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标签
酷站
新欧洲
战法
Portal
板块
BBS
跳蚤
旅游
留学
招聘
寻店
广场
帐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帖子
搜索
帖子
用户
帖子
好友
道具
勋章
收藏
淘帖
任务
广播
群组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
退出
新欧洲·战法
›
群组
›
生活
›
健康
›
联合代体检 代体检 体
联合代体检 代体检 体
1名会员入驻
加入
我们在求职过程中所会遇到许多问题,而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第一就是学历,第二就是专业工作的经验,第三健康的身体,命运对每个人并不是完全公平的,有些人身体健康,而有些人却身有缺陷,有的是先天性的,有的是后天所致,像严重贫血的、血小板减少的、肝病、糖尿病、有心脏病的,还有一些患有色盲、色弱、近视等的人群,想要顺利通过体检还是非常困难的,多数企业会拒绝身体有缺陷的求职者入职,这种情况之下就有必要找代检机构,寻求该机构的帮助体检合格代检【电/微:186-1020-8259】专业服务【σσ:599.185.233】 出国入职入学体检,成功收费,,解决体检不合格问题的最佳选择。
体检紧张和恐慌,代检抽血检查数值稍高于正常范围就如临大敌
定期体检是一个好的习惯,也是现代社会人们健康观念改变和进步的一个标志。无论是入学体检、入职体检,还是每年例行的健康体检,体检无处不在,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每次体检结束,我们都会得到一本由终检专家审核的体检报告。上面详细解读了客人当次体检的所有阳性结果,而受检者能否正确“解读”这份专家解读,直接关系到受检者之后对待自己身体的态度,当然也就关系着受检者之后的身体健康。
一份体检报告,至少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各项检查结果的数值、详细描述和参考范围,一是体检结果的汇总和分析。在慈铭的体检报告里,汇总和分析的内容不是传统地放在报告的最后部分,而是醒目地放在报告的首页,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让受检者充分重视这一部分内容。它是主检医师根据客人当次体检结果,结合客人基本信息、既往史、家族史、既往体检情况及异常、个人生活习惯等进行的体检综合分析,进而给出客观准确的体检结论和建议,是体检的精华,对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预防和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有些受检者对体检过程很是重视,却忽视了体检报告的阅读,拿到报告后粗略一看就扔一边了,时间长也许找都找不到了。其实体检的目的不是检查而是尽早发现疾病,争取早干预早治疗。好的体检报告不只是看有没有病,还要看有没有得病的风险,一定要重视每一条结论后面相应的建议和指导。医生通常不会直接作出诊断,而是将体检中相互关联的各项异常进行汇总,作出相关疾病提示和是否复查或进一步诊治的提示。体检报告反映受检者当时的身体状况,如果发现问题也没按报告里建议的进一步咨询或就诊,往往会耽误治疗时机。其实,每份报告都是宝贵的个人健康资料,每位受检者都应该认真阅读各项数据,与正常参考值进行对比,认真听取报告上的汇总意见,有疑问及时与体检医院联系才是一个正确的态度。
有些客人看到报告后是紧张和恐慌,检查数值稍高于正常范围就如临大敌。其实,许多指标总是随着个人生活习惯、身体状态、环境变化而不断波动,某些指标的异常对于医生确诊的价值十分有限,他会在分析里指出异常结果的各种影响因素,建议客人酌情复查。还有一些客人在体检中发现胆囊息肉,就开始茶饭不思,其实,只要认真阅读医生的建议,就不会紧张反而是从容面对了。医生会根据息肉大小、客人年龄、是否合并胆囊结石、是否伴有临床症状等给予不同建议,或定期复查,或密切观察,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所以一定不要只看结论,不看分析和指导,给自己制造无谓的压力。比如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影响因素也很多,需要与临床紧密结合,鉴别分析,不是说异常就意味着一定有肿瘤,当某些良性病变时也会有轻度升高,这种情况主检医师会在报告里解释说明并建议动态观察,当然如果数值超出很多或数个指标都高,他会特别提醒并建议客人尽快专科诊治,体检医院也会有专人负责电话联系客人以免延误病情。
