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四日早上,第二军A战斗群控制着两个战略要地——勒西达〔Lessouda〕山和克萨瑞〔Ksaira〕山。但在那个决定性的上午,德国的四号坦克群伴随着崭新的、盟军武库里无可匹敌的六十吨级六号“虎式”坦克滚滚向前,从正面或是旁边穿越了美军战线。德军指挥官是海茵茨·齐格勒〔Heinz Ziegler〕中将, 他作为汉斯·冯·阿尼姆一级上将的副手,亲自指挥了攻击部队。
“春风行动”的箭头是抵达非洲不久的德国国防军第五○一重坦克营〔但据德军资料,当日德军投入的实际是五○一营第一连,兵力不超过十一辆虎式坦克和十六辆三号坦克〕,而伴随这支令人生畏的装甲部队一起前进的还有第七装甲团和第八十六装甲掷弹兵团。
“春风行动”共有四个突破点:第十装甲师格哈德战斗群〔Kampfgruppe Gerhardt〕由勒西达〔Lessouda〕山的北侧突破,雷曼战斗群〔KGr. Reimann〕直接从法德隘口沿公路攻击前进。南侧,第二十一装甲师的部队穿过马扎拉隘口后分为两个集群包围了西吉·布·吉特村。舒特战斗群〔KGr.Schuette〕向北面突击,而斯坦霍夫战斗群〔KGr. Stenkhoff〕则向西推进。
反击作战的先锋就是阿尔基的第二营。它在以前还从来没有参加过战斗。当德军突破法德隘口的时候,该部正由侦察分队引导着沿奥斯列特〔Ousseltia〕谷地向北方移动。 下午三点,第二营接到命令:立即前往哈德杰巴·艾尔·爱奥,而阿尔基将直接向斯塔克上校汇报,后者则负责指挥匆忙组建的C战斗群。阿尔基赶到指挥所时只知道在前沿的A战斗群已经遭到了惨重伤亡,以及有不明数量的德军已经穿过了法德隘口。
二月十五日,星期一。斯塔克上校和他的参谋人员在凌晨二点三十分抵达了指挥所。阿尔基并没有从他们的情况简报中得到很多信息。一个小时以后,两名来自团侦察部队的少尉为阿尔基带来了勒西达山周围战斗的第一手信息。尽管亲自在那里进行了观察,但他们对于德军的真正实力和配属情况仍然是一知半解。更为糟糕的一点是谁也不能为阿尔基提供周围的地形图。
凌晨四点,由第一装甲师师长奥兰多·沃德〔Orlando Ward〕少将亲自拟定的行军和反击计划到达了C战斗群指挥所。沃德的计划基于一条关于在西吉·布·吉特村附近有大约四十辆德军坦克的“可靠”情报。但事后他会悔恨交加地发现,村庄附近的德军坦克总数超过了一百辆,而且久经沙场的非洲军在占领村庄不久以后就已经部署了由五十毫米反坦克炮和八十八毫米高炮组成的反坦克火网。
沃德给斯塔克的命令中包括以下内容:“C战斗群的任务……向南方移动,利用火力和机动摧毁对我方在斯贝利镇〔Sbeitla〕地域的部队形成威胁的敌军装甲部队。 随后掩护我方在附近克萨瑞山的部队撤退,最后回撤到汉穆瑞〔Hamra〕山北侧等待进一步指示。”
阿尔基中校的面前其实有着两个德军装甲师的部队及其配属的辅助部队来阻止其完成所接到的任务。面对着西吉·布·吉特村附近强大的德军部队,美军将投入一个经验不足的坦克营,加强有一个自行反坦克炮连〔配备装在半履带车上的七十五毫米炮〕,前沿火力支援由第六十八装甲炮兵营担任〔缺A连〕,而第六装甲步兵营将搭乘半履带车跟随坦克营前进。此外已经在昨天受到重创的第三坦克营残部也将跟随在后。
阿尔基还了解到他的营将排成连纵队队形攻击前进,指挥所位于后方。每个连都排成倒三角队形,两个排并行在前,第三个排则在中央后方担任预备队。行军纵队的两侧各得到一个重型自行反坦克炮排的掩护。
第一装甲团团长彼得·海因斯〔Peter C. Hains〕上校向阿尔基介绍了该地区已知的地形情况。他特别指出了那些不规则分布在部队前进道路上的深深河谷实际上在特定地点是可以被越过的。目前只有三张当地地图可以使用,但都是临时测绘的草图,没有路途上具体细节的反映。周围的地形图依然无人能提供。在这一切中最糟糕的一点是在从攻击预定出发点到西吉·布·吉特村的路上竟然没有预先进行侦察的计划!
[ 本帖最后由 摄氏0度 于 2008-3-27 01:5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