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北非】最后爱上你——马拉喀什十天轻度游

20
回复
3506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11-12-1 14:50:33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lumyking 于 2011-12-2 00:27 编辑

在马拉喀什住的越久,就越能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属性。如果说刚抵达摩洛哥时,被非洲人民另类的生活习性吓得不轻,社会主义好的情绪不时沸腾于心胸,思乡之情溢于言表;那么在离开摩洛哥之际,我已经对有这么一段有惊无险的生活体验心存巨大的感激。虽然仅有十天,但在摩洛哥的十天里,我就下定决心要写游记,为了记录,为了纪念,为了还原。


而此刻,我打开Norah JonesWhat am I to you单曲循环,坐在带有拿铁味道的初冬暖阳里,深深浅浅的回忆,像是对焦不太精准的镜头,忽远忽近。我只能平淡地捕捉,不久的过去那一小段值得津津乐道的经历。

Day -15

在到马拉喀什以前,对非洲的印象要么是热带雨林里穿梭的蟒蛇,要么是广阔草原上奔驰的猎豹,要么是南非的钻石,迪拜的奢华,而对摩洛哥这个国家的概念,只能依稀建立于它和摩纳哥太容易混淆的名字。我甚至不知道享誉盛名的撒哈拉沙漠也有一部分覆盖在摩洛哥境内。


突然决定去马拉喀什,是因为学校的international seminar可以在马拉喀什校区参加,激动之余,猛然发现去摩洛哥到底需不需要签证是个大问题,于是匆忙上网搜各种材料,发现即使有法国长居,也还是需要办签证的,办理的时间长短也没有统一口径。意识到签证问题的时候,离出发之有一个礼拜多一点儿,火急火燎准备好一堆东西就往摩洛哥领事馆跑。领事馆大妈告诉我们一个星期之后可以去拿。


跑完签证的事情,开始天涯海角翻攻略,虽然摩洛哥被称为欧洲后花园,但是去那儿旅游的中国游客还真不多。参考了各位前辈的攻略后,发现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这个比摩洛哥还有名的城市,被去过的前辈充分否定了。而且卡萨布兰卡的电影拍摄地是山寨的,根本没在那儿取景,而且,而且我根本没看过这部电影。于是在心里给卡萨布兰卡打了个叉叉。拉巴特rabat,摩洛哥的首都,我实在对首都没有兴趣,而且并不是一个旅游城市。其实我最想去的是圣城麦克内斯meknes和菲斯fes,这两座城市应该保有最典型的异域风情。但是最后,因为时间关系,加之疲于奔波,没有去成。但是回想起来,毫无遗憾。在旅行这件事上,我不求甚解。不需要多么深度体会,只要能略见一二就好。


我相信总有更多美景,来不及欣赏,还有更多细节,来不及揣摩,我的眼睛,来不及丈量,那就放它们在我的眼光之外闪亮吧。看不完的世界,你会觉得它无穷美妙。


马拉喀什,我之前甚至不知道这个地方。我大概只知道危地马拉跟新疆的喀什。而一搜资料,发现它算是撒哈拉沙漠边缘的一颗明珠,不仅是摩洛哥的经济中心,而且是旅游胜地。然后我发现,我居然有了去撒哈拉的机会。所以在出发之前,只查好马拉喀什的景点和沙漠旅行团的信息,其他的一切随缘。看到攻略上的一些安全告知,加之朋友的朋友的温馨提示,对摩洛哥有些许恐惧,但是因为撒哈拉的神奇引人入胜,我还是兴致勃勃,自信满满地启程了。
参与人数 1声望 +5 战斗币 +20 收起 理由
hugegor + 5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声望 +5 战斗币 +20

2011-12-1 21:00:3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lumyking 于 2011-12-1 21:07 编辑

从天而降到马拉喀什。


Day 1

摩洛哥跟法国时差1小时,要晚1个小时。1113号下午的飞机,到摩洛哥傍晚6点左右。一下飞机,就觉得空气中漂浮着一种孜然咖喱等等香料混合的气息。出门打车的时候,瞬间感觉到一种紧张感。(但是后来才知道这算什么啊!)就跟在北京或上海的郊区的地铁口一样,一排黑车等着宰客,只不过,他们是真正的taxi,长得像黑车一样的taxi,有着黑车司机一样的孜孜不倦跟你讨价还价的口水。到市区的大巴是30D一个人,打车呢,在我们孜孜不倦的可怜的法语的讲价下,终于以120D5个人的价格搞定了一辆小,破,奔,驰。

