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欧洲·战法

标题: 苹果WWDC2010大会主题演讲速报 [打印本页]

作者: juliette114    时间: 2010-6-7 19:03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Utopie    时间: 2010-6-7 19:05
坐个美女版主的沙发
作者: Utopie    时间: 2010-6-7 19:12
场内有570个wifi基站 老乔怒了
作者: 迷路的猪猪    时间: 2010-6-7 19:12
这个是网上直播  http://live.twit.tv/
作者: Utopie    时间: 2010-6-7 19:24
前面玻璃 后面陶瓷 不知道抗磨性咋样
作者: Utopie    时间: 2010-6-7 19:25
前面玻璃 后面陶瓷 不知道抗磨性咋样

容易碎不
作者: juliette114    时间: 2010-6-7 19:27
本帖最后由 juliette114 于 2010-6-7 21:23 编辑

回复 5# Utopie

据说后面是耐磨陶瓷,前面不担心,几年用来下,对iPhone屏幕的坚韧性还是有体会的。
作者: shino1009    时间: 2010-6-7 19:31
好爽啊。。。
作者: Utopie    时间: 2010-6-7 19:33
ONE MORE THING
作者: Utopie    时间: 2010-6-7 19:34
原来是视频电话,是个手机就有的功能


不过我对升级很满意了,比3g升到3gs吸引多了

外观也不错
作者: 迷路的猪猪    时间: 2010-6-7 19:37
http://edition.cnn.com/video/flashLive/live.html?stream=1
作者: Utopie    时间: 2010-6-7 19:38
可视电话是wifi环境下的?

那代表可以手机对pc?
作者: Utopie    时间: 2010-6-7 19:41
只能iphone 4 对 iphone 4啊 沒意思
作者: Utopie    时间: 2010-6-7 19:42
199 16GB 299 32GB   和去年3gs 一个价 好像
作者: Utopie    时间: 2010-6-7 19:45
竟然可以换壳??????
作者: juliette114    时间: 2010-6-7 19:50
回复 20# htsyml

Apple自己出的保护套,叫做bunker
作者: juliette114    时间: 2010-6-7 19:51
总的来说,这次升级相当完整了,旧有的设备也得到了照顾。至少老用户不用瞎等什么时候可以升级旧手机的系统。
作者: Utopie    时间: 2010-6-7 19:53
回复  htsyml

Apple自己出的保护套,叫做bunker
juliette114 发表于 2010-6-7 20:50



自己连套也出了, 配件市场也不放过啊
作者: Utopie    时间: 2010-6-7 19:55
我不贪新鲜 等圣诞打折吧

沒追鲜的 闲钱啊
作者: Utopie    时间: 2010-6-7 20:24
回复  Utopie


    他说的299刀是指在ATT签约的价格吧 那法国签估计299好了 圣诞打折能打多少啊? ...
htsyml 发表于 2010-6-7 20:59



以前几年经验 可以打到倒贴钱
作者: Utopie    时间: 2010-6-7 20:33
回复  Utopie


     我主要是怕刚出来的时候forfait贵
htsyml 发表于 2010-6-7 21:32



合同还是以前的iphone合同吧 不会出新合同的
作者: xiaohuweiwei    时间: 2010-6-7 20:37
http://bbs.weiphone.com/read-htm-tid-755119-page-1.html
我挺佩服这位的,这位早就猜到金属边框就是天线了
作者: xiaohuweiwei    时间: 2010-6-7 20:38
15日预定的话,应该是24日就能拿到货了,因为法国是第一批上市,所以早预定早拿到
作者: xiaohuweiwei    时间: 2010-6-7 20:43
本帖最后由 xiaohuweiwei 于 2010-6-7 21:49 编辑
回复  xiaohuweiwei


    莫非vitelling就是你....
htsyml 发表于 2010-6-7 21:42



   没,我是下面加分的那个,当时他发表的时候我就觉得不错,当时就给他加分了
作者: xiaohuweiwei    时间: 2010-6-7 20:43
itouch升级系统终于不用付费了
作者: AirKenNY    时间: 2010-6-7 20:44
终于等到了……
作者: 肖邦夜曲    时间: 2010-6-7 20:54
回复 25# htsyml


    15号可以在官网预定么?
作者: juliette114    时间: 2010-6-7 20:56
Engadget上手后的心得:

