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郎咸平:高铁时代的恐慌(转)

12
回复
1109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11-7-26 18:13:51

新浪微博达人勋

看过了,挺早的东西。
2011-7-26 19:11:3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没看完, 不过很显然, 他拿德国高铁的密度和中国高铁的密度做比较, 不知到是药说明什么,
拜托下次和长三脚, 猪三脚比哈。。。
2011-7-26 21:54:2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恩 视频看过了 也是老狼的粉丝 主要是说增加速度和班次不如投点精力到管理,调度上来的有效
2011-7-26 22:06:3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中心思想是:提速不如增加车次;引进高铁不如继续发展绿皮火车。

猛一看觉得很有道理,但是一琢磨,觉得怪怪的。我不是学经济的,也不懂这些大道理,可能说的不对。但是思考一下,实在不觉得提速和运力之间有什么冲突,在经济允许的前提下,要是可以1个小时从上海到北京,谁愿意在绿皮火车上睡通宵?而且,笔者是到底是有没有真正在发达国家观摩过?这边的火车,也是有快有慢的好吧!比如TGV快,TER就很慢了。国家那么大,农村那么多,快车慢车都需要的。

我没觉得铁道部的发展计划没错,早晚要进入高速时代的,特别是中国这么大,要是有火车座,我还真不想那么麻烦坐飞机,中国铁路的问题是出在贪*污,管理和营运上,不是提速和改革上。

科技进步,火车提速没错吧!

Ciseler
2011-7-28 11:31
那好吧 
大白肚奶哼
2011-7-28 00:34
你不用强调“多”字,放你那段话的语境里,中国话说得正常点儿的没有用它来称呼别人的。 
Ciseler
2011-7-27 17:28
笔者:文章或书的作者(多用于自称) 
大白肚奶哼
2011-7-27 17:12
第三行“笔者”一词一般不是用于自称么?难道你就是传说中的郎咸平的马甲? 
Ciseler
2011-7-26 22:27
改错:我没觉得铁道部的发展计划有错。 
2011-7-26 22:26:2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Ciseler 发表于 2011-7-26 22:26
中心思想是:提速不如增加车次;引进高铁不如继续发展绿皮火车。

猛一看觉得很有道理,但是一琢磨,觉得怪 ...

个税改革,起征点3000,全中国2400万人交得起个人所得税,我觉得高铁既然目的是跟飞机竞争,那这一小撮人还是可以等一阵子的。
2011-7-27 11:29:1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Ciseler 发表于 2011-7-26 23:26
中心思想是:提速不如增加车次;引进高铁不如继续发展绿皮火车。

猛一看觉得很有道理,但是一琢磨,觉得怪 ...

举个例:
在一条铁路线 (往返)上有4种车:A: 高铁 220km/h ; B 动车150km/h; C 快车 100km/h ; D普通绿皮车 70km/h.
假设,我们现有 : 2 个高铁, 4 个动车, 6 个快车,6个绿皮车. (on dirait que chaque train peut prendre le même nombre de voyageurs),一位速度不一致,要考虑让车的问题:A>B>C>D.
1 天 24 小时,不考虑其他因素,问: 你如何最大化的安排车次运行密度 ?  调度呢?(谁数学好,给解答以下,谢先)

反例子:

在一条铁路线 (往返)上有1 种车 : C 快车 100km/h. 在1天24 小时, 车次运行密度 :最简单,每10分钟/次, (24H*60min=1440min),   密度 : 144次/j.
2011-7-27 14:26:2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steam 发表于 2011-7-27 14:26
举个例:
在一条铁路线 (往返)上有4种车:A: 高铁 220km/h ; B 动车150km/h; C 快车 100km/h ; D普通绿 ...

