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链球菌群感染
5分
请用一段简单的话描述该词条,马上添加摘要。
根据表面抗原的不同可分为九个亚型即Ⅰa,Ⅰb,Ⅱ,ⅢⅣ,Ⅴ搜索,Ⅵ,Ⅶ和Ⅷ。在血碟上可呈甲型、乙型或丙型溶血反应,溶血菌株所产生的链球菌溶血素与A组菌的O与S不同,无抗原性按照生化分类法,此群菌为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
B链球菌群感染-流行病学
新生儿感染,GBS寄居于母亲泌尿道和胃肠道的黏膜,孕妇带菌率4%~40%不等,带菌多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带菌也多,有40%~70%,新生儿从水平传播变为带菌者占8%。影响母亲带菌的因素有:经济条件差、年龄小、性行为等另外培养基的选择(肉汤优于琼脂)、取材次数和部位(宫颈、阴道、尿、直肠等),和新生儿取材部位(出生时外耳道优于鼻孔、脐部、肛门直肠、咽部等)也影响检出率。母亲带菌可呈慢性(36%)暂时(20%)、间歇(15%)、未定(29%)。妊中期GBS阳性至分娩时可变为阴性,或由阴性变为阳性。孕妇带菌者多无症状,也可发生晚期流产、早产、死胎、低出生体重儿、羊膜早破子宫内膜炎、绒毛膜羊膜炎等,GBS也是产褥感染的重要病原,以上因素均可影响新生儿带菌。
新生儿感染多为母婴垂直传播,如羊膜早破可致上行感染,或接触了产道的细菌,而羊膜完整者胎儿吸入了受羊膜炎污染的羊水,也可致病。少数新生儿感染为水平传播,但晚发的GBS感染罕见在婴儿室内流行。
早发型感染(≤7天,平均生后20h发病)由母带菌的型别和妊娠合并症而定据报道活产儿发病率0.7‰~3.7‰,带菌母亲的新生儿有菌血症者 0.5‰~2.0‰,宫内感染者50%在出生时有症状。<1500g者发病率2‰~2.6‰,>2500g者0.8‰~1.8‰足月儿在早发感染中占 50%。晚发感染(>7天,平均24天发病),活产儿发病率0.5‰~1.8‰,无产科危险因素者,最晚发病可在3个月。
成年人的B链球菌群感染多发生于机体抵抗力低下时。 |
2010-7-13 20:3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