1、绝对的薄,而且很紧凑,很结实的样子。
2、屏幕确实相当的出色,完全看不到像素点,可以说是目前最出色的屏幕了。
3、视频通话不罕见,但是iOS对于前后镜头的配合相当方便和成功,very sexy。
作者: Utopie    时间: 2010-6-7 21:04
Engadget上手后的心得:

1、绝对的薄,而且很紧凑,很结实的样子。
2、屏幕确实相当的出色,完全看不到像 ...
juliette114 发表于 2010-6-7 21:56



这前后镜配合 我5年前的nokia也行啊 呵呵
作者: juliette114    时间: 2010-6-7 21:20
回复 40# htsyml
Amoled目前并不必然是“更好的”屏幕,一切取决于使用的范畴。Amoled的缺点恰恰是Apple现在所不能接受的,可视范围,强光下的表现,产量问题,特别是在文字阅读方面的表现(看图倒是绝杀 )。也许以后会用吧。我想上市后自然会有人做专门的对比。

回复 41# Utopie
同意,没什么好说的,别看Apple现在煽情吹捧,本来就是其他人都做过的事情,至于看看以后的iPhone用户是不是把他当鸡肋,更有意思。BTW,Utopie你用过多少次video phone?
作者: xiaohuweiwei    时间: 2010-6-7 21:21
回复  juliette114


    第二点不对吧 三星的super amoled就不说了 连amoled都没用确实很遗憾....... ...
htsyml 发表于 2010-6-7 22:03



   ips是超过amoled的屏
作者: Utopie    时间: 2010-6-7 21:25
回复  htsyml
Amoled目前并不必然是“更好的”屏幕,一切取决于使用的范畴。Amoled的缺点恰恰是Apple现在 ...
juliette114 发表于 2010-6-7 22:20



恩 说实话 从有3g手机后 这大约有5.6年时间吧 , 我用过不超过5次, 大部分只是为了证明有这功能 而使用这功能
作者: Utopie    时间: 2010-6-7 21:27
我是受不了 老乔 又是小时候的梦想 又是星球大战的 呵呵
作者: xiaohuweiwei    时间: 2010-6-7 21:34
恩 说实话 从有3g手机后 这大约有5.6年时间吧 , 我用过不超过5次, 大部分只是为了证明有这功能 而使用这 ...
Utopie 发表于 2010-6-7 22:25



   我从来没用过,可视电话的功能本来就……比较鸡肋,iphone既然有了这功能也只是不让别人笑话,不过既然比别人晚了那么久,那就该有过人之处,要不然还是鸡肋。
作者: Utopie    时间: 2010-6-7 21:36
我从来没用过,可视电话的功能本来就……比较鸡肋,iphone既然有了这功能也只是不让别人笑话,不过既 ...
xiaohuweiwei 发表于 2010-6-7 22:34


这玩意 老婆查岗我觉得有用,
作者: juliette114    时间: 2010-6-7 21:40
回复 46# xiaohuweiwei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视频电话最适合的群体是聋哑人...Apple在广告里也强调了这一点,那一段还蛮感人的...
作者: xiaohuweiwei    时间: 2010-6-7 21:43
回复  xiaohuweiwei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视频电话最适合的群体是聋哑人...Apple在广告里也强调了这一点, ...
juliette114 发表于 2010-6-7 22:40



   他们肯定有一个不错的导演,呵呵,煽情的东西也是扩大用户面的好手段
作者: xiaohuweiwei    时间: 2010-6-7 21:45
这玩意 老婆查岗我觉得有用,
Utopie 发表于 2010-6-7 22:36



   其实mobileme也不错,而且是被动的,前端摄像头还好是主动的,哈哈,布个虚拟环境
作者: juliette114    时间: 2010-6-7 21:45
本帖最后由 juliette114 于 2010-6-7 22:49 编辑

http://www.engadget.com/2010/06/ ... s-video-calling-ad/

我老公就被第二个视频里看超声波的一段给吸引了..
作者: juliette114    时间: 2010-6-7 21:48
回复 51# xiaohuweiwei
MobileMe的远程定位+FaceTime,Apple的产品还真是不适合某些中国人和中国国情

