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轮胎厂商高管抨击法国工人低效
本帖最后由 AlejandroMUO 于 2013-2-21 11:06 编辑
英国《金融时报》 休•卡内基 巴黎报道
弗朗索瓦•奥朗德(François Hollande)的社会党政府再次被拖入围绕其经济政策展开的纷争,这次的导火索是美国一家轮胎制造商的负责人直言不讳地抨击法国人工作时间太短,并称自己不会“蠢”到去考虑收购一家法国工厂。
法国政府试图淡化Titan International首席执行官莫里斯•泰勒(Maurice Taylor)在致法国工业部长信函中发出的最新抨击。之前,法国政府已因高税率制度而遭受批评,并与印度钢铁业巨头拉克希米•米塔尔(Lakshmi Mittal)发生过公开争吵。
曾对抗米塔尔关闭在法工厂计划的法国工业部长阿诺•蒙特布尔格(Arnaud Montebourg)建议,Titan应重启去年搁浅的谈判,收购法国北部一家即将关闭的固特异(Goodyear)工厂。绰号“灰熊”(The Grizz)的泰勒给出的答复很简单:“你到底觉得我们有多蠢?”
“法国工人工资高,工作时间却只有三小时。”泰勒在发表于法国《回声报》(Les Echos)的信函中写道,“他们早、午饭要花一小时,聊天花三小时,工作三小时。我当面向法国工会的工人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们告诉我这是法国人的方式!”
急于在米塔尔纠纷后避免此类国际纷争的法国政府称泰勒的言论“夸大其辞”,并拒绝进一步置评。蒙特布尔格补充表示,他将以书面形式回应泰勒。蒙特布尔格是法国政府“对法国说‘是’”(Say "Oui" to France)吸引外资宣传活动的负责人。
不过,被泰勒贴上“荒唐”标签的、由共产主义者支持的法国总工会(CGT)称,这封“出言不逊”的公开信表明,泰勒是个“疯子”,不适合“掌管一家跨国公司”。法国总工会去年反对Titan收购一家位于亚眠的固特异工厂。
泰勒的公开信为一场激烈的辩论火上浇油,这场辩论的焦点即是法国不断下降的工业竞争力和饱受争议的每周35小时法定工作制。
讽刺的是,泰勒此次“发飙”的部分内容响应了蒙特布尔格三番五次的批评言论,后者希望欧盟(EU)对来自亚洲的廉价进口商品采取更强硬的立场。作为一家农用轮胎制造商的高管,泰勒警告称,中国轮胎制造商正涌入法国市场,威胁到法国米其林(Michelin)等公司:“五年后,米其林将无法在法国制造轮胎。” 【转自:FT中文网】
译者/徐天辰
|
2013-2-21 11: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