挤在出租车后排,看着黄昏笼罩着这个沙漠风情的城市,棕榈树像尺子上的刻度一样划过,心情忐忑又好奇。司机用阿拉伯人特有的奔放问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名字,笑声爽朗豪迈,殊不知,在最后我们块要下车的时候,变脸和翻书一样快,生气地管我们多要车钱,因为我们5个人要去两个不同的地址,可是价钱是在上车前就讲好了的。我们果断没有理他,该给多少钱还是多少钱,给他钱的时候他嘟哝了一下,又恢复了笑容。他们的表情就和沙漠的天气一样捉摸不定,不要往心里去就行了。给他钱,他把你当爷,不给钱,翻脸不认人。

下车之前,突然发现我们的宾馆地址被先下车的同学拿走了,顿时紧张了,身上没有存地址,打电话给同学不通,发短信没有回。在medina下车后,扑面而来的是阿人生活的精密成熟的世界。我们三个人像是凭空掉下来的异类,到了另一个星球,完全失去了方向。我这混乱的法语,遇上更混乱的摩洛哥小巷子,围头巾的女人,穿大褂的男人,盯着你看的小孩,整个世界都在告诉你,你不属于这里。许多年轻人围过来,要给我们指路,我们已经无所谓花钱了,关键是我们连宾馆的名字和地址都没有。最后终于收到了同学的短信,知道了宾馆地址,几个年轻人带我们往深巷里穿梭着去宾馆。

天已经黑了,小巷昏暗诡秘,路看起来都一样,旁边的建筑古老破旧,路人投来异样的目光,我们一遍一遍怀疑,一遍一遍鼓足勇气往前。最后终于找到了埋藏在最深处的宾馆,心终于放了一毫米下来。


而夜晚的宾馆,透露着腼腆狡黠的神态,狭窄的走道,简陋的设施,迥异的植物,阿拉伯风格地毯,马赛克的装饰,一切都在昭示,这是你前所未见的阿拉伯世界。那个传说中的游泳池,大概只够鱼儿一家泡澡。不过,怎么喂饱自己是另一个挑战,我们三个饥肠辘辘,风尘仆仆,摸着黑就计划出门吃饭去了。


小管家给了我们宾馆到德杰玛广场(Place Djemaa el Fna)的简易地图,又嘱咐了我们一翻,我们就出门觅食了。可是,可是,可是,出门走了一分钟,我们就迷路了。路上的人都在打量我们,也有愿意主动给我们带路的年轻人,我们慌乱拒绝了,决定从头开始,重新找到宾馆作为起点。可是找了许久也找不到宾馆。我第一次发现,一直以方向感引以为傲的我也会迷路迷得这么彻底。我就像一个失去磁性的罗盘,混乱地转着。后来,我们坚持不懈误打误撞地又回到了宾馆,让小管家带我们走到稍微大一点的路上才好。一路上就差没有扔点石头树枝什么的当做回程的记号了。在跌跌撞撞中,终于走到宽阔一点的地方,我们已经饿得不行了。

路遇一家小店,屋顶别有风情,而且有couscous,于是我们决定不去德杰玛广场,直接就近吃了。之前搜集攻略的时候就对couscous这种非洲传统食物如雷贯耳了,还听说薄荷茶的风味很佳,三个人点了鸡肉和牛肉两个couscous,薄荷茶,作为欢迎自己到达非洲的“晚宴”。不过,吃了couscous的第一口,我们就被震惊了,那是混合着世界上所有奇怪香料的膻味也难以解释的口感,那是属于非洲的独特味道,那是神级的经典难吃食物。也许couscous的美味可以再度被发掘,但是我们队couscous的恐惧,就在这家店失败的厨艺中油然而生,久久不能忘怀,以至于不管谁推荐我们有多么好吃的couscous,我们都不敢再次尝试。这个晚餐之后,我们对接下来的非洲时间,有了更多的恐惧。同行的男生Y,他从来不会轻易放弃食物,不管多不好吃,他都不浪费地吃完,但是这一次,他也败给了couscous。我们剩下了!另一个韩国女生S,她虽然常常觉得我们中国人觉得难吃的食物好吃,这一次,她也和我们同仇敌忾,庆幸还好没有点三份。薄荷茶味道倒是特别,物有所值。

