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长篇游记《九天游在意大利》,超多PP......

27
回复
8627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11-8-13 13:22:22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11-8-22 13:13:5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betavi 发表于 2011-8-22 14:13
楼主能不能给个q号
这里看不到图片。

刚刚更新了个人资料。。。
2011-8-23 09:42:5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summer淘 于 2011-8-23 10:56 编辑

九天游在意大利(一)

                               之三日暴走罗马
    我们这一群女人,每一年都嚷嚷着要去意大利。因为是重中之重,所以都想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好好地玩一玩,尽量不留遗憾。可每个人的时间都凑不到一起,今年大家终于下定决心要去了,为了某人庆祝即将脱离单身生活,为了某人庆祝工作一年的成绩,为了某人庆祝结束学生生涯,为了某人庆祝走上社会,为了某人庆祝即将到来的毕业旅行。于是,提前一个月开始搜集意大利的资料,然后就是分工安排,网上查攻略,看机票,订旅馆,定行程,看意大利城市之间的火车票,忙的一塌糊涂。。。。。。
    定的是早晨9点15分的飞机,那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在飞机起飞前三个小时坐上机场巴士,7月23号早晨4点40分起床,迅速的洗漱,然后拖着行李出门,赶第一班RER A线,然后换成公交车到PORTE MAILLOT,5点45分,顺利坐上机场巴士,酝酿情绪继续补觉。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到了BEAUVAIS机场,看时间尚早,于是找家面包店坐下,两个面包加上一杯热巧克力或是一杯咖啡,早餐很简单。然后就是托运行李,过安检,上飞机,两个小时的行程接着是补觉,积攒体力。。。呵呵。。。


    出行之前每天都在看意大利的天气预报,几乎每个城市都在下雨,不免有些担心。罗马的天气果真很给力,在飞机上的时候还看到机窗外飘着雨,下了飞机一片晴朗,温度还是蛮高的。随着人流到候机厅等待取行李,因为是欧盟国家,所以就不需要再办理入境了,心里还是小遗憾的,真希望看到护照是盖得满满的各个国家的入境章!到罗马市区有很多种方法,坐小火车再换成地铁是最便宜的,但是我们人手拖着一个行李箱,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是乖乖地做机场巴士方便快捷些,7.5欧的票价没攻略上说的那么贵,半个小时到达罗马的中央火车站。之前订的旅馆就在火车站附近,所以我们没有打电话叫人接,而是揣着地址一路问人一路找,一个小时之后,还真让我们找到了,连旅馆的阿姨都挺佩服我们的,呵呵。。。
    放下行李就是一阵慌乱地化妆换衣服,然后漂漂亮亮地出门去了。先到TABAC买三天的ROMA PASS,25欧。接下来就是罗马三天的行程了。因为我们第一天中午才到罗马,再加上找旅馆那些乱七八糟得琐事,我们只有半天的时间可以逛,所以我们就安排了去波波洛广场(Piazza del Popolo),西班牙广场(Piazza di Spagna)和许愿池。罗马到处都是景点,每个景点之间又相隔的很近,坐地铁也就那么一两站,我们基本上是超过2站以上,我们才坐地铁的,这样沿途的小景点也一并看了。
    我们的第一站波波洛广场(Piazza del Popolo),位于Via di Repetta,Via del Corso和Via del Babuino3条街的交叉口,从而在罗马的原北入口处形成了一个三岔口。广场以两个17世纪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圣迹圣玛利亚教堂(Chesa di santa maia in Miracoli)和圣山圣玛利亚教堂(Chesa di santa maia in Montesanto)为主要特色。广场中心是16世纪中叶奥古斯都从古希腊成赫里奥波利斯带回的方尖碑,经马西默战车竞技场(Circo Massimo)搬运到此。好了,介绍完毕,废话不多说,开始上图喽。





意大利果然也是极尽浪漫之地,连女神雕塑的手里都有玫瑰花。。。



    一群没出息的女人啊,还没开始逛,就饿得已经脚软了,算了,罗马的第一顿午餐,还是挺有纪念意义的,吃吧!吃什么呢,当然是意大利面和披萨了,不过,希望抱的太大,果然不是我们的口味!先给一路伴我们旅行的太阳眼镜露个脸吧,从上到下,分别是小香,小YSL,小香,小F,小香,哈哈哈。。。









水足饭饱之后,开始欢欢喜喜地转悠了。









    看人家的两轮玩的多轻松啊,我们几个女人非要登自行车,还是一体的,累个半死!上坡下坡,还在石子路上登,差点没下来推着走了。


    接着乘地铁就来到了西班牙广场(Piazza di Spagna)。西班牙广场位于三一教堂所在的山丘下,以登上教堂的西班牙阶梯而闻名,因旁边的西班牙大使馆而得名。137级台阶的顶端,是法国首相Mazarin在1585年下令修建的圣三一教堂(Trinita dei Monti) ,属于哥特式建筑,也是西班牙广场地标性的建筑。高高的是西班牙大台阶建于1725年,是由法国人出资,意大利人巴洛克大师贝尔尼尼设计建造的。当初本来是打算建造一座媲美许愿池的喷泉,但是经费庞大,于是改变主意建造了这个美丽宏伟的大台阶,台阶前的“小舟喷泉”是贝尔尼尼父亲的作品。






    因为当时的《罗马假日》里奥黛丽赫本主演的女主角在此买花,吃冰激淋,看人群的镜头,而成为了罗马知名度最高的广场。当短发的奥黛丽赫本坐在西班牙广场的大台阶上,把冰激淋送到唇边的时候,这座台阶就注定要成为众多影迷心中的圣地。坐在台阶上还是很能体会到当时安妮悠然自得的心境。当然吃冰激淋是不行了,因为市政府早有规定,禁止在台阶上吃东西,不能不说很遗憾了。
    现在的台阶上永远是人山人海,不仅有游客,卖花的小贩和画像的街头艺书家也聚集在这里。广场前有名牌购物街(Via Condotti),意大利名牌集中处,右边是著名的希腊咖啡馆。

