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Dillon 于 2010-8-5 18:09 编辑
>>这两天看版里有mm讨论上海的生活费用。正好我们也面对这么个问题。
国内物价上涨很快,但是工资上涨速度并没这么快,因此两者不一定有必然联系。
>>男朋友是中国人,但是加入法籍不久。现在他父母都退休了,我们就想回国发展,也好陪伴父母。
貌似主观希望回国发展,而不是公司有需要忽然强烈希望派人到中国分公司。
>>他从m2毕业就在这家公司干,到现在3年多了。他们公司在上海有分部,正好需要人可以调回去。应该会给个promotion,晋升成manager。
3年多工作经验在国外其实算很短了。但是在国内,因为各个公司人员流动很快,在一个公司内3年多的,很多人都是经理头衔,手下管几个人。如果有来外工作经验,空降回去的,当经理可能性还要略微大一些。
但是不知道他的工作性质,是属于那种性质的manager。技术性的team leader,或者项目经理助理,和管理性的项目经理,以及什么部门经理,studio manager什么的,出入很大。
>>合同应该是中国的local contract,不是外派的那种。公司不会给解决住房,但是应该会有部分住房补助,也就是我们自己要掏一部分。
这种情况下,正常待遇应该是什么水平?
越是短期出差,短期合同,各种报销补助奖金什么的越多。
作为长期的local contract,不是外派,一般都不给解决住房,很多的连住房补助都没有。而且工资幅度按照本地生活消费水品为准,很多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到了中国签了本地合同之后,工资都有所下降,甚至有减半的。
但是也有你说的提高工资给各种补助的例子。
差别是看究竟是公司需要你自己牺牲配合接受调动,还是你自己主动申请调动,公司照顾你的积极性,答应提供调动机会的。两者待遇有天壤之别。前者是公司可以不要你,但是觉得你还不错,介绍到其他分公司里去,给个本地合同和本地工资,和这边公司就两清了; 后者是整个集团中你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公司没有更合适的人选,请求你到相对落后一些的国家和地区工作,对公司是救火的事情,因此不计成本根于很多辅助奖励。
>>我周围的法国朋友跟我讲,抛开给不给promotion不看。就算是平级调动,也可以要求25%的工资涨幅。我觉得这也太多了吧,会不会让人觉得狮子大开口不靠谱啊?
不太靠谱。中国人永久性回中国工作,而且如果是自己主动提出来的,不是这种待遇。我见过一对夫妇,丈夫是法国人,级别提升,工资不变;妻子是中国人,工资减半。
关于国籍,仅仅有参考价值,但是相对于土生土长的外国人来说,对工资待遇能产生的积极作用非常的有限。
很多对于外国人的优待,比如送往返机票回到国外度圣诞节,公司给租对外的公寓,公司提供费用给子女上学,以及语言培训什么的,跟加入法国的原中国人没有任何关系。一方面你没有这些语言文化障碍,不需要这些优惠;另一方面在公司里也起不到一个外国人的作用。外国人具有的语言优势,能进入的外籍高管的文化圈子的自然能力,以及由于国内人们还存在的崇洋媚外思想间接产生的对于管理员工的积极作用,都是一个加入法国籍的国人并不具有的优势。另外从竞争的角度来考虑,外国人主要的就有机会在海外,很容易找到一个欧美标准的工资,这种前提下,如果公司抢一个这样的人到中国工作,的确需要额外的补偿。但是如果是这样的人主动要求到中国工作,很多这样的外国人工资都比之前海外的工资下降了很多,但是还是比本地员工高一些。
>>我们俩商量,都觉得不能漫天要价,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争取高点的工资。
并没有一个真正合理的价格。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国内的合同不是永久的,人员流动性很大。根据能力和职位,真正工资究竟应该是多少,几年以后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比如根据能力和职位,对于所有本地员工,合理的工资是3万人名币。如果这次谈下来的工资是1万,之后1-3年很可能会上升到这个工资水平。但是如果现在给的是5万,公司人力资源的人会从成本角度考虑,几个月内,1-2年,随时请你走人。而你再到其他国内公司找工作,工资水平还是会回归到真实水平的。
>>其中一个是 以前法国这边的同事 外派在上海 在做。那个人三年前签的外派合同,在上海那边一个月是一万人民币的房租,公司付全款。工资水平比那边一把手还高。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那个人经验丰富一点,当时还没闹经济危机,而且他和法国这边的一把手私交很好。
外国高管的这种例子听听就完了,不能作为参考,否则受伤的只是你。
当然,谈判的时候,你可以把这种例子间接地举出来,可能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有限。
>>我们不指望待遇好到他那个水平,但也不想被公司当傻子耍,使唤便宜人。
便宜或者不便宜,更主要的是看国内公司的态度,包括那里人力资源的态度。如果作为空降的中国人,即使拿到外籍,如果工资待遇比本地员工高很多,能力和价值却并不成正比,那么结果还是一样的。
注意这里的能力和价值本身就是不平等的,外国人在中国有其特有的语言能力,和作为经理人员和本地人员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因此需要摆正心态,不要因此而不平衡。
假设万一结果是比上海分公司里面被外派的外国人工资低,不平衡,你可以换个思维方式:
你在中国不具有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而且在故乡的生活非常舒心,父母还在身边,这些都不是那些对于老外的额外优惠倾斜政策能比拟的。
而且其实国内的外企分公司一直以来都在加快本地化的程度,其中最大的一个表现就是管理人员和骨干技术人员都减少外调,而且即使对于歪掉过来的外国人,工资待遇也大大降低,又逐渐向本地员工看齐的趋势。而剩下的一点点的住房,教育等优惠,也仅仅是对他们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的补偿,而这种补偿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人是公司请求过来的,而考虑到他们的语言优势文化差异和对公司内部员工互动性积极性的提升,对公司来说这个成本也是可以勉强接受的。你可以把他们看成是花瓶,一个外企,在国内的形象,是需要一些外国员工的(注意,不是外籍员工),这样能调动那些本地员工的积极性。假如你是一个希望进入外企的本地员工,如果发现一个外企内没有外国人不说英语,没有国际化的工作环境,没有不同卫华的冲击,那岂不是还不如去国企呢,对吧? 而这些花瓶,对于公司来说,可能很贵。而可惜的是,也可幸的是,你并不是这个花瓶,即使标签也是法国,因为花瓶看的是外表,而不是标签,道理,就这么简单。
祝好运。
如果需要更多探讨这些问题,可以到海龟版继续。 |
2010-8-5 16:4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