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楼主: musk

赵本山,郭德刚以及周立波(不涉及地域)

93
回复
4589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这3个我都喜欢,因为自己是南方人,周的笑料大部分都能听懂,但也不知道为什*么,郭和赵的东西我更能理解,和LZ一样,最喜欢郭,可能也有于老师帮他加分吧,这俩人一起就是一对活宝,太可爱了
2010-2-22 21:53:4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最后一次看他的show是“无炭用”。之后他说了蛮有骨气的那句话之后再没出什*么大show。








很有骨气的 ...
makeawish 发表于 2010-2-22 12:46



哈哈,他也让我爱不释手啊,人不是一般标准上的靓仔,但很有魅力,搞笑不是一般的会,感觉是个智商很高的人
2010-2-22 21:59:2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周立波说一些政治人物的话题,说得比较好,郭德纲的相声也是优质产品,赵本山这几年的小品全是一些不冷不热的主题。
2010-2-22 22:32:12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10-2-23 08:06:46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10-2-23 08:09:0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最近开始迷周立波
2010-2-23 13:39:3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每晚便看边吃饭
2010-2-23 13:39:4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他讲的话题还是都挺与时俱进的
2010-2-23 13:40:19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郭德纲的地盘是北京
他把话说得太明了
国安局就该找他了

高峰前几天拿北京国安砸了一挂
伤害了某些人脆弱的神经
没办法,道歉了事
所以在北方,很多话是不能说的太透彻
因为一些人实在是太孩儿气
2010-2-23 13:44:4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对周立波拿着本子,在台上读从网上抄来的笑话,兴趣不是很大。不过他也算头脑很机敏了。

喜欢郭德纲,觉得他才是传承了相声的精髓。下次再回去一定去看两场。

赵大叔也不错,宣扬绿色二人转。央视最喜欢了。
2010-2-23 13:45:4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五谷杂粮 谁爱自己去拿
2010-2-23 13:50:0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周立波是非常用功, 而且生活经历涉猎很广的人. 我对笑星一开始总是排斥的, 约定俗成的认为俗气, 但是周以他的时效性和敏锐度说服了我....

最近一周立波秀的一个段子让我想起老是笑:
说是敬老院里老爷爷们被学生们学雷锋敬老, 一日老爷爷很高兴的由学生们帮助洗澡搓背, 穿好衣服热气腾腾通体舒达地出来了, 没曾想第二波做好事的学生又来了...老爷爷们没办法又被高高兴兴地脱光衣服推进澡堂洗了个澡...结果第三拨第四波又来了... 老爷爷们干脆光着身子坐在沙发上等人了...{:13_522:}
2010-2-23 14:01:0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周立波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的策划团队,那些笑料主要是他们收集整理,然后由周表演和诠释出来。
稍微留心一点就可以发现,经过长时间积累和准备的节目,比如笑侃三十年,我为财狂,都做得很精致,效果也很好。反观一些即兴的客串主持或者准备匆忙的节目,效果平平,与其在舞台上塑造起来的形象水平有不小的落差。昨天在YOUTUBE上看他在与北京爱乐排练的幕后花絮,那些团员的临场反应比他强太多,太逗了,一个个都像是说相声的。不过有一点很好,周立波善于学习,当场见识的那些笑料他立马就学下来,然后融入到表演中去。
2010-2-23 14:50:2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哇,香怪
边界线 发表于 2010-2-22 01:01


MM你真好,你是唯一管我叫香怪的,别的俗人,都叫我熊怪。
2010-2-23 19:34:1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xi huan guo de gang 今天我还拿烟头烫了高峰的照片了呢
nighttodawn 发表于 2010-2-22 14:29



    转个帖子:
这两天,德云社的高峰因为在大年初三在天津的演出中,用北京国安抓哏,激起了国安球迷的不满,事情发展一波三折,最后以高峰道歉德云社低头收尾。但是通过这件事情,让我们看到了传统相声在现代社会中所遭遇的尴尬,“抓哏”“砸现挂”的空间越来越小。不禁让我想起相声历史上几起类似的事件。

