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新欧洲留学

世间再无侯麦,恋人絮语停摆

14
回复
1329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10-3-22 17:51:54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不一样的新浪潮】

和新浪潮的那些明星级导演相似,侯麦的主业并不是电影。他曾经是一个文学教授,一个写小说的作家。他深居简出,从来不喜欢抛头露面——这和血气方刚的戈达尔非常不一样。他不喜欢出名,更不喜欢接受采访。侯麦行事极为低调,1946年他发表小说《伊丽莎白》的时候采用的是笔名吉尔伯特·科迪埃,甚至在做《电影手册》主编的时候,也是坚持用笔名发表文章。令人称奇的是,广为天下人所熟知的埃里克·侯麦也不是他的本名,这也是一个笔名。1920年,他出生的时候,他被叫做让-马里·莫里斯·谢雷。

不仅仅是行为上不同于“手册派”的大将,在影片的风格和内容上,侯麦也是独树一帜。他独自开辟出一套套系列电影,每一个系列他都会列上一个总标题,每个系列都会有专门的主题和相对一致的处理方法,而且每个系列的制作时间都长达数年。而且,侯麦的人物也和传统意义上的“新浪潮式的人物”非常不一样。在戈达尔的电影里,他的主角大多是一些“法外之徒”,在雷乃的电影里,主角大多是对于爱情和时间非常茫然的人——这些人,有着明确的行动目标和追求对象。可是到了侯麦这里,他的主角却是一个松松垮垮的年轻人,有知识、有学历的“老侉”,还有一些总是在进行思想斗争,却不愿迈出实践步伐的“冥想者”。

老爷子候麦拍摄的那种“文学式”的电影,摆脱不了戏剧的影子。大段的对白和长篇的画外音的分析,看的人脑袋生疼。计较利益得失和金钱花销的男主角、总是临时出状况的女主角、意外之后变得物是人非的爱情;模棱两可的道德观,摸着良心过得去的行为——这些都是候麦的典型元素,也是那种“侯麦式的思考”。他是那种拍了一辈子只拍了一部电影的导演。如果一个演员,一辈子只演出了一种角色——本色演出——那他绝对是个扶不上墙的小演员。但是一辈子拍了一部电影的导演,我们就要尊称为大师——不仅仅是尊老,更是爱幼。尤其是候麦这种总也长不大的小老头,心态永远在20岁的初恋上的“小孩儿”,更需要爱护。

1950年,侯麦开始试水拍电影,慢慢地,他从短片拍到长片,从一部电影拍到一系列电影。侯麦始终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同年,他的处女作《流氓日记》问世,9年之后,他拍摄了自己的首部长片《狮子星座》。在这部电影里,侯麦塑造了一个“侯麦式”的男主角,一个成天无所事事、总是在寻找机会、理由和借口但是从不行动、只是在等待的中年男人。不过相比他之后影片中的那些犀利和嘲讽来,这部影片还略显生疏。
2010-3-22 17:52:3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六个道德故事】

1963年到1972年,侯麦拍摄出了他久负盛名的“六个道德故事系列”。这一个系列一共有六部影片:《蒙索的女面包师》、《苏珊娜的故事》、《收集男人的女人》、《慕德家一夜》、《克拉之膝》、《午后之爱》。整个系列在形式上并不完全一样,前两部甚至还是短片,但是侯麦却在全套影片中设置了一个聪慧的女主角,然后以一种幽默和旁观的角度来看待她和男主角的关系。侯麦在电影里研究了男男女女在情爱中的情绪变化和性冲动,以及这种互动中的主导和屈从的微妙变化。

《蒙索的女面包师》是其中的第一部影片,但却浓缩了侯麦日后影片中的所有精华。一个男孩在面包店吃午餐,看上了一个叫做西薇的女孩,可是就当要开始一段爱情的时候,西薇就从人间消失了。不爽的男主角还是每天来到面包店,祈求能“偶然”撞见西薇。这时,面包店的女孩似乎对男孩有好感,有时候会多给男孩一个面包。于是男孩开始向女孩展开爱情攻势,两个人发展得很快。不过,就在他们第一天出门约会的晚上,错愕的男主角就看到了打着石膏的西薇……这个故事的嘲讽性犹如莫泊桑的小说,男主角是那种典型的絮絮叨叨、肠子里一大堆自恋的逻辑伦理的家伙,充满了想法,但却没有行为能力。影片的最后,男主角和西薇结了婚,回到面包店买东西,可是那个女孩已经不在了。

