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学心得(第二百五十七集)
罗国正
(2024年2月)
3101、清末画家高桐轩是河北天津杨柳青(今天津市)人,自幼爱好绘画,曾征入清廷如意馆,为慈禧太后画像。他来往京津一带,专画肖像。晚年在家集中精力作年画。他的绘画美学思想主要如下:
1、要“形神俱现”,“图其本相”。
2、“盖写照即图其本相。相为人心之表。象同者多矣,而相类同者百不一见。”
3、“举凡品高爵显退居者,相露恬淡高节之气,侠义刚胆之士,要带吐气如虹之势,诗酒文人,举止容貌,须有风雅轩朗之相。摄让贤儒,必有礼义之风,宏府王侯,相必福威严厚,官人贵戚,要有纷华侈靡之态。”
4、“因人而论”,“不可拗于执理”,“世人多有神清而质浊,相奇而心卑;也有外形局促而胸怀冲淡,神相畅朗而心地狭窄者”。
5、画行乐图,“全图须透出贵贱媸妍不齐,风度容止不同,雅俗举动有别,坐立倚歇不一”。“人物背身之境界,要与画中人身品恰合”,“目光要相互顾盼”、“神情务必携联贯注”,“意韵若一涣散”,“岂能滥充行乐”。
6、“仙佛亦人也”,“下笔要净洁清润,像要鼻直口方,眉清目秀,方显静雅庄严”,表现其“菩萨心肠”。“若通身仅备神佛之容,道释之态,形具备矣,而慈悲心肠未现,则易人甜俗一格”。
7、“故实之人”,“尤要俏其品”。
8、“抒笔要先知其人之身世”,反映出意、神、趣。
9、主张“高古”、“骨力”,“气贯神注”、“行笔不可断,力不可懈,平匀而有力”。
10、肯定“画工”在美术史上的创造和贡献,反对将工细画为“匠”为俗的见解。
高桐轩的思路是清晰的,他将人像绘画分出普遍性、特殊性、个别性三个层次,并提出了形与神结合到象与相的审美范畴,明确它们之间应该是在多数情况下相统一的,同时又存在着特殊的、个别的相矛盾的情况。所以,他主张要深入了解清楚不同人群、以至具体个人的身世、具体细致的情况后,才动笔,以达到准确表现出人物的形与神,绘出人物微妙的心理特征、神与相的意韵。他还强调应如实反映人物,而不应将创作对象抬高到不适当的位置。他还主张重视民间画工的创作劳动,肯定他们在美术史上的贡献。
3102、清代戏曲家、作家、理论家杨思寿认为:“凡词曲皆非浪填,胸中情不可说,眼前景不可见者,则借词曲以咏之。若叙事,非宾白不能醒目也。使仅以词曲叙事,不插宾白,匪独事之眉目不清,即曲之口吻亦不合。”并指出孔尚任《桃花扇》和洪昇《长生殿》,共同特色是“词气深厚,浑合包孕处蕴藉风流,绝无纤亵轻佻之痛”,李渔的喜剧“意在通俗”,“位置、脚色之工,开合、排场之妙,科白、打浑之宛转入神,不独时贤罕与颉顽,即元、明人亦所不及,宜其享重名也。”
杨思寿的美学观点,主要是继承李渔的美学思想。
3103、近代书画家松年的主要美学观点如下:
1、主张“多画忠孝节义,暗寓劝惩”,以“有功于世”。
2、“画山水、花鸟、竹兰,怡情适兴,风雅清高,已属盗名惑世,折人福泽。”
3、“古人莫不追摹造化之巧,何尝不求形似,独取得神乎?”他提倡“下笔神来,其形酷肖”。“总以形全神足为定本。”
4、“吾辈既应法古,尤在于以造化为师。”
5、画家须“随处留心,真境多观”,“涵咏胸次”,“细心体会”,“聚精会神处”,“得之于心”,“施之于手”,作品才与“凡众不同”。
6、“吾辈处世,不可一事有我,惟作书画,必须处处有我。我者何?独成一家之谓耳。”“造化在手,心运无穷,独创一家”。
7、“书画清高,首重人品”。
8、他赞赏“气韵闲雅,无烟火气”,“一片书卷名贵,或有仙风道骨”的“逸品”。
9、他的审美理想是:作品具有“静穆丰韵”。
10、“凡作大画而气势雄浑,愈观愈静,又无烟火、粗暴、丑恶、霸悍之病,皆心气足,精神聚之故耳。”
11、国画以“专讲笔墨勾勒,全体以气运成,形态既肖,神自满足”。西画以“工细求酷肖,赋色真与天生无异,“但能明阴阳起伏,则馀无底蕴矣。”
松年主张绘画要有功于世,作品能起到劝惩作用,反对伤风败俗的创作。他特别强调形似方能传神,反对脱离形似而妄谈神似,提倡师出古人,更应以造化为师,要认真、细致观察绘画对象,了然于心方下笔,努力创作出与众不同、具有自己个性的独创作品。认为书画家首重人品,心境平静,聚精会神、以气运成,才能书画清高,才能创作出充满书卷气、高于神、妙、能三品之上的静穆丰韵的“逸品”。但由于他受时代和自身理念的局限,显然对文人画、漫画、抽象画和细致地纪实历史的画的理解有所欠缺,对不同的创作主体、不同的创作主题、对不同画种的特有表现形态和实际需要没有充分的认识。