    拜电影《罗马假日》所赐,许愿池(Fontana di Trevi) 是罗马境内最大的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喷泉。许愿池是十八世纪建筑师沙尔威(Nicolo Salvi)的杰作,喷泉位在三条街的交叉口,Trevi即是指此意。 这个雄伟的喷线雕刻叙述的是海神的故事,背景建筑是一座海神宫,中间立着的是海神,两旁则是水神,海神宫的上方站着四位少女,分别代表着四季。喷泉的设计者是沙维(Salvi),于1762年才完工,因此是罗马喷泉中比较年轻的一座。喷泉建筑完全采左右对称,在中央立有一尊被两匹骏马拉着奔驰的海神像,海神像是在1762年雕刻家伯拉奇(Pie- tro Bracci)的设计。在海神的左右两边各立有两尊水神,右边的水神像上,有一幅「少女指示水源」的浮雕,而浮雕上面有四位代表四季的仕女像。





    据说背对着喷泉,右手拿着铜板从左肩上的方向后投一枚硬币,如果能投进水中,就能梦想成真。第二枚则表示能重回罗马,第三枚铜钱入水会使讨厌的人离开。这是许愿池相传的三个愿望,不管到底能不能实现,但是真的很浪漫,一定要做的,呵呵呵。。。
    好了,第一天的行程就在许愿池结束了,回旅馆吃晚饭了,据说旅馆的阿姨要做韩国的拌饭,口水那个流啊!

2011-8-23 09:53:4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第二天7点钟起床,洗漱吃早餐,化妆换衣服,出门已经9点了。在第二天开始发现,这个ROMA PASS简直太好用了,地铁公交随便换不说,连各个景点的门票都包含在内,还不用排队,本来至少要排3个小时以上的古罗马竞技场,我们就在一片羡慕的注视下,穿过长长地队伍,直接进去了,跟贵宾的级别似地,当时的那个感觉岂止一个爽字了得!











    “竞技场存在罗马就繁荣,竞技场荒芜罗马也将灭亡”,古谚道尽此中娱乐场所对古罗马人生活的重要性,而这座周长527公尺,高57公尺,可容纳5万人的四层椭圆形竞技场,更是罗马帝国最璀璨的证据。
    从长场中已毁坏的地板下方,可明显的看到原本为地下室的兽栏,奴隶室和战士休息室,观众席后方则是有240个拱门的外墙。

    竞技场设计了宽敞的阶梯和走廊,并设计了80个拱门,在每一个拱门的入口处都标有数字,方便让观众很快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可以让5万人于10分钟内进入剧场内坐定,这样的设计即使在今天也是很先进的。

    古罗马竞技场,自从诞生的那天,以至于今天依然是罗马的象征。站在竞技场的遗迹上,似乎依然可以听到两千年前疯狂的观众地动山摇般的呐喊。

    直到公元608年,竞技场一直用于角斗和斗兽,中世纪时改成一个城堡,此后部分被毁,成了挖取建筑材料用于建造教堂和宫殿的场所,这样的破坏一直持续了好几个世纪,到了19世纪才被制止,并开始修复。

    不过在门口拍照的时候,几个穿罗马角斗士服装的男人冲进我们的镜头里,很热情地跟我们合照,最后拍完照却被坑了一把,竟然向我们要钱,照片也拍过了,无奈之下只能给他们了5欧,还嫌少,我们就和他们理论,差点动手打起来,光天化日之下还威胁我们,真是够窝火的了,后来又遇上他们一次,没搭理他们,竟然还在我们背后拿剑指着我们,这些没教养的意大利人,于是对罗马的印象开始变坏了。
    从古罗马竞技场出来,位于西边的就是君士坦丁凯旋门了。它是为了庆祝君士坦丁国王提早三年打败他的对手—马克森迪乌斯而建的凯旋门。作为罗马帝国最后期的伟大纪念物之一,他还模仿更早时期的古典建筑风格的,用了许多装饰性的浮雕。

    从竞技场出来顺着凯旋门的方向走大约3分钟,就是帕拉蒂尼的废墟。Palatine是罗姆鲁斯(Romulus)杀死自己兄弟瑞莫斯(Remus),并于公元前753年创立罗马的地方。


帕拉蒂尼曾是古罗马周边最豪华富丽的地方,在此可以俯瞰古罗马广场(Roman Forum)。

    贵族们都想方设法在此建房筑屋,而代代君主们更是再次兴建越来越奢华的宫殿。但在罗马衰落之后,帕拉蒂尼因年久失修,日渐荒芜。

看古罗马废墟最大的痛苦,就是不知道眼前的这堆残岩断壁到底是攻略里说的哪幢建筑。

2011-8-23 09:58:4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走完古罗马废墟时,左转爬上一个小坡,就可以到达卡比多利诺,山上主要是17世纪时,根据米开朗基罗的最初设计竣工的卡比多利诺广场,广场上有三座宫殿,左边为新宫,前面是元老院,右边则是康舍瓦托利宫。广场的中心的马可奥勒利乌斯骑马像,由青铜所铸,为仿制品。真品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自1981年以来一直存放在新宫。


    从卡比多利诺山顺着米开朗基罗所设计的台阶(Cordonata)走下来,它的地基是由两头古老的埃及花岗岩狮子守护,顶端则是卡斯特和波吕丢克斯的雕像。



    正前方就是威尼斯广场最美丽的建筑,白色的维克多艾曼纽尔二世纪念堂(Vittoriano)。因为颜色和造型的关系,纪念堂被戏称为“结婚蛋糕”或“打字机”。这座白色的大理石建造的新古典主义建筑是为了庆祝1870年意大利统一而建造的,耗时25年才建成。纪念堂正面是16根圆柱形成的弧形立面,建筑物上面有两座巨大的青铜雕像,右边代表的是“思想”,左边代表的是“行动”。第二段台阶上有米开朗基罗创作的飞狮雕像。台阶下的两组喷泉,右边的象征第勒尼安海,左边的象征亚得里亚海。