“道德系列”的6部影片全以求爱为题材,但最后都以伤感的结尾收场。事实上,作为译名的“道德”(moral)二字,在法语里有特别的含义,对此侯麦曾经说过“法语里有个字叫做moraliste,并不能直接翻译成英文的moral。moraliste指的是对自己的内在有兴趣的人,他关心的是自己的想法和感情。他的所作所为和那种成为社会行为准则的‘道德’无关。所以,‘道德故事’并不是指在故事中有道德内容和道德批判。”
2010-3-22 17:53:1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喜剧与谚语】
1980年到1987年,侯麦拍摄了他的第二个系列“喜剧与谚语”。其中包括了7部影片:《飞行员的妻子》、《好姻缘》、《沙滩上的宝琳》、《月圆映花都》、《双姝奇缘》、《绿光》和《我女朋友的男朋友》。

相对于“道德故事”里大多是大学生和年轻人的角色而言,在这个系列中,侯麦扩展了自己影片的涉猎范围,《月圆映花都》出现了中年人,《绿光》中出现了大龄青年,《飞行员的妻子》中甚至出现了高中生。除了这些,侯麦舍却了影片中的那些顾影自怜的爱情傻瓜蛋的形象,开始大范围地看待男女交往中的方方面面,偷情、初恋、离异、寻觅、婚外恋……他都有所反映。

对于侯麦而言,拍电影的乐趣在于创造了一种新的角度和观点,他并没有要在影片里解读什*么真实、也没有在影片中表现什*么真实。表面上的那种人物、时间、地点上的再现并不是侯麦要创作的东西。在他的影片中,他是要从自己角色的话语间和自己的讲述间获得“表达真实”的张力。侯麦本人说:“电影并不是幻想的艺术,其真实来自自我话语和角色台词之间的对比——这不同于电影本身和情节的表面,那就是电影的真实。”
2010-3-22 17:54:0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四季的故事】

时间走到了90年代,侯麦拍摄了他的最后一个系列“四季的故事”。侯麦并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拍摄这四部电影,而是以“春冬夏秋”的次序拍摄了影片。在这四部电影中,侯麦完全淡化、省略了戏剧方面的冲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话语的陈述和表达。

套用著名学者罗兰·巴特的一本小书的标题——《恋人絮语》,这四个字可以很完整地概括出“四季的故事”的情节。这四部电影讲述了四个爱情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用对白和内心独白堆砌出来的。这种看似“啰嗦”的影片风格背后,是侯麦对人世间爱情的思考。或者说不仅仅是爱情,它更牵扯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固定不变地发生在男人和女人之间。“四季的故事”中的最后一部《秋天的故事》,被称为是侯麦“最迷人的影片”。这是一部轻喜剧,讲述的是一个中年女子毫无预备地被夹在两个经人介绍前来相亲的男士中间的故事。全片以高超、幽默、诙谐、但又饱含智慧的对白构筑而成——这也反映了侯麦良好的文学功底。在侯麦的所有影片中,除了《狮子星座》和《绿光》外,所有影片的台词均由其本人创作。

也有影评人据此批评侯麦,说他的影片缺乏戏剧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冗长的对白使得影片称为了“小说”,看电影的过程成了“阅读”的过程。其实这正是侯麦电影的精妙之处,其影片的魅力就在于这种内敛和含蓄的讲述,在于他能非常敏锐而准确地捕捉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以及在时间过往中这些小事的变化——既捉摸不定,又具文学气息的感觉。如果把侯麦的电影当成是小说来阅读的话,那么他的电影则会显现出别样的风情。而侯麦在2007完成的影片《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更被影评人说成是“完全就是在读书”。
2010-3-22 17:54:3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传奇在继续】

电影史上有这么一句名言:“除了戈达尔,新浪潮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当然,对于电影的语言来说,这句话没有错;可是对于普通的影迷,那场发生在1959年的电影运动,少不了侯麦、少不了特吕弗、少不了雅克·李维特、少不了瓦尔达——当然,更少不了那时候的政治气候、社会精神以及各种各样的思潮。

