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白成份~麴酸 Kojic Acid愛美麗 | 28th Jun 2006 | 護膚品成份, 護膚要精明 | (244 Reads)
日本最高衛生主管機關-厚生省日前發布「麴酸」致癌警訊,並規定使用該成分的化妝品業者要提出進一步提出安全測試報告,而此期間已全面凍結含麴酸成分化妝品的製造與進口。這個消息一出,全亞洲愛美女性一片譁然,因為身邊的美白保養品說不定就有麴酸的蹤影。
*麴酸美白威力不可檔
雖然麴酸的安全性因厚生省的公告,使其安全爭議性受到矚目,但美白效果倒是無庸置疑的。靜宜大學應用化學系博士班吳珮瑄指出,以國內衛生署認可的四項美白成分中,麴酸抑制酪氨酸脢的效果最為優秀,但因危險性在學術研究上早有爭議,並透漏在二年前一場由其他品牌辦的記者會中就有發布麴酸對細胞毒性的學術報告,但其目的有商業動機,為的是間接強調其產品主力的維生素C衍生物成分為最安全的美白成分。
衛生署一位張姓官員表示,日本厚生省是對實驗白老鼠餵食麴酸,發現會有致癌性,因此提出警語,已下令食品禁用該成分,目前則要求食品以外的業者提出安全性報告,並未全面禁止化妝品或食品業者使用該成分,況且目前只有日本厚生省對該成分提出警語,並未包括美國或歐盟等其他先進國家的衛生主管機關,顯示該成分目前僅屬於爭議狀態。
*安全與危險很難評量
事實上,化妝品界這種今天是明星成分,明天可能成為過街老鼠的例子過去也曾發生。吳珮瑄就指出,例如1992年美國FDA公佈PABA防曬成分經日曬會產生致癌危險性,而禁止化妝品業者使用,但在此之前該成分是全球化妝品界在防曬製品上,使用量最高的明星成分;另外一個駭人聽聞的例子則是一個化妝品及食品界慣用的色素原料-紅色二號,在1976年遭主管機關公佈有致癌危險性而下令禁用,但此之前該成分已有七十多年的使用歷史。
一位化妝品原料商也透露,很多化妝品的原料,很多都是各種化學成分,在不同的時空環境中對其安全性就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果酸雖然是很普及的化妝品常見成分,且幫助肌膚細緻效果卓越而廣受歡迎,但學術界學士對其對肌膚長期健康的不良影響也頗有看法,因此像是日本資生堂集團就不使用這類成分。
雖然化妝品成分的安全與危險有時很難判定,但這類爭議成分畢竟少之又少,愛美族不妨掌握以下聰明使用原則,盡情享受化妝品對青春維持的好處,而不要一味恐慌,錯失享受化妝品的樂趣。
*聰明使用化妝品原則
一、美白千萬急不得
化妝品成分的安全性有時是和效果成反比的,用此形容美白保養品最為適切;舉例來說,對苯二酚對於美白淡斑的效果非常明顯,但其副作用很大,因此才被列管為醫師處方籤的藥用成分。美容界學者專家均指出,黑色素是肌膚捍衛陽光紫外線的機制,過度破壞對於肌膚健康並不有利。
吳珮瑄指出,愛美族對於美白護理千萬急不得,因為美白效果越卓越的成分通常對肌膚的長期健康越有負面影響,建議愛美族不妨多使用含有桑白皮、當歸、薏仁、山楂、甘草等植物萃取的美白成分保養品,效果雖然較慢,但對肌膚健康反而會有正面加分作用。
二、聯合國策略,多管齊下
至於麴酸保養品的安全使用方法,學者的建議是因其美白效果卓越,亦可列為美白保養品的選擇中,但因其有安全性顧慮,因此建議在美白步驟上擇一使用,也就是說不妨採取聯合國策略,化妝水使用A品牌,精華液使用B品牌等,避免全系列美白保養品都使用該成分保養品。
三、夜間修護選用植物天然配方
不管你使用化妝品的策略是見異思遷還是超級死忠,都建議在保養步驟上補充一瓶修復功能卓越的霜類製品,理由是霜類劑型比化妝水、精華液等劑型都容易滲透肌膚,並建議以植物天然成分為主,例如含有具肌膚修護功能的荷荷芭油、橄欖油或夏威夷核果油等。這類成分搽了雖然可能不會有立即顯見的效果,但長期使用肌膚的光澤與健康度會全面提升。
四、美麗,方法不是一成不變
專家指出,想要肌膚漂亮,光是靠化妝品是不夠的,輔以食療照顧才是內外兼具的方法;以皮膚要白皙亮麗為例,除了注意防曬外,多吃薏仁以及補充維生素C就是必備動作。
麴酸小檔案
麴酸,這個來自日本原料界發展的成分,其英文名為kojic acid,而kojic即譯自日文「米麴菌之培養」,它是葡萄醣發酵抽取出的成分,在1988年年開始成為日本美白市場的生力軍,原理是在黑色素生成過程中,可與銅離子作蜇合,抑制酪氨酸脢的活性,進而達到美白淡斑的效果,但歷經十多年風光後,日前遭日本衛生主管機關-厚生省以致癌危險性為由,列為化妝品觀察成分,三月七日公佈暫時凍結含麴酸保養品的製造與進口。 |
2007-10-3 01:53: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