台阶中央起码的人物雕像就是完成了意大利统一大业的维克多艾曼纽尔二世。

在巨大的白色大理石建筑物下方有无名英雄墓,内部则有警察局,统一博物馆。











     从纪念堂出来,在附近兜兜转转将近一个小时,才找到了真理之口,它是一人形面孔,有鼻有眼,张着一张大嘴。相传,若谁不说真话,它就会咬住他的手。到这里观光的旅客,纷纷将手伸进嘴中试一试自己的手会不会被咬。由于千千万万只手在真理之口中伸来伸去,这张大嘴已被人们的手指磨得锃亮。1953年的《罗马假日》里格里高利·派克曾佯装把手伸进“真理之口”中而手掌被咬断,把奥黛丽·赫本演的安妮公主吓得花容失色。从此之后,真理之口名声大噪,名扬世界。



    圣母玛利亚大教堂,排行罗马四大教堂老幺,罗马全城有80座教堂是献给圣母玛利亚的,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可能是历史最悠久的。

它周围的环境并不是最优美的,但它的内部装饰却是意大利最华丽的。

走进教堂,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华丽的天顶,镶有首批从美洲运来的黄金。




天顶由古罗马建筑搬运来的40根大柱子撑起,几乎每根柱子的表面都覆盖着装饰品。

其中最突出的是雅各布托利蒂,创造的位于半圆壁龛中的镶嵌图案,公认为罗马中世纪镶嵌艺术传统的最好作品。

即使站在街道上,也可以看到图拉真广场,一座形状巨大的半圆形建筑,它拥有覆盖三层楼的商店和办公室。









     好了,第二天的行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对第三天的梵蒂冈满怀期待ing。。。
(未完,待续......)
2011-8-23 10:03:2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summer淘 于 2011-8-23 11:11 编辑

                      暴走罗马第三日   
果然安排三天的罗马行程是很赶的,虽然我们对文化历史不怎么感冒,但是每天还是马不停蹄,走马观花似地暴走,第三天依然有很多景点是一定要逛的,比如说梵蒂冈,这个可是第三天的重中之重了,几乎花去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早上从地铁里出来,往梵蒂冈的方向走去,一路上遇上很多私人导游跟我们搭讪,懒得搭理,我们做的功课都已经可以给别人做导游了,更别说导自己了。看到梵蒂冈博物馆方向排的蜿蜒曲折的队伍,终于见识了人生中最壮观的一次排队,我们差点都绝望了。于是决定先逛圣彼得广场和教堂。
    贝尔尼尼设计的圣彼得广场其实恢宏呀,从上往下看,整个广场像一个钥匙孔。
    广场中央有古埃及方尖碑,两侧各有一个小圆盘是标志,上面竖着廊柱的中心点,只要站在这个圆盘石向柱廊望去,原来四行交错排列的柱廊则成为一条直线。方尖碑四周的地上标示这8个方位,其中最靠近教堂的那面标志就是“WEST PONENTE”(西风)。


    广场由四排多立克式圆柱形成的两个半圆形的柱廊围城一个巨大的椭圆,柱廊下方由284根廊柱支持,上方分列着140尊圣徒雕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这个应该是现在梵蒂冈现任的教皇了。



    在这里,要不得不提一下意大的教堂的一些规定了,穿吊带,短裤,短裙是不可以进入教堂的,所以所穿的衣服一定要盖着肩膀,遮住膝盖,幸亏我们之前有做功课,包里都装了小外套和披肩,随时把自己裹起来,以便顺利进入教堂中参观。

    圣彼得大教堂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虽然这里只有很少的重要的艺术藏品,但却是天主教的圣地之一。大教堂共五扇门,最右边的一闪是圣门,只有每25年里的圣年才打开一次。

一进入教堂,首先让你惊叹道喘不过气来的就是它那令人惊愕的巨大面积。



   教堂内部装饰华丽,华丽到令人惶恐不安,令人窒息。现在我们见到的教堂中央著名大拱形屋顶是米开朗境罗的杰作,双重构造,外暗内明。对于这个大圆顶,曾有过百年的波折,最先是布拉曼特于1506年设计,1514年他去世后拉斐尔接替了他。六年后,拉斐尔也去世了,教会对教堂顶部借鉴哥德式的设计,强调黑暗与光明的对比,采用了玫瑰花窗,于是出于对教堂入口处的光线对比效应的考虑,圆顶被取消。后来米开朗基罗以71岁高龄接替了这项工作,以“对上帝,对圣母,对圣彼得的爱”的名义,恢复了圆顶。



    刚走进大门处的两个小天使捧圣水缸的雕塑,艺术家把小天使和圣水放在一起,是因为那时的人们视水为上帝赐予人的圣洁之物,水是生命之源。



    教堂里最著名的就是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圣母哀痛雕像,圣母玛利亚怀抱死去的儿子耶稣的悲痛感,和对上帝意旨的顺从感在作品中刻画得淋漓尽致,1972年这尊雕像被毁坏,现在已经用防弹玻璃保护起来了。

    贝尔尼尼设计的青铜华盖,它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援撑,足有5层楼房高那么高。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著99盏长明灯,而下方则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这座祭坛上,面对东升的旭日,当着朝圣者举行弥撒。左边的楼梯通往教皇的地下陵墓。另外,面前的左边有珍宝馆的入口,那些豪华的圣器皿类显示着梵蒂冈的力量。





    面朝华盖,右后方是一尊13世纪的宝座上的圣彼得雕像,很多人排队去摸他的右脚,因为摸他的右脚能带来神的保佑和好运,所以他的右脚已被朝圣者的亲吻磨的很光滑。













     右边中殿的尽头有电梯和楼梯,通向拱顶一楼。登上圆顶的入口在面向教堂外侧的正面时的右手边。尽管有电梯,要到屋顶庭园还必须要登330级台阶,狭窄陡直的楼道,会带你到达最上层的穹顶,从屋顶可以俯视罗马全程风景,但这的确是一段疲惫漫长的登高之旅。



