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食物的秘密。

33
回复
2918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12-5-9 14:23:17

新浪微博达人勋

嗅到味道了,先板凳一个
2012-5-9 14:24:2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政治体制跟不上经济发展形势,监管失控,因为监管机构可以被买通。
形势很严峻,黎叔很生气
2012-5-9 14:29:3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擦!!!!
甄子丹
2012-5-9 14:39
是的 
2012-5-9 14:37:4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黎叔很生气,他拉肚子啦,后果很严重!

21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 食品,毒药。

19300001207969130319678452070.jpg
2012-5-9 14:37:5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2012-5-9 14:43:0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中南海的人空气都是特供的
谁还关心你们屁民的死话
天朝v5
共产万岁万万岁
反正我现在吃什么都不敢想了...越想怕自己心脏病
2012-5-9 14:51:0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还有什么是不敢做的
2012-5-9 15:56:4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如何辨别真假鸡蛋(附图)
http://sz.bendibao.com/news/2008年7月2日来源:互联网

    假鸡蛋造假很逼真,形态几乎和真鸡蛋一模一样,含多种毒素,可致人痴呆.如果发现鸡蛋表皮有疙瘩,打开后蛋黄有胶状物质包裹,打破鸡蛋放置一天后,有浓烈的化学味,类似油漆味道,无任何鸡蛋味,上网查相关假鸡蛋特征后,发现符合所有条件,多年来长期食用此超市鸡蛋,今天偶然发现以前吃过的都是假鸡蛋,而且据说长期食用会对人的大脑产生损害,造成痴呆,特别是对儿童危害更为严重。

    假鸡蛋的蛋壳上大多数有疙瘩状物质,因为是倒模时不干净引起的,用手敲可以轻易的把蛋壳敲破,因为假鸡蛋是一层薄薄的石膏制成,而真鸡蛋的蛋壳是不容易破的。假鸡蛋内蛋白和蛋黄主要是由树脂,工业色素,组成,所以有浓烈的油漆味,也就是说你每吃一个假鸡蛋,就是吃了一口油漆,对人体的危害由此可见。
七招教您辨别真假鸡蛋(组图)
        
      真假鸡蛋消费者很难区分      煮熟的鸡蛋黄能当乒乓球玩      
    打开的鸡蛋,蛋清和蛋黄很快就融合在一起
七招辨别真假鸡蛋
    1、假鸡蛋蛋壳的颜色比真鸡蛋的外壳亮一些,但不太明显。
    2、用手触摸假鸡蛋蛋壳,会觉得比真鸡蛋粗糙一些。
    3、在晃动假鸡蛋时会有声响,这是因为水分从凝固剂中溢出的缘故。
    4、用鼻子细细地闻,真鸡蛋会有隐隐的腥味。
    5、轻轻敲击,真鸡蛋发出的声音较脆,假鸡蛋声音较闷
    6、假鸡蛋打开后不久,蛋黄和蛋清就会融到一起。这是因为蛋黄与蛋清是同质原料制成所致。
    7、在煎假蛋时,会发觉蛋黄在没有搅动下自然散开。这是因为包着人造蛋黄的薄膜受热裂开的原故。
网友热议:

  我前段时间买过假鸡蛋,在布吉的万昌百货,当时这种鸡蛋只卖2.98元/斤,我当时问售货员怎么这么便宜,那里的小弟说是东北的鸡蛋,于是我只是买了几个回家试试,结果一点鸡单的腥味都没有,蛋黄确实有一种油漆的味道!下次再去超市,那种鸡蛋就没有了!只是遇到这样的事情真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反映?会有人管吗?


公共马甲2
2012-5-9 16:43
只吃自家养的鸡下的蛋的飘过 
公共马甲2
2012-5-9 16:43
只吃自家养的鸡下的蛋的飘过 
JAZZ
2012-5-9 16:43
又不是只有有关部门才吃饭。 
公共内裤
2012-5-9 16:37
有事,请向有关部门反应 
2012-5-9 16:22:1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中国人年吃300万吨地沟油:毒性赛砒霜2010年03月18日09:03中国青年报蒋昕捷我要评论(510)
字号:T|T


[导读]据他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按照比例,你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




国内地沟油一年的总利润能达到15亿-20亿元(资料图)

本报记者 蒋昕捷

并非故意要倒胃口,但是亲爱的朋友,当你揣着几根油条,坐上清晨第一列地铁上班的时候;当你站在街头大嚼羊肉串的时候;当你给孩子点上一盆香喷喷的水煮鱼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自己正处在危险之中呢?

