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pring

谁正在收看3台的faut pas reve Chine?

44
回复
3584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spring 发表于 2012-3-24 14:02
哪个女的?

那个主持人
法国女的那个
我也不知道咋回事
从一开始就看她不顺眼
葵花开
2012-3-25 12:22
松一口气,原来不止我一个人 
lePetitPrince
2012-3-25 09:57
+1 
2012-3-24 14:43:5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spring 发表于 2012-3-24 14:04
嗯,也是。我觉得那个香港人在餐馆工作还开开心心的,能烘气氛,头发还挺时尚,所以觉得他也挺cool. ...

每个人喜欢的职业不一样
有的人就是喜欢做这行当的
2012-3-24 14:44:2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spring 发表于 2012-3-24 14:10
我是第一次看到有哭丧这个职业,而且人还挺敬业。
不明白为什么人家要请人来哭?说是是送人的,走走形式 ...

这中国的传统行业好不好
延续了没几千年也差不多
2012-3-24 14:44:5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葵花开 发表于 2012-3-24 14:44
这中国的传统行业好不好
延续了没几千年也差不多

我知道请人来奏乐,吹喇叭等,还是家人来祭拜的,第一次看到请人来哭。
难道每个地方的风俗都不一样?
2012-3-24 15:15:5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spring 发表于 2012-3-24 14:15
嗯,我也听到了,我还以为我听错了呢,一晚上300欧,真不错了。
不过工作强度真够大,半夜3,4点就去工作 ...

jms我听了几遍,300欧给他那个团队,他自己是工头,有50欧
spring
2012-3-24 15:20
哦,也可能是,我不记得他原话怎么说了 
2012-3-24 15:16:4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spring 发表于 2012-3-24 15:15
我知道请人来奏乐,吹喇叭等,还是家人来祭拜的,第一次看到请人来哭。
难道每个地方的风俗都不一样? ...

很多地方都有专门哭丧的啊
特别是北方,很多地区
要使劲哭才是孝子贤孙的
可是有的人家或者力量不够
或者好几天了也哭不动了
就要请人哭啊
完了哭的时候说的一套一套的
就特动人,他们觉得特动人哈
这是力气活来着
2012-3-24 16:10:0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择日仪式之后便要哭丧。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
  
   出殡的时候必须有全体后代尤其是男人们"唱哭",否则按照民间旧俗就会被视为不孝。另外,哭的音量大小也非常重要,如果哪家死者在黄泉路上没有响彻天地的哭声相伴,便在方圆数十里传为笑柄,其子孙后代也要被人们视为不孝,大逆不道,天理难容。为了求得孝得美名,孝子贤孙们在此确实也颇费了一番心机,花钱请人替死者哭丧便是历代孝子贤孙们的惯用手法。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职业性的哭丧夫或哭丧妇,收入不菲。
  
   哭丧时"唱"出的歌叫哭丧歌,壮族习惯是请民间歌师二人来唱哭丧歌。两位歌师扮成舅甥,一问一答,唱歌彻夜,赞颂祖先业绩,劝导后辈不忘祖恩。许多民族并有哭丧歌舞仪式。彝族人称此为"跳脚",由四人手持八卦在尸旁跳,边跳边唱孝歌,据说这样可以为死者踩平通往阴间的荆棘之路。景颇人称此为"布滚戈",要请附近各寨的青年男女同跳,通宵达旦。除此之外,还要安排两个身着长衫的男子持矛舞蹈,绕竹幡作刺击状,以示驱邪。最早由执绋者唱挽歌送丧的风俗,起源于汉代。确切地讲,是从汉武帝开始的。其次,挽歌的代表性作品是《韭露》、《蒿里》。而且分别规定了《韭露》是为王公贵人出殡时唱;《蒿里》则是为士大夫和一般百姓出殡时唱。这两首通行西汉的挽歌,相传是田横门客的作品,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挽歌。《韭露》的歌词是:"韭上朝露何易稀。露韭明朝更复活,人死一去何时归?"《蒿里》的歌词是:"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躇。"
  
   挽歌入礼,在汉晋时代兴起,到南北朝时更加流行。有趣的是,挽歌习俗流行起来之后,唱挽歌的场合就不限于出殡送葬了。挽歌成了表达心中的痛苦,对亡者的深切的思念等凄楚情感的一种宣泄。
  
