式。
(5)投资回收方式不同:债券投资有一定期限,期满后收回本金,股票投资是无限期的,如要收回,只能在证券交易市场上按市场价格变现。基金证券则要视所持有的基金形态不同而有区别。
13、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与一般存单的异同点
(1)共同点是:都是银行发行的定期存单,银行都支付利息。
(2)区别点是:不记名,不可提前支取,但可以随时转让,有特定的金额和期限,期限较短,一般为14天至1年,利息每半年一次或到期日按票面利率支付,面额较大,美国大多数大额存单为10万美元。
14、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对银行和投资人有什么好处?
存单对投资人和银行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金融工具:
(1)存单使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在市场上发行存单筹集资金,这样,商业银行可以更主动地进行负债管理和资产管理。
(2)存单使投资人可随时根据资金周状况,买进或卖出存单,调节自己的资产组合。
(3)存单使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的稳定性提高。
15、股票发行的目的
(1)为股份公司的成立而发行股票。
(2)已成立的股份公司为改善经营或满足某种特定需要而发行的股票。
16、增资的目的
(1)提高自有资本的比重,改善资本结构。(2)维持或扩大经营。(3)满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标准。(4)促进合作或维护经营支配权。(5)股东分益。(6)其他,如公司改制或合并。
17、期货交易的特点
(1)成交和交割不同步。(2)交割时可以轧抵,即清算双方只需交付差额。(3)交易中既有一般的投资者,也有投机者。
18、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1)证券交易所要为交易者提供公开交易的场所、设备、电话、电传等。要提供交易需要的清算和结算系统,以及交易需要的服务人员和附属设施,使证券交易能正常进行。(2)证券交易所要提供多方面的信息。(3)证券交易所在组织证券交易过程中要履行管理的职责。
19、场外交易的特点:
(1)交易对象比较广泛。(2)双方议定交易价格。(3)交易方式较灵活。(4)交易场所分散。
2008-9-30 19:06:5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1、金融市场是由金融市场参与者,金融市场交易工具,金融市场中介和金融市场价格这四个要素构成的。
2、金融市场参与者即金融市场的交易者。
3、从本质上说,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就是货币资金。
4、金融市场中介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金融市场交易者的受托人,另一类是以提供服务为主的中介机构。
5、金融市场的价格通常表现为各种利率和金融工具的交易价格。
6、1981年,国家开始发行国库券。
7、1985年,银行开始发行金融债券。
8、1986年,企业债券,股票的转让市场率先在沈阳,上海起步。
9、1988年4月。国库券开始上市交易。
10、1990年12月,1991年6月,上海,深圳先后成立了证券交易所。
11、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全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上海成立。
12、2001年10月,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
13、金融市场发展的新特点是:电子化,自由化,虚拟化,全球化。
14、按照交易工具的不同期限,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15、按照不同的交易标的物,分为票据市场,证券市场,衍生工具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16、按照交割期限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17、按照金融市场的功能分为初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18、按照地域划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19、金融市场的结构包括:金融市场的种类结构,市场参与者结构,市场交易工具结构,价格结构。
20、金融市场的组织形式可分为两种:集中交易的场内市场和分散交易的场外市场。
21、场内,场外两种市场组织形式在证券市场上的同步发展,在现代各类金融市场中最为典型。
22、按照交易时所扮演角色的不同,可将金融市场参与者划分为筹资者和投资者。
23、金融市场上的主要筹资者包括:政府部门,企业,金融机构。
24、在我国,只有中央政府发行国债,地方政府不允许发行债券。
25、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主要包括: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又包括:保险公司,养老基金,投资基金。
26、金融市场中介包括两类:一类是充当交易媒介的经纪人,另一类是提供交易信息及其他服务的机构或个人。
27、我国政府,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是金融市场的主要监管组织。
28、金融市场的中介一般包括交易中介和信息中介。
29、交易中介包括:证券承销人,证券交易经纪人,证券交易所,证券结算公司。
30、信息中介包括:信息咨询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征信公司,信用评级机构。
31、政府在金融市场上发挥作用的监管组织主要有:中央银行,银行业的监管组织,证券业的监管组织。
32、我国证券市场上的行业性自律监管组织主要是证券交易所银行业协会和证券业协会。
33、金融工具的特征: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
34、股票的价值可分为:面值,净值,清算价格,发行价格和市价五种。