危险来自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城市的下水道成了一些人发财致富的地方。他们每天从那里捞取大量暗淡浑浊、略呈红色的膏状物,仅仅经过一夜的过滤、加热、沉淀、分离,就能让这些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最终通过低价销售,重返人们的餐桌。这种被称作“地沟油”的三无产品,其主要成分仍然是甘油三酯,却又比真正的食用油多了许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

“你一定也吃过地沟油。”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东平面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这样说。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据他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按照比例,你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

在一个注重食品安全的时代,理想的状态是,你下馆子,随手掏出一张试纸浸到菜里,过一会儿拿出来跟谱表比比,然后大叫:“掌柜的,换油!”但现实是,截至目前,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一种理想的检测和鉴别地沟油的手段。

一次影响食欲的科学调查

新学期伊始,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9名大四学生就接到了他们的新课题——调查武汉三镇的地沟油状况。

“这是一次影响食欲的调查。”调查小组组长江山说,因为采样是他们的核心任务。于是,这群大学生换上旧衣服,戴上手套,每天趴在餐馆饭店附近的下水道边上。好在是冬天,低温把油脂冷凝为半固态,下水道也没有夏天那么臭不可闻。学生们就用铲子挖出那些“红的、白的”漂浮物,往塑料袋里装。不过,干这些事得小心翼翼,因为导师们多次提醒,“要当心那些回收地沟油的,他们会揍人”。

与大学生的“偷偷摸摸”相比,那些地沟油的职业回收者确实是“正大光明”的。他们只需要一把铲子、几个破旧铁桶,外加一辆电动车就可以满载而归,顶多是天黑的时候多带一把手电筒。

有时候狭路相逢,学生们挖油的举动难免会引来一些敌视的目光,也曾有人过来盘问“干吗的”。学生们很紧张,支支吾吾地说是要“带回去喂狗”。

在调研的过程中,学生们了解到,从餐饮业的餐厨垃圾中提炼1吨地沟油,成本仅300元人民币左右。在他们看来,利益驱动是地沟油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掏地沟油的人看似不起眼,实际上平均掏一桶油就能挣上七八十元。一个人通常每天能掏4桶,回收提炼之后,就算只按食用油市场价格的一半出售,每月也能赚1万多元,相当于高级白领的收入。有人告诉学生们,在这一行,就是打杂的小工,每月也有2500元工资。

由于注重煎炸炒炖的饮食文化和铺张浪费等习惯,大量的餐厨垃圾和由此衍生的地沟油成了中国特有的现象。在调查中,学生们发现,在武汉,即使只是卖鱼汤糊粉的小摊,每天也要产生15公斤左右的餐厨垃圾。经过估算,武汉市内有大小餐饮店6万余家,每年产生餐厨垃圾约25.2万吨、废弃油脂约12.6万吨。

于是,在这样的城市里,掏地沟油就成了暴利行业。有人垄断了某些餐馆的餐厨垃圾,每天派专人收购。一座城市通常会被划分为好几片势力范围。

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竞争环境”下,调查小组的学生们通过“明偷暗夺”的方式,搞到了60多个样本。这些玻璃瓶装的地沟油样本,如今被存放在实验室的冰柜里,上面贴着“川菜馆”、“水煮鱼”等标签。尽管瓶盖紧塞,还是不时传出一些辛辣酸臭的气味,据说这是“不饱和脂肪酸酸败后产生的醛”。

完成了采样工作后,调查小组的学生们顺带考察了武汉的餐饮市场,结果发现,有的早点摊子上赫然摆着两个壶,一壶是贴着标签的好油,另一壶没标签的,″明显浑浊不堪″。还有在大学城外卖羊肉串的,总是拿一个雪碧瓶装油,那些“色泽过于金黄的油”,里面都是沉淀物。

“武汉只是一个缩影。”江山说,在中国数百个城市中,但凡有餐饮业的地方就有回收地沟油的。反过来,因为价格低廉,这些地沟油最终又回流到餐饮业,从街边小铺到五星级饭店,无一得免。