       大教堂左边的大门有皇家卫队守卫,皇家卫队就是梵蒂冈国家的军队。他们身穿红黄蓝三色条纹的古代骑士服装是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人,手握长戟,威风凛凛,他们都是瑞士人,据说在16世纪初教皇受到神圣罗马帝国的进攻,为了保卫教皇,100多个瑞士卫兵战死在教堂外,当时的教皇非常感动,于是决定世世代代雇佣瑞士卫兵保卫教堂。





2011-8-23 10:10:3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summer淘 于 2011-8-23 11:17 编辑

从教堂出来,已经是下午一点了,梵蒂冈博物馆还要排很久的队,由于已经是下午了,队伍比早上短了一点,我们依然拍了半个小时的队,。梵蒂冈博物馆是西欧收费最贵的博物馆之一,票价16欧,学生票8欧。馆内分别展示着各个古文明时期的珍贵文物是资料,展示厅长达七公里,内部区分有凯撒馆,古雅典文明馆,克里蒙馆,埃及馆,西斯塔教堂等。







博物馆内以希腊罗马时代的雕塑最为精彩。









回廊内最著名的画作为“波尔哥的火灾”(Fire in the Borgo)。
    (Stanza della Segnatura)以天花板壁画“雅典学园”(The School of Athens)驰誉于世,是拉斐尔在25岁左右的作品,四幅主画为:“圣体的争论”、“雅典学园”、“三大德性”和“帕纳索斯山” (Parnassus) 。 *艾略多罗室(Stanza di Eliodoro)的作品以表现神意和奇迹的主题为焦点,“希略多拉斯的放逐” (Expulsion of Heliodorus from the Temple)描绘耶路撒冷遭掠夺的景象、“波塞纳的神奇弥撒”则表现足与提香媲美的色彩光辉。拉斐尔回廊内的画作取材于旧约圣经,因此又被称为“拉斐尔的圣经”。












梵蒂冈博物馆的旋转楼梯也是很有特色的。

    我们从博物馆出来差不多都4点半了,根据攻略上说,坐地铁三站很快就能到圣天使堡,结果我们从地铁出来转悠了一大圈才找到,后来发现其实离梵蒂冈博物馆很近的,我们却兜了一大圈。圣天使堡(Castel Sant’Angelo)是罗马台伯河右岸一座圆形的古老建筑,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宏伟建筑原本是古罗马皇帝哈德良(Hadrian)的陵墓。传说是由哈德良皇帝亲自设计,这一浩大的工程始建于公元135年,竣工于公元139年。哈德良皇帝于死后一年(公元138年)才与其妻子和养子入葬于这座陵墓。哈德良陵墓的地基为边长86.3米的正方形,地基的上面建造了一个直径64米、高度21米的圆柱体,其上则是土质的巨大圆形陵墓。陵墓的顶端是驾驶着青铜四马战车的哈德良皇帝雕像。 此后,直到公元217年的卡拉卡拉皇帝,有许多的皇帝及其皇室人员的遗体安放于此。



    公元134至139年,台伯河上建筑造了一座通向陵墓的大桥,此桥曾用哈德良皇帝家族的名字Elio(艾里奥)命名。该桥曾于1450年倒塌,随后在原桥基础上得以重建。桥面很宽阔,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保护大桥政府禁止了汽车的通行。桥的两旁本来是没有雕像的,1535年,教皇克莱蒙特七世(Papa Clemente VII)下令建造了圣彼得(Saint Peter)和圣保罗(Saint Paul )两位圣人的雕塑。

    从桥的南端走向北端,一共有十二座天使的雕像。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贝尔尼尼策划并与其徒弟塑建的,圣天使桥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这座桥是台伯河上最古老的虹桥,也被称为罗马最美丽的桥,它在很多电影里都有出现过,如《罗马假日》,《天使与魔鬼》,歌剧《托斯卡》等等。

     然后我们根据攻略,顺着街道一直走,就找到了万神殿。它是公元前27年为庆祝奥古斯都大帝的胜利而兴建,公元120年哈德连大帝时代增建了圆顶建筑,被米开朗基罗赞叹为“天使的设计”。万神殿(Pantheon)的Pan是指全部,theon是神的意思,指供奉罗马全部的神。由于608年它被献给教会作为圣母的祭堂,所以在中世纪消灭罗马异教痕迹的清洗行动中逃过一劫,成为罗马时代独创的建筑物中保存得最好的。现在的万神殿是为意大利带来荣耀的艺术家拉斐尔和为意大利统一作出了贡献的埃曼纽尔二世、温贝尔特一世等人的陵墓。  正面的16根圆柱让人联想到古希腊建筑。殿堂建造比例协调,计算十分精确:直径与高度相等,约43米;大圆顶的基座从总高度一半的地方开始建起,殿顶圆形曲线继续向下延伸形成的完整球体恰巧与地相接;拱门分担了整体的重量,整个殿堂内没有一根柱子。这是建筑史上的奇迹,表现出古罗马的建筑师们高超的建筑知识和深奥的计算方法。右侧见万神殿结构图。  万神殿还是第一座注重内部装饰胜于外部造型的罗马建筑。神殿入口处的两扇青铜大门为至今犹存的原物,高7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门。藻井装饰着美丽的雕刻,圆形屋顶上开有直径为9米的天窗,既有采光和计时的实用功能,又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












从万神殿出来往西走,就是罗马最美丽的广场纳沃纳广场了。

    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它都是一块吸引游客的天然磁铁,人们愿意花上个把小时让自己置身于众多咖啡馆中,同时还可以欣赏卖艺者得表演和画肖像画的街头艺术家的作品。