作者: xiaohuweiwei    时间: 2010-6-7 21:51
本帖最后由 xiaohuweiwei 于 2010-6-7 22:53 编辑

背后的xxgb被取消了么?看起来是的
作者: xiaohuweiwei    时间: 2010-6-7 21:58
回复  xiaohuweiwei
MobileMe的远程定位+FaceTime,Apple的产品还真是不适合某些中国人和中国国情rf_302_ ...
juliette114 发表于 2010-6-7 22:48



   apple几乎没考虑过东方人,事实上大多数西方人的产品都没想过东方人的特点,比如说iphone和ipad的尺寸等等,至于国情就更不用说了,比如说itunes的网络音乐商店和中国人的使用习惯完全不合,要不是ipod不能使用硬盘方式来放音乐,估计中国没人会用itunes,就算这样也会有人想方设法将ipod搞成优盘式的mp3。
作者: xiaohuweiwei    时间: 2010-6-7 22:01
没有找到amoled或者super amoled跟ips的比较
htsyml 发表于 2010-6-7 22:55



   我用的是n85,amoled屏,总的来说色彩不错,就是阳光底下表现太差,
作者: juliette114    时间: 2010-6-7 22:12
回复 56# xiaohuweiwei

和Apple提供的远程定位比较,双卡双待符合中国当前国情民情;和Apple提供的内容销售平台比较,随拷随放“开放无拘”符合中国当前国情民情。
作者: AnnaCICI    时间: 2010-6-7 22:15
期待期待啊
作者: xiaohuweiwei    时间: 2010-6-7 22:22
回复  xiaohuweiwei

和Apple提供的远程定位比较,双卡双待符合中国当前国情民情;和Apple提供的内容销售 ...
juliette114 发表于 2010-6-7 23:12



   googlemap提供的服务在中国不准确,zf要求偏移,不提供街景服务,我想看看家乡现在什么样都不行,唉
作者: juliette114    时间: 2010-6-7 22:25
回复 58# htsyml

突然发现在keynote里面jobs提到过这个问题,之所以没有使用oled,是因为可大量生产的oled目前达不到现在用ips+retina所达到的326ppi的解析度,而这个解析度是屏幕内容达到打印级别的关键,所以...
科技就是互相竞争的,amoled毕竟也是众多竞争技术的一种,没有类似技术的压力它也不可能进化得更快,就像2007年前得智能手机市场一样...
只是关于可折叠屏幕我一直心存疑惑,阅读观赏可能没问题(当tv用...),如果真是纸般软塌塌的,该如何操作?以目前的有线耳机技术,我总觉得现有设备的厚薄极限就在3.5mm的耳机插孔了,除非不要这个插孔...
作者: xiaohuweiwei    时间: 2010-6-7 22:31
回复  xiaohuweiwei


    期待super amoled 特别是flexible版本成熟后 什么iphone ipad都可以仍了
唉 还 ...
htsyml 发表于 2010-6-7 23:11



   我不这么认为,液晶已经进入颓势了,现在的发展只是减缓衰败,除非大的技术突破,仅仅在色彩等等领域的进展绝对不是上上之选,毕竟人眼也是有极限的,而且不同的技术在适用范围内也有各自的缺陷,不同的产品使用不同类型的液晶也实属正常,至于某种技术发展到终极能取代别的技术那本来就是谬误。我认为将来的方向是彩色电子纸和可折叠液晶和裸眼3D液晶方面,至于传统液晶应该已经没什么太多路可走了,即使真的有什么好的色彩效果,说实话对一个一般人来说差别不会太大,
作者: juliette114    时间: 2010-6-7 22:38
本帖最后由 juliette114 于 2010-6-7 23:42 编辑

回复 64# htsyml

真到那个时候,我倒是觉得无线耳机会成为主流,呵呵。改标准千万别又是Apple打头枪,容易被骂死。
技术是动态发展的,但是终端企业选择技术是基于当下的表现和需求。在现在设备并不需要也做不了那么薄的时候,amoled并不具有绝杀的优势,只能说互有所长。以后电池电子技术更高的时候,也许是amoled大展拳脚的时代吧。
我喜欢看Caprica,里面的移动设备就是电子纸,操作是轻触手势,只是显然输入效率不高,呵呵,看里面的人发消息真是累啊
作者: xiaohuweiwei    时间: 2010-6-7 22:41
本帖最后由 xiaohuweiwei 于 2010-6-7 23:44 编辑
回复  xiaohuweiwei


