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懂得欣赏 林清玄
哈哈,我觉得可能李瞧不太起这样的畅销精神导师吧,而且林清玄倒是曾对李大加恭维,所谓投桃报李。
转一段
「與社會有約」,No. 2 ──
林清玄作品的魅力在那裡?
主持製作人:葉仁昌教授
受訪者:柯志明博士
共同主持人:張玉欣小姐 【張玉欣】: 我想這跟作者本身所訴諸的社會形象 有關。譬如,李濤曾針對這件事提出看法。他認為自己與林清玄所訴求的社會形象並不一樣,不應當被歸為一類。李濤是一個新聞工作者,不是一個道德導師,別人不會以比較高的道德標準來要求他,而林清玄則不然,他是很強烈地以道德導師的形象來引導人們,來解決許多「善男信女」的心靈問題 。讀者期望林清玄「文如其人」,這是很自然的事情,也不算過分的要求。而當林清玄自己也陷入道德困境時,人們當然會對他產生懷疑。
【孟樊】: 沒錯!玉欣的補充很好。剛才葉先生說的,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不太一樣了。無論中國或西方,傳統社會都強調「文如其人」。但如果現在還有「文如其人」的期望,恐怕你會大失所望了。 【張玉欣】: 「文如其人」其實是一種很自然的投射,如果作者常常說要清淡、要寡慾,讀者當然會想像作者就是這樣的人,這是一個很自然的聯想
二位談林清玄作品的過程,我有一點感觸,市場害了多少天才 ,這其實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挑戰。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去學習超越市場的誘惑。我深信林清玄是很有才華的人,他也有能力去作深度的研究,但市場將這樣的人給框住了,而他自己似乎也沒有在這一點上看破 。容許我說一句比較重的話,我很難想像,一顆真正的宗教心靈會有這樣的暢銷情結、這樣大量地市場形象塑造 。
【孟樊】: 沒錯!林清玄談佛家,但佛家不也是強調人不要被有形無形的東西給框住嗎?林清玄也一再強調這觀念,可是他自己卻被這樣的體裁、這樣的市場給框住了。 Post by 野城
呵呵,至少你要知道,李大师连南怀瑾都骂了,怎么能漏了林大师?你不知道林大师是在李
大师的视线范围内的么,就算批南师也是对他作解周易的那本译注批了不同意见,没有像对
阿扁,阿辉那样的人身攻击,林大师在这个层次,如果如你说的做人都有问题,李大师和他
也不陌生的,能放过他?简单想想也说的过去了
2007-1-5 03: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