有些客人拿到报告后是无视。比如肝功能检查里转氨酶的轻度升高,医生会在报告里告诉客人某些外界因素如运动、饮酒、熬夜、药物都可以促使转氨酶的升高,建议排除掉这些因素后复查,来确定是否是真正的肝损害,并给出良好生活习惯的指导。但有些受检者根本不把这些建议当回事,照样吃吃喝喝让自己成为肝病的高危人群,而对身体曾经发出的警报继续忽视,饮食作息不加控制,等到发展到肝病就悔之晚矣。
有些客人是不治疗。比如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有相当一部分是无任何症状和不适的,当体检查出血压偏高时,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复查,如果各项检查指标都支持诊断,就要在医生指导下开始治疗。因为高血压不能根治,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控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但有些患者因为没有症状,根本就不在乎体检建议,更不按照建议所说去专科治疗,等到出现并发症和其他脏器损伤后,吃药打针都无可挽回了。
另外,真正重视健康的人,最好把每年的体检报告都保存好,新的报告出来后,应该找出前几年的体检报告一起解读,看看指标的变化趋势,有哪些新的改变,通过纵向对比,有利于一些疾病的早期发现。对于某些疾病的监测,对比也是必需的,比如肝肾囊肿、胆囊息肉等的生长速度,大小形态的改变,对于是否治疗、如何治疗都是很重要的参考。当某些指标有较大变化时,说明这一年来,身体状况已发生了改变,也许是某种疾病的倾向,应该引起受检者足够的重视。
最后说说体检报告里提到的“复查”“定期复查”等术语,一定要认真对待。“复查”通常是某一项检查指标此次出现异常,可能与检查前饮食、休息因素有关,应在一周内进行二次检查。“定期复查”是指体检结果已有结论,为了观察其变化,如在体检中发现的胆囊息肉,肝肾囊肿等需要三个月至半年检查一次,观察大小、形状是否发生改变。“进一步检查”是指在体检中发现问题又不能确诊,建议到医院专科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专科复诊”是指既往疾病有了某种新的变化,需要再次诊治。特殊异常结果或重大阳性我们会在最短时间内电话通知,需要尽快就诊治疗,在报告里也会放在汇总分析的第一条作为重要提示,此时,千万不要耽误时间,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需要维护,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是保护人体健康的一项十分重要的预防性措施,希望大家积极参加健康体检,重视体检报告的解读,及早发现疾病,达到预防疾病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
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都给自己或员工安排了每年一次的体检项目。但是大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体检结果出来后没有专业的人士解读,同时自己也对体检报告结果也看不明白。
其实大家不能正确理解体检报告内各项体检指标也实属正常。普通人对阴性、阳性结果及体检结论不能有一个全面又准确的认识,尤其血液化验结果,虽然有正常参考值对照附于每项结果, 但若有高低值, 或有阳性、阴性结果时,不能正确理解其意义,下面就谈谈如何阅读体检报告。
1 体检报告阳性不等于患病
体检报告阳性说明:不正常、或超过正常范围、或发现异常情况,或特殊情况下的生理现象。看到体检报告中某些指标不正常时,应该引起重视,但是不必过分紧张。
1.1 患者的心身状态易造成体检结果假阳性
原则上受检者应在平静、休息状态下接受各项检查,以血标本为例,处于激动、兴奋、恐惧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运动后,因能量消耗,体液丢失,呼吸急促,可造成许多检验结果的变化,如肌酸激酶(CK)等一过性升高,还可引起血中钾、钠、钙、白蛋白、血糖等成分的变化。另外,有些指标敏感性很高,如:血压的测量,人的血压本身就是动态的、波动的,体检时记录的是瞬间的血压,即使达高血压的标准,也不能根据一次血压确定为高血压病。尤其是临床上常见“诊室高血压”,更是容易误诊。
1.2 患者的饮食对体检结果的影响
进食可使血液中许多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体检前一晚进食火锅或者烤肉等高脂饮食,第二天体检时候很容易发现甘油三酯明显升高。再比如,如果近期多次饮酒,体检时很容易发现转氨酶升高。同样道理,禁食过久也会影响结果,长期素食者可使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偏低,总脂质浓度也会减少,胆固醇和TG 降低。控制这一现象的唯一方法是做好体检前的准备工作,严格执行空腹采血时间,最好早晨空腹,因为许多正常参考值范围是以空腹血液测定值为基础的。