    广场呈细长形状,是因为古罗马时代在这里进行战车的竞技。据说中世纪时期这个广场全是水,是戏水和游船的地方。还有与周围的建筑非常协调的3个喷泉,分别是“海神喷泉”“四河喷泉”和“摩尔人的喷泉”。中间的“四河喷泉”是贝尼尼建造的,代表世界的四大河流——尼罗河、恒河、多瑙河、拉布拉多河的四座雕像环绕着方尖碑。贝尼尼和设计了喷泉前面的圣安尼斯教堂的波罗米尼两个人都是当时非常活跃的巴洛克派的主要人物,但两人关系很糟糕。据说有这样一段轶事,贝尼尼在设计喷泉时说:“简直不忍目睹的教堂”,并将尼罗河的头用布裹起来;又说,“教堂如果倒了就麻烦了”,所以将拉布拉多河的手朝着教堂方向伸出去。
广场北边是“海神喷泉”(德拉·波尔塔建)。

     位于中心的四河喷泉(贝尔尼尼建),喷泉中的雕塑分别象征着四条天堂河流(多瑙河,尼罗河,普拉特河,恒河)以及已知世界的四个角落(亚洲,非洲,欧洲,美洲),欧洲多瑙河(脸面向内,双手伸向方尖碑),美洲普拉特河(身体向外,脸后仰注视方尖碑)。

非洲的尼罗河(用布蒙着头,隐喻尼罗河神秘的源头),亚洲恒河(左手拿着一根桨)

南面是“摩尔人的喷泉”(贝尔尼尼建)。

    从摩尔人的喷泉旁边背对广场向右走50米左右,三叉路口的左边有一座快要倒塌的塑像,这就是帕斯魁诺。据说中世纪的时候,对黑暗统治和社会不满的市民们将写满讽刺当政者和教皇的信贴在这座塑像上,第二天路过的人们读后边笑边议论以解除忧愁。如今虽然没有什么值得指责的,喜欢讽刺的罗马人仍然把用罗马方言写成的讽刺信挂在塑像上。那些边读边嗤嗤笑的罗马人大概也跟过去没什么两样。
    由于第一天去许愿池的时候,游客很多,没有时间许愿,所以决定离开罗马之前要再去一次。一路上忙着翻包掏口袋的找硬币,怎么说也得把那三个愿望给许了吧,当时的那个表情啊,真叫一个虔诚!哈哈哈。。。
    到这里呢,罗马的三日暴走就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就要离开罗马,前往比萨了,充满了期待!
2011-8-23 10:15:1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summer淘 于 2011-8-23 11:20 编辑

                    比萨斜塔   
    第四天早上4点50分匆匆起床,洗漱收拾行李,5点40分出门往火车站方向走,因为从罗马到比萨,坐火车的话四个小时左右,所以我们要赶6点15分的火车,这样既能在火车上补觉,还不浪费时间。十点多下了火车,找寄存行李的地方,然后乘公交车往比萨斜塔进军了,过桥的路途中竟然看到了据说是世界上最小的教堂,果然很小,静静地立在河畔。。。
    去比萨的这一天,是天气最好的一天。晴空万里之下,一座倾斜的白塔,感叹何等的神奇与伟大!









    当看到斜塔下没人排队的时候,心中还小窃喜了一下,终于可以登上斜塔,亲身感受一下身在其中的感觉了。结果问了一圈才知道,原来现在为了保证斜塔不会倾倒,登塔是要提前预约的,竟然每个小时都有人数的限制,而我们去的时候,都已经预约到了下午五点之后了,于是很遗憾地只能在下面狂拍一番了。

    离开斜塔已经是下午两点的时间了,坐了公交直奔火车站,想着如果能提早到佛罗伦萨的话,行程可能会更充裕一点,毕竟在佛罗伦萨,我们有一天的时间是要去购物的,于是一群女人拉着行李狂奔在火车站的情景,现在还历历在目!佛罗伦萨,我们就要来啦!

2011-8-23 10:18:1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summer淘 于 2011-8-23 11:30 编辑

                     佛罗伦萨   
一个多小时之后,我们就到了,旅馆真的就在火车站对面的楼上,果然很近!放下行李,稍作休整,就冲出了门,先到火车站旁边的旅游窗口拿地图,然后再到火车站后面的巴士站买第二天要去购物的那个小镇的票,结果被告知巴士开车前两个小时才能买票,那只能是第二天早上过来了。于是拿着地图,兴冲冲地开始逛了。
院落里年代久远的小喷泉。

街道上独具特色的街灯。


    圣母百花大教堂,全称佛罗伦萨圣玛丽亚鲜花大教堂(Santo Maria del Fiore),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座伟大建筑。1295年由阿尔诺沃·迪卡姆比奥在原先的佛罗蒂诺大教堂的基址上兴建,1496年才最后完工。  
    这座教堂大圆顶是世界上第一座大圆顶,是菲利浦·布鲁内莱斯基(1377~1446)的杰作,设计并建造于1420年到1434年间,这位巨匠在完成这一空中巨构的过程中没有借助於拱架,而是用了一种新颖的相连的鱼骨结构和以椽固瓦的方法从下往上逐次砌成。圆顶呈双层薄壳形,双层之间留有空隙,上端略呈尖形。它高91米,最大直径45. 52米。圆顶内部原设计不作任何装饰,后来瓦萨里和祖卡里(1572~1579)在里面画了壁画。屋顶灯亭也是由布鲁内莱斯基设计的。连灯亭在内,教堂总高为107米。圆顶内有螺旋形阶梯直通穹顶,可鸟瞰全市风光。圆顶内还陈列了米开朗杰罗雕刻的圣彼德像和约200平方米的巨幅壁画《末日的审判》。



    教堂侧面有两扇十分壮观的大门:北面是十五世纪的曼多尔拉门,南面是十四世纪的卡诺尼奇门。教堂内部为拉丁十字形,长153米,宽38米,可同时容纳一万人,是世界第四大教堂。

