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街拉风地竖起了万国旗,大街小巷醒目地张贴着修路告示,公园里恶搞地晃荡着扮成女王的男子,且不说粉色的奥运标志和两个啤酒瓶扳头式的吉祥物到处都是,伦敦浓郁的奥运氛围在奥运火炬的传递中达到了极致。英式生活在奥运的催化下重绽光彩,展现新的面貌。
虽然老朽的英国已然在二战后日趋衰颓,特别是近年来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让英国原本老迈的步伐更为沉重。但奥运会的召开,还是为英国泼上了返老还童的泉水,让这个国度散发前所未有的活力。 迎接一场华丽的体育派对
25岁的火炬手David State拿着火炬跑到半路,停下向围观人群中27岁已经怀有身孕的女友Christine Langham求婚,然后在亲友们的欢呼、女友幸福的眼泪下继续自己的火炬手使命。奥运让不苟言笑、一向表面绅士淑女的英国人也疯狂地浪漫了一把。伦敦已 经是第三次主办奥运会了,虽然奥运对于这座城市并不新鲜,但对于很多伦敦人而言这却可能是他们人生中唯一一次作为奥运东道主来体验这场体育盛会。因此,特 拉法加广场上的鸽子们失宠了,平时坐在广场阶梯上喂它们的英国人都去和奥运倒计时钟合影了。很多伦敦当地人说,他们很想看看已经是世界人种云集的伦敦街 头,在奥运期间能够拥挤成什么样。也有人直截了当地说,他们会在8月逃离伦敦,把它让给来看奥运的庞大人群。
上海在世博会期间给公交车司机、警察等等忙碌加班在第一线工作的人都加了额外奖金,但伦敦的巴士司机就没那么好运了,奥运期间他们不仅要承受巨大的 交通压力,还没奖金拿。为此,伦敦的巴士司机不干了,他们举行大罢工让近三分之二的公交线路陷入瘫痪,让伦敦人的生活一片混乱。巴士司机们的出发点没错, 凭什么干那么多不给我加薪水呢,他们只是把很多人的想法付诸行动而已,但造成的局面就不那么好收拾了。
好在,这些负面的、消极的情绪在伦敦还是少数的,大多数人还是翘首期待着8月伦敦南部的这场奥运会。酒吧老板们已经在跃跃欲试地策划奥运啤酒大赛, 纪念品商店的老板们更是将文洛克和曼德维尔摆在门口招揽顾客,出租车、地铁各处张贴起奥运相关广告,不知一向喜欢谈论天气的英国人有没有改口讨论起奥运 来。奥运能给伦敦南部带来经济发展和地区重建的契机,这是很多伦敦人在谈及奥运会时会告诉你的话。因此,在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前提下,他们非常欢迎这样 一场华丽的体育派对。试想既有可能涨工资,又能名正言顺地去体育场、酒吧看比赛,何乐而不为呢?老特拉福特球场的奥运足球门票早已被英国球迷们一抢而空, 很多伦敦人早几个月就预订了自己想要的比赛门票,订晚了的人就只能看看电视了。当然,没有票也不一定会妨碍英国人看奥运的好心情,他们也许会走进街角的某 个咖啡店或者酒吧,点上杯英式下午茶,或者边喝啤酒边吃着鱼和薯条,跟陌生人一起聊聊正在进行的比赛,最后醉醺醺地回家睡觉,第二天还能西装笔挺地上班。
奥运让懒散的英国人开始勤劳地修路、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场馆,低碳地跑步、租用公共单车、关注环保,疯狂地派对、举行各类庆典、恶搞耍宝。今夏,将注定是一场蓄势待发的英式狂欢。
三届奥运 从国家到个人
奥运的意义究竟何在?对于英国的市民来说,奥运就像是一次华丽而盛大的体育盛会,让厌倦平常生活的人们有机会好好High上一把。英国已经三次承办了奥运会,事实上每一次承办奥运都让英国以及英国人的生活发生了一些改变。
第四届奥运会 显示英国的雄厚国力 时间:1908 年 承办城市:伦敦
1906年,因意大利饱受多次地震和火山爆发灾害后,政府财政困难而无力兴建体育场馆,宣布放弃主办权。国际奥委会便临时决定与英国政府合作,将奥 运主办权转交至伦敦。英国政府以惊人的工作效率,在当时简陋的技术条件下,迅速地在伦敦西区一个荒芜的丛林地带上兴建了那座白城运动场。 此次奥运会显然向世界显示了当时英国的雄厚国力,当年英国以56枚金牌以及50枚银牌、39枚铜牌高居金牌榜和奖牌总数榜第一,而英国政府惊人的工 作效率,快速建造了运动场也让世界惊叹。虽然维多利亚在1901年去世,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强大与繁荣,延续到日后20多年,也让1908年在伦敦举办 的奥运会为之受益。若没有维多利亚时代,便没有如今英国人典型的生活方式。从维多利亚时代开始,英国盛行起了下午茶。从此,红茶、瓷器和随之而来的英国茶 文化传遍了世界。维多利亚时代给英国留下了太多的瑰宝,单从英式时尚而言,像蕾丝、立领、羊腿袖等维多利亚式服装元素,如今仍然是时尚大师设计笔下的潮 流。也难怪人们一想到英国就不禁回想起那个奢华而尊贵的年代。
