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代中期,英国首先研制出“绞盘软管”式空中加油设备,安装在早期的空中加油机上。L948年底,美国空军从英国购买了全套空中加油设备,安装在自己的加油机上,组建了一个KB-29和KB-50加油机中队。1949年3月2日,美国B-50轰炸机经KB-29M加油机的4次空中加油,实现了环球一周的不着陆飞行,航程达37532公里。此举标志着空中加油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KB-29
B-50
50年代初,美国研制出更先进的硬管式(即伸缩套管式)空中加油设备。不久,苏联也研制出类似的加油设备。1957年1月,美国空军的5架B-52械略轰炸机从加利福尼亚州卡斯尔空军基地起飞,在加油机的支援下,作环球飞行。整个航程历时45小时15分钟。为保障这次实施全球空中打击的演练,美国空军共出动了98架KC-97加油机。此举在世界上曾引起极大的轰动。
KC-97
随着空中加油技术的不断完善,加油机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许多航空专家把它称作是航空史上的里程碑。因此,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种长翅膀的加油站在飞机家族中迅速庞大起来,并在许多次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空中加油机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睬,主要是得益于它的四种本领:第一个本领,可以增大作战飞机的航程和作战半径。作战飞机的航程和半径主要是由载油量决定的。采用空中加油的手段就可以弥补飞机载油量的不足,使其能够执行远远超过飞机作战半径的远程轰炸任务。第二个本领,可以增加飞机的载弹量。对于起飞重量有限的轰炸机和攻击机来说,弹和油是一对突出的矛盾:要想多带弹,只能少装油;要想多载油而飞得远一些,就得少载弹。空中加油机出现后,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有加油机作保障,轰炸机和攻击机起飞时可以尽量多载弹,飞出一定距离后,再进行空中加油,这样既能多载弹,又能飞得远了。第三个本领,能够救援空中缺油的飞机。对于因故障、中弹而失去燃油的飞机或因其他原因而无油返航的飞机,实施空中加油可以使其顺利返回基地。第四个本领,能够增强空袭的突然性。采用空中加油,可以使飞机部分地摆脱对机场的依赖,空袭前不需要预先向前进机场转场,直接从远离突击目标的机场起飞,发动突然袭击。
目前的加油机主要采用两种加油方式,也就是软管加油和硬管加油。
[ 本帖最后由 和谐 于 2008-3-31 23:4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