没吃饱,没喝足,我们三个人就打道回府,经过水果摊买了点水果,进行了第一次讨价还价过程。日后这个讨价还价环节,贯穿着生活的始终。提心吊胆找回去的路,看到戴着眼镜略显斯文的当地人,便问了问路。分享一个分辨路人的诀窍,如果是年轻人,对你特别特别热情,跟你搭讪,要给你带路的,一定是有所意图的。要么找面善的老妇人,要么找戴着眼镜穿得体面的斯文人,要么找情侣或者夫妇,要么找推着婴儿车的女人,要么找小店里的老板。大部分的当地人都是友好的,并且乐意帮助你,在回答你的同时还会跟你聊上两句,对你的国度充满了好奇。


我们战战兢兢穿过夜的小路,完成了探索,终于回到宾馆,这种紧张刺激在当时是无比的煎熬,但是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别致的体验。窝在房间里,对这个新鲜又略显生涩的地方表达着或多或少的失望和不满。不过好在宾馆的WIFI大快人心,我们暂时收起好奇,收拾洗漱,在对明天会有什么更神奇的挑战的疑问中躺下了。S和我时不时相视而笑,对这天的传奇遭遇感慨不止,这种傻笑持续了一个小时。S说,真好奇明天会发生怎样更雷人的事情。(当然啦,她说的是I'm wondering what kind of challenge will happen tomorrow.
参与人数 1声望 +5 战斗币 +20 收起 理由
hugegor + 5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声望 +5 战斗币 +20

2011-12-1 21:02:4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写的很具体啊~~别样的风情~~支持~~
2011-12-2 09:41:3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如果能再多上点pp就更好了~~期待ing..............
2011-12-2 09:44:1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谢谢啦 本以为大家都没有什么兴趣~~写到一半就尴尬了~~
我会继续编辑的 发一些PP~~
2011-12-6 15:18:2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lumyking 于 2011-12-6 15:21 编辑

迷失马拉喀什。

Day 2
       第二天一大早,到riad的露台吃早饭。公鸡啼鸣,婀娜晨光,俯瞰整个庭院,有幽蓝的池水,也有碧翠的枝叶,吃着摩洛哥的面包早餐,搭配传统的鲜榨橙汁,对这个riad和摩洛哥的印象分暗自提升了。

吃罢早饭,我们听从小管家的指示,在最近的广场打车。据说那里有很多taxi。早晨的medina,是另一番景致,虽然街道脏乱,却也是宁静祥和,等待主人的马车,卖菜的商贩,上学的小孩,早起的老人……我们穿过街巷,到了古兰经学校旁边的广场。奇怪的是,有许多妇女在等车,而没有一个男人。Taxi的确很多,但是都坐上了人。眼看着就要迟到了我们还是没有等到车,从焦急到平静,我们已经慢慢学会这个国家的不慌不忙。最后走了许久才找到愿意带我们去学校的车,因为那个校区远在市区13Km以外。
坐在车上,终于松了一口气,车子绕着MedinaKasbah外墙行驶,经过Gueliz,喷泉,出城。马拉喀什的路上,有人驾着小毛驴,有人驾着马车,也有人驾着帕萨特,甚至有人驾着路虎,不得不惊奇,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究竟能发现多少传统与现代的冲撞与融合。一路疾驶在通向Amizmiz的路上,沿途是平整的橙色沙土,热带树木低低矮矮错落其中,高级villa和酒店林立,不愧是欧洲老人度假胜地。


半个小时之后,终于到了学校的马拉喀什校区,我们都惊异于沙漠地带居然能建造出这样郁郁葱葱风景迤逦的校园。校园很大,有着沙漠特有的各种植物,两个人工湖,湖心的大喷泉,马拉喀什红的房子。旁边的重型机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是的,非洲在发展。

和我们一起参加seminar的同学大多是摩洛哥当地人,我们三个东方面孔出现在课堂里的时候,大家都颇为好奇,不断打量着我们。我们小组里有两个摩纳哥女生和一个德国男生,两个摩纳哥女生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就出现过一次,最后的presentation她们觉得老师给的case太难,于是找学校领导反映能不能改个case,无果,然后直接消失了。大概商校的学生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开着车,背着LV,手持iphone,用mac,像是微缩型非洲上流社会。

傍晚回程的时候,当地的同学热情开车相送,第一次在摩洛哥感受到温暖。我掏出随身携带的地图,让他们指路,但是他们指路的技术着实不怎么样,找了半天也找不出我们在地图上的什么位置。也许地图都是给外地人看的,他们完全凭着经验生活,完全不需要理论指导。但话说回来,就算把地图研究得再透彻,实践的时候还是两眼一抹黑,找不着路。比如我。



