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其中包括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控也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话题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在今年两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对P2P平台进行分级监管的提案。贺强说,实际上很多所谓的P2P,是把传统的非法集资披上了互联网金融的外衣,弄了一个网站就开始非法集资,进行违法的活动。P2P不是不可以搞,但是允许哪些人搞,不允许哪些人搞,首先必须要分清。我的观点还是应该扶大限小。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图片来源:央视网) 3月3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李克穆表示,推动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要强化技术环节监管,建立风险预案,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同日,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巩富文指出,加强互联网金融管控刻不容缓。巩富文建议,可考虑在中央层面整合各部门管控职能,由央行或银监会统一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管控,便于提高管控水平和效率、降低成本。应明确互联网金融进入门槛的标准,提高市场准入的透明度。同时,应实行分类管控,尤其是对于缺乏大数据支持的P2P平台,重点防止出现非法集资、流动性不足、违规经营等隐患,允许平台接入央行征信系统,降低信用风险。待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行数据分类管理,共享公共数据,有偿使用商业数据,严格保护个人信息。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异军突起。据统计,截至2015年,P2P平台总数已达到2595家,交易规模为9823亿;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占全部线上支付比例超过87%,远高于银行直接在线支付规模。然而,伴随而来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也成为各界关注的难题。仅2015年,P2P问题平台就已经达到了896家,超过全部平台总数的三分之一,甚至有控制人利用平台进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违法犯罪活动。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滞后甚至空白、行业规范和自律缺乏、金融与网络系统本身的高风险性以及风险在互联网传播的放大效应等因素,也都在考验着互联网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