第十四届奥运会 百废待兴的表率 时间:1948 年 承办城市:伦敦
二战后百废待兴,现代奥运会也重新恢复,再一次选择伦敦来承办,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是以体育精神正式迎接和平时代的到来。战后稳定的社会局面,也让这 一届奥运会没有受到太多干扰,而成为了首次有电视转播的一届奥运会。英国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强国,虽然在二战中遭受重创,一切都处于百废俱兴的状态中,由 英国来承办奥运显然也有某种励志的成分在,抚慰遭受战火摧残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从痛苦中走出来。 当时英国不少人反对在当时困难情况下承办奥运会。英国奥委会做了大量宣传工作,四方奔走,克服重重困难,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还兴建了奥林匹克村, 修缮了一些体育场馆,使运动会准备工作如期完成。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12年后举行的首届运动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新起点。人们在长期的战争中,饱尝 了家园被毁、亲人死去的痛苦,但在这里又领略了和平和友谊的幸福。
第三十届奥运会 回归个人本位 时间:2012 年 承办城市:伦敦
如果“世界末日”的预言不幸成真,那本届伦敦奥运会恐怕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现代奥运会。当然,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可在全世界经济危机依旧无 法消除、欧洲至今陷入经济困顿的势头下,伦敦来举办本届奥运会,或多或少也有些激励人心的用意在。如伦敦市市长肯·利文斯顿所说:“新的奥运会徽表示,伦 敦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在2012年,伦敦将为参与奥运的每一个人提供最完善和周到的服务,让所有的年轻人感受到回家的感觉。在这里,就像在自己的家里 一样亲切,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伦敦奥运中,希望2012年,大家都相聚在这个伟大的城市中。” 由此可见,在欧洲,以往强大的国家、政府正在慢慢退居次线,而人正悄然走向前沿。或许是因为经济危机的影响,庞大的政府机构显然不足以完美地解救危 机,而真正能让世界走向复苏的,还在于人。伦敦奥运会的官方网站的视频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理念,“让奥林匹克精神走进每个人,走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它不 仅仅是舞台上的,普通人也不只是热情的观众,不再只是围绕着运动。” 英式Icon Top 5 英国的历史中不乏Icon式的人物,他们的生活如同范本,成为时代的标志,成为英国的象征。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贵族般的极简生活 要说英国的生活家,英国女王陛下称第二肯定没有人敢叫板第一。女王爱喝马爹利,爱传统英式下午茶,爱家常菜和胡桃面包,坚持饮用温莎附近的矿泉水, 早餐常吃白面包和燕麦饼干。女王偏爱威尔士矮脚狗,一共饲养过30多只,目前仍饲养着5只。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一如既往的着装风格到她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 不难看出,她贵族般的生活光环下却是简单传统的英式生活。 