我们就懵懂单纯地来到了德杰玛广场。那真是一个人口密集度和上海南京路或者北京西单媲美的地方。广场上,歌舞升平,戏猴客,吹笛人,舞蛇者,看戏的,领路的,拉客的,吆喝着,应和着,汇集成袅袅灰烟在广场上空缭绕,久久挥散不去,热闹中蕴藏着不可言说的神秘。

几乎每个人,看到我们仨,都在“口尼叽哇”地跟我们打招呼,刚开始我们还解释着,我们是chinoiskorean,久而久之,就由他们去了,反正他们也分不清楚。总之,我们在非洲学会了第一句日语问候。他们对东方人以及东方文化的好奇劲儿丝毫不亚于我们对非洲的新鲜劲儿,每个人都乐意和你唠两句。
在广场附近吃了比较满足的一餐,第一次吃到tajine,味蕾在辛苦和愉悦之间无规律徘徊,其实tajine就是一种添加了一些特别的香料烤制出来的鸡肉或者牛肉,其他的就不剧透了。直到最后几天,我的味蕾已经能够对其完全愉悦,不再徘徊了。


被广场的架势震慑了一会儿,我们就决定还是回宾馆,回到有网络的地方,回到能够和现代化社会连接的地方,回到能够掌握局面的地方!但是,从广场回到宾馆,这地图上2厘米的路程,我们却走了快一个小时。从广场回去是要穿过大名鼎鼎的Souqs集市的,这是马拉喀什有名的市场,由上百条小巷组成,在地图上,这个区域显示的就是一团乱麻,指导性几乎为零。我只能凭着我,被剥落的方向感,在扫射的目光中激流勇进,我们惴惴不安,都没有心情去逛集市里纷乱琳琅的商店了,一副箭在弦上的神情,万一坏人发出什么危险信号,就用凌厉眼神杀死他。
这种无头苍蝇式的探索终于走到没辙,找到好心的一家四口问路,他们一路领我们到了宾馆路口。从路口,小心翼翼穿过小巷子,觉得这段路熟练多了,仿佛锻炼出一种独特的嗅觉,能够老马识途了。回到宾馆,Y同学神色凝重地跟我说:“我们下次不去广场了吧,不能每次都这样靠运气。”我笑着赞同,心里轻微地回味着刚才的小小冒险。跟Yriadsalon里回放在广场上拍的视频,每一个画面都那么经典,有一种后知后觉的趣味,两个人笑成两团,Y说:“看了视频才发现,X,居然真的到了非洲!”
参与人数 1声望 +2 战斗币 +20 收起 理由
hugegor + 2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声望 +2 战斗币 +20

2011-12-6 15:20:2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Day 3
就在惊喜交加中,夜幕渐渐被晨曦撩起,鸡鸣鸟叫唤醒了第二个清晨,喝过鲜榨的橙汁,体内就像被刷新了一遍,新一天的战斗开始了。匆匆吃完早饭——面包,面包和面包——准备出发。一出门,神经又自动调到最紧,肾上腺激素保持在最高刻度水平面上。顺利走出最艰难的区域,却依旧打不到车。于是果断决定翘半天课,初探这个城市。拿出整理的攻略来和地图对照着看,发现离我们最近的景点就是广场正对面的酷图比亚清真寺(Koutoubia Mosque)。马拉喀什大大小小的清真寺(Mosque)有很多,但这个算是马拉喀什的地标。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诵经声悠远回荡,让空气中伊斯兰的氛围更加浓厚。迷雾朦胧中,清真寺严肃中透露着点滴亲切,我们不紧不慢地走在清真寺外的广场上,鸽子呼啦啦起飞,扑棱着翅膀,在这个和平的领空中巡航,和我们一样温吞地降落,周而复始。这就是他们恬静的生活方式。往东南方向走,就能路过皇家园林(Palais Royal)了,门口的士兵和路人一样闲适,除了在阻止我们照相的时候,有一滴滴威严的感觉。只有一滴滴而已。这里是不许拍照,也没有办法参观的。再往东走,就是沙典墓园(Saadien Tombs)了,墓园建于15世纪,一共有近200位历代国王和家人长眠于此,里面的马赛克瓷砖拼贴之精美,超凡脱俗。沙典墓园的门票是10D,门口还有一些免费的关于旅游资讯的小卡片可以自取。
这天晚上,一个摩洛哥男生带着我们去他中意的餐厅吃饭,也就是后来几天我们去了5次的winoo啦!这家餐厅生意火爆,口味地道,性价比高,我现在还想念着那里12D一大大大杯avocat avec amandes鲜榨果汁的味道。而且,这家店让我们对马拉喀什、摩洛哥以至北非的印象分增加不少。吃饱喝足,一行人漫步至Place 6 November, 这个城市最fashion的购物广场,有zara,mangoguesslevis等等。但是这里的zara进门是要安检的,我们戏称这是摩洛哥的奢侈品商店。摩洛哥那哥们儿还特意跟Y同学耳语,这个地方有很多whores。之后遇到另一个纽约哥们儿说起马拉喀什的夜店,也说里面的漂亮妞儿无一例外全是whores,男生独往,绝对被围得水泄不通。当一个地方财富像井喷一样爆发时,总会有逐利者想方设法找出捷径获取价值。如果赚钱很容易的话,没人会想花更多精力研究怎么创造价值。高档商店,奢侈品牌涌现,尝过甜头,哪愿再吃苦,浮躁就顺其自然而来了。所以满街都是游手好闲的青年,无所谓失业就业,带个路就能赚钱,唾手可得的不用上税的净赚。
参与人数 1声望 +2 战斗币 +20 收起 理由
hugegor + 2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声望 +2 战斗币 +20

