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员工的妻子
幸好老公不在生产线上
王新(化名)的丈夫在2002年至2005年期间,曾任通士达照明LED项目的经理。对于通士达照明是“血汗工厂”的传言,她坦言“有所耳闻”。
王新告诉记者,由于丈夫是“坐办公室的”,但她“曾经在网上看到过相关的图片”,觉得“幸好老公不是在生产线上班”。
记者手记
你看到的,不仅仅是光明
BY 陈未临 每日经济新闻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仅实地探访了GE厦门合资工厂,与工人进行了面对面对话;还采访了这家公司的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从他们的描述中间接了解了这家公司的用工情况。
最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在采访了这家公司的在职、离职员工和家属以后,有一个发现令人痛心:相比国外机构大张旗鼓的调查、长达20页的报告——其中还不乏充满 “热情”的激烈言辞,真正身处被斥为“血汗工厂”的厦门通士达员工,对每周超过60小时的工作时间及长期充溢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作环境,竟普遍表现出习惯,竟普遍表现出淡然!
且看上海市郊,体现GE公司“绿色创想”、利用先进能源技术的风力发电装置正一个个整齐排列着,和风吹送时,“大风车”会缓缓转动,与旁边农田上的稻草人相映成趣,不远处树林里还有松鼠窜出……看到这样一幅现代科技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谁能想到,同样也是GE,同样也是现代科技的内核,其表现形式却有天壤之别:密不透风、光照不足的厂房内,大汗淋漓、精神不振、健康成忧的工人们,在生产线前马不停蹄地连轴运转。
在GE公司最新发布的年报上,赫然写着:“我们是一家安全可靠的增长型公司”。在这家年销售额超过200亿的公司向其投资者做出美好承诺之时,其经营者有没有想过,在中国这片每年至少消化其四分之一销售额,并曾给予其“企业社会责任最高荣誉”的这片土地上,居然还存在着一家由GE经营、被指涉嫌违法用工的“血汗工厂”?
调查·市民
通士达灯具低价“难以想像”
记者采访了厦门市部分市民。市民李先生认为,通士达的低廉成本与其产品低价息息相关。
李先生告诉记者,十几年前通士达就在厦门尽人皆知。2006年厦门政府启动 “夜景工程”,更给通士达节能灯带来一笔大生意,当地只有“华能电子”和另一家企业能分得一些节能灯的市场。
夜幕下的厦门市灯火阑珊,据李先生介绍,每条街道、小区的路灯、景观灯都是通士达的产品。通士达在厦门是响当当的大企业。当地的日光灯、节能灯市场已尽数被通士达垄断,几乎每个厦门人都买过通士达的灯。
一米五的日光灯管,加上灯座等其他配件,价格在30元左右。而节能灯从15瓦、25瓦到30瓦,价格皆为6元。在认为通士达灯具物美价廉的同时,李先生对如此之低的价格表示难以理解,他说,其他厂家的同类产品已被通士达“打得落花流水”。
调查·技校
很少有人愿去通士达
“它是厦门最大的企业,但每年毕业的学生并不很愿意去那里。”昨日,安徽某技校就业办主任表示,在前几年往闽三角派遣过程中发现,通士达以其“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一个月只休息两天”等“吓退”了诸多工人。看来,通士达的用工口碑似乎并不好。
据曾在通士达工作过的该校毕业生表示,作为一家出口照明大户,对员工的苛刻程度早已“名声在外”,“如果辞职的话,当月工资基本上就拿不到了。”据了解,曾经有河南、广西、安徽等地的员工被派到通士达的各个生产部门工作,但得到的反馈均不尽如人意。