3104、在中国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走向近代社会的过程中,很多领域都出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人物,其中吴汝纶值得人们关注。他的人生经历、业绩,有不少地方值得后人了解、借鉴、研究。
吴汝纶是近代文明的开导者,近代文学家、教育家。他出生于1840年,是安徽桐城县人。同治三年(1864年)举人,次年成进士。在清朝这种体制下,如果上不了进士这层次,是很难进入最高统治集团的视野的。可惜的是,他虽然是进士,初定为一甲前列,后遭到多方评议、争辩,最终定为三甲之首。这样就离最高统治集团的视线远了很多,以致影响了他一生的官运。而另外一人张之洞,得了探花的名次,一生官运亨通。虽然吴汝纶在官场上有所失意,却日后成就了他办学、做学问的一番事业。他当了进士后,授内阁中书。后来他较长时间分别当上曾国藩、李鸿章的幕府。这段时间,对他的知识、实际经验的增长有很大的帮助,他官至直隶州知州。由于他不爱走关系和疏通环节,这也许是文人的傲骨所在,影响他晋升速度。在这方面,李鸿章也提醒过他。他毅然辞官,去当莲池书院山长,培养了大批学子,在光绪年间,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加五品卿衔。他游历日本,考察教育制度,对多方面的情况做了详细的记录,介绍回中国。他回国后,全力投身于办学,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很多在推动中国走向近代文明起到大作用。他因病逝世于1903年,享年六十三岁。留下著有诗文集、《东游丛录》、《深州风土记》、《易说》、《诗说》等。
吴汝纶多层叠加的知识、经验结构和事绩主要有如下:
1、吴汝纶自幼唯一师从他父亲吴元甲,吴元甲文化底蕴深厚,教子有方,加上吴汝纶自身非常勤奋、认真学习,又聪明,使他顺利地24岁中举人,25岁成进士。他中进士后,曾国藩问他师从何人,他答只是师从父亲。所以,曾国藩一度请吴元甲教授自己的儿子。吴汝纶在他父亲培育下,成为进士之才,进入了仕途,一方面在官场历练,另一方面结识了众多饱学之士、高层官员,使他的知识更加丰富、扎实,积累了不少实际经验,人生各种机遇的概率大大增加了。很显然,这条道路,是有赖于他父亲为他铺垫好的。
2、吴汝纶是安徽桐城县人,桐城县是桐城派的大本营,文化氛围非常浓厚,他从青少年开始就直接或间接受到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尤其是他密切接触了几位乡贤后,对他的知识、经验增长大有帮助。例如:方宗诚,是方志学专家、理学之士,吴汝纶认真拜读了他的《俟命录》等,深受民胞物与、家国大义所感染;在战乱期间,吴汝纶在桐城租住左光斗故宅一屋子,逐本地阅读左光斗曾读过的书等等。吴汝纶在桐城文化的滋养中,形成了追求上进的生命底气。
3、经方宗诚的引荐,曾国藩发现了“异材”吴汝纶,他成了曾国藩的幕府,他视曾国藩为“学师”和“业师”,在当曾幕的五年里,是他一生中最畅适、在青年时得到最大成长的时期。他与曾国藩的关系非常之好,曾国藩非常重视、培养他,无论是公务还是私人活动都带着他,亲自对他指示、点拨,不少重要工作,让他去完成。曾幕汇集一大批杰出文武大才、各界学术、科学精英,很多后来都成为重要人物,如李鸿章、左宗棠、张裕钊、刘毓菘、徐寿、华蘅芳、容闳等等,几乎集全国人才之精华。曾国藩每天习惯开早餐会,餐后开始谈学术、修身、古文、证史论经、读书心得等等,还诲人不倦来教引门生,曾国藩还与一批文人雅集,诗词唱和等等活动,吴汝纶身在这优质的知识海洋里,获取了非常丰富的精神粮食,处世、做人、做学问、处理公务、仕途进展诸多方面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4、“天津教案”后,李鸿章接替了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并截留吴汝纶为自己的幕府。