    LED和LCD貌似是两个东西吧.....
htsyml 发表于 2010-6-7 23:36



   led和lcd是两个东西,oled是从lcd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技术。oled和led事实上是两种技术……
作者: amyli071    时间: 2010-6-7 22:46
回复  xiaohuweiwei
MobileMe的远程定位+FaceTime,Apple的产品还真是不适合某些中国人和中国国情rf_302_ ...
juliette114 发表于 2010-6-7 22:48


中国版没有WIFI,所以FACETIME,没用啊,加上不习惯花钱购正版软件,所以MOBILEME也发挥不了作用啊,哈~
作者: xiaohuweiwei    时间: 2010-6-7 22:46
中国版没有WIFI,所以FACETIME,没用啊,加上不习惯花钱购正版软件,所以MOBILEME也发挥不了作用啊,哈~ ...
amyli071 发表于 2010-6-7 23:46



   国版似乎已经通过wapi了,也就是说会安装上wifi了
作者: amyli071    时间: 2010-6-7 22:48
apple几乎没考虑过东方人,事实上大多数西方人的产品都没想过东方人的特点,比如说iphone和ipad的尺 ...
xiaohuweiwei 发表于 2010-6-7 22:58



    这倒是真的~~
作者: xiaohuweiwei    时间: 2010-6-7 22:48
回复  htsyml

真到那个时候,我倒是觉得无线耳机会成为主流,呵呵。改标准千万别又是Apple打头枪,容易被 ...
juliette114 发表于 2010-6-7 23:38



   我每次想到可折叠液晶的时候就想到“奉天承运……”。
估计可折叠的将来会用在虚拟现实交互上面,
作者: juliette114    时间: 2010-6-7 22:54
更新了一个engadget版的对比列表在顶楼,仅做参考。另外,iPhone4增加了对802.11/n的支持。
作者: xiaohuweiwei    时间: 2010-6-7 22:55
本帖最后由 xiaohuweiwei 于 2010-6-7 23:56 编辑
回复  xiaohuweiwei


    ......oled就是led只是用生物材料做成的.............而且led oled只是一种发光 ...
htsyml 发表于 2010-6-7 23:48



   好吧,不管谁对谁错,那我问你,你肯定oled技术没有缺陷么,能够替代所有领域的产品么,就这么一个问题,
作者: juliette114    时间: 2010-6-7 23:07
回复 76# htsyml

应该说,oled成熟后,现在市面上所有的产品都过时了...不是吗?
另一方面,也很难说到时候的iDevice会不会使用oled或者其它尚未开发的更强的显示技术。所以,一切都是未知数。Apple也没有反对Oled,只是没有选择现在还没有成熟的oled而已。
对了,engagdet刚刚给了ips(iPhone4)和oled(Evo 4G)的对比图片,不过我个人觉得没有什么意义,因为这是单一环境的简单对比而已。给你参考:http://www.engadget.com/2010/06/ ... ity-examined-video/
作者: juliette114    时间: 2010-6-7 23:09
回复 79# htsyml

可惜科技媒体都喜欢做这样的列表,这好像是某种传统,geek们很看重这种数据对比,一般用户则越来越无所谓...
作者: xiaohuweiwei    时间: 2010-6-7 23:11
回复  xiaohuweiwei


    我没有说oled有没有缺陷 只是说amoled的flexible版本成熟后 硬屏又追求时尚的ip ...
htsyml 发表于 2010-6-8 00:01



   我只想说的和我前面的一致,算我技术上面都说错了好了,但是很明显每种技术都有自己的缺陷,难道说你能够用同一种技术来适用所有的情况?
别的不多说,只是针对你那句amoled发展成熟能代替iphoneipad来说的而已。

至于我所说的lcd,仅仅是说所有传统的显示技术而言,当然概念不清用词不当让你产生误解了,这点表示抱歉
作者: xiaohuweiwei    时间: 2010-6-7 23:13
回复  htsyml

可惜科技媒体都喜欢做这样的列表,这好像是某种传统,geek们很看重这种数据对比,一般用户 ...
juliette114 发表于 2010-6-8 00:09



   所谓比较就要量化,但是客户体验怎么量化呢,这个需要大量的统计信息,哪有几个公开数据来的廉价方便,而且容易理解呢。
作者: xiaohuweiwei    时间: 2010-6-8 08:02
本帖最后由 xiaohuweiwei 于 2010-6-8 09:30 编辑
回复  xiaohuweiwei


