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旅游攻略菌 于 2016-6-2 16:14 编辑
乌菲兹美术馆 Galleria degli Uffizi
交通: 公交:乘坐C3、D路车至Ponte Vecchio站,下车后途经Via dei Georgofili街转Lungarno degli Archibusieri街,步行200米左右即可抵达
门票: 成人票8欧,18岁以下和学习美术的学生免费,每月第一个周日免费
特别注意: 2月14日情人节参观美术馆可以买一送一,最好是一男一女;3月8日妇女节女士免费;生日当天去参观可免费进入 无学生票
开放时间: 8:15-18:50(周二至周日) 每周一,1月1日,5月1日和12月25日关闭 售票处开放至18:05
乌菲齐美术馆是意大利最重要的美术馆之一,也是欧洲最重要的美术馆。乌菲齐美术馆几乎称得上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收藏品,是美第奇家族给人们留下的最丰富最宝贵的财富。
“Uffizi”在意大利语里,是“Office”的意思,也就是办公厅了。这是因为它的原身是美第奇家族的官邸,也就是他们办公的地方的原因。
从科西莫一世开始,美第奇家族就热衷于艺术,赞助了许多大师,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多纳太罗等,所以这里藏有大师们丰富的艺术作品,而美第奇家族世世代代收藏的艺术品也大都安放与此。后来,家族后裔将藏品捐献给了政府,此处也设立为美术馆,对公众开放。
整个美术馆馆藏10万多件展品,整个美术馆收藏有10万多件展品,收藏范围也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整个美术史,从古希腊雕塑到18世纪威尼斯油画应有尽有——其藏品之丰,就连1796年拿破仑远征意大利见到该馆的藏品时都垂涎三尺,只是由于它是公共财产,才未敢征收。后来只有“美第奇的维纳斯”雕像,被这位法国皇帝劫掠到“卢浮宫”,但在复辟时期又被送回。最后由美第奇的末代继承人安娜玛丽亚(Anna Maria Lodovica)捐赠给佛罗伦萨政府。
在佛罗伦萨众多精美绝伦的建筑中,乌菲兹美术馆的外观并不算惹眼,白色的主立面带有三个拱形大门,简洁大气,门前阿诺河静静流淌,颇有一番意境。位于乌菲兹宫主体建筑的第二和第三层,二层是国家图书馆,藏有许多有关本市历史的珍稀文献, 以及包括卡拉瓦乔,雷尼,诺迪画作在内的新展室,第三层是美术馆的精华,设有46间展厅和3个走廊。
参观入口设在三层,语音导览器没有中文,在租讲解器的柜台有关于美术馆各个画室布局的小册子,可免费领取,参观的时候这本小册子会很有帮助。此外,入口设有免费存包处,可寄存雨伞和大件行李。
乌菲兹美术馆的馆藏量惊人,如果想把每个展厅都看一遍,一天时间根本不够,所以可以预先选出你最感兴趣的艺术家或某个时期的作品,有重点地参观。
【2号展厅 早期作品和乔托作品(Sala 2 delDuecento e di Giotto)】
这件画室是用原本的剧院改建的,收集了十二世纪到十四世纪托斯卡纳派的重要画作,其中就包括乔托(Giotto)、契马布埃(Giovanni Cimabue)和博尼塞纳(Duccio di Buoninsegna)的作品。
《圣母子》是宗教永恒的主题。进门这三幅大型绘画,就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
从这三幅画作中,大家可以看到绘画艺术在20年之间的演变:
契马布埃画的圣母还带有浓重的拜占庭式的风格,有大块浓烈的金色。他的画作对后来的博尼塞纳和乔托有很深的影响。1550年,有世界美术教育奠基人之称的瓦萨利(Vasar)曾说,“契马布埃几乎就是文艺复兴绘画的原动因”。但丁也将他视其为乔托之前最伟大的画家;
