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胆一直被中医视为珍贵药材,“活熊取胆”的技术传入中国后,养熊业兴起并得到快速的发展。在民间中医观念里熊胆是一种所谓的“中药”,一般采集的熊胆被做成胆粉。民间中医宣称熊胆粉有其他中药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具有止疼和消炎等神奇功效。中药中还有123个品种需要熊胆做原料,有183个企业需要用熊胆粉作药引。《本草纲目》中甚至声称,熊胆有退热清心、平肝明目等功能,是药食两用的佳品。但到目前为止,国际医学界与生物学介尚未发现熊胆与其他动物的胆囊有什么明显的不同。通过有机化学实验分析,熊胆同其他哺乳动物的胆囊功能基本一致(即 消化系统的辅助器官)。熊胆分泌的胆汁除水成分外,60%为消化肝细胞,另有少量无机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其中消化肝细胞的生物活性会在离开生物熊体后30分钟内迅速丧失,死亡后的消化肝细胞会分解为普通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常温暴露状态下25小时内容易孳生真菌并开始分解为有机酸性物质。
黑熊
因此,熊胆本身与其他动物的同类器官并无太大区别,也没有实际的药用疗效,服用熊胆最多不过是增加胆固醇的摄入量而已。如处理条件不够卫生,因熊胆内肝细胞分解而产生的食腐细菌还会对人体的肠胃消化功能产生破坏作用,出现腹泻症状,严重时甚至会诱发肠炎。民间中医对熊胆功能的过分夸张毫无科学依据,纯属“伪科学”。对《本草纲目》中的一些记录应以辩证施治的精神进行理解,它只是针对个别病例而言,并不具备对一切人群的普遍适用性。况且三百年前的生态状况与生活条件与现代社会相差甚远,当时的医学理论也不应完全作为现代人判断药物性能的准则。今天所谓神奇疗效绝大多数只是商业炒作,甚至是为行业利益而有意误导消费者,属于营销骗术。
目前,正规中医临床实践证明,银花、连翘、黄连、野菊花、苦楝根皮等50多种中草药均可产同样的医疗效果,完全可以替代熊胆。 |
2010-12-26 01:03: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