   从形式上来看,现代民间哭丧歌,亦即挽歌可以分成三类:一是"散哭"; 二是"套头"; 三为"经"。散哭的特点是"随心翻",想到什么就哭什么,搭着什么就唱什么,没有限制。其内容主要是倾诉对死者的思念之情,自责对长辈的不孝,悲叹自己的苦难身世。至于套头,是有内容的限制的。主要有"抱娘恩"、"十二个寻娘"、"十二月花名"等。哭的时候是哭别人的好处,诉自己的苦楚。"经"是结合丧葬仪式来唱的。病人死后,由女儿或者媳妇唱"买衣经"、"着衣经"等。哭的时候眼泪不能够掉到死者的身上,否则的话尸体就会变成僵尸,没有办法腐烂,也就不能轮回了。另外一种说法是,阎罗王看到死者的身上有泪痕,就会把他拒之门外,死者就只好在阴间之外受无边的苦。另外,"着衣经"要在涨潮的时候唱,因为"涨"字有积攒家财的意思。如果在这个时候哭,他的家业就能够像潮水一样不断地高涨。如果死者是女性,女儿还要给母亲唱"梳头歌"。不管怎么样,入殓的时候会唱的子女和亲属都要唱"哭丧歌",倾诉自己对死者的思念之情。而出殡的这一天清早,长房媳妇要唱"开大门"。因为民间认为,人死了就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不哭开大门的话,死者就会在阴间受罪。出殡的时候,女儿或媳妇要唱"出材经",回来后唱"床祀经"。唱"亭子经"是为了让死者能够在阴间路上歇脚乘凉。当设灵台的时候,要唱"灵台经"。
  
   这种唱经的习俗大多由女性来主持,目的是为了让死者平安的到达阴间。
  
2012-3-24 16:12:5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替人哭丧,赚取一定报酬———随着电视剧《手机》热播,里面的哭丧人路之信,引发了人们对哭丧者的关注。事实上,哭丧人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因其特殊性而“低调”地存在。在重庆、成都两地,哭丧人与他们所在特殊乐队,在过去十多年中已职业化发展和形成了一个竞争的市场。

调查显示,哭丧人多是曾经的下岗者。他们靠哭泣与哀唱获得收入,维持生活。他们与乐队其他人一样,认为自己是在经营一个职业,做好一份工作。

这一职业的出现,是另一表演形式的存在,职业哭丧人是用泪水和哭声在演绎人间悲喜的同时,也为自己赚取钱财,这样说来是否每一个眼泪都有标价?失去亲人,家属流泪是感情的一种自然流露,只是请来职业哭丧人,是看表演,还是为了显示孝道?这一职业的出现不得不引人思索。

职业哭丧人,替人哭丧,赚取一定报酬。哭丧人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因其特殊性而“低调”地存在。在重庆、成都两地,哭丧人与他们所在特殊乐队,他们用歌声来歌颂为人儿女的孝道,替死者亲属哭出他们的悲伤。在过去十多年中已职业化发展和形成了一个竞争的市场。职业哭丧人靠声音表情完成表演,感染众人。最具代表性的是重庆周建平,重庆十大哭丧人之一的胡兴莲,还有成都从事这行的金桂花等,[1]

2012-3-24 16:13:3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葵花开 发表于 2012-3-24 16:12
择日仪式之后便要哭丧。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 ...

真是长见识了,这么说来,哭,还是很重要的。
2012-3-24 19:13:03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12-3-24 20:05:3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spring 发表于 2012-3-24 19:13
真是长见识了,这么说来,哭,还是很重要的。

一直是的啊
估计你是南方人
2012-3-24 21:28:4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葵花开 发表于 2012-3-24 21:28
一直是的啊
估计你是南方人

我知道哭丧呀,我以为只是一种追悼仪式,没想到里面有这么多说法,更没想到还要请人来哭。
2012-3-24 21:55:5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spring 发表于 2012-3-24 21:55
我知道哭丧呀,我以为只是一种追悼仪式,没想到里面有这么多说法,更没想到还要请人来哭。 ...

哦,则个
我似乎一直听说的
2012-3-24 22:49:0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看了 觉得不错
关于尚 她法语老师介绍自己的时候 也会带上句 我是尚的老师 呵呵
另外觉得那个海洋公园老板居然能有中国护照 真是神奇
法语真难学
2012-3-26 17:14
哦 可能是我没听清 没听到说是香港护照 就说中国护照 安检人也反问他是中国人?因为一般如果说香港护照香港人会特别说明一下中国香港 
伤怀
2012-3-26 13:47
他是加拿大人,他拿中国香港护照,是香港护照,当然得拿,在这种地方做生意,有个身份和政治都是挂钩的,要不怎么炒房地产,大发财 
2012-3-24 23:58:3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spring 发表于 2012-3-24 15:15
我知道请人来奏乐,吹喇叭等,还是家人来祭拜的,第一次看到请人来哭。
难道每个地方的风俗都不一样? ...

我看了那个片。我觉得是个白喜事主持人的角色吧。。。
哭的时候发言带大家哭,完了还有逗乐让大家缓过来的。。。
2012-3-25 02:44:58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