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转帖】2006年第一次进藏(一位驴友最近才发的进藏贴~非常不错)

21
回复
2350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2006年第一次进藏(编辑ing)

2006-9-5 21:14:0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2006年第一次进藏(编辑ing)

2006-9-5 21:14:3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2006年第一次进藏(编辑ing)

远远望见巴朗雪山



古碉楼群。藏民擅长在陡峭的山坡建造住房。碉楼是他们独有的,据说有儿子的家庭才有权利建造。当然,防御才是真正的作用。这片碉楼据考证是古东女国“首都”,现在,这里也盛产美女。




红军会师桥是红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会师的地点。当年,这里是红军入川翻越的第一座高海拔山,当疲惫不堪的红一方面军先头侦察连偶遇四方面军的一个团时,双方喜悦之情无以言表。第二天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到达。大家兵合一处,攻占了附近的县城。困难时期,洗劫富人是革命的需要啊。


就是这座小桥(别小看它啊)

2006-9-5 21:14:5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2006年第一次进藏(编辑ing)

甲居藏寨。丹巴县藏居的宝贵遗产,值得一看。



寨子里向大爷的豪宅。藏族人一般喜多层建筑。一层是储藏间,二层居住。我们去的这家,主人向大爷及其好客,会汉话。特的把平时节日才打开的客厅给我们“开放”了




日雅山上的雄鹰
2006-9-5 21:16:4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2006年第一次进藏(编辑ing)

雍仲纹(反方向的可称万子纹)。一般人的解释是藏传佛教的吉祥如意图,我为了这个答案,特的查阅很多资料,用时三天,得到不同的真谛答案。




一路上,我见到的最干净藏族男孩。


八美镇的藏族大娘,是甲绒藏族的服装。

2006-9-5 21:17:3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2006年第一次进藏(编辑ing)

我们翻越过的较低垭口




自然盆景牦牛沟。现在不是最美丽的季节,若是十月来,据说真的让人们流连忘返。



塔公草原的藏经阁。正在装修中,远看金壁辉煌。同行的人都说是用镏金涂顶,于是许多人就啧啧有声了。



图片太多,我又处理的不好,就发点拉萨的吧。
我住的宾馆,窗口可以看见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里供奉着从五世达赖喇嘛之后的历代达赖喇嘛舍利塔。事实上,去西藏看的决不仅仅是自然风光,如果那样就失去了大半的价值。在西藏行走,主要应该是看人文景观。藏传佛教对藏民众的影响可以说是深入骨髓的。从生到死,处处都有宗教。原始藏地的苯教又有机的融合在佛教中,自然崇拜和宗教信仰在最深处导引着藏民的一切。


龙潭中布达拉宫的倒影。据传是在建造布达拉宫时取土留下的深坑,积水成谭。有喇嘛讲里面有龙王,于是就变的神圣了。      看布达拉宫有两个必看,一是龙潭倒影;二是夜幕布达拉


夜幕布达拉宫




水葬台。看见石头上被磨光的凹凸了吗?那是在剖尸时,被锋利的刀划平的。一般的剖尸过程是先用糌粑裹酥油召集水中的鱼,然后将尸体衣服褪尽。面朝下,从上而下的行刀割肉。一边割一遍喂水里的鱼。最后将骨头葬在土中。若是天葬,还要将骨头粉碎(因为秃鹫对攻击目标只辨认骨骼,这样可防止它对小孩攻击),拌糌粑和酥油,喂秃鹫。        在西藏,一般有五种葬法,分别是塔葬、天葬、水葬、火葬、树葬。对不同的人或不同的死法给予不同的待遇。




巴松措圣湖里幸福的鱼(吃人肉成长啊)
2006-9-5 21:18:1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2006年第一次进藏(编辑ing)

原始的生殖崇拜。当人作为第一生产要素时,生殖就无可非议的放到了及其重要的位置。血缘关系的知识积累让人们意识到生育质量及成活率问题。人们开始在部族外寻找配偶。很多少数民族延续至今的抢婚就是最好的佐证。





大昭寺虔诚的人们




很多藏民终其一生的目标就是朝圣。能磕长头到达圣地就是解脱。转山、转寺庙、转经都是有效避免死亡后下地狱的手段。用几年时间磕长头的藏民屡见不鲜。当然,“转”也要讲究时间地点。有的神山是有属相的,在它的本年里转山,时间成本大大减少,但功效却大增。
2006-9-5 21:18:4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2006年第一次进藏(编辑ing)

在西藏,小学和初中都已经是完全的义务教育。我们在盐井镇看到学生们初中三年,只要交一百三十元,就可以解决吃住问题。尽管如此,失学率还是很高。物质上的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无知。很多家长所以不让孩子上学,是因为孩子挖冬虫夏草能赚钱。当然,问题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或者在藏民的意识中,读书同轮回解脱是没有关系的。







