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中国军事全面介绍(已解密)

2
回复
481
查看
 关闭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08-8-15 10:16:19

新浪微博达人勋

训练实验舰只
    “郑和”号训练舰:
    1987年服役的专用训练舰只,舷号“81”,属于大连海军舰艇学院。该舰满载排水量5470吨,全长119米,宽15.8米,吃水4.8米,主机为两台柴油机,功率7800马力,航速15节,续航力5000海里,装有2座双联57毫米炮和2座39毫米炮,还有2具5联装火箭深弹发射器,舰员170人,可容纳30名教师和200名实习人员。
    “世昌”号训练舰:
    1997年服役的专用训练舰只,舷号“82”。该舰主要侧重于直升机海上使用方面的培训。该舰满载排水量10000吨,全长120米,宽18米,吃水7米,主机功率6000马力,航速17.5节,可以携带2架直升机,舰员170人,可载200名实习人员,并可装300多个集装箱。
    “试验970”号试验舰:
    1997年服役,该舰主要是对研制中的舰载设备——包括导弹、舰炮和电子设备进行海上测试。该舰满载排水量6000吨,全长132米,宽17.7米,吃水7米,主机为两台柴油机,双轴推进,功率不详,航速20节,舰员80人。


        总之,海军获得了中国近年来军费支出增加的大部分份额。潜在的最雄心勃勃的海军计划是购买或者建造航空母舰的可能性。由于中国不能获得类似于英国“海鹞”式之类的垂直起降战斗机,如果中国获得了一艘用于实际部署的航空母舰,那么它很可能将是一艘常规起降类型。目前世界上在役的最小的常规起降型航母是巴西海军的Minas Gerais号,排水量20000吨。但是,中国可能会希望在其航母上使用新型的苏-27/歼11型,可能还有歼10型战斗机,这就需要比巴西航母更长的飞行甲板。目前估计需要大约45000~50000吨的水平,从而使其与俄罗斯的库兹聂佐夫级和法国的戴高乐级航母处于同一水准。中国的航母项目向俄罗斯寻求帮助,中国还研究了原属于澳大利亚并被拖往中国用于拆除的“墨尔本”号航空母舰。中国还于2000年5月购买了前苏联“基辅”号航母。预计中国建造的航母将能够携带24架战斗机,以及用于支援的直升机。由于中国仅仅在潜艇方面拥有有限的核动力技术经验,该舰可能会使用常规动力。根据新闻界的报道,中国的第一艘航母将在2005年服役,第二艘将在2009年服役,此后每三年会建造一艘新航母
      中国也计划通过从俄罗斯购买驱逐舰来加强其水面舰队。除了已经购买的两艘“现成”的现代级之外,中国计划增购另外两艘改进的现代级,其具体交货日期不详。
空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目前拥有大约4350架飞机,其中大部分是作战飞机,截止到2000年初中国拥有的作战飞机包括:1900架歼6和米格-19(包括各种用途的型号:战斗机、侦察机、教练机);1900架歼7和米格-21(包括各种用途的型号:战斗机、侦察机、教练机);222架歼8I/II/III型;55架苏-27SK(歼11);440架强5(米格-19改进型);307架轰5和伊尔-28;142架轰6和图-16。少量的歼轰7(约30架)和K-8也许也在服役。在这些型号中,占绝大多数的(歼6和歼7)是1972年以前就开始服役的型号。除了10架伊尔-76型运输机之外,中国空军的空运能力仅限于老式苏联飞机的中国专利生产或测绘仿制型号,例如运5(安-2)、运7(安-24)、运8(安-12)。
    在未来的十年里,中国将以从俄罗斯获得专利生产的方式制造苏-27战斗机,其国产型号是歼11。苏-27的产量可能多达200架,但如果中国又获得了比苏-27有不少技术进步的苏-30的专利生产许可,其总数也有可能减少。中国目前已购买和计划购买近100架苏-30MK。此外,中国将会继续努力发展自己的航空计划。最新型的歼8将会继续小批量生产。如果解放军海军和空军在其机群中为歼轰7找到合适的用途,它可能也会大量生产。歼10将会于2005年左右开始服役,最初报告预计其产量为300架(部分取决于苏-27项目的进展)。不管怎样,歼10和歼11(苏-27)将会构成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空军的主力阵容。
    中国也在空中加油技术方面获得进展,几架轰6(图-16)和运8(安-12)已经被改装为空中加油机。