1.3 药物对体检结果的影响
口服避孕药可使甲状腺结合球蛋白铁、甘油三脂增高,而白蛋白和锌降低。如果正在口服他汀类药物, 可能引起ALT、AST 一时性升高,停药后肝功能很快恢复正常。
1.4 采血时间对体检结果的影响
空腹是指进行各项检查前12 小时左右禁饮食,血液标本收集最好在晨7∶30~10∶30 采空腹血, 最迟不宜超过11∶00。太晚会因为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使化验值失真。所以受检者应该按时采血,不要轻易误时。
2 体检结果阴性不等于身体完全健康
体检阴性说明:未见异常、或完全正常、或正常范围。但是,并不能说明您的身体真的完全健康。
首先,任何体检套餐都有它的局限性,由于选择的体检项目有限,完全正常只能说明在你所选择的体检项目中、现用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手段没发现异常。
其次,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在体检当日,即使已经患上了某种疾病,受目前的医学水平、医疗设备、技术手段的限制,也不一定检查出来。比如体内很小的肿瘤,彩色B 超、CT、MRI 有时也很难发现, 生长快的肿瘤半年或一年后瘤体或许很大。所以定期进行健康体检非常必要。
一、肺功能检查1、憋气 深吸一口气,然后憋气,时间越久越好。能憋气50秒钟最理想(50岁为30秒、60岁为25秒),如果少于10秒,说明肺功能很差。2、吹气 深吸一口气,然后猛吹气,能在3秒...
一、肺功能检查
1、憋气 深吸一口气,然后憋气,时间越久越好。能憋气50秒钟最理想(50岁为30秒、60岁为25秒),如果少于10秒,说明肺功能很差。
2、吹气 深吸一口气,然后猛吹气,能在3秒内吹完则肺功能正常(50岁为4秒,60岁为5秒)。中老年人吹气时间超过6秒,预示肺功能下降,可能存在气道阻塞性肺疾患,很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病造成的。
二、心功能检查
1、原地小跑一会儿(感到微微气喘即可),脉搏增快到每分钟100-120次。停止活动后,在5-6分钟脉搏恢复正常者,心功能良好。如8分钟恢复,说明心功能较差;超过8分钟则心功能有问题。
2、爬楼梯 中老年人爬3-5层楼梯感到心跳加快,有些气喘,但休息10分钟恢复正常为良好。如爬完楼梯感到心脏像要从嗓子眼儿跳出来,休息20-30分钟后仍感到气急、呼吸困难,甚至心跳越来越快,则心功能明显下降。
三、动脉硬化检查
坐位前屈 坐在地板上,向前伸直腿,脚趾朝上,腰部前弯,手臂前伸努力触及脚趾。如果够不到脚趾,或够脚趾的过程中感到憋气、心慌等不适,说明动脉已硬化。做以上动作时动脉血管壁受到牵拉,如血管壁硬化则会产生不适。
四、糖尿病检查
单侧眼睑下垂 中老年人突然一侧眼睑下垂,这是糖尿病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的信号。长期慢性的高血糖可引起机体的代谢紊乱,从而导致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引起单侧眼睑下垂。患侧眼眶上区疼痛,有时看东西重影。
五、青光眼检查
观察瞳孔 瞳孔正常直径为2-5毫米,圆形。瞳孔呈椭圆形多是青光眼的表现。当青光眼患者眼压增高时,动脉血管的末梢缺血最明显,所以上下方虹膜缺血最早、最重,虹膜缺血性萎缩就明显些,导致瞳孔呈垂直椭圆形。
六、肾病检查
查尿蛋白取100毫升新鲜尿液,放入器皿中,加热至沸腾后,尿液会出现浑浊。此时在尿液中滴入5-10滴白醋,并再次加热,如浑浊消失表示正常,如浑浊不消失则为蛋白尿,应引起警惕。
七、血液黏稠检查
看舌头 对着镜子伸出舌头,如舌头颜色发紫,说明血液黏稠;如果不仅发紫还有紫色斑点,则血液黏稠度过高,并已出现循环不良和淤血。
八、骨质疏松检查
测中指间距 两手向两侧水平伸直,测量两手中指指尖之间的直线距离,然后再测量身高。如果身高比两指间的距离少,说明骨质疏松和骨密度减少。身高比指尖距离少2-3厘米者,照X线相片可显示为明显的骨质疏松。
九、腰椎间盘突出检查
挺腹伸腰 仰卧,两手置于体侧,以枕部及两足跟为着力点,将腹部向上抬起,保持上述体位并深吸气憋10-20秒,憋至面色潮红,如感到腰痛及下肢放射痛,说明腰椎间盘突出。这项测试是通过增加腹内压力使腰部椎管内压力增大,如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神经根病变,就会引发腰部及下肢疼痛。
十、骶髂关节检查?