    各种技术当然各有缺陷啦 我也没说amoled本身怎么样 只是flexible的amoled离商业 ...
htsyml 发表于 2010-6-8 00:15



   我觉得flexible真的商业了,至少也要找到对应的产品线,现在可折叠的 产品不多,我看到的就飞利浦的那款在意大利上市的电子书,那是电子墨水技术的,至于其他到现在我还没见过,而且那款产品最后还是用金属边框裱了以后才用的,可折叠在近期是没有啥新的概念了,至于这种产品是不是真的最后能成功能不能商用还是有待考虑。

我只想说的是现在的所有以成像色彩等等的技术为主题的产品基本都已经达到了人体极限了,即使将来发展也无法有太大区别的,也许所谓的amoled会商用,也许甚至不等商用就被其他形式的产品代替了,到时候ipad之流自然被淘汰,老形式的操作必然会被新的互动代替,反而是各种不同类型的操作方式的产品才是发展的重点。

现在3D屏已经接近商用了,电子墨水是近期的主流,而且彩色墨水上市后估计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至于可折叠的屏,说实在的,没找到对应的产品线,而且其实他是普通产品的延续,从色彩上没有太大的提升空间了,这是人类视力极限,多媒体的最终目标是虚拟现实,我觉得屏幕也许在今后的发展中完全被投影取代,
作者: Utopie    时间: 2010-6-8 09:01
其实mobileme也不错,而且是被动的,前端摄像头还好是主动的,哈哈,布个虚拟环境 ...
xiaohuweiwei 发表于 2010-6-7 22:45



大会开始前 有传言mobileme可能免费,我还高兴了一阵那
作者: juliette114    时间: 2010-6-8 09:12
回复 85# Utopie

MobileMe迟早会变免费的,或者中间大部分的功能会变成免费的,就像iTouch的升级应该是免费一样。不过这样的改变还不足以上wwdc的讲台,就像悄悄发布的safari5一样...BTW,safari5的reader功能真的很好,自动的提取网页主体文字和图片以及分页,极大的避免了非相关网页元素如广告的干扰,以及频繁的点击“下一页”,看新闻和小说甚佳。
其实iOS上面很早就有了邮件推送,无线同步一切的功能,只是这些功能都打包在收费的MobileMe里面,用者寥寥,反而不如Android上后出现的类似功能吸引眼球,Google虽然没有打包整合这些功能(远程定位甚至还没有),但是人家是免费的,机主在第一时间就可以用到的...
作者: xiaohuweiwei    时间: 2010-6-8 09:19
回复  Utopie

MobileMe迟早会变免费的,或者中间大部分的功能会变成免费的,就像iTouch的升级应该是免费 ...
juliette114 发表于 2010-6-8 10:12



   其实我唯一在意的就是远程锁定功能,现在iphone丢失已经很普遍了,如果这个功能能免费的话,估计流失率会下降,而且那个我在哪里的功能也能帮助追查盗贼的行踪,
作者: Utopie    时间: 2010-6-8 09:31
其实我唯一在意的就是远程锁定功能,现在iphone丢失已经很普遍了,如果这个功能能免费的话,估计流失 ...
xiaohuweiwei 发表于 2010-6-8 10:19



我的想法和你一样, 通讯录我通过gmail同步, 邮件我直接网页,网盘觉得没啥用,自己有服务器。 其他也没什么了
作者: juliette114    时间: 2010-6-8 09:55
回复 88# Utopie

我们家用MobileMe的时间比较长,撇开价格不说,产品本身的黏度还是很高的,我们常用的,第一是邮件推送当短信使,第二是浏览器书签同步当然仅限于safari,第三是日程表通讯录同步这个是和mac和iOS系统直接相关的,第四是备忘录同步,第五是密钥同步便于安装转移系统,第六是相册毕竟picasa在国内封掉了看不见,第七就是iDevice相关的远程定位/锁定/抹除,对于家人来说方便确定位置。

MobileMe的优势在于它把所有功能都整合在了一起用户只需要最少的设置和干预,特别是和Mac系统的无缝连接堪称完美,尤其是对于家庭用户来说,缺点就在于价格和功能完整性;
Google服务的优势在于它的灵活和免费,而且服务之间的整合度要远高于MobileMe,缺点在于配置相对有些零散,而且有些服务在一切地区受限制...

两者都用,日常信息和邮件处理都靠MobileMe,Google的服务最喜欢的还是GoogleDocument和RSS同步。




欢迎光临 新欧洲·战法 (https://bbs.xineurop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