博尼塞纳的画作则带有较为浓重的哥特式风格,运用了更丰富多样的色彩(比如鲜明的蓝色)。这幅画作主要内容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契马布埃的痕迹,但博尼塞纳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对圣母和圣子的一些动作和神态(尤其是手部的细节)进行了微调。圣母手臂不是搭在胸前、而是微垂,似乎是在搂着圣子,这就显出了一种契马布埃所没有的、人文的慈爱来;
乔托其人,传为契马布埃的学生。这第三幅画,我考据了一下,似乎对是否确为乔托所作还有些争议。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作者运用了一些光影明暗和透视的手法,让画作摆脱了壁画的平面性、有了一种空间感——这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别具一格的。而他的画中若隐若现的圣母的女性特征和腿部的轮廓,在当时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惊世骇俗的。
【3号展厅 十四世纪锡耶纳派作品(sala 3 del trecento senese)】
这间画室就收录了从佛罗伦萨画派到受国际式哥特风影响诞生的新流派作画风格之间的过渡时期的一些画作。
这幅作品是由西蒙·马蒂尼(Simone Martini)绘制的《天使报喜》(l'Annunciazione)。“天使报喜”取材自《圣经》,描述得是玛利亚受圣灵感动的故事,是西方艺术作品里相当常见的题材。达·芬奇也画过一幅同样题材的作品,也收录在美术馆里,我们之后会说到的。
西蒙·马蒂尼所作的《天使报喜》,并不是这一系列同样题材的作品里最为出名的,却是在我看来非常有趣的。
靠近一点我们就能看到,与传统的《天使报喜》不同,圣母的表情,非但不是面露喜悦、或是优雅庄重,而是嘴角下垂、柳眉微皱,整个人的姿态不是高兴的前屈、而是拉紧了衣襟、后缩的——这是带了一丝难以置信、甚至是嫌弃的。
这样的圣母固然是不够庄重,可是在我看来,却莫名地多了一些真实感。
值得一提的是,西蒙·马蒂尼是博尼塞纳的学生。博尼塞纳开创了锡耶纳派,马蒂尼也因为师从他而成为了锡耶纳派的继任者。
【7号展厅 文艺复兴早期作品(Sala 7 del primorinascimento)】
顾名思义,这间画室里放置了很多文艺复兴早期的作品。这时的图画就已经不是平面,而是开始透视了(由此可见乔托的独创性)。
这幅画叫做《乌尔比诺公爵和夫人》(Doppio ritratto dei duchi di Urbino),是由文艺复兴早期画家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所作。这位画家在当时极富盛名,写了大量关于数学和透视的文章,最擅长精准的线性透视和匀称的构图。
这一副看起来呆板僵硬的人像,却可以被看作是早期文艺复兴的象征。最主要的原因,就因为画作的主题,已经由神,变为了贵族。两位侧面的人像隔着画框相顾而立,像是在隔空对视,有一种古典式的庄严和庄重。人物的背后是乌尔比诺的远远的山水风景,仔细看还能看到壮阔的起伏的山峦、和流淌的江河,在这样壮丽的景色和大片的蓝天的衬托下,凸显得人像尤为巨大——强调了他们在乌尔比诺至高无上的统治权。
画框的设计也十分别致,是由两块镶嵌版拼接而成的,就好像是一本可以翻阅的书,又像是两扇窗。这样的设计,更衬托了公爵和公爵夫人原本的气质,感觉人物更加地气质高华、不可侵犯。
乌比诺公爵和他夫人的肖像全都以正侧面像的形式呈现。虽然这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画法,但事实上也是不得不为之的做法。据说乌比诺公爵在战场上受伤失明了,鼻子也骨折过(这点可以从画像上鼻子不自然的地方略现端倪),为了掩盖这一缺陷,便只能选择左脸进行创作。从这一点来看,可以知道当时的肖像画是非常讲究真实的。
我还看到一种说法,说当时在绘画的时候,公爵夫人已经去世了。这或许是公爵夫人如此苍白的原因?