盘腿试验 又称“4”字试验,仰卧,将一只脚向内弯曲放在另一侧伸直的大腿上。请家人一手按住对侧胯骨,另一手将屈曲的膝部往下压,若臀部出现疼痛说明骶髂关节有病变。骶髂关节疾病是产生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特别是老人腰腿痛多由此引发。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罹患某些疾病的机会也在增加。这些疾病大都是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但往往有严重的后果。可幸的是,体检能在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预后往往是好的。这里介绍公务员健康体检、高考、移民、出国、婚前、孕前、飞行员、公司入职等相关体检的体检项目及费用、医院等相关信息。
一般包括内科(血压、脉搏、心肺听诊、腹部扣诊等)、外科检查(身高、体重、四肢脊柱、皮肤、甲状腺、淋巴等)、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肝炎筛查、血糖、心电图、体腔B超等项目。中年人应加查血脂、动脉硬化状况评估、肿瘤筛查(尤其有家族史的)、肾功能、前列腺、子宫附件等检查。50岁以上男性还应进行直肠指查,以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和直肠癌;女性应增加妇科B超、宫颈刮片、乳腺红外线扫描,以早期发现宫颈癌、乳腺癌等病变。
刚刚参加完入职体检的小梁在医院一鸣惊人:被亲友昵称为“肥仔”的他为了抽血检验的结果能“好看”一点,体检前一天没有吃晚饭,在体检中心饿着肚子排了半天队。抽完血,他刚走出两步,便一阵天旋地转,晕倒在地。近年来,尽管人们对健康体检越来越重视,但如何正确体检,依旧有不少人“蒙查查”。例如将当天早上空腹抽血理解为提前一天不能吃晚饭;抽血前猛灌水,以为能让黏稠的血液变“稀”;还在服用抗生素、维生素C,就来体检……其实,这些做法都会干扰体检结果,令其失真。
1. 体检需要“空腹”吗?
当天不吃早餐即可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客观准确,很多血液检验都要求病人“空腹”。这是因为,普通进餐后,血甘油三酯将增高50%,血糖增高1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钾增加15%。
空腹是有时间限制的,上一餐到抽血时间间隔过短或者过久都不好。空腹标准为8~14小时无热量摄入,当天早晨不吃早餐就可以了。如果空腹时间达到18小时以上,机体已经处于轻度“饥饿”的状态。在饥饿状态下,血液中多种成分会发生改变:首先是代谢相关的一系列指标,如血糖、血脂、血清蛋白、血酮体等;另外肝肾功能相关的指标也会发生异常,如血清胆红素等、肌酐、尿酸等。因此,如果一个人当天8:30~10:30之间抽血,前一天晚上无需禁食,尽量保持平时的生活习惯,正常饮食,饭菜宜清淡,不饮酒、咖啡、浓茶。第二天早晨,不吃早餐到医院,注意抽血前少喝或不喝水,不要吃冷饮或吸烟,也不要做运动,平静地到医院等候采血。
2.测血脂前三天
少吃油腻食品
“体检须知”中经常不厌其烦地要求体检前要“清淡饮食”。这是因为高蛋白膳食可使血尿素、尿酸及血氨增高,高脂肪饮食可使甘油三酯大幅度升高,动物内脏等高核酸食物则可导致血尿酸明显增高。
油腻饮食是影响血脂检测的最主要因素。由于甘油三酯受饮食影响很大,受检者须在体检前3天内少吃或不吃高脂食品,不要饮酒,同时检测前严格空腹12小时,才能得到一个客观准确的血脂结果。此外,高脂饮食可造成血中乳糜微粒增加,检测时脂浊的血清会对其他大多数检测项目产生影响,而导致其他项目的不准确。
3.查大便潜血
少吃动物内脏血液