匆匆一瞥,留下些许遗憾。事实上,人生几乎就是遗憾的过程。聪明的人能尽量在缺憾中找到精神上的补偿,就是一种满足了。          外面的世界再好,属于自己的就是那么大一方天。西藏很迷人,也还是要回到深圳,尽管还不知道它是不是我的家。 汽车还主人,大家相约明年十月从青藏线再次进藏。有朋友调侃我说:雅阁也可以进藏嘛。我回答怕空间小装不下路上要读的书。这几天,我开始转SUV汽车市场了,这是否也是一种“转山”
2006-9-5 21:19:2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2006年第一次进藏(编辑ing)

后记:西藏和新疆,都是我去过之后不能忘怀的地方,其中又以西藏为甚。
我觉得西藏离天更近!
在西藏的日子里,我得到很多东西。很多朋友去那里看了风景,觉得甚欢。我得到的是感悟上的宽慰。
说句见笑的话,我原来对于生死考虑很多,有时甚至是偏执的。我那时经常会想,地球不过是几十亿年的生命,如果真的是物质不灭,那在那之前或者之后,构成我身体的分子、原子在哪里?可笑吧。同朋友说起时,大家都会说,你是可笑。现实那么多的烦恼还不够吗?
我也觉得可笑。但你认真的想想,人的最大烦恼是什么。我的答案就是关乎于生死!
人们尽可以说:我只要活好眼前就行,我只要今生快乐就行。但总有一天,你要面对生死的问题。到时候再说?呵呵。
近两年,老爸老妈退休了。他们很在意自己的身体,总是要注意各种养生知识。我明白,人到了老年,就在意最大的烦恼了。
我期望能为他们作些什么,能让他们坦然面对自然规律中的一切。于是就开始努力的寻找答案。
恰恰是在西藏,我找到了答案。也就是在那一刻,我好像忽然明白了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顿悟的是什么。也明白了牛顿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为什么最后要扳依宗教。在那一刻,我自己的感觉就好像是压在身上的大山没有了,眼界也豁然开朗。
我不是一个宗教主义者,这一点熟悉的朋友都知道。但作为一种哲学,能给人以安慰就是最大的功德。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儒教、道教、百家其它、佛教大乘、小乘等等,在不同的途径中,找到自己的期望,就是得到。
我也经常同刚毕业的同事将,不要在书城买几本销售书读读就以为得道了。一日练成的神功靠的是漫长打就的功底。没有内里的一口气,就不会有外面的筋骨皮。当然,除非你是天才。如果你觉得自己不是天才,就先老老实实的练气吧。自己要努力,再加上一定的悟性,每天再祈祷上天惠顾你,可能就有顿悟的一天了。当这一切都不见效时,就剩一招了:去西藏!
2006-9-5 21:19:4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2006年第一次进藏(编辑ing)

看完了这个帖子 心情很复杂...
发现自己内心对西藏的向往已经是与日俱增
那里蓝蓝的天 那里清澈的水 那里古朴的藏民 那里独具特色的风俗 还有那里才有的纯种藏獒...
这次暑假回国 本打算前往的 但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当我看到藏2号专列使向西藏的时候 我真的不知道应该为他高兴还是自私的伤心
高兴 是因为他在封闭落后了这么多年终于有这么好的机会向世人展示自己的风貌
伤心是因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步伐 他的原始风情肯定会被破坏...也许几年后的拉萨会和其他的省份的省会城市一样经济发达 市民穿着前卫 但那不是我所希望 所向往的拉萨...
(就好象湘西的凤凰古城 那里的淳朴已经被过度的旅游开发所玷污了...今天在网上重新看到凤凰的照片时 心情非常非常沉重)

也许我没有机会了 也许以后只能在西藏的最深处才可以隐约感受到他夕日的风采吧...

但愿我是一个人在这里杞人忧天吧...
2006-9-5 21:37:5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2006年第一次进藏(一位驴友最近才发的进藏贴~非常不错)

不知什么时候能去一趟西藏阿  感觉非常好  一定要去玩一玩的地方
2006-9-5 21:46:1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2006年第一次进藏(一位驴友最近才发的进藏贴~非常不错)

自私的悲伤
无私的喜悦
2006-9-5 21:54:51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06-9-5 22:25:1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2006年第一次进藏(一位驴友最近才发的进藏贴~非常不错)

不知道我的第一次入藏要到什么时候
2006-9-6 00:59:3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2006年第一次进藏(一位驴友最近才发的进藏贴~非常不错)

可能等到我们进藏的时候
西藏已经变样了...
2006-9-6 12:41:05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