J.K.罗琳 英伦生活并不刻板 一个咖啡店里诞生的单身母亲笔下的童话传奇,一系列坚持用英国本土演员来演绎的魔幻电影热潮。这个一头金发的普通英国女人制造了一个英式传奇。传统英伦学 院式的情景设定,典型的英式家庭生活,天马行空的魔幻想象铸就了一个当代英国的文化热潮。J.K.罗琳的世界里,虽然魔法无处不在,英式生活的痕迹也是随 处可见。从咖啡馆到下午茶,从斗篷到城堡,《哈利·波特》所呈现的是魔幻版的传统英伦生活。 揭开奥运斑斓外衣 解构生活A~Z 奥运临近,伦敦这座城市到处装点着和奥运有关的装饰,宣告着奥运的来临。但奥运对于一座城市的影响及改变,并不在于那些悬挂的彩旗或是五环标志,更渗透在城市市民生活的细微之中…… A Art 英式艺术大放光彩 英国素来以艺术著称于世,圣马丁学院简直是艺术家梦工厂,出产了大批年轻又富有创意的艺术家。从这座学府中走出了John
Galliano、Alexander
McQueen等著名时装设计师。奥运会显然是让英式艺术大放光彩的好时机,在伦敦街头已经能够见到英国的涂鸦艺术家们绘制出了一幅幅有趣的喷绘,而街头
艺术家们也势必成为英国奥运期间街头上的亮点。 B Be careful 小心松鼠打劫 在伦敦地位仅次于鸽子的动物就要数松鼠了。由于伦敦绿化覆盖率高,街心公园无处不在,松鼠们自然乐得其所。曾有留学生在网上发图文帖,声称自己的午 饭被虎视眈眈的松鼠给“打劫”了,“犯罪分子”吃完了不仅不清理现场,还懒懒地躺在原地晒肚皮,着实叫人忍俊不禁。因此,在奥运期间,当你在公园休憩时, 千万留神“松鼠大盗”,请小心保管好自己的食物。 C Cat Bob 街头明星伦敦猫叔 James Bowen在奥运前出了一本关于他和Bob的新书《一只叫Bob的流浪猫》,讲的是他们俩“如何在街上找到了希望”。在奥运期间的伦敦街道游走,见到千万别惊奇,人与动物和平相处也是英国人的精神之一。 D Dove 鸽子需减肥 英国的鸽子无处不在,它们会明目张胆地啄走你手中的薯条,会大摇大摆地过马路。看看英国的鸽子,这才叫生活!但奥运期间,各国游客纷至沓来,都不免 会喂鸽子,照这个势头看,奥运结束后,伦敦的鸽子难免有肥胖之忧,将面临减肥的困境。当然,这也是伦敦人和动物和平相处的例子之一。 E East End 奥运改变伦敦东区 每个申办奥运的城市都必须给出一个“为什么”的理由,而伦敦交出的原因就是伦敦东区(East End)。“2012年留下的真正遗产,就是在未来20年内,举办奥运与残运的社区会和它们的邻近区域享有同样的社会与经济机遇。”伦敦奥运会主场馆及奥 运村所在的斯特拉福德地区,是伦敦东部最贫困、经济发展最滞后的地区之一。但伦敦奥运会的举办,给这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充满现代运动活力的奥运会主 场馆及崭新的奥运村将帮助该地区甩掉落后的帽子。 G Gentleman 英国绅士的魅力 提及英国,最容易联想到的就是绅士,据说英国绅士精神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男士和女士同行,往往会走在路的外侧,为女士遮挡汽车驶来溅起的泥水。而奥运期间,则是向英国绅士学习的最好时机,学会在巴士或地铁上让座,学会为女士拉门……好好感受一下英国绅士的魅力。 H Hooray 为运动员好好喝彩 在国外看比赛,会发现一点,当地的观众会为任何一个国家的运动员喝彩,为他们献上掌声和敬意,这是现代奥运精神的体现。伦敦的市民们已经准备了各种拉拉队需要的装备,比赛时即能见到他们的风采。 英式田园生活成风潮 林语堂曾说,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艺术总监丹尼·博伊尔宣布,7月27日奥运会开幕式时,奥林匹克体育场将化 身为“英国乡村”,并以农场家畜和格拉斯顿伯里突岩等英国地标的画面为背景。这波田园风,也在英国成为风潮,A让人们亲赴乡村,感受田园氛围。 牛津大学 田园中的高等学府 古雅、宁谧和纯朴,是牛津留给访古者的最初印象。牛津大学城是在伦敦西北方,路程约60英里。从伦敦到牛津这段公路两旁的风光,充分显示出英国乡村 的殷实与整洁。除了一望无际的草原和农作物外。尖顶、红瓦、白墙、黑色木梁柱的农舍错落点缀。庄舍旁,牛羊成群。草地一整片一整片的,间杂点缀着稀落的高 大老树,俨然成为园艺中“自然学派”的独树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