  



    教堂的外立面到1587年仍未完成,为完成这一工程,举办了多次竞赛招标,约三个世纪后才于1871年选中建筑师埃米利奥·德法布里的方案,于1887年竣工,用的是卡拉拉的白色大理石、普拉托的绿色大理石和玛雷玛的粉红色大理石,整座建筑显得十分精美。



教堂旁边专注拍照的小孩子,呵呵呵




竟然在教堂那儿,赶上了传统的庆典。






    米开朗基罗广场是由朱塞佩·波吉设计,始建于1868年,从广场向佛罗伦萨城内望去,红色砖瓦,式建筑尔诺河,圣母白花大教堂的圆屋顶等等都看得清清楚楚,全景的佛罗伦萨更显古老和典雅。米开朗基罗广场建成时,广场的中心,摆放了米开朗基罗所雕刻的大理石雕像——《大卫》。上世纪,佛罗伦萨市政府从保护雕塑的角度出发,将雕塑移进了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而广场上则立了一座青铜制的大卫复制品。  


  




    这座大卫雕像,虽是复制品,但也可以从他身上领略大卫的那种坚毅的神采、完美的身材、力与美的结合。据说米开朗基罗创作大卫时,所使用的石头并非一座完好的大理石。就是这块略有瑕疵的石头上,米开朗基罗一改大卫传统的血*腥形象,历时3年,创造了一个准备参加战斗的大卫,紧张的肌肉、专注的神情是那么自然,大卫也成为米开朗基罗的不朽之作。根据解剖学专家最新研究表明,这座高5.5米的雕像,人体的肌肉比例极尽完美。







广场上的街头表演艺术家。

貌似是学艺术的学生,竟然是用彩色的粉笔在地上作画

老桥上的风景

远远望过去的老桥



不同于罗马整个城市犹如废墟般的古老的建筑,佛罗伦萨安逸,静谧,令人整个身心都能放松下来。。。

    在意大利的第五天,也就是佛罗伦萨的第二天,又是早早地起床,一刻懒觉都不能赖。终于不再是逛景点了,购物购物去喽!赶第一班巴士,坐在最前排,以备到站后迅速地冲向THE MALL,因为不到十点,所有的名品店还没有开门,我们就随意地小逛了一下,还是蛮失望的,怎么感觉还没有巴黎的VAL D'EUROPE大呢,店铺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多,于是我们就把所有的希望放在了PRADA,在门口蹲守!呵呵呵,价钱虽然比巴黎便宜,也有折扣,但是还不到我们心理能接受的折扣价,不死心,于是我们几个女人就开始商量,准备打的去PRADA的工厂逛逛,据说那里的PRADA和MIU MIU几乎都是五折的,很心动很心动!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了传说中的PRADA的工厂,真是够大的,火速取了号码,冲进现场,两个小时之后,每个人都满载而归,此行的目的终于都达到了。外面飘起了雨,没有出租车,只能打电话叫车了,价钱自然比来的时候要高,但是没办法,下雨嘛!来回打的平摊下来,每人27欧,还在接受的范围,不过每个人都抢到了自己心仪的包包,这是最开心的事情了!回到THE MALL,继续逛各个名品店,看着时间赶4点的巴士。回到佛罗伦萨的时候,天空已经转晴了,回旅馆放下了大袋小袋,准备去老桥上看看。
    是佛罗伦萨市内一座中世纪建造的石造拱桥,横跨在阿诺河上,桥上直到目前为止仍有商店存在。桥上的店铺最初为肉铺,现在则多半是珠宝店和旅游纪念品贩卖店。这里也许就是佛罗伦萨最贵的地方,金银珠宝琳琅满目,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让你看的眼花缭乱。老桥也被认为是意大利现存最古老的石造封闭拱肩圆弧拱桥。
    1283的某一天,诗人但丁在这个老桥上和其终身爱恋的美丽少女贝特丽丝相遇,少女后来被迫嫁给了一位伯爵,不久便夭亡。一见钟情的但丁并没有因此忘却这段真情,一生当中他内心一直爱恋着在老桥上邂逅的这位心中人,饱经风霜的老桥见证了但丁美好的初恋。“她竟然向我点头示意,把她那不可言传的款款情深传递给了我,这对我来说,可视为一种天恩,我感到我获得了无以复加的天恩...那是这一天的九点整。”因为有了老桥,才有了但丁和贝特丽丝的相遇,才成就了但丁的早年诗作《新生》,也正是因为但丁和贝特丽丝的故事才让老桥从此声名鹊起。



河边围栏上各式各样地同心锁。

站在桥上,恋人间的爱情将永远定格,那一刻,用钥匙上了锁,然后再把钥匙扔进河里,爱情就成了永恒。

古老街巷里的墙壁,门牌号,绿色植物。

小小巷里可爱的橱窗摆设。



冰激凌店里超可爱的布衣冰激淋装饰。





(佛罗伦萨完,敬请期待威尼斯。。。)

2011-8-23 10:29:0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梦幻水之城——威尼斯     终于要写到威尼斯了,心里那个激动啊,那个澎湃啊!威尼斯,是一个想让人死在那儿的城市!跟荷兰的羊角村极像,都是水上的城市,但是一个安逸静谧,犹如世外桃源,一个大气磅礴,回味悠长。。。
     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著名的旅游与工业城市。它与帕多瓦组成大帕多瓦-威尼斯地区,别名“亚得利亚海的女王”,“水之都”,“面具之都”,“桥之都”,“漂浮之都”,“运河之都”,“光之都”,无数报刊曾形容它无疑是最美丽的人造都市,也称赞它是欧洲最浪漫的城市之一。水城威尼斯共有117条水道,118个小岛和401座桥梁,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满世界都是公交车,只有威尼斯是公交船!!

威尼斯的TAXI也是小艇哦!