一,马三立用孔圣人抓哏

当年正值壮年的马三立闯山东,在济南的演出中,上演经典的段子《吃元宵》,将大众心中无比神圣的孔老夫子刻画成一个尖酸刻薄,爱占便宜的老头,虽然颠覆传统,但是演出效果非常好。演出后,经理带着一个体面人来到后台,拜见马三立,经介绍方知,这位正是孔氏嫡系子孙。顿时马三立大为尴尬,连忙道歉。但那位先生,不仅不生气,反而安慰马三立,没关系,就是段子而已,并向马三立祝贺演出成功。这样以来,经典的段子《吃元宵》得以流传后世。这件小事,一方面体现了那位孔先生的大度,更是当时社会对于这种民间艺术的宽容和理解。

二,少马爷因为《纠纷》引起的纠纷

提起马志明,不论是不是相声迷,都对他的《纠纷》印象深刻,王德成和丁文元更是成为了建国后相声段子中的经典人物。但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这个段子在主流媒体的播出率并不是很高,其中的一段隐情更是少马心中一块挥之不去的痛。当时的马志明因为《纠纷》一炮打红,但段子中尖酸的丁文元一句“我天拖的”却给马志明惹了祸,当时的天津拖拉机厂的领导对这个段子大为不满,找曲艺团要个说法,据说还要以诬蔑毁谤付诸法律,后来具体结果,笔者不得而知。但后来马志明很少再说这个段子,即使说也是非常谨慎,因此失去了挥洒自如的帅气。媒体再播这段相声时,也是用技术手段抹去了关于“天拖”的部分。对于马志明来说,这的确是飞来的横祸,父子两人,同样的事,但结果却是冰火两重天。其实想一想,对于这个段子,最应该提出不满的不应该是“天拖”,因为所谓王德成丁文元都确有其人,好像都是曲艺团的,但是同行之间的理解给了少马足够的创作空间。

三,郭德纲因“砸挂”与发小反目

当年,德云社解放军剧院的新年相声大会,郭于两人创记录的返场小段中,就有拿汪洋“被带绿帽子”说事的段子。后来汪洋对于此大为恼怒,曾经一度扬言要告上法庭。而郭德纲认为,发小汪洋的反常举动,是源于一些不怀好意的同行的背后挑拨。老郭曾经关于他的“砸挂”对象有过阐述:小辈的事不说,不然就没有个大人样儿;不拿观众圈外人找乐,人家没招咱惹咱;老前辈也应该尊重。这样我们只能在郭德纲的小段中听到很多同辈人的“实事儿”,比如李菁,高峰,尤其是于谦。如此谨慎的老郭,也是麻烦不断,更为痛心的是拍来的板砖大多来自于同行。


以上是本人所知的几个关于“砸挂惹事”的相声故事,虽不是全部,而且可能在细节上有所演义,但本人觉得非常具有代表性。从马三立时代的全民支持,到少马时代的社会误会,再到郭德纲所遭遇的四面埋伏,以至今天高峰的遭遇,反映了相声这门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尴尬境地,社会的不理解,同行间的倾轧,以及一些不怀好意人的恶意炒作和挑拨,让相声中最有意思最见演员功底的“砸挂”越来越难。  

“一个没有幽默感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不能去宽容他人的人,同样也不能得到别人的宽容。论脸面我们谁都没有孔老圣人的面子大,就连他老人家,也曾经自嘲是“丧家之犬”,难道我们这些凡人就开不得玩笑?就没有一点容人之美?当然国安球迷可以说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是请看主流媒体,尤其是春晚中,只要是小市民,甚至流氓腔大都是天津口音,可天津人说什*么了?那些爱占小便宜,心眼小的人都是上海宁波口音,人家说啥了?再看看电影电视中的“小姐”,一张口就是东北口音,可人家东北人又说啥了?如果有一天,因为人们的忌惮,而将北京人排斥于所有影视娱乐作品之外,我想那才是北京人最悲哀的事。用句天津人常说的话:总恁么刺儿干嘛!?回来大伙儿都淡着你!!
2010-2-23 21:21:53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