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fei=fei

【转帖】┓楼外楼出品┏国画扫盲课堂/国画欣赏收藏

184
回复
9123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国画扫盲课堂/国画欣赏收藏



《捣练图》唐代画家张萱作。此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划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2007-3-10 23:11:1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国画扫盲课堂/国画欣赏收藏



《簪花仕女图》唐代画家周昉作。用笔朴实。气韵古雅。画面描绘仕女们的闲适生活。她们华丽奢艳在庭院中游玩,动作悠闲、拈花、拍蝶、戏犬、赏鹤、徐行、懒坐、无所事事,侍女们持扇相从。其赋色技巧,层次明晰,面部的晕色,衣着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轻纱的透亮松软,皮肤的润润光泽,都画得肖似,表现出作者具有高度的艺术技巧和概括能力。
2007-3-10 23:11:3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国画扫盲课堂/国画欣赏收藏



《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时南唐画家顾闳中作。后主李煜欲用韩熙载为相,派画院画家顾闳中、周文矩夜至其家,窥看他与门生宾客夜宴情景,绘成此图。会画分五段。分别画出韩熙载与其宾客舞伎们听琴、观舞、休息、调笔等情节。夜宴睥人在静听演奏琵琶,有坐有立,有的侧耳,有的倾身,有的回眸,有的抱膝,都集中在“听”字上。韩熙载眉尖耸起,注视着演奏着,在沉醉中又显露出忧郁之情。全画运笔精熟,色彩绚丽,显示出画家杰出的写实能力和五代人物画的水平。
2007-3-10 23:12:0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国画扫盲课堂/国画欣赏收藏




《潇湘图》五代画家董源作。这幅短横卷,是描写江岸洲渚之间的渔人、旅客的各项活动。前段描绘沙碛平坡,有朱衣女子二人往水边行去,滩头有五人南昌鼓奏乐。江面上有一船驶来,船上六人,有端坐者、持伞者、横篙者=摇橹者等。后段写远茂林,渔人张网,远处有小船往来,近处有芦汀沙坡,是典型的江南风光。此画不画水纹,多留山头空白,以碎点来表现朦胧的远树,云烟吞吐,远山沉浸在一片迷茫之中。全画以花青运墨,山头用淡墨点子皴,表现出空气湿润,烟云晦明之感。人物则工细设色,摆脱凡格,虽小而逼真。
2007-3-10 23:12:3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国画扫盲课堂/国画欣赏收藏



《踏歌图》

宋代画家马远作。描写一个清静深秀的山湾里,几个老农在阳春时节带有几分醉意地欢娱歌舞。他用简括的线条,清秀的色彩,巧妙地把山环水抱的复杂景物写得远近分明,图中没有花草的陪衬,却表现出愉快的春山环境。远山奇峭,近石方硬,树木多姿,云雾掩映中显出辽远的空间和光的感觉,具有清旷秀劲的特殊风格。
2007-3-10 23:13:1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国画扫盲课堂/国画欣赏收藏



《万豁松风图轴》

五代画家巨然作,是图绘江南烟岚松涛,矾头重叠;深谷里清泉奔涌,溪畔浓荫森森;沟壑里聚起团团云雾,缓缓地向上升腾;山瀑下置一水磨磨坊,溪上架一木桥,在这世外桃源里留下人间烟火。
  画家的构图与其他山水稍有不同,虽取全景,但不突出主峰,通过环绕着的松林将峰顶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近、中、远三个空间层次表现得自然得体。全图的笔墨沉厚浑朴而不失腴润秀雅,天趣盎然。坡石用淡墨作长披麻皴,再以焦墨、破笔点苔,有沉郁清壮之韵。画中屋宇,以界画而成,表现了画家怀有丰富的绘画技巧。
2007-3-10 23:13:4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国画扫盲课堂/国画欣赏收藏



《溪山行旅图》

宋代画家范宽作。描绘的是关中景色。重山叠峰,草木蒙茸,山石坚硬,山势雄健,丰厚,虽是正面,却多变化,有空间感;山脚下开阔的路上,毛驴行人,动态准确生动,对关陕一带的地方景色描绘深刻、真实。他长于表现四季景色,行旅和“风月阴霁难状之景”,“皆写秦陇峻拔之势,图大幅宽,山势逼人。” 范宽的作品,着重骨法,用墨比较深重,从这件作品中即可看出。

2007-3-10 23:13:5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国画扫盲课堂/国画欣赏收藏