一些特殊的检查,由于检测方法的不同,会对饮食有特殊的要求最常见的当属大便潜血试验,如果采用的是“联邻甲苯胺化学法”检测,那么检测前三天应禁食动物血液、内脏及富含叶绿素的蔬菜等,但是,如果采用“胶体金”法,则没有特殊要求。
由于体检者往往不了解体检中心采用的是何种检测方法,最保险的方案是在检测前三天不吃动物血液、内脏,也不要大量进食绿叶蔬菜。
4.体检前两天
别做剧烈运动
由于等候人数较多,有年轻的体检者在走廊里来回走动,或者和朋友们谈笑风生,结果被体检医生大声提醒“静坐等候,不要来回走动”。他一脸委屈,却不知道医生这样要求,是为了避免干扰体检结果的准确性。不仅候诊时不能来回走动,体检当天早上如果进行锻炼,也会影响体检结果。
原来,运动和情绪波动可通过影响机体代谢、神经、内分泌功能,引起血液、体液成分的改变。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肌红蛋白、肌酸激酶等物质的升高。由于激素的改变,即使是轻度的活动和情绪激动,也会引起血糖、非酯化脂肪酸、乳酸等升高。有一些激素类检测对“平静状态”的要求更加严格,体检者在体检前可向体检机构详细咨询。
体检前两天不要做剧烈运动,抽血检测的1个小时前也不宜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采血前不要来回走动,应保持心绪稳定,别喜出望外或者忧伤烦躁。
5.服用减肥药和维C
停药三天再体检
因某种病情正在服药,体检前要不要停药?不少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在体检时经常遇到这个难题。有很多慢性病患者必须常年规律服药,如高血压、糖尿病、某些术后的抗凝治疗患者等。由于这些患者贸然停药或推迟服药会引起不良事件,甚至遭遇生命危险,所以应在规律服药、改善病情后,再接受健康体检。
如果正在服用抗生素类药品、维生素C、减肥药物或避孕药,则应待停药3天后再接受体检。因为这些药品会影响到很多项目的检测准确性,如维生素C,由于其具有很好的还原性,因此会干扰大多数基于“氧化还原反应”而检测的项目,导致结果不准确。
6.早晨采血
最晚别超过12时
各医院体检中心多采取预约制,但糟糕的交通状况加上有人习惯性迟到,经常遇到姗姗来迟的体检者。团体体检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形:有人11时才进体检大厅,往往这时,采血处已经人去台空。有些迟到者对此愤愤不平,认为医院服务不到位。其实,这和体检的化验要求有关。
人的代谢在一天之中是波动的。一般来讲,正常人血清物质水平的参考范围都是以早上8时左右为基线来进行定义。体检化验要求早上7∶30~8∶30采空腹血,最迟不宜超过12∶00。太早或太晚都会因为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使检测值失真,或偏离既有的参考范围而呈现异常状态。
7.女性月经前后
尽量别抽血查肝功能
对于女性,一般的检查应避开生理期。妇女来例假、怀孕等生理状况均可影响血液检测结果,所以女性月经期前后不宜进行妇科检查、血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等。
乳腺红外线检查也最好选择在月经干净后一周。但是,如果要进行性激素的检测,则应该选择月经第三天的时候进行采血,才能反应卵泡初期各项指标的基础水平。
收藏
|
热门推荐
成员列表
返回群组
管理成员
lianhedj
在本群组中寻找帖子
搜索
群组地址
https://bbs.xineurope.com/group-684-1.html
[
复制
]
lianhedj 创建于 2018-2-24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