35、在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流通的股票的面值均为每股1元。
36、按照股东权益的差异,划分为普通股票和特殊股票两大类。
37、与普通股相比,优先股具有两个优先权:一是优先分配股息,二是优先分配公司剩余财产。
38、优先股按照股息分派能否跨年度累积划分,有累积优先股票和非累积优先股票。
39、优先股按照参与公司赢利分配的方式划分,有参与优先股票和非参与优先股票。
40、优先股按照能否转换成普通股票划分,有可转换优先股票和不可转换优先股票。
41、优先股按照发行公司是否有权收回划分,有可收回优先股票和不可收回优先股票。
42、按照股票票面上是否标明金额,划分为有面额股票和无面额股票两类。
43、按照股票票面上是否记载股东姓名,划分为记名股票和无记名股票两类。
44、按照公众对公司股票的评价,划分为蓝筹股票,周期性股票,成长性股票,防守性股票,投机性股票。
45、按照投资主体分类,我国有国家股,法人股和公众股。
46、按照发行认购对象和记价货币及流通地域分类,我国有A股,B股,H股,N股,S股。
47、债券的特点:收益性,风险性,流动性,偿还性。
48、债券按照发行主体不同,可分为政府债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
49、债券按照发行方式不同,可分为公募债券和私募债券。
50、债券按照券面是否记名,可分为记名债券和无记名债券。
51、债券按照偿还期限不同,可分为1年以内的短期债券,1—5年的中期债券,5年以上的长期债券。
52、债券按照有无抵押品或担保,可分为抵押债券,担保债券,信用债券。
53、债券按照受益方不同,可分为固定利率债券,浮动利率债券,贴现债券,转换公司债券,附新股认购权债券。
54、债券按照发行地区不同,可分为国内债券和国际债券。
55、债券按照不同币种分类,可分为本币债券和外币债券。
56、与其他债券相比,政府债券的安全性最高。
57、国库券起源于英国,1877年由英国经济学家沃尔特 巴佐特发明并首次在英国发行。
58、国际上通行的公司债券主要包括:抵押公司债,信用公司债,转换公司债,附新股认购权公司债,重整公司债,偿债基金公司债。
59、我国的企业债券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
60、金融债券的券面利率要比企业债券低,比国家债券高。
61、金融债券主要包括:普通金融债券,累进利率债券,贴现(贴水)金融债券。
62、按照金融机构的不同性质,金融债券还可以分为商业性金融债券和政策性金融债券。
63、票据的主要特征包括:以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为交易规则,无因证券,要式证券。
64、外汇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由外汇,另一类是记账外汇。
65、衍生性金融工具主要包括:金融期权,金融期货,金融远期和金融互换。
66、衍生性金融工具的特点:衍生性,杠杆性,高风险性,虚拟性。
67、金融互换的主要种类包括: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
68、衍生金融工具的功能包括:保值和价格发现。
69、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所谓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种。
70、货币市场交易十分适合在无形的交易市场中进行。
71、中央银行是货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中央银行参与货币市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72、商业银行参与货币市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剂资金头寸,进行短期资金融通。
73、借贷期限短与无担保贷款是货币市场的两个主要特点。
74、同业拆借市场是典型的无形市场。
75、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方式采用无担保的信用拆借方式。
76、信用拆借可分为直接拆借和间接拆借两种。
77、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LIBOR)
78、1996年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启动全国统一同业拆借市场,标志着中国的同业拆借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79、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从2002年6月1日起为金融机构办理外币拆借中介业务,统一,规范的国内外币同业拆借市场正式启动。
80、货币市场中使用的票据有商业票据和银行承兑票据两类。
81、世界上最著名的贴现市场当属英国的伦敦贴现市场,它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贴现市场。
82、为了加快票据市场的发展,2003年6月30日,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承建的“中国票据网”正式启用,这标志着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服务平台形成。
83、目前,我国短期政府债券主要有两类:短期国债和中央银行票据。
84、中央银行票据自2003年4月推出以来,其发行频率高,发行量较大,到2003年9月发行总量已达到5000亿元。
85、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央行票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灵活性和效率。
86、发行国库券的最重要专门机构是一级自营商,一级自营商往往由信誉卓著,资力雄厚的大投资银行以及商业银行组成。
87、国库券发行一般采取拍卖方式。
88、我国政府债券中的国债以中长期为主,短期国债很少。
89、2003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大量发行央行票据。
90、第一张大额存单是由美国的花旗银行于1961年创造的。
91、回购协议有两种:一种是正回购协议,另一种是逆回购协议。
92、回购协议的期限很短,一般是隔夜,7天,14天等。
93、我国回购交易多使用国债和央行票据做抵押品。