2011-12-6 15:22:2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Day 4
第三个早出晚归的日子,下午下了课吃了winoo回到宾馆,居然停电了。一片昏暗,只有烛光闪烁,我们傻眼了。本来满心期待着可以好好窝在房间上网的心情顿时凉了,一秒钟变清朝趴的感觉。于是我们提着烛灯,在深幽的院子里聊天,别有一番风味。
参与人数 1声望 +2 战斗币 +20 收起 理由
hugegor + 2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声望 +2 战斗币 +20

2011-12-6 15:42:5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撒哈拉的平平仄仄平。
        Day 5
        第四个早出晚归的日子,结束了seminar的内容,换到比较现代一点的宾馆hotel amalay住,之前订这家宾馆就是因为想参加旁边旅行社的沙漠旅行团。Check-in 之后去旅行社报名,却发现大门紧锁,情急之下Y急中生智,到旁边的公用电话给告示上的手机号打电话。公用电话也是非常的神奇,1D大概能持续半分钟,没有时间显示,挂机之前没有任何讯号,莫名其妙就断线,我们一共打了4通电话才讲清楚时间地点和价格。敲定550D(原价650D),第二天早晨7点办公室门口集合。这个晚上,我睡得无比得香。
       
        Day 6
        第二天,7点5分,我们慌慌张张赶到旅行社门口,却遇到另一家旅行社的司机在候客。他非常健谈,并且能说5国语言。和我们的司机产生巨大的反差,我们的司机英语说得极其不利索,而且一路无言,到了景点就通知大家几分钟以后集合,并无任何介绍,但是在每个定点购物商店一个不落地放我们下来上厕所,同行者总有人会听话地买点什么。
        7点40,旅行团终于来了,我们收起等待的不快,在对撒哈拉的无限憧憬中启程。这是一个11个人的团,有墨西哥夫妇,韩国男青年,德国情侣,法国姑娘,澳洲音乐调音师,内涵丰富。
        通往撒哈拉的路程比我想象中要漫长许多。我们去的是zarouga的沙漠,一路翻过Atlas山,在ouarzazate小镇稍作休整、吃过午饭,继续挺进沙漠。Atlas山脉是横亘在马拉喀什东南边的一道壮美的屏障,一路盘山而上,风光迥异,从平夷的黄沙地,到凸峭的石壁,再到优雅的雪山,活生生像一本360°立体地理书。路上天气并不是太好,雾气迷蒙,时不时下起小雨,我扛不住不断抗议的眼皮,就在山路十八弯中睡得七荤八素,七扭八歪。Y很鄙视我的睡相,委婉地说:“真佩服你,这么蜿蜒的路也能睡成这样。”我说:“你怎么不睡?你也可以睡啊!”他说:“我怎么能睡得着!”我笑说:“因为你不是福建人。”作为山里的孩子,对这样的盘山路已经有了免疫力,嘿嘿。
        司机就这样,该胆大时胆小,该胆小时胆大,一路开到了Kasbah建筑群。Kasbah建筑是berber族人的传统建筑形式,厚重的墙体由泥土筑成,大概是为了抵御沙漠地带的酷暑吧。这个保存完好的Kasbah建筑群沿着河谷建造,错落有致,在蓝天和溪流的呼应下如画如卷。仍然有居民居住于此,沿路卖一些纪念品,等着游客的造访。进入参观要10D门票。
