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Sen ® 于 2008-4-25 23:22 发表 
哈哈~ 谢谢
帮我纠正了一个误识 没想这贴发了这么久之后 引来了真知
不过据以往经验来看 认为熊或者熊猫不擅长爬树的人也大有人在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误解 或者有你说的种类不同的区别问题在里头 ...
我小时候看电视的时候就看见大熊猫爬树了。
我爸很喜欢看动物世界的,连带着我也就跟着一起看了。
我查到上海教育博客的语文在线上有一个帖子——梅尧臣:《鲁山山行》赏析。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注释]
①鲁山:在今河南鲁山县。
②适:恰好。野情:喜爱山野之情。惬:心意满足。
③随处改:是说山峰随观看的角度而变化。
④幽径:小路。
⑤熊升树:熊爬上树。
⑥何许:何处,哪里。
【解说】深秋时节,霜降林空,诗人在鲁山中旅行。山路上没有其他行人,诗人却兴致勃勃,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象。仿佛从云外传来一声鸣叫,告诉诗人有住家的地方还很远很远。
其中那个LZ说到“熊升树”这个问题,他说:
至于“熊升树”当作何解?
有说是熊爬到了树上;
有说熊是不会爬树的,此时只是直立着用前爪在扒着树身,想要爬上去的姿态,以此为戏而已,由此可见悠闲暇适.而对应下句“鹿饮溪”:鹿向以胆小著称,如今却在溪边慢慢饮水,可见自在平和.
其实我们倒不必深究熊到底能否爬到树上,以我们现在知道的动物常识,熊很多时候是会直立用爪扒树,用途只是磨它的前爪而已.而且诗写的是山行,高低不平,视角自有转移.
…………
我很想告诉他,如果真的本着认真的求学精神想要探究这句话的真相的话,请……起码地查阅一下关于熊的相关资料。
另外,我觉得,关于熊爬树的问题,其实也要分很多种情况的,先不去管熊一般是在什么情况下会去爬树,是为了觅食还是为了好玩还是为了……
从熊的年龄和体积上来看、从树干的粗细来看、从树的种类(树皮的木质有所有不同,树干的木质软硬也有所不同)都可能造成某几种特定情况下熊爬树这一行为的不同结果。
比方说,如果是一只体型笨重的成年甚至老年熊,那棵树又是树皮粗糙易剥落、木质坚硬、树干笔直而合抱不能、枝丫长得离地面甚高的树,那么,这只熊极有可能是爬不上去的。
啊,后面的这段分析是我自己分析的,没有去找什么理论根据,我的饭还没吃完呢……吃饭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