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标签
酷站
新欧洲
战法
Portal
板块
BBS
跳蚤
旅游
留学
招聘
寻店
广场
帐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帖子
好友
道具
勋章
收藏
淘帖
任务
广播
群组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
退出
首页
›
生活实用
›
战法存档区
›
猜图第十八季 over
发布主题
返回列表
猜图第十八季 over
6
回复
901
查看
[ 复制链接 ]
kok
当前离线
战斗水晶
精华
帖子
0
积分
19299
头像被屏蔽
kok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08-2-9 21:05: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千斤顶
hiv
当前离线
战斗水晶
精华
帖子
0
积分
16323
hiv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本帖最后由 hiv 于 2008-2-9 21:34 编辑
]
2008-2-9 21:33: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ok
当前离线
战斗水晶
精华
帖子
0
积分
19299
kok
楼主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uote]原帖由
hiv
于 2008-2-9 21:33 发表
太不厚道了
链接直接暴露 名字
[
本帖最后由 kok 于 2008-2-9 21:44 编辑
]
2008-2-9 21:3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iv
当前离线
战斗水晶
精华
帖子
0
积分
16323
hiv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你不说别人不知道的。
2008-2-9 21:46: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ok
当前离线
战斗水晶
精华
帖子
0
积分
19299
kok
楼主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长虹-1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驾驶飞行器设计研究研制,是高空多用途无人驾驶飞机。该机在军内称无侦-5,英文代号DR-5。长虹-1可用于军事侦察、高空摄影、靶机或地质勘测、大气采样等科学研究。该机于69年开始研制,72年11月28日首飞,1980年定型正式装备部队。
2008-2-9 21:49: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iv
当前离线
战斗水晶
精华
帖子
0
积分
16323
hiv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长虹-1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驾驶飞行器设计研究研制,是高空多用途无人驾驶飞机。该机在军内称无侦-5,英文代号DR-5。长虹-1可用于军事侦察、高空摄影、靶机或地质勘测、大气采样等科学研究。该机于69年开始研制,72年11月28日首飞,1980年定型正式装备部队。
当然这是官方说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长虹-1很明显是我军多次击落的美国BQM-34“火蜂”(FireBee)无人侦察机的翻版。根据北京市科技志的纪录,北航在对被击落的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141A进行了复制研究,在此基础上试制的“长虹”号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于1978年5月完成了定型试飞。“长虹”号成为中国第一架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因为仿制的是“火蜂”高空型,因此体积较一般的“火蜂”型号要大,翼展超过9米。
越战期间,“火蜂”多次侵入我国领空,初期我机截击连连失利。1964年11月15日,我空军某部中队长徐开通驾驶歼-6机,在距离“火蜂”230米处开火,一直打到距离140米,炮弹直穿发动机,终于将敌机击落。在此后一段时间内,通过解放军空军与美军不断的斗智斗勇,多次成功击落“火蜂”,其中包括美军专门针对解放军歼-6性能进行改进的“火蜂”高空改进型。甚至连歼-5都曾成功击落敌无人机。当然“火蜂”坠地后科研人员就可以详细的进行研究了。
196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此基础上修整、改装、试制,历时10个月,设计定型。但此时离真正成功还远。
