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里约奥运会已至第四个比赛日,法国仅收获一枚银牌,这也是自1980年以来,法国队在奥运会开赛前三天成绩最差的一届。昨晚,被寄予厚望的法国游泳队选手卡米尔·拉库尔(Camille Lacourt)在100米男子仰泳的决赛中仅排名第五,20岁的中国小将徐嘉余以52秒31获得银牌。然而在赛后的采访中,拉库尔对于比赛对手一番醋味十足的评价,尽失风度。 ![]() 卡米尔·拉库尔 奥运会首日,中国选手孙洋在夺金热门400米男子自由泳决赛中以0.31秒的微弱差距败给了澳大利亚选手霍顿,赛后“孙洋痛失金牌,哭湿女记者衣服”成为热门话题,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以黑马姿态夺冠的霍顿在媒体面前发表孙洋是“兴奋剂骗子”等言论。这一事件引起部分西方媒体对中国游泳队选手的质疑,也更惹怒了海内外华人网友。 ![]() 男子400米自由泳赛后的冠亚季军 风波还未平息,法国时间今日凌晨,多次在游泳世锦赛上夺得金牌的31岁法国选手卡米尔·拉库尔在100米男子仰泳比赛失利后,再一次在媒体面前公开表示:“被一个中国人打败让我感到很不高兴(此处指获得银牌的徐嘉余)。同时,我看了200米的颁奖典礼,这让我想吐。”激烈极端的言辞直指中国参赛选手。 ![]() 孙洋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得冠军 就在这场比赛之前,孙洋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得冠军,不论是冲刺时解说员激动颤栗的呐喊声或是夺冠后孙洋如释重负的表情,都足以说明这枚金牌的“重量”。国内媒体大肆报道称这枚金牌“打了”霍顿的脸。然而,曾于2014年被查出服用过禁用药物的孙洋,不管当初出于什么样的原因,确实在尿检时呈阳性,这并不会因为任何胜负改变,也不会打任何人的脸。如果想要堵上外国人的嘴,并不是靠一枚金牌,而是从根本上杜绝相似事件的发生。 « 世界报 »还写道,拉库尔也没有放过另外几位曾经被怀疑在奥运会比赛中使用兴奋剂的参赛选手(比如:俄罗斯选手Yuliya Efimova 和 Vladimir Morozov,韩国选手朴泰桓),“我非常难过看到我钟爱的运动演变成这个样子。我感觉到在每个田径赛事的决赛中总能看到两三个兴奋剂服用者。我希望国际游泳协会能尽快对这种毁坏性的行为作出反应并制止,因为这太悲哀了。” 他还讽刺:“他们就像是组成了一个注射联合会,在其中自娱自乐。我满怀热情的事情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看到那些弄虚作假的人站在领奖台上让我觉得恶心。”最后,他声称:“孙洋,他的尿液是紫色的!” 拉库尔在国际媒体前笃定的语气和措辞让人仿佛相信他一定亲眼见过孙洋的尿液。 不论是“忍辱负重”的孙洋或“众矢之的”的霍顿,还是“气急败坏”的拉库尔,都成为了一枚奖牌或者说成为了“弱肉强食”这种逻辑的牺牲品。这种在政治世界弥漫的逻辑不该染指体育。在《奥林匹克宪章》中“奥林匹克主义的原则”条款写道这样一段话:“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也称现代奥林匹克精神。 ![]() 参与本届奥林匹克赛事的难民队是里约奥运会的一大亮点,他们可能不会获得任何奖牌,甚至不会排上什么名次,却依然让全世界的媒体、体育爱好者以及网友为之欢呼喝彩。所谓奥林匹克精神,应该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