医学研究的成果显示,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如发育障碍、易患肠炎,并有肝、心和肾肿大以及脂肪肝等病变。而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之一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另一个问题是伦理上的。“别人吃过的油,在下水道里变质,再捞上来,人能吃得下去吗?”一位调查小组的成员皱着眉说。那段时间,他衣服上总有“洗不掉的馊味”。调查只用了10天,但他这半个月都没了胃口。



2012-5-9 16:29:3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食用醋再掀黑幕:工业冰醋酸违法勾兑致美斋身陷旋涡“天然度”项目不合格

类别:经济新闻   浏览量:8072
   版次:AA03   版名:主页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1-08-22
作者:隽非 黄肖丽 原创   手机看新闻 全国订报

摘要:日前,“95%醋涉嫌勾兑”掀起行业巨浪,虽然“当事人”山西醋产业协会副会长出面澄清“食用冰醋酸勾兑工艺合法”,但是仍丢了乌纱帽。

(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日前,“95%醋涉嫌勾兑”掀起行业巨浪,虽然“当事人”山西醋产业协会副会长出面澄清“食用冰醋酸勾兑工艺合法”,但是仍丢了乌纱帽。事件似乎戏剧性匆匆收场,但是南都记者此前接获行业知情人报料,后经权威检验,掀出更令人震惊的行业黑幕———工业冰醋酸违法勾兑成食用醋,而且问题涉及面极可能非常广。这将会是醋行业的一场“三聚氰胺”风暴?

    掺假节省原料成本逾六成

    此前山西醋产业协会会长曹文杰出面平息“勾兑”风波,核心的表述是:“醋行业内的勾兑,其实是指勾调工艺,是指把各种口味不同的食醋,比如绵长的、发酸的、发甜的等食醋勾调成质量更好、口感更好的食醋,是用纯粮酿造的不同口味食醋调配而成。”

    然而,在“食用冰醋酸勾兑工艺合法”定案之后。南都记者却在调查中发现,仍有不法商家铤而走险,使用绝不能加入食品使用的工业冰醋酸勾兑食用醋,然而由于隐蔽性高,技术检测困难,竟然得以在行业潜伏多时。

    “由于工业冰醋酸只是食用冰醋酸价格的35%,这令一部分不法供应商不惜犯险敛财。最近两三年,广东醋行业工业冰醋酸当食用冰醋酸使用的违法行为一直存在。”在食品行业从业近20年的行业知情人士陈康良(化名)向南都记者报料。

    “工业冰醋酸目前批发价仅3500元/吨,然而食用冰醋酸批发价已经达到9000元/吨,加上包装和运输后,售价接近10000元/吨。两者之间的价格差距是巨大的。”陈康良称,据目前掌握情况,食醋生产企业主动掺假的情况较少,造假的主流是为这些食醋品牌商供应大批原料的冰醋酸生产厂。这些生产厂将工业冰醋酸标贴上食用冰醋酸的标签,转身以7000余元的高价卖给食品厂家,而某些贪便宜的食品厂家就此掉进了造假陷阱。

    “食用冰醋酸的天然度达95%以上,而掺用工业冰醋酸的产品天然度检测一定会大大低于此标准,甚至天然度为零。”为何有明确的检测指标,而这种工业冰醋酸原料还可以公然做假?陈康良告诉南都记者,工业冰醋酸的指标除天然度外,其他均符合食用冰醋酸的标准,而目前地方技术监督部门的例行质量检测中并无涉及天然度指标的检测,所以造假现象频频得逞。近年食品危机频频,各级质量监督部门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的日常检测,但是陈康良称因“设备所限”,目前其了解到只有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具备资质和能力,公开接受社会送检天然度指标的检测。“无良供应商趁当地检测机构普遍无能力检测的漏洞,冒险造假。”

    送检产品“天然度”均不合格

    陈康良称,此造假现象在广东食醋市场并非偶发事件,他甚至向记者罗列出多达20多种有造假嫌疑的食用醋品牌。此后,记者在佛山市大沥大润发超市购买了6瓶广州致美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9度配制食醋(630ML /瓶生产日期为20110107),而在离大润发超市10分钟路程的一家专营调味品和糖果的大型批发市场“大发批发市场”,记者购买了一箱广州市番禺新造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凤仙花牌”配制糯米白醋王(620M L/瓶生产日期为20110305)。

    南都记者致电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该所有关检测人员向记者详细告知具体的样品送检流程。