     早早起床的生物钟已经养成,抱着对威尼斯梦幻水之城的向往,很兴奋地起床,洗漱吃早餐,拿上旅馆老板给的地图,冲到楼下的Tabac买24小时的船票,没想到头发斑白的店主,知道我们从法国过来的,竟然拿法语热情地跟我们聊了半天,然后坐上公交车往主岛方向进发。我们原本的计划是坐42路公交船,先到玻璃岛,然后是彩色岛,最后再到Lido岛的,这样是最节约时间的路线。结果一时兴奋地忘了看来的到底是几路公交船,就跳了上去,还一路左瞧瞧右看看,一刻也没有闲下来。后来竟然直接到了Lido岛,我们还纳闷是不是过了站忘下船才会跑到Lido岛的,结果我们下船才看到竟然坐了51路公交船。既然已经来了,那就先逛着吧,于是这一天的行程都是倒着走的。


  

     Lido又译为丽都,是意大利威尼斯东南方的一个18公里长的沙洲,住有20,000居民。很多游客(主要是意大利人)每年夏天到这里度假。现在岛上的赌场已经关闭了。每年的8月底9月初威尼斯电影节会在这里举行。

    Lido岛上有三个居民区,最北部的是丽都,这里也是举办电影节的地方,拥有豪华饭店。中部的马拉莫克是岛上最早的居民区,很长时间里也是岛上唯一的居民区。它是威尼斯公爵的住处。南边的阿尔贝罗尼有一座堡垒和一个高尔夫球场

     海岛朝向亚得里亚海一侧至少有一半的长度是沙滩。其大多数部分属于不同的夏季度假饭店。托马斯曼《威尼斯之死》就是在这些饭店之中的一家发生的。只有在岛的北端和南端有两个巨大的公共开放的沙滩。
     岛上最繁华的是圣玛利亚·伊丽莎贝塔大街,它长约700米,从朝向威尼斯一侧的浅海到亚得里亚海滨横跨丽都,街旁有许多旅馆、商店和招待旅游者的饭店。在浅海的一侧有去往威尼斯(15分钟)、意大利大陆(35分钟)、其它岛屿和威尼斯马可波罗广场(60分钟)的船。
     1202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开始时,上万十字军被困在岛上,因为他们无法向威尼斯交付他们的船费。

竟然在海边看待一只从海里冲到岸边的水母,好大哦!

     其实Lido岛并没有什么特色吸引游客,唯一的就是它长长地沙滩了。但比起西班牙西切斯海滨小镇的黄金沙滩,那可是差点儿。早上十点多的时候,沙滩上已经有很多人,搬了躺椅在沙滩上晒太阳了,不过Lido岛的海浪很小,海平面很平静,但是我们都没有带比基尼,所以只能在浅水区跑来跑去。不过沙滩上有很多被海水冲上来的贝壳,于是又开始兴奋地捡贝壳玩儿。一个小时后,大家也玩的差不多了,我们就回到公交船的码头,等船去玻璃岛(Murano)。
     由于之前上错了船,所以后面我们再乘船的时候格外小心,但是还是不可避免地浪费了很多时间,因为倒着玩的公交船实在是不那么多,也不那么方便,去玻璃岛竟然就转了两次公交船。









     一上岛的那个兴奋劲儿又来了,看到商店就往里面冲,玻璃岛果然不负其名,但是东西也贵的离谱!而且,我的悲剧就发生在了玻璃岛。刚进一家小店,就被店里的玻璃制的花朵戒指和项链坠所吸引,忍不住地往手上套,放回去的时候,一不小心没放好,就从盒子里掉了出来,没办法,只能买了,摔掉了一片花瓣可以粘上去,但是尺寸也太大了吧,套在大拇指上做扳指都左摇右晃,看来回去只能放在家里添堵了!以至于后来我们再进那些商店,我们都小心翼翼地走着看着,生怕一个不小心,把一个不起眼的东西撞掉,到时候就是把我们卖了也赔不起呀!还是很庆幸摔的只是一枚戒指,要不然我非哭死不行了,于是郁闷地心情也就释怀了。



这个七彩气球的玻璃挂饰,是我们最喜欢的了,但是,价钱也让我们瞬间清醒!穷游啊,就是要考验我们毅力的!













真的不得不感慨这些美丽的玻璃制品。






2011-8-23 10:35:3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接下来就是彩色岛(Burano)了,那个梦幻地就像是在童话里一样的小岛,我们来啦!



















就是因为每栋房子都有鲜花的点缀,才会更加令人流连忘返,赞叹不已!





















     实在是太,太,太喜欢这栋房子了,粉粉的外形不说,光是房顶上的小天台就让我们眼冒桃心了,木制的结构,四周围着鲜花,还有那随风轻摆的纱帘。。。所有女人浪漫的终极幻想,真想拥有它!



     因为每个小岛都不大,所以平均下来都是差不多一个小时就逛完了,但是往返各个小岛却花了差不多同样的时间。坐船来到威尼斯主岛,大概已经是下午5点的时间了吧。
     
2011-8-23 11:41:5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在主岛上,我们见到了意大利最著名的水上交通工具——贡多拉(Gondola),它有十分悠久的历史,11世纪是贡多拉最盛行的时期,当时的数量超过了一万只,但如今的威尼斯仅剩下了几百只贡多拉。它是威尼斯特有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船只。

     贡多拉船身全是黑色,由一名船夫站船尾划动,几世纪以来,它一直是威尼斯境内的主要交通工具。贡多拉是威尼斯特有的,完全由手工制作,制造一艘贡多拉需要花费8种不同木材的共280块木头。