二炮和战略核力量
    中国的核武库的规模大概在400枚核弹头左右。报告估计其中有大约20枚核弹头被部署用于洲际核打击用途,还有大约230枚被部署( 或可以被部署)在战机、导弹和潜艇上用于地区核打击。剩下的150枚核弹头被保存起来用于“战术”用途(短程导弹、低当量飞机投掷炸弹,可能还有火炮炮弹和爆炸破坏装置) 。
    东风-5型液体燃料洲际导弹最早于1981年部署,射程1万3千公里,携带一枚百万吨级当量的核弹头。据信有20枚这种导弹被部署在北京西北方向的中国内地。同存储在山洞中、并需要移动到洞外发射的中国早期弹道导弹不同,东风-5型导弹可以直接从地下竖井中发射--但必须在经过两个小时的加注燃料过程之后。为了增加东风-5型导弹的生存能力,真正的发射井附近还建设了一些伪装发射井。东风-5型导弹的射程可以覆盖亚洲和欧洲的全部,以及美国的大部分地区。美国东南部的几个州位于这种导弹射程的边缘。
    另外两种远程弹道导弹,射程8千公里的东风-31型和射程1万2千公里的东风-41型,正处于发展阶段。两种导弹估计都是固体燃料,由机动发射车发射。目前既不清楚中国准备部署多少这些导弹,也不清楚每枚导弹可以携带多少个核弹头,但是可以肯定中国正试图发展多弹头导弹和辅助突防技术,这可能是集束式多弹头技术,或者甚至是更先进,但技术难度也更大的分导式多弹头技术。东风-31型导弹的首次实战部署可能在2005年以前,东风-41型可能在其之后,大约2010年左右。
    中国的海军核力量目前仅限于一艘092型夏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其航行记录中存在着反应堆和噪音的问题。夏级可以携带12枚巨浪-1颓鄙涞赖嫉庵值嫉芄恍幻?00-300万吨级当量的核弹头,射程1千7百公里。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夏级从未部署到近海以外的地方。
    据称中国计划建造4~6艘新型的094型弹道导弹核潜艇。094型核潜艇将装备一个更安全、更安静的核反应堆和更优秀的总体性能。它预计将装备16枚巨浪-2型导弹,每枚这种导弹最多可以携带6枚核弹头(估计是没有分导能力的集束式)。导弹的首次试射时间预计在2002年,但估计巨浪-2型的实际研发进展可能会更长一些。原因是该导弹的陆基型原型东风-31导弹迄今为止仅试射了一次。如果中国打算部署一个类似于美国海军导弹核潜艇的轮换体系(每个预定作战区有三艘核潜艇,其中一艘处于待命状态;一艘在出航或返航途中;一艘在港内检修),那么6艘核潜艇将能够使中国随时保证在太平洋有2艘核潜艇处于待命状态,并能够打击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全部范围。如果计划中的6艘潜艇携带的导弹都能够达到最大的载弹量(6枚),那么中国部署的潜基核弹头数目将增加到576枚。即使这些核弹头不具备分导能力,它们也至少能够打击192处位于美国的目标,这也足以使美国拟议建设的国家导弹防御体系(NMD)超过饱和状态,这个体系目前正促使中国加速它的核武器现代化和核扩军计划。

    中国也部署了三种中远程和中程弹道导弹。这些导弹足以对诸如日本和印度等亚洲国家形成战略威慑,但对于俄罗斯所构成的威胁要小一些,对美国所构成的威胁则主要是其在日本和南韩的易受攻击的海外基地。
    中国最早部署的核导弹是射程2800公里,半机动发射的东风-3A型。估计仍在服役的大约40枚液体燃料的东风-3型导弹目前正被东风-15型和东风-21型导弹所取代。接下来是使用液体燃料的东风-4型,其最大射程4750公里。大约有40枚由固定发射架发射东风-4型导弹仍在服役之中。中国的区域弹道导弹能力随着东风-21型导弹的服役而大大增加。这种导弹是中国的第一种固体燃料中程弹道导弹。

    由于早期东风系列导弹时间漫长、并存在潜在危险的燃料加注过程被省略,固体燃料设计使中国大大节省了导弹的发射时间。东风-21导弹是从巨浪-1型潜射弹道导弹发展而来,最早于1986年部署,射程为1800公里,由机动导弹发射车发射。
    早期的液体燃料导弹携带一枚当量大约为330万吨的核弹头,新型的固体燃料则装备一枚最大当量为数十万吨的核弹头。
    中国的轰炸机部队还是基于最早于五十年代部署的苏联飞机的本地生产型号。随着轰-5(伊尔-28)型轰炸机的退役,轰-6(图-16)成为中国武器库中唯一具备核打击能力的轰炸机。图-16轰炸机最早于1955年加入苏联空军服役,并于六十年代开始在中国生产。轰-6(图-16)可以携带1~3枚核炸弹,作战半径1800~3100公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有大约120架轰-6(图-16)可以执行核打击使命。另外还有大约20架轰-6(图-16)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不用于核战任务。在近期的将来还没有取代轰-6(图-16)的计划。歼-7(米格-21),更新型的国产歼轰-7,以及俄罗斯出口的苏-27和苏-30都能够执行核打击任务,但相信它们还没有被部署用做那种用途。

    解放军空军有大约20~40架强-5“番摊”攻击机用于执行核打击任务。最早于1970年部署成军的强-5实质上是米格-19的一种升级改进型号,米格-19最早于1954年在苏联服役,并于晚些时候在中国生产,代号歼-6。强-5可以携带一枚自由落体的核炸弹,作战半径400公里。强-5过短的作战半径限制了其战场效能的发挥,甚至携带常规武器的时候也是如此。
    两种短程弹道导弹于1995年左右加入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服役。它们是射程300公里的东风-11(M-11)和射程600公里的东风-15(M-9)(“东风”是在中国服役的导弹的型号代号,M是用于出口的型号代号)。理论上两种导弹均能够携带核弹头。到2000年,有几百枚东风-11和东风-15已经服役,但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都装备的是常规弹头。
2008-8-15 10:16:51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