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都有介绍法国高考题的文章,几乎没有不翻错的
只能说明译者哲学和逻辑基础太差甚至不能正确理解法语题的意思。
文科:
第一题就翻错了,应该是“历史的客观性是否以历史学家的公正性为前提”,这里的“历史”是书写/记载的历史,而不是马克思认为的先验的客观的历史,否则此题就无意义。
第二题“语言对思想的表达是否不确切”,“背叛”大体达意,但用语不专业,而且原题不存在“能”这个重要哲学概念,题目不是问“能否”,问的是“是否”。
第三题,平添“19世纪德国”是为了方便不认识叔本华的中文读者,情有可原,但这个知识应该属原题中没有的、期待答问者指出的得分点。
理科:
第一题:“对不可能(的事)抱有希望是不是荒谬的”,原译文容易被误解为“希望(某事)不可能(发生)”,或许译者真的就是这么错误理解的。
第二题:“是否存在任何科学都不能回答的问题”--原译基本可以接受。此题应从question和science的定义起手。
第三题,同文科第三题
财经
第一题:ok
第二题:“能”多余
第三题:同前两者
最后,关于短篇议论文的套路,thèse错为thése相信是笔误,但synthèse不是“梗概”,是“综合” |
2011-5-2 12:06: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