        正午时分,到达Ouarzazate,到了司机熟门熟路的定点接待餐厅,餐厅极有风情,菜色不多,味道一般,我们坐在二楼的露台,阳光懒洋洋地在头顶舒展,吃饭速度也慢了下来。吃完饭继续赶路,对沙漠的期待已经没有办法掩盖路途颠簸的疲惫了。在接近沙漠的最后一站,司机放我们下来买水,在城里卖6D的大瓶装水,也只卖7.5D,感觉并没有那么稀缺。许多同行者买了berber人的头巾,想要更Local一点吧。
        5点半,到了大巴和骆驼交接的地点,骆驼们就那么蹲坐着候在路边,见怪不怪地看着我们。久等了!温柔的大块头!Berber向导把我领到一只小白旁边,帮我把大背包挂在骆驼背上的扶手上,让我跨上骆驼。等我毫不犹豫一脚跨上骆驼背,他“嘘嘘”几声,(对,是嘘嘘)然后骆驼“唆”地一下就站起来了!同时,我刷地一下就离地两米了!原来上面的空气和下面一样稀薄!我们11个人,骑着两队骆驼,向黄昏的最深处进发。
        远山连绵,落日熔金,这一美好的景象迅速消失,渐渐只剩下微弱的天光,慢慢地,慢慢地,天黑透了,此生难忘的星空一望无垠地摊开,绵延不绝的星河,就如同即将席卷山河的风暴。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灿若银河”一说。同行女生C虽然是甘肃人,但是她说也从来没看到这么美的星空。骑了一路骆驼,洒了一路星光,沙漠反正是看不见的,只能闻见隐约的沙砾的气味。这一路奔波,就是为了这漫天的星星也值得。就在前一天晚上,我梦见了流星。而这天晚上,不知道是灵魂出窍还是头昏眼花,我真的看到了一颗流星。心中默默想,如果哪天,可以跟爱人再看一次这样的天空,该有多好。在同一处,一起接收几光年外传来的讯号,这种浪漫多辽阔多隽永。
        一个小时以后,到了帐篷外,我们已经累趴了,驼峰又硬,骆驼走路又颠,屁股已经受不了了,只想好好躺下来休息。我们被分到4号帐篷。不过一片漆黑,根本辨认不了方向,每一个帐篷长得也一模一样。帐篷里就四个小铺,铺的毯子盖满了沙子,一截小蜡烛奋力燃烧着,却也力量微薄。
        放下东西,到大帐篷里吃饭。帐篷其实就是用毯子缝在一起,用支架撑起的,我们都怀疑第二天早上自己会不会睡在沙堆里。吃饭前,我多嘴问了一句:“他们是不是不洗碗的。”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顶多擦一擦吧。反正那小灯光什么也照不见,干不干净也没差。第一道汤是摩洛哥特色汤,跟味增汤有的一拼,汤汁浓厚,不想多喝。第二道菜是tajine,跟新疆大盘鸡味道神似,就差拉条子了。
        吃饭的时候,两个berber人开始打鼓,鼓点之奇特,节奏感之怪异,比雷鬼还雷鬼,让人人都有了非洲心跳。吃完饭,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起打手鼓。我发现用我那点架子鼓经验来玩非洲鼓,没有办法驾驭,工整的节奏打出来十分干瘪。同行的两个Rocker开始飚起来,他们好像天生就有热情的韵律,十分欢乐。就着夜色,韩国朋友开了带来的红酒,大家小酌,低声聊天,生怕惊扰这广漠的宁静。
第一次睡帐篷,没有特别的兴奋,因为场景意料之中。Y说:“这辈子还没过过这么艰苦的日子。”C和我都笑了。大家约定第二天一早起来看日出。
参与人数 1声望 +2 战斗币 +20 收起 理由
hugegor + 2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声望 +2 战斗币 +20