如果说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是一场改变了电影面貌的运动的话,未免真的有些言过其实;如果说它改变了我们心中对电影这种艺术的认知,那么这还是恰当的。作为“手册派”里最年长的老人,侯麦在89岁的时候,离开了我们。也许他的离去让新浪潮更加闪闪发光,因为他的创作已经划上了句号,我们可以更加清醒和明白无误地去理解侯麦、理解新浪潮了。从这种精神传承的意义上说,新浪潮的余波还在涤荡。

要说“新浪潮”,在世界各地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波兰、捷克、匈牙利、德国、香港……都有自己的“新浪潮运动”。可是电影的大爆炸,确确实实只发生在法国——当然,这爆炸中并不全是如同戈达尔一般的“激进派”,也不全是李维特那样的“颠覆派”,更没有被克里斯·马克那样的“照片派”抢走全部的光芒,这其中,还有一个成熟稳重,犀利准确但有时还有些顽皮淘气的埃里克·侯麦……
2010-3-22 17:55:0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法语真难学 于 2010-3-24 04:40 编辑

想听听LZ对《蒙索的女面包师》的影评
2010-3-23 15:23:2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Cogito 于 2010-3-24 21:30 编辑
想听听LZ对《蒙索的女面包师》的影评
法语真难学 发表于 2010-3-23 15:23



    我还挺喜欢这个片子的。
虽然这个不是很典型的【侯麦】风格,比如其他片子大段精彩的对白等,但还是内在的包含了一些侯麦常用的元素,比如孤独的主人公在城市的漫游【联想到 【绿光】 中的女主流连在暑假巴黎的空城】,比如主人公对爱情和道德的矛盾和犹豫【如同【在穆德家一夜】里的男主】,比如心上人失而复得的奇迹【如同【男神和女神的爱情】的结尾】。
2010-3-24 21:28:4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还挺喜欢这个片子的。
虽然这个不是很典型的【侯麦】风格,比如其他片子大段精彩的对白等,但还是 ...
Cogito 发表于 2010-3-24 22:28



    谢谢分享
2010-4-1 14:22:2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谢谢分享
法语真难学 发表于 2010-4-1 15:22



    你有什么看法?也说说
2010-4-2 00:47:3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你有什么看法?也说说
Cogito 发表于 2010-4-2 01:47



这个20来分钟的黑白短片给我印象也满深的。我看了两遍。这个片子旁边比较突出,男主人公心理变化都用旁白体现出来了。我看这个电影时想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男主人公无所事事街上晃来晃去的生活态度让我想到法国战后一直持续到68年5月运动那些年很多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和态度,他们整天好象都是游荡来游荡去没有生活目标的状态。对于爱情也是一样的不明不白,男主角觉得自己遇到了心上人,但在心上人消失后,他却和女面包师调起情来,当然他的内心一直在挣扎,影片最后男女主角结婚了,虽然女主角就住在面包店对面,虽然她能看到男主角在面包店的一切行为。但他们还是结婚了。感觉就象是男主角每次吃完面包后随手扔掉的垃圾一样,随意又近乎自然。没有目标但是顺应自然,无论是生活还是爱情。挣扎和纠结后,回归原位,顺应自然。
2010-4-2 13:34:0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这个20来分钟的黑白短片给我印象也满深的。我看了两遍。这个片子旁边比较突出,男主人公心理变化都用旁 ...
法语真难学 发表于 2010-4-2 14:34



    嗯,这里男主和68那种斗争的失败和学潮的告退后的失落和挫败感还不太一样,还是更多的是个人的孤独,而没太参杂68青年那种时代的失落感。
侯麦的男主很多都是道德观念中左右为难又常常难以自圆其说的闷骚男。
说如同扔掉的垃圾有点过了,毕竟还没严重到那个程度,呵呵。其实侯麦在作品中很少【批判】,而是【同情】和【拯救】,常有奇迹,拯救男女主人公,给人希望。
比如【绿光】,【男神和女神的爱情】等,所以,这个结尾我更愿意把它看成一个小小的【奇迹】,而不是一种无可奈何迁就,毕竟女主毫无义务和必要迁就男主。
侯大爷还是爱人类的,哈哈。。。
2010-4-4 02:35:4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2010-4-9 13:23:4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对电影了解太少了,谢谢推荐
2010-4-9 14:28:4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对电影了解太少了,谢谢推荐
汐街口 发表于 2010-4-9 15:28



    不客气。。。
2010-4-10 01:47:17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