     贡多拉是长约12米、宽约1.7米的黑色平底船,装饰华美,两头高翘呈现月牙形,船身采用的是不对称设计,停泊和航行时船身略微向右倾斜,航行时可以抵消站在左侧船夫的体重和船桨的划动,使得贡多拉能够笔直前进,避免原地转圈。
     圣马可广场(Piazza San Marco)是威尼斯的中心广场。它是由公爵府,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钟楼,新,旧行政官邸大楼,连接两大楼的拿破仑翼大楼,圣马可图书馆等建筑和威尼斯大运河所围成的长方形广场,长约170米,东边宽约80米,西侧宽约55米,广场四周的建筑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美建筑。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是唯一被称为“Piazza”的广场,其他的广场无论大小皆被称为“Campi”。圣马可广场在欧洲城市的广场中是独一无二的,它座落在市中心,却不像其他广场那样受到交通的喧闹,这归功于威尼斯宁静的水路交通。作为威尼斯的地标,圣马可广场受到游客、摄影师和鸽子的格外青睐。19世纪法国皇帝拿破仑曾称赞其为“欧洲最美的客厅” 。广场沿海的那面有两根圆柱,一根雕有威尼斯的市徽(现在的守护神),另一根则雕刻着狄奥多尔(以前拜占庭时期的守护神)。











     广场上的鸽子巨多,如果有带面包之类的东西,它们是非常配合拍照的。晚上的圣马可广场有时会有音乐会。近年来,圣马可广场每年浸泡在水中的时间都超过了120天,当月圆,高气压,季风来时,圣马可广场都可能被潮水淹没,当潮水来临时,广场上也会搭造一些超过潮水水面的架子,方便游客游览。











     圣马可钟楼为威尼斯的地标之一。高98.6米,构造简单,下半部是由砖块构成的巨大柱状建筑,边长12米,高50米;上方为拱形钟楼,共放置了5座钟,拱形钟楼的外部是由分别由狮子与威尼斯的女性图像(la Giustizia)所妆饰。在钟楼的锥形尖端上,放置了一个金色的风标。圣马可钟楼是在1514年建造完成的,不过在1902年圣马可钟楼突然倒塌,现在看到的圣马可钟楼是在1912年所重建的。







     叹息桥建于16世纪,完工于1600年,造型属于早期巴洛克式风格,封闭式的拱桥由石灰岩铸成,呈房屋状,上部穹隆覆盖,封闭得很严实,只有向运河一侧的石梁上开有两个小窗。叹息桥横跨在Rio di Palazzo河上,桥的左侧是总督府,右侧是监狱。它的名字是19世纪,英国诗人“风骚的浪漫主义文学泰斗”拜伦所取,囚犯们在总督府接受审判被宣判后,从总督府经由叹息桥走向死牢,他们面临的将是永别俗世。叹息桥有如隔绝生死两世,所以从密不通风的叹息桥走过时,从桥上的窗口望最后一眼美丽的威尼斯,不禁一声长叹。

     威尼斯有一个传说,日落时如果恋人们在叹息桥下的贡多拉上亲吻对方,就将会得到天长地久的永恒爱情,这个传说是的叹息桥成为世界上最具浪漫色彩的桥之一。






里亚尔托桥(Ponte di Rialto)是威尼斯的3座横跨大运河的桥梁之一,也是最古老的一座桥梁。
   
     里亚尔托桥建于1180年,原先是一座木桥,后改为吊桥。1444年,观看费拉拉公爵婚礼的民众踩塌了这座桥,后由建筑师安东尼·达庞特(Antonio da Ponte)所设计,在1591年落成。桥顶有一个浮亭,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以这里为背景。里亚尔托桥属于文艺复兴风格,全部用大理石筑成,也被称为“白色巨象”,两旁则是市场及餐厅。


2011-8-23 11:46:2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威尼斯到处都是这种悠长的水巷,前后望不到头...










小巷深处的店铺,卖的尽是美轮美奂的面具...








竟然还有这么可爱的国际象棋,一看价钱,突然发现钱也很好看,就拍张照留念吧。



威尼斯的水果蔬菜市场,看来还是西班牙的最便宜。



坐在圣马可广场前码头的游客及威尼斯的传统交通工具贡多拉。

环游一圈回到威尼斯海港的豪华大油轮

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让我们的心不由地雀跃。。。

     又是一艘豪华大油轮,依稀可以看到最高层的甲板上站的密密麻麻的人群,真羡慕他们呀!明年吧,明天一定要坐豪华大油轮围着希腊,意大利转一圈,呵呵!










     由于时间的关系,第八天的早上,我们一早就收拾好行李,离开了旅馆,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把行李箱寄存在了火车站,然后坐着公交船,对威尼斯主岛又进行了一次环顾,然后于下午两点多,踏上了开往罗密欧朱丽叶的故乡的火车——VERONA,又一个极尽浪漫的地方,在等着我们这群誓死将浪漫进行到底的女人!!!
2011-8-23 11:48:2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summer淘 于 2011-8-23 13:04 编辑

                                            浪漫VERONA
提起VERONA,估计大家都不知道,但是一说起罗密欧与朱丽叶,很难找出人来说不知道的。没错,这正是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乡,我们要亲眼去见证一下,当年他们午夜幽会的那个阳台。     很悲剧的是,小小的一个VERONA竟然有三个火车站,太BT了,当我们一觉醒来,看见站台上有VERONA的标志,就拉着行李匆匆忙忙地跳下了车,结果可想而知,我们下错站了。下一班车在一个小时之后,看着外面的大太阳和我们大包小包的行李,于是很泄气地坐在候车厅等下一班的火车。
     维罗纳位于意大利北部阿迪杰河畔,威尼斯西65英里,是一座融远古文化河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古城,拥有悠久的历史,旖旎的风光和美丽的传说。

     在古代,这里是罗马的殖民地,有许多罗马史迹,包括公元1世纪的阿莱纳圆形大剧场,其规模仅次于罗马的科洛塞奥斗技场和卡普亚的圆形剧场、现作为作为歌剧演出场地;还有建于同时期的罗马剧场、50 多座不同时代与风格的教堂、24座王公贵族的宫殿、3座戈特式大钟楼、数10座城堡、以及大大小小建筑别具一格的王公陵墓。














2011-8-23 11:57:54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