上海众大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粒表示,今年大部分制造型企业都提高了员工福利,比如增加了生活费用补助。根据 《劳动合同法》,工厂给每个工人缴纳社保已是常态。“我们在劳务派遣的时候,都会对用工方的条件做综合考评,如果条件太苛刻,就不会轻易接单子。”黄清燕
调查·市民
通士达灯具低价“难以想像”
记者采访了厦门市部分市民。市民李先生认为,通士达的低廉成本与其产品低价息息相关。
李先生告诉记者,十几年前通士达就在厦门尽人皆知。2006年厦门政府启动 “夜景工程”,更给通士达节能灯带来一笔大生意,当地只有“华能电子”和另一家企业能分得一些节能灯的市场。
夜幕下的厦门市灯火阑珊,据李先生介绍,每条街道、小区的路灯、景观灯都是通士达的产品。通士达在厦门是响当当的大企业。当地的日光灯、节能灯市场已尽数被通士达垄断,几乎每个厦门人都买过通士达的灯。
一米五的日光灯管,加上灯座等其他配件,价格在30元左右。而节能灯从15瓦、25瓦到30瓦,价格皆为6元。在认为通士达灯具物美价廉的同时,李先生对如此之低的价格表示难以理解,他说,其他厂家的同类产品已被通士达“打得落花流水”。
调查·技校
很少有人愿去通士达
“它是厦门最大的企业,但每年毕业的学生并不很愿意去那里。”昨日,安徽某技校就业办主任表示,在前几年往闽三角派遣过程中发现,通士达以其“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一个月只休息两天”等“吓退”了诸多工人。看来,通士达的用工口碑似乎并不好。
据曾在通士达工作过的该校毕业生表示,作为一家出口照明大户,对员工的苛刻程度早已“名声在外”,“如果辞职的话,当月工资基本上就拿不到了。”据了解,曾经有河南、广西、安徽等地的员工被派到通士达的各个生产部门工作,但得到的反馈均不尽如人意。
上海众大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粒表示,今年大部分制造型企业都提高了员工福利,比如增加了生活费用补助。根据 《劳动合同法》,工厂给每个工人缴纳社保已是常态。“我们在劳务派遣的时候,都会对用工方的条件做综合考评,如果条件太苛刻,就不会轻易接单子。”黄清燕
调查·市民
压榨工人血汗?合作伙伴拒绝评论
BY 陈未临 每日经济新闻
“我不是通士达的人,他们的情况我不清楚,你不要问我!”
《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在PolicyMattersOhio关于GE厦门工厂涉嫌违法用工的调查报告当中,提到了一个通士达照明的合作伙伴——浙江兰溪创星玻璃电子有限公司 (简称兰溪创星)。当被问及是否了解其合作伙伴通士达照明的厂房环境、工人待遇等情况时,兰溪创星一位高层人士昨日不愿置评。
兰溪创星官方网站信息显示,该公司与通士达照明合作开发的业务为“新能源光源产品系列”。而上述兰溪创星高层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迄今为止,他们与通士达照明的合作还是很紧密的。
热议
七成网民认为“血汗工厂”应受制裁
昨日,网易启动了一个题为“你如何看待血汗工厂事件”的网上调查,截至昨晚8时20分,共有1224名网友参与调查,具体结果是:
认为 “违反中国劳动法的合资企业应当受到制裁”的占参与调查人数的76.5%,有936票;认为“如果没有血汗工厂,中国制造的优势也就不在了”的占23.5%,共288票。
网友声音
-不知道厦门如何,说句实话,我一直在GE的合资公司工作,相对于日本和中国台湾的公司,GE是相当正规的,我们公司普通工人加班都不超36小时/月,而且各种补贴也绝对不少。
-外资是否个个遵纪守法值得怀疑。我国各地执法部门真应该彻底检查。
-这都让外国人大惊小怪了,看看IT行业里的加班去吧。对了,尤其是外包的!
-GE总是标榜自己是个受人尊敬的公司,讲究诚信,其实是个很龌龊的公司,很会撒慌。另外它对法律有很好的研究,能使自己经常不受牵连和惩罚。
-不用查,肯定是真的。在中国这样的事太正常了。
压榨工人血汗?合作伙伴拒绝评论
BY 陈未临 每日经济新闻
“我不是通士达的人,他们的情况我不清楚,你不要问我!”