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三个:第一、吴汝纶确是优秀人才,李鸿章正是急需用人之际,大量的工作、尤其是文字方面的工作需吴去协助完成;第二、更好掌握直隶总督所管辖的方方面面情况;第三、“天津教案”是个烫手的山芋,有吴做参谋,更利于较稳妥处理。从此吴汝纶在李鸿章手下干了十八年,开启了他的工作、生活新篇章。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领袖,吴汝纶跟随他处理洋务、结交外国使臣、接触西方文化,加宽加深他的中外视野,他积极努力学习西方科技、制度、教育、各类文化知识,认识到东西方的矛盾所在,深感我国有一批所谓的清流人士的空谈误国,清楚知道国情和时局的艰危,理解到李鸿章所说的“三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的内涵。他也逐渐地知道李鸿章无力挽救大厦将倾的清皇朝。经历这十八年,吴汝纶的经验和知识丰厚、广博了很多。
5、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学习、官场摸爬、各种历练、体验后,吴汝纶已感悟到自己书生气太重,不精于吏事,或者说,在这混浊的官场里,他忠于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坚守着自己的人格底线。他也自知坚持在官场做下去,最多也再升一两级的官阶,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无名,对国家、民族,对社会没有多大的作用、贡献。同时,他已预感到新时代的曙光将照耀中华大地,为将要到来的新社会培育新军,所以,他决定辞官(这应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权衡多方的利弊,深思熟虑后,才毅然作出的决定),李鸿章想挽留、并许愿将他升官,他依然去官意决,开始担任莲池书院山长,从此,造就出在中国近代教育变革中,不可忽视的吴汝纶。这年他四十九岁(1888年),是灵魂有了新的觉醒的关键时刻。
书院脱离官学的模式,多数都是在林壑幽深、山水宜人之处,很多学人籍此安顿身心,自由地飞翔在精神世界里,它不但具有教育功能,同时是创新和学术传播的平台和基地,这就非常适合吴汝纶的个性和理想追求。
莲池书院是雍正十一年由直隶总督李卫奉诏而建的京幾最高学府,内有参差错落的山水楼台、园林美景,占地很大,内有藏书三万余卷,大量的石刻、碑文、法帖、历世珍宝。乾隆皇多次驻跸于此,长期有学者名流聚集,文化气息冠盖当时,是当时中国北方文化、教育的中心。选送的生员,须严格考试,吴汝纶辞官到任后,身心愉悦,写信给朋友说:“真乃舍鼠穴而归康庄也。”如鱼得水的心情可想而知,在此他可以努力推行他的教育、学术理念。在宽松优美的环境中,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教与学、理论与实践中升华。
6、吴汝纶从事教育是有几个阶段的渐进的,他深受曾国藩的影响。曾国藩主张通过兴教加强教化,是为政要方。吴汝纶在深州、冀州任知州期间,把兴教化民作为首务,地方士民把他“推为大师”,而忘其官吏身份,他在深州将已失传的文庙祭孔舞恢复起来。第二阶段是任职莲池书院,这次是专职搞教育,他携家眷四十余口到莲池书院。他为书院进行系列改革,如原来开卷考试改为闭卷考试,采取开门办学,院外学生可来书院听课等。他通过与李鸿章的特殊关系,便利他筹集较多经费,聘更好的教习,开设新的学堂、课程,对学生增加奖励等。当时门下注籍者数千人,甚至日本人也来求学。他以此书院为龙头,并遥控、影响着冀州、深州、天津等书院,形成相呼应的学问群体。他发扬桐城派的传统、经学,古文成为莲池书院的核心课程。使桐城派在北方影响扩大,形成了以吴汝纶为首的古文学派中心北移,建立起桐城派的北方基地。