    于是,记者将大润发超市及大发批发市场购买的以上两个品牌配制醋各4瓶,以南方都市报为委托单位,邮寄往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送检。而记者保留剩余的产品作留样。

    送检样品寄出10余个工作日之后,南都记者收到了两份检测结果:对于样品标记为“米醋”的致美斋9度配制食醋,报告显示:“经测定,送测食醋(米醋)样品的14C比活度是2.0D PM /g.C;根据现代碳标准——15.5 D PM /g.C,该样品的天然度为13%.该食醋(米醋)样品系石油化工来源,非粮食发酵法生产。”

    检测报告对此的评价是:经检验,送验的食醋(米醋)样品中酿造醋酸的比率(天然度)指标不符合G B1903-2008《食品添加剂冰乙酸(冰醋酸)》中的有关规定。

    而对于样品标记为“糯米白醋王”的广州市番禺新造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凤仙花牌”糯米白醋王。报告的内容差别并不大,只是14C比活度是1.9D PM /g.C;而该样品的天然度显示为12%.两份报告共同的结论是,该食醋(米醋)样品系石油化工来源,非粮食发酵法生产。送验的食醋(米醋)样品中酿造醋酸的比率(天然度)指标不符合G B 1903-2008《食品添加剂冰乙酸(冰醋酸)》中的有关规定。

    针对该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是否具备权威检测能力这个问题,负责该检测报告书审批的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负责人朱国英(朱国英教授同时也是《酿造醋酸与合成醋酸的鉴定方法》(G B/T22099-2008)的起草人之一)告诉南都记者:“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如果要具备法律效力,必须要经过CM A、CN A S等权威认证,而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完全具备该资质。”(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接下来,核心的问题在于检测报告中所指的这个天然度究竟是什么?这个指标不合格究竟意味着什么?

    记者翻查了国标G B/T 22099-2008标注发现,所谓的天然度其实是指酿造醋酸(用粮食发酵产生的醋酸)的比率,如果是无掺假的食用冰醋酸,天然度应该大于等于95%.

    记者翻查资料了解到,天然度的概念是测试冰醋酸中14C的比活度(单位D PM /g.c)与标准值15.5D PM /g.c的比值。如果是食用冰醋酸,因为用天然食用原料发酵而成,其中的14C很活跃,因此天然度会大于95%,但如果是工业冰醋酸,因为它是由石油等为原料制成,来源于地下,经过几百万年,已经发生衰变,因此14C的含量基本为零。

    这就意味着,食用醋中天然度指标的高低直接可以反映其中是否有添加工业冰醋酸。暨南大学食品研究中心主任傅亮教授向南都记者表示,按照冰醋酸2008年版的国标,如果天然度小于95%,即意味着食醋里面有工业冰醋酸的成分。(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综上所述,记者发现此前采样送检中的两个品牌产品的天然度均不合格。在深究天然度不合格为何事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一个概念。在配制食醋产品中,按照国家规定,可加入食用冰醋酸,但工业合成冰醋酸不得添加其中。前者是指以粮谷、薯类、水果等为原料,经发酵法生产值得的冰醋酸;后者则指以碳氢化合物为原料,用甲醇转化为乙醛然后进一步转化为乙酸(即冰醋酸)。

    “问题醋”可能含致癌物质

    凡是名称带上“工业”两字,很多消费者的第一反应就是原料只能用作工业用途,绝不能添加到食品当中。2004年前后,不法商家用工业酒精冒充食用酒精勾兑白酒致死的毒酒事件的集中爆发,曾引发社会一片哗然;当年三聚氰胺违规添加入婴幼儿奶粉中也曾引发中国奶粉行业的“大地震”。

    此次,致美斋的米醋和“凤仙花牌”糯米白醋王被发现冰醋酸的来源为石油化工原料,其严重性是否会如当年的假酒事件那么轰动呢?究竟工业醋酸为何物?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




    针对这些疑问,有食品专家告诉南都记者:“其实无论是食用冰醋酸还是工业冰醋酸,其主要成分都是醋酸,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用食品级原料制成,以及对人体是否有害。”

    傅亮指出,食用醋酸对提纯要求高,其杂质必须控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而工业醋酸,因为是工业合成的,相对来说用的溶剂相对比较低档,对提纯要求比食用醋酸低,里边杂质多,一般不能食用。