《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在PolicyMattersOhio关于GE厦门工厂涉嫌违法用工的调查报告当中,提到了一个通士达照明的合作伙伴——浙江兰溪创星玻璃电子有限公司 (简称兰溪创星)。当被问及是否了解其合作伙伴通士达照明的厂房环境、工人待遇等情况时,兰溪创星一位高层人士昨日不愿置评。
兰溪创星官方网站信息显示,该公司与通士达照明合作开发的业务为“新能源光源产品系列”。而上述兰溪创星高层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迄今为止,他们与通士达照明的合作还是很紧密的。
热议
七成网民认为“血汗工厂”应受制裁
昨日,网易启动了一个题为“你如何看待血汗工厂事件”的网上调查,截至昨晚8时20分,共有1224名网友参与调查,具体结果是:
认为 “违反中国劳动法的合资企业应当受到制裁”的占参与调查人数的76.5%,有936票;认为“如果没有血汗工厂,中国制造的优势也就不在了”的占23.5%,共288票。
网友声音
-不知道厦门如何,说句实话,我一直在GE的合资公司工作,相对于日本和中国台湾的公司,GE是相当正规的,我们公司普通工人加班都不超36小时/月,而且各种补贴也绝对不少。
-外资是否个个遵纪守法值得怀疑。我国各地执法部门真应该彻底检查。
-这都让外国人大惊小怪了,看看IT行业里的加班去吧。对了,尤其是外包的!
-GE总是标榜自己是个受人尊敬的公司,讲究诚信,其实是个很龌龊的公司,很会撒慌。另外它对法律有很好的研究,能使自己经常不受牵连和惩罚。
-不用查,肯定是真的。在中国这样的事太正常了。
资料
被指“血汗工厂”GE不是第一个
电子行业工人工作超时、无劳保、低薪的状况由来已久,也并非仅此一例。此前,有记者揭露世界第一大电子代工企业富士康的“血汗工厂”而遭致千万诉讼甚至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陷名誉危机富士康向记者索赔
去年初,英国《星期日邮报》曾刊登了大幅报道,称全球最大电子制造厂商鸿海精密旗下的富士康在深圳龙华工厂的员工饱受血汗工厂的剥削。随后,“血汗工厂”之说被国内各大媒体演绎到极致,富士康因此陷入了名誉危机。
2001年6月15日和22日,《第一财经日报》刊发了两篇报道,揭露台湾首富郭台铭在大陆投资的富士康科技集团在深圳的工厂普遍存在工人“超时加班”问题。富士康认为报道不实,侵害其名誉权,其法人公司鸿富锦公司次月初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写稿记者王佑和《一财》编委翁宝,索赔3000万元,其中王佑2000万元,翁宝1000万元,并提出财产保全请求,法院查封了两人的房产、汽车和存款。
据了解,这是目前中国大陆向媒体索赔金额最大的名誉侵权案,也是首例越过报社直接向记者起诉并查封记者私有财产的案件。
受累代工厂戴尔电脑遭抵制
香港7所高校的一个调查小组通过对戴尔代工厂的调查指出,戴尔位于我国南方的3家代工厂严重违反了《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抵制戴尔的“血汗工厂”,该小组发起了抵制戴尔电脑的活动。据悉,香港7所高校欲联合争取将“企业社会责任”条款列入校园采购政策内,戴尔电脑可能将被排除在高校学生机采购清单之外。
该组织认为,这一现象主要是由戴尔的采购及外包制度造成的。由于戴尔一直以来奉行“零库存”策略,即当其收取客户订单后,将在36小时内完成生产装配,并承诺从收到订单至送货到客户手中不会超过5天,因此电脑不会因滞销而出现折旧。然而戴尔电脑成本虽较其他对手低8%,却是将此风险转嫁给了零件供应商,最终由工人承担得来的。
尽管戴尔再三申辩这3家 “血汗工厂”只是上游代工公司,和其无关,但是就此引发底层工人工作状况的问题再次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
2008-4-9 11:3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