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店
出发前订了一家便宜的旅店。到达之后却怎么也找不到,晕头转向了两个小时后才发现,原来他就在最早出的那个地铁口附近,只是藏在一条小巷子里。
这是一家很小的旅店,只有一层,厅堂很小,没有几间客房。木质地板看上去有些年头了,踩上去吱吱作响,沙发也旧得退了色,倒也干净。整体感觉像是走进了某部欧洲电影的场景。
老板一老一少,像是对父子。老的有些严肃。年轻的到很是和善,不会讲英文,却笑容可掬,让人倍感亲切。从他那儿学了两句西班牙语:“你好!”“谢谢。”
广场
马德里的广场很多,却显得不那么大方。
太阳门广场,市长广场,西班牙广场,却并不那么的“广”,这个“场”也不知道在哪儿。建筑前的一片空地儿,便叫“广场”了。让我这从小在北京长大的,习惯了天安门广场的人着实有些失望。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太阳门广场,周围店铺林立,成了繁华的商业区。走进中心的一家甜品店,里面基本上没有什么装修,甜品店常有的精致、温馨在这里一点儿也找不到,顾客却是很多。没有桌椅座位,几个柜台上伸出来的台面便是桌子了。点几个甜品,找个空地儿,就那么站着品尝了。少了分典雅,多了分随性。
皇宫
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在马德里的西班牙皇宫。终于见识了什么叫“富丽堂皇”。
与著名的法国凡尔赛宫相比,西班牙皇宫没有大面积的花园,但在室内装潢上却为更讲究。每个房屋的装饰各具特色,总体却逃不出“奢华”二字,甚至让人觉得有些繁琐。最吸引人目光的是天花板,或雕刻,或绘画,或镶嵌,让凡尔赛宫黯然失色。
在众多装饰各异的房屋中,竟发现了一间极具中国特色的屋子。仔细看去,四面墙上的装饰确实画着中国的亭台楼阁,更有几个中国人物跃然墙上。让我不禁对这间屋子的设计师和那个时候的西班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或许其中有段佳话趣事也未可知。
车站
马德里火车站的热带雨林很是著名,于是走了几十分钟的路特地跑去看。
“热带雨林”在车站大厅的中间,旅客们可以穿梭其中,或观赏,或休息。当然,也可以旁边的咖啡店点上一杯咖啡慢慢品尝。
为了保持热带雨林的生态,车站里的温度比外面要高很多,待久了,难免觉得有些闷。不知夏天的时候会不会令人难受
时装
西班牙人的热情在他们的穿着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多么鲜艳的颜色西班牙人都敢往身上穿。大大的裙摆显示了西班牙人的奔放。
与邻国法国成了鲜明的对比:走在巴黎街头,女人们的衣服大多是深色系,黑色,褐色,款式也多为简洁、优雅。而走在马德里大街上,却找不出一个统一的颜色,也许“五彩”便是主旋律了。
晚餐
早就想尝马德里浓汤的美味,可走了几家餐馆竟没有一家有这道菜。想来也和北京烤鸭一样,虽然有名,却并非家家都有。最终未如愿,为马德里之行添了些许遗憾。虽说如此,却也没耽误品尝其他美食。
西班牙人的懒是出了名的,每天下午要睡一个长长的午觉,一些小店铺下午统统关门,待到傍晚六点多钟再重新开张。所以,晚餐时间自然也有推后很多。餐馆晚上多八、九点钟开门,十点是吃饭的正点儿。对于不吃夜食来减肥的女人们来说,西班牙可不是一个好去处。
[ 本帖最后由 阿福 于 2008-4-14 21:3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