长虹-1本身的研制可参照击落的“火蜂”,但无人机的地面监测控制系统的仿制则完全得靠自己。60年代起,以毛士艺为核心的科研部门进行了地面站研制工作。经过艰苦努力,该部门终于建成了配套的无人机地面控制站。1970年无人机在东北的靶山试飞,依靠地面站指挥其运行,试飞取得了成功。后该系统进一步进行了无人机地面雷达远程数字距离跟踪系统的改装改进,1978年在大航程试飞中通过了“航空委”的鉴定。这时长虹-1才接近成功。该远程跟踪系统具有400千米自动跟踪的能力,因此400千米也是长虹-1的最大实用半径。1979年又再进行了机载四坐标卡尔曼滤波跟踪系统的改进工作。1980年12月25日,无侦-5/长虹-1真正宣告研制成功。
长虹-1采用大展弦比后掠中单翼,主要机体结构为铝合金。机翼上各有一片翼刀,有副翼。
长虹-1飞机由大型飞机(母机)带飞到4000-5000米的高度投放。母机开始试用过苏联制图-4轰炸机(左图,仿自B-29),后来采用运-8E,而“火蜂”的母机采用C-130(下下图),与运-8相当。长虹-1由其母机携带起飞,在空中投放,自动爬升到工作高度,随后按预编程序控制高度、航速、飞行时间和航程。完成任务后长虹-1自动返航,飞到回收区上空,飞机可在程控或遥控状态下进行伞降回收。在自动导航系统的控制下,长虹-1可在直飞1000千米时,保证飞行横向偏差不超过2.5%。全程可通过配套的地面无线电控制站与机上测控标雷达组成的遥测、遥控、纹标三合一的无线电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回收后经过一定维护,可重复实用多次。
长虹-1机身部分由前到后为雷达舱、照相舱、油箱、发动机短舱、航空电子舱和伞舱。脊背有背鳍,内装电缆、回收伞等。主要机载设备包括光学照相机和电视/前视红外摄像机。在执行可见光照相侦察任务时,照相机镜头能绕其纵轴倾斜旋转或垂直向下,从五个照相窗口进行拍摄。
动力采用1台涡喷-11(涡喷-11)小型涡喷发动机(下图),海平面最大静推力8.33千牛。1977年,北航与航空材料所等共同研制了该型发动机,并试车成功,满足了无人驾驶侦察机的需要。涡喷-11是一台增压比为5.5的涡轮喷气发动机,高空性能好,成本低。该发动机由单级跨音轴流压气机、单级离心压气机、离心甩洞的环行燃烧室和单级轴流涡轮组成。上述指标与“火蜂”采用的J85-100涡喷发动机类似,推力略小(仿制发动机总是会有这种情况)。
涡喷-11具体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系第401小发动机设计研究室负责研制改进。401发动机研究室成立于60年代中期,建立初衷就是为了研制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的涡喷-11发动机。该发动机从1965年开始研制,1971年国产首台涡喷-11发动机进行台架试验,1977年设计定型,并进行国家鉴定试车。1978年涡喷-11发动机通过国家鉴定试飞,转入正式生产。在80年代和90年代,401所先后与航天集团有关单位合作研制该发动机的改型,应用于海鹰-4岸对舰导弹和某型号巡航导弹。2000年初研究室将涡喷-11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近一倍,并通过了鉴定。
航空博物馆中的长虹-1,挂在图-4机翼下。
。
我国获得的“火蜂”无人机,可看到多个完成对越南侦察任务、伞降回收成功标志。据传该机在一次进入中国领空的任务中,降落伞错误打开,导致整机较完整的落入中国之手。估计这就是长虹-1的由来。
“火蜂”伞降图,估计长虹-1回收于之类似
BQM-34“火蜂”三面图
附:我军击落敌无人机记录
1964年11月15日 空1师中队长徐开通驾驶歼-6在雷州半岛上空首次击落无人机1架:
1965年01月02日 空1师副中队长张怀连在广西灵山地区上空击落无人机1架:
1965年04月18日 空1师中队长张怀连又击落无人机1架:
1966年01月03日 空3师飞行员鲁祥孝驾驶歼-7飞机用火箭在云南地区上空击落美制无人机1架:这是歼-7装备部队后取得的首次战绩:
1966年02月07日 空3师大队长冯全民用歼-7在云南元江地区上空击落无人机1架:
1967年06月12日 空3师飞行员刘光才用歼-7在广西地区上空击落无人机1架:
1968年01月21日 空3师飞行员韩永武、周永成在云南地区上空用歼-7击落无人机1架:
1968年03月07日和16日 空3师9团的江文兴、王志耀和张恩华、王志信又用歼-7共击落了2架无人机,至此共用歼-7击落6架无人机,是击落此类飞机最多的航空兵师;但多次使用空空导弹攻击,均未取得战果:
1966年03月05日 空9师副中队长孙孝庆在广西宁明地区上空击落美制无人机1架:
1966年03月23日 空9师副中队长朱以隆在广西蒙自地区上空击落美制无人机1架。
尺寸数据
翼展 9.76米
机长 8.97米
机高 2.18米
机翼面积 10.62平方米
最大起飞重量 1700千克
任务设备重量 65千克
空机重量 1060千克
燃油重量 620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 800千米/小时(高度17500米)
实用升限 17500米
航程 2500千米
最大续航时间 3小时
2008-2-9 22:07:22
易能公司翻译认证,适用于法国所有机构的认证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和谐
当前离线
战斗水晶
精华
帖子
0
积分
30333
和谐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明白人总是憋不住哇
哈哈
2008-2-10 01:25:27
易能公司翻译认证,适用于法国所有机构的认证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