94、股票发行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有股票发行人,股票投资者和为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
95、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不得直接进入股票市场。
96、根据是否限定认购对象来划分,股票发行方式分为公募发行和私募发行两种。
97、根据股票发行是否通过金融中介机构推销来划分,发行方式有直接发行和间接发行两种。
98、中介机构承销股票发行一般有两种做法,即代销和包销。具体来说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余额包销,二是全额包销。
99、根据股票认购者是否实际缴纳股金来划分,发行方式包括有偿增资,无偿增资和搭配增资三种。
100、综合类证券经营机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亿元人民币。
101、按照股票交易的具体内容划分,交易方式包括:现货交易,期货交易,信用交易,期权交易,股票指数期货交易,股票指数期权交易。
102、客户在证券公司开立的账户主要有现金账户和保证金账户。
103、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基本上分为两类,即会员制和公司制。
104、证券交易所交易活动的参与者包括:经纪人,特种经纪人,证券自营商,零股交易商。
105、经纪人主要有两种,即佣金经纪人和两元经纪人。
106、纽约证券交易所规定每100股为一个成交单位,不足100股的称为零头股票。
107、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原则包括:价格优先,时间优先,委托优先,成交优先。
108、各国场外交易的形式主要有三种:柜台交易,第三市场交易,第四市场交易。
109、股票的发行价格包括:平价发行,时价发行,中间价格发行,折价发行。
110、中间价格发行即股票发行价格介于票面额和市场价格之间。
111、影响股票供求关系进而造成股价波动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市场因素,心理因素。
2008-9-30 19:07:3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名词解释
1、债券信用评级:专门从事信用评级的机构依据被广大投资者和筹资者共同认可的标准,独立对债券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的行为。
2、卖出发行:事先不确定发行总额,在发行截止日期内随买随卖,卖多少算多少,截止日后停止发行,金融债券大都采用这种方式。其一般适用于直接发行。
3、定额发行:事先确定发行总额,不到发行日期卖完了也不能追加发行额,发行期内卖不出去由承销商认购下来。其一般适用于间接发行的包销。
4、债券的现货交易:买卖双方根据商定的付款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交割清算,即卖者交出债券,买者支付现金。
5、债券的期货交易:买卖成交后,买卖双方按契约规定的价格在将来的指定日期进行交割清算。
6、债券的回购协议交易:债券买卖双方按预先签订的协议,约定在卖出一笔债券后一段时间再以特定价格买回这笔债券,并按商定的利率付息。
7、提前赎回收益率:债券发行人在债券规定到期日之前赎回债券时投资人所取得的收益率。
8、债券等价收益率:由于现金流每半年支付一次,在投资领域,人们习惯上是通过用半年到期收益率乘以2来计算年到期收益率,这种依据市场惯例计算出来的到期收益率也称做债券等价收益率。
9、汇率:亦称汇价或外汇行市,是指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即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10、黄金输送点:由于黄金是可以自由熔化,自由铸造和自由输出入的,因此,外汇汇率的波动被控制在铸币平价上下各一定的界限内,这个界限就是黄金输送点。
11、掉期交易:外汇交易者在买进(或卖出)即期外汇的同时,卖出(或买入)数额基本相同的远期外汇。
12、黄金市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中进行黄金买卖和金币兑换的交易中心。
13、远期合约:是相对简单的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期按约定的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的金融资产。
14、远期利率协议:交易双方承诺在约定的时期按照确定的利率借贷一笔确定金额的名义本金的交易。
15、期货合约:交易所为进行期货交易而制订的标准化合同。
16、期权费:由期权合约的买方向卖方支付的,也就是购买期权合同的价格。
17、执行价格:由期权交易双方在买卖期权时所敲定的某项金融商品在期权合约执行时的价格。
18、证券投资基金: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投资,并将投资收益按基金投资者的投资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间接投资方式。
19、封闭式基金:又称固定式基金,是指基金证券的预定数量发行完毕,在规定的时间内资金规模不再增大或缩减的证券投资基金。
20、开放式基金:又称变动式基金,是指基金数量与基金资本可因发行新的基金证券或投资者赎回本金而变动的证券投资基金。
2008-9-30 19:07:5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完了吗?。。
2008-9-30 19:26:4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merci
2008-9-30 19:36:0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跟财经版有点重了,不过鉴于我们晒晒版人气不够,还是留在这里吧,嘿嘿~~~
2008-9-30 20:03:2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刚好在寻找。。。
2008-10-2 20:01:27

使用道具 举报

1234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