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其说评分是政治化的,不如说它是情绪化的。专业评委占总分的一半,另一半由电视观众短信或电话给出。规则是本国评委或观众不能给本国的选手打分。
先说澳大利亚,确实不是欧洲国家,而是大洋洲的国家。上届大赛作为特邀国家参赛,这次参加了预赛并且胜出。非欧洲国家参加大赛的另一个国家就是以色列,那是有参加了几十年的历史的。
在评委给分中,澳大利亚是冠军,原因是三方面的。第一是作为英语国家,唱的歌词能让大多数人听懂,第二是韩裔的选手参赛,更突出国家文化多元化的因素,第三是一个域外国家,与欧洲任何国家都没有利益冲突。因此政治正确(不歧视少数民族), 语言大众化(英语), 也不会引起哪国的不满。
话说德国的评委把最高分投给以色列,很大程度上就是等于声明如今在德国不再反犹。
希腊,塞浦路斯,黑山共和国评委都把最高分给俄罗斯,表达了一种东正教国家团结一致的精神。白俄罗斯的评委更理所当然地把最高分投给了俄罗斯,使人大跌眼镜的是塞尔维亚的投票。同属东正教的文化传统,这个前南斯拉夫的继承果却把最高分投给了乌克兰,大有与俄罗斯一刀两断的决心,在向欧盟与北约靠拢的道路上又进了一步。
无论从音乐角度还是从演技角度上来评判,乌克兰的选手都不占上风,却得到了如此高的评分,根本原因就是在于歌曲的主题。这首题为1944的歌曲,述说了当年斯大林把居住在克里米亚的鞑靼人驱赶到西伯利亚。因此与俄罗斯为邻的波罗的海国家,前华沙条约国的成员国,甚至北欧的丹麦,芬兰的评委都把最高分投给了乌克兰,在俄罗斯重新占领克里米亚的时候来表示对乌克兰的同情。如果说在评委的给分中,我们还没有看到一边倒的现象,特别是欧洲的几个大国都非常谨慎,法国的评委投给了意大利,意大利的评委投给了西班牙,而公众投票则以压倒性的大多数使乌克兰获得了冠军。因为在公众的意识里,特别是与俄罗斯为邻的那些国家的公众,不免会从克里米亚事件中为自身的未来担忧,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或者说,今天的克里米亚,就是明天的波兰。这样的想法未必理性,但这样的情绪正在到处弥漫。
在这种电视歌曲比赛中,评分的标准本来就不是专业的,因此人们清楚地看到公众情绪化的结果。由此想到在公民投票选举的民主制度里,不可避免的情绪化现象会导致黑天鹅效应。选民的情绪往往不理性,但谁又能以理性的名义来剥夺公民的选举权呢 ? |
2016-5-15 18:2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