    至于工业醋酸里边究竟可能含有哪些杂质,傅亮表示,具体要看工业冰醋酸提纯的程度,可能含有长链醇,也可能含有重金属成分。(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陈康良还指出,工业冰醋酸是由石油副产品提取出来,含有苯类物质,此类物质有致癌的风险。

    北京金中泰食品科技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占永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重金属超标和砷超标问题最为突出。

    另据资料显示,工业冰醋酸往往会产生一些游离矿酸,重金属砷、铅超标。消费者食用以后,就会造成消化不良、腹泻,如果长期食用会危害身体健康。如果食物中的冰醋酸浓度过高,还会烧伤消化道黏膜。特别是对于孕妇、老人、小孩这些胃肠功能较弱的人群会引起刺激性反应。

    “这种危害不会马上显示出来,但如果长期食用积累在身体中,后果很难说,”傅亮称,如果有人刻意用工业醋酸配醋,通过口味、气味、颜色是无法判定的,必须通过检测才能鉴定。

    对于“问题醋”事件,本报期待有关质量监督部门尽快查实及处理,还消费者一个健康的食醋消费环境。而本报记者将对该事件发展,展开追踪调查。

    链接

    致美斋专卖店坚称产品不可能工业勾兑

    昨日,南都记者在广州大道中一家致美斋专卖店见到上述被检测出涉嫌违规添加食用冰醋酸的同一款产品,但是生产的日期显然更“新鲜”,每瓶售价为5元。当记者以听闻网上有人爆料这款产品违规添加工业冰醋酸为由头,询问此款产品的质量是否有保证时,门店的销售人员惊讶地反问:不会吧?随后向记者解释,如果产品有问题,肯定不会上架!因为致美斋是广东的知名老字号,虽然该款产品是配制产品,不属酿造醋,但根本不可能出现工业勾兑的事情。

    南都记者 隽非 黄肖丽


2012-5-9 16:31:0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谨慎!这个毒大米横行的时代

字号:小 中 大

大米,上千年来一直是我们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的主食。以前都说南方人爱吃米,北方人爱 吃面,可现在的北方,尤其是都市里,大多数人也基本上是天天吃米饭了。比 面食来,米 饭不仅口感好,做起来也方便,往电饭锅里一放,“煮饭”按钮一按,然后就等着吃饭了。 不像面食,要和面,要擀面,然后还得蒸、烙、煮,哎呀,简直麻烦死了。 既然大米是我们日常生 中最重要的主食,那么它的安全问题就会比任何一种食品都更能触动中 人的神经。前一阵儿“名噪一时”的“有毒大米”真是让人心有余悸,害得我恨不得 把家里的大米拿到实验室检验一通。目前市场上还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有毒大米,如果在选购 时不加以鉴别,食入后将对人体产生不小的危害。 下面我就将一些如何选择安全大米的小技巧告诉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凭借这些技巧购买到优 质的大米。
?荩技巧 1——用眼睛看:在购买包装大米时,首先应该查看包装上标注的内容。包装上必 须标注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企业、经销企业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质量等 级、产品标准号、QS 标志等。姐妹们尤其应该注意不要购买没有QS 标志的大米。 看完包装,还要看大米的色泽和外观。正常的大米颗粒大小均匀、丰满光滑,有光泽。如果 米粒颜色不正常,如显青绿色或色泽暗淡、凹陷处有黄*色或淡黑色污点、芽胚部白色成分少 等,有可能是掺油米或陈米。不是说陈米不能吃,而是说它口感不好,营养成分也在长时间 的存放过程中有所流失。其实不仅是大米,任何食物都是越新鲜越好。 ?荩技巧2——用手搓:选购大米前,请注意洗净手,不要擦任何护手霜。然后将手在米袋 中上下反复插五六次,如果手上留有米粉、糠皮等杂物,是正常米;如果手上光滑、油腻、 发亮、无粉末,就可能是掺油大米。
?荩技巧3——看芽胚根部:信手抓取一小撮米,观察大米芽胚根部的白色凹陷部分,若大 部分为白色粉状,边缘清楚的,就是正常大米;若仅有很少的几粒米为白色,其余的颜色暗 淡,边缘不清,有黑色、黄*色污点的,不是陈米就是掺油大米。 ?荩技巧4——嗅味:手中取少量大米,向大米哈一口热气或用手摩擦发热,然后立即嗅其 气味,正常的大米具有清香味,无异味。 ?荩技巧5——咀嚼:取几粒大米放入口中细细咀嚼,正常的大米口感微甜,无异味。 以上这些是在商店选购大米时常用的方法,此外,也可以先买少量的大米带回家中,进行下 列实验、鉴别,然后再根据结果决定是否购买。 ?荩技巧6——热 浸泡:用少量热 浸泡大米5~10 分钟,看看是否会产生较多杂质、油 渍、蜡渍,如果没有上述现象,可断定是没有掺入工业用油抛光的米。用手捻泡过的大米, 能感觉到有明显油腻感,或者 面浮有油斑,此种即为掺油米。
?荩技巧7——用纸测验:取一张白纸埋入米袋中,3 天后观察,有油脂浸润的为掺油米,没 有的是正常米。 上面几点选米技巧,大家可以根据购买条件进行检验,发现异常情况时,一定要警惕,坚决 不买。 最近有一些朋友跟我说在市场上看见有绿颜色的大米。经过多方求证,我得知这种绿颜色的 大米并不是人们平常所指的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这种“绿色大米”不是天然的,而是 使用了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色素染色而成。我 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了色素的 种类和使用范围,凡超过这个标准的,都必须经 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批。目前,“添加剂 卫生标准”中没有色素可用于大米的规定,因此,未经审批的“绿色大米”是不允许销售 的。所以,建议你还是不要购买“绿色大米”。