给你四个字,因地制宜。

中国的铁路没办法生搬硬套德国的运营。

那么多村,县,不可能保持平均密度。

中国有春运,黄金周,寒暑假这些因素。

汽车普及率也没国外高。

淡季和旺季怎么能用一种运营方式来解决?那淡季不是很浪费运力?
2011-7-27 15:27:4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l!l!an 发表于 2011-7-27 16:42
为什么要春节一窝蜂的全部回家啊?中国那么大,为什么中国文化非要整齐划一在春节这个时候聚集在同一个地方 ...

我去年圣诞节的时候想去加拿大,票贵到天上去你怎么不说呢。平时400,圣诞节1400

补充内容 (2011-7-27 16:57):
农民工,你干什么非要春节回家呢?
l!l!an
2011-7-28 15:42
不好笑,真的很疼,大拇指也骨折了,那人真的很没有素质,早知道我就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去帮忙,好心没好报 
steam
2011-7-28 14:14
lol, ça fait mal !!! 
l!l!an
2011-7-27 17:13
我就是不理解为什么非要那一阵回家,反正我是经常春节不回家的,自从有一次在满满的火车上被人夹掉了手指甲起,只要看到人多,我就离开。 
2011-7-27 16:54:4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雅歌 发表于 2011-7-27 17:54
我去年圣诞节的时候想去加拿大,票贵到天上去你怎么不说呢。平时400,圣诞节1400

补充内容 (2011-7-27 1 ...

一是这心里面根深蒂固的观念,春节回家几乎是他们最容易实现的愿望了。
二来,想平时回家也得有假才行,你过年不放假老板还要放呢,你老板不放假,别的相关企业还要放呢,农民工又不是搞科研的,自己想什么时候放假就什么时候放假......
2011-7-27 17:29:4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Ciseler 发表于 2011-7-27 16:27
给你四个字,因地制宜。

中国的铁路没办法生搬硬套德国的运营。

谁在这和你说什么 "因地制宜"

德国和法国的车也不是一直跑 250km/h,都是分路况: 哪个车 起站,到站,转弯,爬坡 不都减速 !

最简单的  管理效率最大化的问题 : 运行密度。
还是在国内学的, 没人和说什么外国的。

懒得再回帖子了
Ciseler
2011-7-28 14:13
好吧,我都说了我不懂了 
2011-7-28 13:56:3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steam 发表于 2011-7-27 14:26
举个例:
在一条铁路线 (往返)上有4种车:A: 高铁 220km/h ; B 动车150km/h; C 快车 100km/h ; D普通绿 ...

在“起始点与终点之间只有一条线路”的情况下,
- 如果每辆车车速相同,且发车密度相同,每天的运力是相同的。
- 如果车速不同,即便有高速列车,运力其实会降低。(这也是老狼观点的依据)。因为快车与慢车间必然要加大发车时间,从而降低了发车密度。

但是,现实情况比“只有一条线路”的情况要复杂且完备得多。
- 铁路沿线分布着无数的“小站”,慢车在小站停站时,其实也在为后面的快车让出线路
- 在小站密度低的时候,往往会特设“辅线”。慢车驶入“辅线”,快车就可以从“主线”超过。

在一个完美的模型下,即有单向有双条(或多条)线路,且可在线路间随时切换,
不同速度的列车能以较高密度,在同一条(单向双条)线路上运行。理论上,有几种速度的列车就可以达到几倍的运力。
但如果只有绿皮车,即车与车之间不存在超车,那么一条线路只能有一个固定的“基本运力”了。

在国内的实际情况是,高铁有独立线路,动车也有部分独立的线路,运力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合理的调度是最重要的。在这次事故里,监控室里一直以为跑在后面的那辆车其实是在前面。这么荒唐,不出事故才怪。
2011-7-28 17:16:3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领导很清楚上高铁的目的是什么, 可以是瑞士银行里的存款, 加洲的豪华别墅, 向上爬的阶梯
朗教授也很清楚, 但是不清楚对谁都没坏处, 不是么?
2011-7-30 21:34:17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