【10-14展厅 波提切利的画室(sala 10 14 del Botticelli)】
这间巨大的展厅里,收藏了十五世纪前期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的15幅作品,包括了他最著名的《维纳斯的诞生》(Nascita di Venere)和文艺复兴时期第一幅不以宗教为主题的大型画作——《春》(La Primavera)。
提切利出生时正好赶上文艺复兴时期的巅峰。“波提切利”在意大利语里是“小桶”的意思,是他的绰号。 他是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派最后一位画家。
先说这幅《维纳斯的诞生》吧。提切利以前颇受美第奇家族的赏识,这一副作品,原是为了美第奇家的别墅做的。
相传他的这幅画,是受到了长诗《吉奥斯特纳》的启发,诗中形容维纳斯女神从爱琴海中诞生,风神把她送到岸边,春神又从右边急忙迎来,正欲给她披上用天空的星星织成的锦衣,纷飞的鲜花加强了这种诗的意境。(但是我还看到过另一种说法,似乎原文里面是时序三女神,所以画家进行了些改动,杜撰了一个女神?) 菌菌个人怀疑这幅画里西风神拥抱的、和为维纳斯披衣的女神,是同一个人,也就是原大地女神克洛莉丝、后花神芙洛拉。原因会在《春》里面说明的。 他没有描绘原诗中一些喧闹的场景,而是把维纳斯安排在一个极幽静的地方,背景是平静而微有碧波的海面。维纳斯忧郁地站在象征她诞生之源的贝壳上,她的体态显得娇柔无力,对迎接者以及这个世界似乎缺乏热烈的反应。它告诉观者,女神来到人间后对于自己的未来,不是满怀信心,似乎充满着惆怅。维纳斯这个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时期艺术家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惊惶与不安。
也就是从这幅画开始,作画题材由圣经故事开始向罗马/希腊神话发展。
也有一说他的画作有另一重含义,那就是——美是不可能逐步完善、或从非美中产生的,它只能自我完成,是不生不灭的永恒。
这幅《春》,也是根据诗歌改编的,描述了春天的场景。他没有用传统的绘画手法,而是用了蛋彩画,蛋清干透后会使颜色形成坚硬的一层,有一种接近水彩画的纯净、透明感。
站在画面中间的,毋容置疑是我们的爱与美之神维纳斯。女神并没有特别华丽的服饰,却自有一种雍容与优雅。在中世纪的宗教绘画中,一般只有圣母玛利亚才会被放在拱形之下。而维纳斯身后的树木,有意无意地形成了一个拱形,突出了维纳斯的主角地位。她在神话中既是爱与美的化身,也是一切生命之源的化身。
女神左侧的是美惠三女神。关于美惠三女神我是没查到统一的说法,比较常见的是说美惠三女神拥有着妩媚、优雅、美丽这三种品质。她们常常翩翩起舞,为人间带来美丽欢乐。她们是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象征。
美惠三女神左侧的推测为诸神信使墨丘利,他会飞,速度很快,也足智多谋。人们普遍认为画面中墨丘利的原型可能是洛伦佐·美第奇——波提切利的金主。洛伦佐本人的样貌并不十分俊美,在这里,波提切利美化了他的形象。 维纳斯头上是小爱神,这个就不多说了。 画面的右侧,就是之前在《维纳斯的诞生》里出现过的花神、春神和西风神。
之前我也说过,我怀疑这幅画右侧的花神和疑似春神的女神是一个人,这不是没有理由的。首先,从这幅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她们相似的容貌。其次,罗马神话里有这样的片段:西风之神Zephyr追赶着大地之仙女克罗丽丝。仙女克罗丽丝使劲的企图摆脱西风之神的追赶,最终没有逃过西风之神的拥抱。克罗丽丝的口中溢出了鲜艳的花朵,纷纷而落。飘在花神芙洛拉的身上,形成一件美丽的外衣,曾经是一片白色的大地,转眼间已经是鲜花盛开,生机盎然。克罗丽丝是大地的仙女,西风神就是春风。春风吹过,大地花开,美丽的花神随之诞生了。奥凡提奥斯的《行事历》有这样的描写:“我,昔日的克罗丽丝,如今,人们叫我芙洛拉。”个人认为还是基本和画吻合的。
这幅画也是为美第奇家族所作,以恢宏的气势赞颂女性的美与优雅。我看到有说法说这幅画是为了婚礼所作,因为有很多可以表现婚礼的元素——譬如维纳斯上方的丘比特,疑似怀孕的维纳斯和花神……但也看到有说法说,这幅画中的维纳斯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忧愁、沉浸于自己的内心世界,画面左侧的美惠三女神的舞蹈也似被迫起舞、逢场作戏。这是因为当时画家在作画的时候,体弱多病,抱病作画,所以画里也不免会带上一丝哀伤。
值得一提的是,这幅画可以称得上是一幅“花卉大全”,波提切利画了多达170余种、共500多朵精心绘制的鲜花,真真可以说是把“春”这个主题描摹得淋漓尽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