2012-5-9 16:34:5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有些主食咱吃不得——染色馒头、增白面粉、有毒大米、硼砂面条、三聚氰胺……  

2011-06-13 13:08:31|  分类: 健康饮食|字号 [url=]订阅[/url]






        从染色馒头到毒面条,主食安全也成了大众忧虑。要想吃得饱,吃得好,消费者不仅要买对的,不买贵的,还要具备十八般鉴别功夫,巧具慧眼识毒食。如果想真正吃的放心,其实不妨自己多动手,馒头、面条自己做,既吃的安心又练习了手艺,还培养了生活乐趣。

染色馒头如何挑      表面鲜亮不可靠

       新闻回放2011年4月13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吊销了生产“染色”馒头(回收馒头+着色剂=“玉米馒头”)的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公司法人代表等5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部门依法刑事拘留。
  据了解,执法人员4月11日、12日现场抽取了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高庄馒头等成品和原料共19个批次。经检测,其中4个批次成品中检出“柠檬黄”;两个批次成品中的甜蜜素含量超标。13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法吊销了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食品生产许可证。
  连日来,上海公安部门对涉嫌犯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法人代表叶维禄、销售经理徐剑明等5人依法刑事传唤。经审查,这5名犯罪嫌疑人分别交代了企业自2011年1月以来,违法生产、销售掺有违禁添加剂“柠檬黄”的“染色’馒头83716袋,共计334864只,价值20余万元。目前,公安部门已依法对5名犯罪嫌疑人予以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上海市政府联合调查组表示将进一步查明事实真相,做好问题产品的下架召回工作,严肃惩处涉案单位和个人,同时举一反三,建立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

        部分人食用后会出现焦虑、偏头疼、忧郁症、视觉模糊、发痒、四肢无力、哮喘、睡眠失常等症状。


2012-5-9 16:42:3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大概搜了一下,基本上你们想的到的吃的东西,都有掺毒造假的。
我也倒胃口,不想弄了。
在乎的,自己搜一下小心一点。
无所谓的就不用看了。

Bon appétit.
大灰猪.
2012-5-9 19:06
楼下太恶毒了 居然要喝人奶! 
公共马甲2
2012-5-9 17:51
jazz 同学,什么都是掺毒造甲,那么你的奶应该是干净的,可以喝吗 
2012-5-9 16:48:0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JAZZ 发表于 2012-5-9 16:48
我大概搜了一下,基本上你们想的到的吃的东西,都有掺毒造假的。
我也倒胃口,不想弄了。
在乎的,自己搜 ...

哥过几天回国就想吃吃街上的煮玉米,还好吧。。。。
公共马甲2
2012-5-9 19:30
煮玉米都是硫磺熏过,再用甜素剂浸泡制成。周黑呀据说工业添加剂更多才出来那个味道 
LinF
2012-5-9 17:22
我惦记的是周黑鸭的鸭脖子 
2012-5-9 16:55:27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