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开头,少年之朝气让我心潮澎湃,不知为何,更让我眼睛湿润。最感动之处,便是刘步蟾众人与祖国告别的那段震人心魄的言辞:
“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求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一群半大的孩子,临别之际,面向祖国跪倒在舰桥上,让人潸然泪下。
影片内容有些照搬教科书,深度不够,气节尚存。
前几日有人讲《我们的法兰西岁月》,“100年前的中国学生和今天竟何其相似。一个世纪过去,人性一丁点都没有变。”
其实何必去看电影,记得多次说过,当初来密版之时,便如读鲁迅小说,活灵活现,有血有肉,嬉笑怒骂,让我忍俊不禁。
亦曾与斐多因为DR的事情,讨论过网络的虚幻和信息的采集。虽有误差和片面,但何尝不是一部窥探人物内心的现代版鲁迅小说呢?
至于社会和时政,则是见仁见智,不同的地位和环境,都导致了人具有不同的需求。这也体现了事物的多样性和有些东西,要考虑大众的感受和满足大众的需求。
正如我以前所讲的“圈子”,“圈”既是生活的圈子,也是思维的圈子,还是人性的圈子,制度的圈子。10000个人心中,便有10000个“圈子”。
性格的懒惰,见识的浅薄,和思维的局限,都让我很多时候看不清事物的真相,并对未来进行有效的预想。
遥想少时,常以当兵作为志向,亦自认有将帅之才。可惜命运弄人,稀里糊涂学了这个东西。
男儿生当战死沙场,他日若有战争,即使对时政有任何不满,也必当投笔从戎,马革裹尸。
|
2012-7-14 16:0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