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http://www.siascal.org/bbs/misc.php?action=viewratings&tid=378&pid=3524"][/URL]木心是谁
他自称“你煽情,我煽智”
孙木心  <IM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www.wuzhen.com.cn/images/wzgk/smx.jpg');}" alt="" src="http://www.wuzhen.com.cn/images/wzgk/smx.jpg"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原名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中文原名的拼音为SunPu,海外华人文化界传奇式大师,画家,作家。 1927年2月14日出生于乌镇东栅栏杆桥老宅,5岁时迁居东栅财神湾的孙家花园。
木心是一位在中国并不出名,在国外却声名远扬的当代作家和艺术家。他从小受到良好的传统私塾教育,1946年的时候进入了由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习油画,但没过多久又转到了与他的哲学理念更为接近的林风眠门下,入“杭州国立艺专”继续探讨中西绘画。建国后木心一直在一家工艺品店工作,并坚持着自己的艺术创作。1971年,木心在文革期间被捕入狱,囚禁18个月,所有作品皆被烧毁。狱中,木心用写“坦白书”的纸笔写出了洋洋万言的The Prison Notes。文革结束后平反,任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
1982年木心离开中国,旅居纽约至今。到国外后,他把主要经历放在写作上,自1984至2000,他已出版了12本小说 、散文和诗集,有《散文一集》、《琼美卡随想录》、《即兴判断》、《西班牙三棵树》、《温莎墓园》 、《巴垅》 、《马拉格计划》、《素履之往》、《木心散文选集》等;他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这也是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的。
现在,木心在台湾和纽约的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人物,有一批人会定期到他的居所听他习文授课。一批当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深受其艺术影响。
图书订货会刚一结束,许多读者就纷纷谈论着一本书:木心的《哥伦比亚的倒影》。聚拢着陈村、叶兆言、方方、赵丽宏、孙甘露、葛红兵等作家的“小众菜园”论坛,空前地将同这本书的N个帖子固顶5天。
其实木心在内地出版物中露过面。“她是乱世的佳人,世不乱了,人也不佳了———世一直是乱的,只不过她独钟她那时候的那种乱,例如‘孤岛’的上海……”打开《张看》,可以读到木心对张爱玲的经典评价。
有人说,著作颇丰的木心从不出版自己的简体字版著作;有人说,木心一生坎坷,现以79岁的高龄旅居美国;有人说,他名扬海外已经20多年,却从没在内地出版过只言片语……在这本《哥伦比亚的倒影》出版前,有幸看过他作品的人可能不多,但看过的却感到震惊———艺术家陈丹青对他言必称“师尊”,阿城称之为“先生”,陈村阅其文“如遭雷击”,何立伟感慨于邂逅汉语的一个“标高”。
这是一组带着光亮的语句:“决战于帷幄之中运筹于千里之外的年轻人哪”、“炎阳下芭蕉的绿是故意绿的”、“秋天的风都是从往年的秋天吹来的”……自说是“你煽情,我煽智”的木心,那精准而有戏剧性的语言,几乎俯拾皆是的妙语,能令陈丹青这般道行的人亦听得“笑到桌下,刚爬起来,又被笑到桌子底下去”。
作家陈村说:“我第一次读到木心先生的文章时,词穷。那辞藻,那语气,那眼光,那凝重得轻松,清清爽爽,我没见过。他常在人们说够了写穷了的地方接着写下去,写出独有的好天好地”。
记者多方搜集资料整合了完整记忆:原名孙璞的木心就出生在浙江乌镇东栅栏杆桥的老宅,5岁就开始把离家不远的“茅盾书屋”当作“图书馆”,在那里接触了大量的世界文学;1946年进入由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习油画,但没过多久又转到了与他的哲学理念更为接近的林风眠门下,入“杭州国立艺专”继续探讨中西绘画,且文且画数十载……
自1984年至2000年,木心出版了12本小说、散文和诗集,包括《散文一集》、《琼美卡随想录》、《即兴判断》、《西班牙三棵树》、《温莎墓园》、《巴垅》、《马拉格计划》、《素履之往》、《木心散文选集》等。在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他是第一位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画家。
评论家何立伟这样说,木心文字极精到,极讲究,亦极典雅,是汉语言文字水准的一个“标高”。此外就是见地,非同一般,有居高声自远的境界。他的文章有身世感,有贵族气,而书卷味又极足。且洋得极土,又土得极洋。
直到大约2001年,作家陈子善在《上海文学》杂志主持一个栏目,发了木心《上海赋》等文字,很多人才在此间惊讶地“发现”了他。
但是,也有人认为木心“只不过是几个‘素心人’恳切的推介”,远没有到所谓轰动和神话的地步。一位拐了几个弯才买到该书的读者读后说,“几乎看不下去”,“只看了一个《上海赋》,觉得在用词和对老上海风情入木三分的描述上,远不如张爱玲”。
记者了解到,木心创造了一个奇迹:《哥伦比亚的倒影》在三联书店里仅3天就被读者抢购了近百本,让责任编辑高兴的是,已经印出的第一批1万本书已经售完,现在正忙着加印新书以应付来自全国各地的催书电函了。(记者刘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