2011-12-6 15:43:0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Day 7
        一夜梦连篇,最后一个梦,梦见有人喊我起来看日出。我惊醒,一看已经快要7点了。冲出帐篷,看到清新的拂晓,熹微的晨光,惺忪的太阳尚未冲破云端。一个人走在沙丘上,我的脚印和骆驼的脚印重叠着,空气冷静、直率,无风,远处群鸟齐飞,远处的远处,群山憨厚稳重,远处更远处,是真正撒哈拉的心脏。这里并不是真正的沙漠腹地,沙丘寥寥,甚至都能看到不远处的树木和村落。还有区分男女厕所的大棚,里面有马桶和莲蓬头。但是沙漠的魅力,可以从此窥见一斑。委身天地间,宇宙的荒芜和丰富,都在同时赐予了撒哈拉,那种广阔和坦荡,于我而言,意义大于撒哈拉三个字。天空轻霾,太阳是不会完全爆破的。等了很久,也只是看到隔着浮云的日头。这算留下一个他日重来的念想了。
        时间在沙漠里,被无限拉长,放慢,却未停滞。大家陆续起床。骆驼们也陆续骚动起来了。墨西哥大哥端着专业单反开始拍照,结果被不满的骆驼吐了一手。要拍好照片,就要有牺牲精神啊。
        吃过简易早饭,又要上骆驼,赶路回马拉喀什了。这一次,等到我的大白站起来,才发现,它比小白高好多。或者说,这一次,我骑的是最大的那一只骆驼。我瞬间伟岸了起来。可是,这只老骆驼,走路也不看路,蹦跶的很,背也硌得慌,这么晃着,迟早会减肥的。我们像西天取经一样,晃晃悠悠地就驶出沙漠了。
        回马拉喀什的路上,天空放晴,发现了许多来时路上没有发现的美景。那些景色,就只能存在当时的视网膜中,无法描述。
        下午6点到达马拉喀什,长途跋涉让人身心俱疲。我们仨找到青年旅社安顿下来后,又去了winoo,点了满满一桌的菜犒劳自己。回到旅馆,洗衣服洗出一盆沙,冲洗掉了撒哈拉最后的物理留念。
沙漠的印象就在唇齿之间隐隐的沙哑感觉间消逝,却又像荡气回肠的一首绝句时不时能跌宕胸臆,欲罢不能。它比想象中还要平淡,却比想象中还要后劲十足。
参与人数 1声望 +2 战斗币 +20 收起 理由
hugegor + 2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声望 +2 战斗币 +20

2011-12-6 15:43:5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马拉喀什回甘。
        Day 8
        原本想去其他城市的我们,在沙漠回程之后,决定好好逛逛马拉喀什。结果,难得的雨季被我们碰上了,一连三天都在下雨。青年旅馆虽然热水需要付钱,却是有早餐可以提供的,这在我所知道的青年旅馆中算是一绝。早餐是牛奶咖啡果汁跟面包黄油果酱。面包坚硬得可以当做凶器。吃完早餐,雨却不停。和一个以色列来的男生和一对意大利情侣在salon里聊天,他们悠闲自得,讨厌的雨毫不影响他们的兴致,反正他们也没有周密的计划和安排。待雨小了点,一个比利时女生带我们去广场吃饭。从青旅走到广场,要路过Avenue de la menara, 这条路宽敞干净,路两旁的高档酒店节次栉比。路的尽头就是Jardin Menara,里面是个很大的橄榄园,但是我们都没来得及前往。看似晴朗起来的天气,突然又下起大雨,多亏我出发前一天在迪卡侬买的9.9欧的冲锋衣,在沙漠抗冻,在雨天挡雨,沙漠气候果然搞不定。到了广场有许多人兜售雨伞,开的都是杀猪价。他们会有两种质量的雨伞,给你看的是质量好的,等你还价还下去了,会给你质量差的那种,提防着点儿。在广场边上的Cafe吃午饭,期间一个当地年轻人在饭店门口翻跟斗,翻啊翻啊翻,就进来向各位看客收钱了。Y同学已然习惯了给小费当少爷的感觉了,大大方方就给了几块钱。我们占据有利地位,慢慢吃着耗着,雨却还是不停,觊觎我们桌的客人越来越多,实在没有办法再耗下去了,只好硬着头皮走出饭店。
        在广场的商店买纪念品,随便找一家就钻了进去。老板是个年轻男人,Y跟他讲价他也热络回应,还兴高采烈要和我们照相。不过他们很爱搞突然变卦那一套,说好的价钱,最后付的时候又跟你反悔,你别理他,坚持该给多少给多少。走的时候此男要跟我贴面,结果贴了一边脸,另一边他居然就在我脸上毫无征兆地亲了一口,我故作镇定,强颜欢笑,赶紧跑走。
        Jardin Majorelle是一定要去的,因为这个漂亮的花园是Yves St Lorent买下的,无论如何是要相信大师的审美品味。门票是一点也不便宜,40D。园子不大,却有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花园入口幽闭,推门进入别有洞天,跳脱的亮黄和地中海蓝贯穿始终,点拨着蓊郁的草木,生动而有灵气。这郁郁葱葱的景象根本不像在沙漠边缘,但那些大大小小的仙人掌又在提醒着你,这确是沙漠绿洲。半个小时,就绕完一圈。我们想想这40D的门票,决定再走个20块钱的。于是又仔仔细细逛了一圈。
从Jardin Majorelle出来,决定哪儿也不去,就窝在房间里慷慨地挥霍在马拉喀什的时光吧。等车的时候,一个高大嘻哈的男青年走过来,一言不发地伸出手,我们以为要他要和我们握手,结果一一握完手还是不走,Y只好拿出硬币打发他走。我愤愤不平,这是什么世道!我们遇过报经风霜的老人乞讨,年岁尚小的孩子乞讨,那翻跟斗的年轻人起码还算是卖了点艺,这样四肢健全身体健壮的年轻人也能厚着脸皮要钱。
参与人数 1声望 +2 战斗币 +20 收起 理由
hugegor + 2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声望 +2 战斗币 +20

