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英雄的名字:李振波、王军伟、李志宝、殷远、郭龙帅、李亚军、赵海东、赵四方、雷志胜、刘文辉、王磊、余亚宾、任涛、李玉山、向海波。
[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对他们爱得深沉!]
5月14日11时24分,一架大型运输机从成都某军用机场起飞,飞向此次地震重灾区四川茂县。
灾情如战情。这是空军首次在高原复杂地域,高空缺氧,浓见度极低,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条件下运用伞降方式参加抗震救灾,。
空降部队的15名勇士遵照命令在向无法联系的重灾区茂县实施伞降,但这不是一次常规的跳伞,这是战士们用生命在和大自然博斗,打开卫星地图,这里山峰林立,沟壑纵横,岩石狰狞,犬牙交错,这里是青藏高原的生成地区,境内山峰多在海拔4000米左右,伞降难度很大,平时训练中只需在900米左右的高度跳伞的空降兵,今天要在4999米高空实施强行伞降,他们在创造5000米高空的奇迹,这在世界也是决无仅有的,今天为了灾区人民, 为了茂县的父老乡,战士们在挑战着级限,他们要冒着生命危险,他们要在天气恶劣,高空缺氧,地形复杂,没有地面标识,在超出常规高度4倍的情况下强行伞降,出发前每个人都写好了遗书,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经验丰富的李振波大校第一个跳出机舱,14名战士紧随其后,跳,跳,跳,15名伞兵,为了他们的同胞,在创造着跳伞史上的奇际.
担负此次重任的是空降兵特种大队的100名官兵。
11时47分,飞机飞临茂县上空。空降兵研究所所长李振波大校第一个跳出机舱,伞花迅速绽放,消失在白云之中。
第一批7名伞兵离机后,第二批8名伞兵也接着实施了伞降。
飞机第三次飞抵茂县上空。机舱里,剩余的伞兵们已分成两排站了起来……此时,飞机舱门却缓缓关上了。
"15位官兵安全着陆到了预定地域后,迅速发来报告:地面地形情况复杂,不利于大队人马实施高空空降。"空降兵特种大队伞训主任吕造说,另一方面,天气情况也在变坏,加上剩余85人所用的伞具都是圆伞,不像前15位先遣队员所用的翼伞一样灵活抗风,所以上级决定,取消剩余人员的空降行动。
空降兵某部部队长王维山告诉记者:由于灾区通信和交通中断,此次伞降人员主要担负通信联络、灾情勘察、情况上报等任务,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参加伞降的官兵都是空降兵骨干,有100次以上跳伞经验。
15名空降兵成功着陆后,迅速与茂县县委、县政府取得联系,于15时许第一次传回了茂县灾情。他们依靠携带的2部海事卫星电话,每半小时与指挥部联系一次。
截止记者发稿时,15位伞降英雄身体和精神状态良好,仍积极奋战在抗震救灾前线。让我们记住这些英雄的名字:李振波、王军伟、李志宝、殷远、郭龙帅、李亚军、赵海东、赵四方、雷志胜、刘文辉、王磊、余亚宾、任涛、李玉山、向海波。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
2008-5-22 15:08: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