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iPhoto的一点遗憾

18
回复
4728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其实也看人的需求,对我来说,我无法接受对原图片的任何改动,原图就是原图,出图什么样,改图后应该还是保持原样,修改的版本才做他用,这一点上,iPhoto和Picasa基本上是一样的处理原则,就是原图(库)保持不变,所谓的管理就是用户所见终端的管理和修改,如果iPhoto里面删除一张照片,可以把真正的图库源的照片删除了,我觉得才是一个很大的危险和遗憾.另外iPhoto是照片管理软件,处理JPG,RAW即可.
我个人的处理方法是,将iPhoto设定为导入照片时不复制副本到iPhoto的图库,需要用的时候初步修改,这样一可以保证iPhoto的图库较小,二可以保证原照片的安全;深度修改,打开Aperture,因为Aperture可以直接导入iPhoto的图库或者事件或者人物或者地点分类,所以很适合改图,Aperture选定导入复制到图库,这样,原图可以完好的保存,该后图则只需要维护Aperture,而Aperture有相当完善的备份机制.
其实管理这个概念,在windows下和在mac下面有蛮大的差别,作为一个改图程序,保护用户的原始数据在Apple和Google的理念下面可能显得更加重要.
09版和08版区别主要就在于面部识别和地理识别.iPhoto的缺点,对我来说就是如果照片超过一定数量,程序会显得很"重".不知道抛弃了powerpc的下一版本会不会好一些.
2009-5-5 14:38:2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一般就用mac自带的图片传输导照片到硬盘,用机器人做的自动批量改名的finder插件改名,用预览全部打开,进行第一遍筛选和调整(预览里面有图像调整的工具),删掉垃圾,然后剩下的放到备份硬盘,就永远不动了.
需要用的时候,导入iPhoto进行管理;需要进阶改的时候,导入Aperture修改.我觉得这应该是个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法了.
2009-5-7 07:25:2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juliette114 于 2009-5-7 09:52 编辑

其实这里面有管理的理念差异,谈不上优劣.
windows下面常见的管理是以文件夹和盘符为基础的,而在mac下面是以文件类型和属性为基础的.
iPhoto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的第一步就是把照片初步筛选之后,放在移动硬盘的某一个地方,这一点和windows下面没有区别,区别在于我以后不会再到此处寻片改片了;导入到iPhoto之后,其管理的基础,首先是事件,比如某次旅行的所有照片,某次Party等等,自动分类,结合分析你的照片日期和导入次序.
第二层管理,就是面孔和地点,IPHOTO自动把同一个人的所有照片集中到一起显示和处理,或者同一个地点的照片集中到一起,而且具备分层结构.这种管理的好处在于,他是逻辑意义上的管理照片,尽量减少用户的干预时间.
如果你需要看到源照片,点击右键有显示原始文件.
最终的好处,在于当我需要某些照片的时候,我不需要深入到层层文件夹中去寻找,我只需要在同一个程序中,按照事件,人物或者地点寻找并修改,而且不会改动原片,而只是通过iphoto出片到我所需要的应用;比如在线图库,发电子邮件,做相册或者贺卡等等.
iTunes和这个理念是一致的,所以有的人认为他是魔鬼;有的人认为他是天使.
2009-5-7 08:50:4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呵呵,我也选择的是不导入文件,这倒不是为了自己整理的原因,是因为不想占据太大的硬盘空间.
另外,原片源文件的备份,还是和任何程序脱钩的好,比较安全.
2009-5-7 09:54:0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juliette114 于 2009-5-7 15:05 编辑

Frontrow可以用Aperture.
另外iPhoto里面可以直接导入Aperture的图库分类,Aperture也可以反过来直接导入iPhoto的事件面孔或者地点分类,应该不用劳动机器人.
机器人用来改名字,做镜像什么的倒是挺方便.
总的说来,感觉中文世界里面对于mac功能的挖掘远远没有对windows的功能挖掘的深广.
2009-5-7 13:53:5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呵呵,就是我现在的处理方法,因为预览不仅仅只是筛选,看看它的工具项,其实它也具备相当的潜力.改图和抠图,PDF注解等,基本上是最常用的软件之一.
2009-5-8 06:12:05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