2011-12-6 15:44:1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Day 9
        转眼已经是第9天了,我也对马拉喀什地形轻车熟路,拿着地图有如神助,从青旅走到plaza的邮局,碰上邮局里不少的居民在寄选票。有时也能遇上在路上高喊竞选口号为支持者做promotion的游行队伍。这是摩洛哥的第一次民主选举,之前摩洛哥的领导人都是由摩洛哥国王钦定的。国王,皇室,这些名词总是让一个国家特别金光闪闪。但是当我们到了Palais Badi(巴迪皇宫)看到的是另一派寥落而残缺的华丽。它由Ahmed al-mansour于1578-1602年间建造,是当时建筑风格的浓缩。1696年,国王为了在Meknes建立新都,将皇宫内华丽的建材搬走,徒留一腔孤寂的残垣。整座皇宫是对称的,中心湖面一只孤鸭浮水,自得其乐,百年兴衰都与其无关。
       
        Day 10
        最后一天上午,参观了另一瑰丽的宫殿,Palais Bahia。它和Palais Badi毗邻,门票同样是10D,开放时间到下午4点半截止。进入Palais, 形同虚设的检票口只是为了提示人们,这是个旅游景点。那里熟悉的气味,让我们仿佛回到了最初住的那个Riad,繁复的花纹,精巧的瓷砖拼贴,雕刻细致的窗棂,色彩浓郁的壁画,有密集恐惧症的同学大概会直冒冷汗吧。房屋建筑结构十分奇特,如同迷宫。我们看得类似的图案,严重审美疲劳。细细密密的雨加速我们的疲倦。于是继续打车去吃winoo。
我们都不是特别有探索精神的人,找到了差不多的地方也就不再挑剔,安分守己。所以,我们能对winoo如此执着,虽然味道从没让人惊艳,竟然也从来没想过要在寻新欢。估摸着已经把菜单上所有的种类都点过了一遍,临走时还带了个pizza上飞机。不知道是不是太容易对熟悉的事物产生依赖感,我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食物和生活节奏,我已经发现自己懂得欣赏马拉喀什了。最后,我那日夜相伴的地图已经四分五裂,我也不再需要它,也像native一样凭经验就能找到方向。直至离开,我才发现,我脑袋里失灵的指南针又恢复了灵性。
参与人数 1声望 +2 战斗币 +20 收起 理由
hugegor + 2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声望 +2 战斗币 +20

2011-12-6 15:44:3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马拉喀什,让我轻松地对你说声再见。
        11月22号,在马拉喀什的机场,最后将自己置身于阿拉伯气味中,没有多一分的眷恋,没有少一分的遗憾,没有重新再走一遭的动力,但却留下满满的回忆。非洲在我的旅行版图上就那么“叮”地一下标记上了“去过”。也许下一站是埃及,是东非,是南非,但绝对不会是摩洛哥了。把它,连同这篇游记,就这么收藏起来,就足够了。
        摩洛哥出入境审查都蛮严格,安检是我见过搜身最彻底的。上飞机前要填好出境小卡片,所以最好提前一点到达机场。
        晚上九点半,飞机降落在马赛机场,ryanair又播放了胜利的号角声,大家欢呼鼓掌bravo。下了飞机,开心雀跃,并不是摩洛哥不好,而是回到熟悉的空气里,呼吸都是甜的。
       
        不知不觉,连续三天码字码了将近一万五,回顾的文字总是很难盛放当时所有的情绪,但是也是给自己最好的留念。最后一个音符唱毕,我也该找到下一首值得单曲循环的歌了。
参与人数 1声望 +2 战斗币 +20 收起 理由
hugegor + 2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声望 +2 战斗币 +20

2011-12-6 15:45:12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11-12-9 00:10:49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