《千里江山图》宋代画家王希孟作。画卷表现了绵亘山势,幽岩深谷,高峰平坡,流溪飞泉,水村野市,渔船游艇,桥梁水车,茅蓬楼阁,以及捕鱼、游赏、行旅、呼渡等人物的活动。全面继承了隋唐以来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法,突出石青石绿的厚重,苍翠效果,使画面爽朗富丽。水、天、树、石间,用掺粉加赭的色泽渲染。用勾勒画轮廓,也间以没骨法画树干,用皴点画山坡,丰富了青绿山水的表现 力。人物活动栩栩如生。充满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境界的向往。
2007-3-10 23:14:2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国画扫盲课堂/国画欣赏收藏



《清明上河图》宋代画家张择端作。画的主题是描绘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在清明节那天从城郊到城内街市的繁华热闹景象。是流传至今的反映当时汴京生活面貌的宏伟巨作。它以全景式的构图,精细的笔法,细致而生动的描绘,广阔而详尽地展示出当时各阶层人物的生活和动态,包括经济状况,城乡关系,民情风俗等。画的内容结构大体可分为三段,开首一段是京郊的农村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两岸船车运输、交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等紧张忙碌的活动;后段是城门内外街道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人流汹涌、车水马龙的繁华热闹景象。画家鲜明地描绘了劳动群众为主体的人物活动,面对后拥地骑马坐轿的权贵,无所事事的修然游逛,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了整个画面波浪起伏的变化和张人入胜的艺术净效果。
2007-3-10 23:15:1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国画扫盲课堂/国画欣赏收藏



《富春山居图》元代画家黄公望作。分前后两段。原画主要是描写浙江富春江带的山水景色。所画富春江两岸峰峦树木,似初秋景色,几十个峰,一峰一状;几十棵树,一树一态,雄秀苍莽,变化多端。茂林村舍,渔舟小桥,亭台飞泉,令人目不暇接,丰富而自然。画法有董(源)、巨(然)的温笔披麻皴,也有干笔皴擦,用笔简练,使水墨发挥了极大作用。对以后水墨山水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007-3-10 23:16:3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国画扫盲课堂/国画欣赏收藏



《青卞隐居图》

元代画家王蒙作。画于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这幅画先以淡墨勾皴,而后施浓墨,先用湿笔而后用焦墨,层次分明。山石树木都有润湿之感。山头打点,变化尤多,有浑点、破竹点、胡椒点、破墨点,表现出山上树木茂密苍郁。全图不多渲染,其深远之处,有条不紊,充分呈现出空间的深度。
2007-3-10 23:16:4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国画扫盲课堂/国画欣赏收藏



《骑驴归思图》

明代画家唐寅作。立轴,绢本,淡设色,纵77.7厘米,横37.5厘米。此图为唐伯虎的创新杰杰作。图国峻险山崖,盘曲道,,急湍危桥,葱郁林木,骑驴族人,用笔师法李唐,刚劲犀利,皴法把大斧劈拉长拉细,更显活泼滋润,用墨浓淡精到,既有北派山水的立体感,又有南派山水的情趣味。
2007-3-10 23:17:1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国画扫盲课堂/国画欣赏收藏



《真赏斋图》明代画家文征明作。为好友华夏(字中甫)而作。华夏在无锡隐居时,曾在在太湖边修建了别墅——真赏斋。他收藏金石书画凡四十余年,鉴赏水平很高,时称“江东巨眼”。此图是画家八十八岁时(公元1557年)所作。构图简洁别致,主题突出,用笔苍润,秀挺,富有表现力。图右画太湖石一组,展现出一个幽静秀美的天地,古松、高梧中修竹丛生,掩映着一幢草堂书屋。室中主宾隔案对坐,似展卷交谈,传神的几笔把人物写得生动而准确,使整个画面完整精美.
2007-3-10 23:18:0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国画扫盲课堂/国画欣赏收藏



《庐山高图》

明代画家沈周作。立轴,纸本,淡设然,纵193.8厘米,横98.1厘米。图中山峦层叠,草木丰茂,飞瀑高悬,云雾浮动,此图构图、布局颇具匠心,黑色浓淡怪次逐渐变化。作者取于王蒙技法,善于组合稠密高叠的石岩,进而形成转折交搭的层峦,再位置大小林木、复合为整一的自然美,疏密,松紧,有条不紊。
2007-3-10 23:23:5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转帖】┓楼外楼出品┏国画扫盲课堂/国画欣赏收藏




《游华阳山图》

清代画家石涛(原济)作。立轴,纸本,设色,纵239.6厘米,横102.3厘米。此图写华阳山景,近景巨石压阵,虬松居中,高处重山复岭,山间飞流直深涧水长廊,迂回盘桓,屋岸人物隐置松石丛林之中。浅绛设色,淡雅中见沉厚,丛林中用朱红圈叶,使画面更为绚丽夺目。该幅布局上突破了传统的景在下、山在上、云在中分明隔做两段的阵式,远山与近景之间,留有若隐若现的空白,虚实相见,无画处皆成妙境。
2007-3-10 23:24:23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