第三阶段,甲午海战的失败、戊戌变法、八国联军入侵等系列情况,给吴汝纶震撼非常之大,导致他的思想裂变、转型,深感学习西方科技、造就新型人才、移风易俗、改造中国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他在莲池书院增设了西学的课程,没有适用教材,就让外国教习自定。他还提倡开办实学,如农商、法政、手工、机织等课程,以造就中国富强增加正能量。他组织过16名学生到日本留学(包括他的儿子),对日本进行考察,又促成更多的人赴日留学。在这时期,他认为需要大量翻译西学著作,须有更多精通外文的人材,他在莲池书院开设西文学堂,聘英国人教授英文,他也将自己儿子送进西文学堂学习,不准他参加科举考试,在西文学堂的学生每月还有10两银的薪水,毕业还安排较好的工作,优等生保升官阶等,以配合洋务工作在中国的逐步展开。他的一些提法,早于康梁的维新派。这里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在1895年(光绪二十三年),他收到严复寄来的译稿《天演论》,他将其作为思想武器,大力宣传,以唤醒国人。他对《天演论》不仅写了序言,还写了《节本天演论》,其流通量甚至超过严复的译本。第四阶段,八国联军的破坏,致使莲池书院停办,吴汝纶在京创办了东文学社,先后请了五十多名日本教员教授日文、西学,成立译书局、报馆,编印《经济丛编》(半月刊),内有教育、文学、农工商、人物、中外大事等栏目,这件事引起东西方国家争相报道。1902年,吏部尚书张百熙任管教大臣,奉命重建京师大学堂,聘吴汝纶为总教习,此时他已准备南下,反复推辞此职,其中重要原因是此学堂旧官僚和派系很多,难于周旋和施展。后因多方面和众多生徒的强烈请求,他勉强答应留下,他要为大学堂制定新的章程。为此他启程到日本,考察西式教育。他到了日本多个地方,遍及大中小学、幼儿园、实业专门学校40余所,与日本的文部省官员、教育专家、校长、教师等多方面多层次接触、交流,举行座谈会、报告会19次,也拜会了日本天皇,将考察到的详情记录,细致到膳食安排、教室的面积、学生用的椅桌尺寸都记录,还与日本的政、军、文、企广泛交流。日本人视他为东方大儒,他也写下不少应酬的诗词。考察历时四个多月,他将考察资料汇编印成《东游丛录》,清政府以此作主要参考,在“壬寅学制”的基础上,修订出“癸卯学制”,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部近代教育学制。这标志着吴汝纶从一个书院走向整个中国教育的大舞台。第五阶段,吴汝纶早有意愿回家乡亲办学堂,因李鸿章一再挽留而不得成行。今次他有机会回乡省亲,就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创建桐城学堂上去,乡绅、门生被他感召,倾力襄助,在学堂诸事办结,已等开学铃声的关键时刻,吴汝纶突然病倒,于1903年正月十二日病逝在他的出生地桐城乡高甸吴牛庄。1903年正月二十四日,桐城学堂正式开学。创办桐城中学,是吴汝纶人生最后的力作,凝聚了他对家乡、对教育事业、对人生理想、对中华民族富强的深厚情怀,在他身后,已培育出生机勃勃的一代代具有近代精神的新人。吴汝纶是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独特风采的人物。
吴汝纶一生有很多个角色,其中一个重要角色是近代文学家,他的书法功力也非常深厚,下面介绍他的主要美学观点:
1、他以传统的桐城派为宗,强调“道”不能离开“文”。
2、认为时文、公牍、说部之词“不足与于文学之事”。
3、以“雅”与“法”为审美标准,反对“俚俗鄙浅”,认为“与其伤洁,毋宁失真”。
4、“欧洲文学,与吾国绝殊,译之似宜别创体制,如六朝人之译佛书,其体全是特创。今不但不宜袭用中文,亦并不宜袭用佛书。”
5、他高度评价严复译的《天演论》,认为严复提出的“新旧二学当并具列”是“最为卓识”,他赞赫胥黎的理论“信美矣”。
从吴汝纶的美学观点中,可以知道他重视中国文化的改进,和加强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比较。他有轻视通俗文化和人民大众语言的倾向。
从人生美学的角度审视吴汝纶,他能够成为一个重要人物,是有较多的有利条件,我从他的人生经历中,得出如下启示:
1、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成材的基础。吴汝纶有良好的家庭条件,他父亲的文化水平相当高,他自幼就师从其父成长。
2、在浓厚文化氛围的地方出生、居住成长,是顺利成材的良好土壤。吴汝纶出生在桐城县,自幼受到桐城派文化的滋养,从小就种下了饱满的文化种子,立下传承此重要文脉的心愿,这影响了他一生。
3、立志成材是人生奋斗、发展的原动力。吴汝纶从青少年开始就坚定地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志向一立,朝着志向的方向奋斗,各方面的成绩就出来了。
4、努力学习是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径。在封建社会,要实现学而优则仕的梦想,主要有效的途径就是努力学习与相关的科举考试的知识,以达到金榜题名,吴汝纶通过努力学习做到了。
5、要实现人生的抱负,须奋力跃上最适合自己舒展的平台。吴汝纶考取进士,犹如鲤鱼跃过了龙门,为他以后事业的发展,有了非常优越的平台,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6、具有优秀的个人品质、习惯是人生不断得到提升自己的根本保证。吴汝纶具有天资聪颖、远大理想、勤奋好学、知识基础扎实、充满才气、工作认真、负责、善于总结经验、忠诚于上级、感恩图报,不贪私利,能审时度势、决心奉献社会等诸多优秀品质,所以他在成为曾国藩、李鸿章手下时,能得到高度信任、培养、重用,在社会各界里,遇到很多良师益友,赢得很高的信誉,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
7、不用为生存、生活的费用而担忧,不用为了解决经济来源问题劳碌奔波而消耗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全心全意将时间和精力投放到学习、工作、事业上,是重要前提条件,我未发现吴汝纶整个人生过程担忧过生活费用问题。
8、在思想和行动上能顺应世界潮流的变化,如果原来的人生途径已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去实现理想,就能及时、正确地选择新的平台、新的前进道路,这是实现目标的有效方法和步骤。吴汝纶从选择出任莲池书院山长这一刻开始,就是在新的平台、新的跑道上挺进,创建出一番宏伟的事业。
9、成就伟大的事业,成为留芳百世的人物,必须为国家、民族、社会作出重大的贡献,并发出精神上的光芒!这是历史的根本要求。这方面,吴汝纶显然在文化、教育上做到了。
我们也应清醒、冷静地意识到,虽然吴汝纶做出了很大的业绩,他的思想在当时封建、封闭落后的中国里,是属于先进的,他在中国可以被称为先知先觉的人。但从世界范围上看,他也只是学习别人的东西,然后再传播给国人,属于后知后觉去启发一批不知不觉的人,让他们觉醒。因为他的思想没有自己的原创性的原理、或没有首先发现出重要的规律,他只有在文学、书法等上是创作者。所以,过了若干年后,他的影响就迅速减弱了。这也说明一个重要的道理:美学领域,是人生不应缺少的课题。在美学领域有所建树,容易留下自己独有的标记。当然,吴汝纶能从一个旧营垒里大胆走出来的人,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确实太不容易了,确实难能可贵!历史又反复地证明,每个人都难以走出时代和自己知识结构的局限。吴汝纶等一批中国先进知识人物的出现,新信息、新观念形成新思潮一波一波地推进,从量变发展到质变,中国从封闭的封建社走向近代社会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态势,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
罗国正 写于2024年2月•广州
(待续)
本集责任编辑:詹邓 严建中
|
2024-3-5 09:3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