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历史 明朝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属于中国版图。 1603年:日本进攻台湾失败。 1879年,日本吞并中国琉球群岛。同年,中日两国政府曾对琉球的归属问题进行谈判。在谈判中,双方都认为琉球共36个岛,钓鱼岛等岛屿根本不在36个岛之内。 1885年,日本把扩张目标定为钓鱼台群岛,因清王朝反对,未果。 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海战”,中国战败。 1895年1月21日,日本内阁再次讨论,决定强行占领钓鱼岛,在岛上建立标牌(实际未建)。 1895年4月17日,战败的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 1900年,日本政府把袭用了几百年的钓鱼岛等岛屿的名称改为“尖阁群岛”。 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岛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各种国际文件均明确指出,台湾及其周围岛屿归中国所有。日本政府将附属于台湾岛的钓鱼岛等岛屿以归冲绳县管辖为借口交由美军占领。由于琉球群岛(冲绳)被美国托管,因此钓鱼岛也成了美军“靶场”,由美军代管。 1970年,美国把琉球群岛的管辖权交给日本,同时把钓鱼岛“送”给日本,日本遂派出军队赴钓鱼岛巡逻。而冲绳议会亦在这一年首次提出有关钓鱼岛的“领土防卫”问题,中国声明,表示抗议。台湾爱国青年及海外华人还发动了轰轰烈烈的“保钓运动”。迫于舆论,美国宣布,只向日本移交钓鱼岛之行政管辖权,与主权无关。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由各有关方面谈判解决。日本政府拒绝谈判。 1972年,中日建交。周恩来提出把钓鱼岛等岛屿的归属问题挂起来,留待将来条件成熟时再解决。当时双方就这一点达成了协议。 1978年,中日签署和平友好条约。邓*小*平副总理表示,钓鱼岛问题可留日后慢慢解决。中国政府明确宣布,搁置(钓鱼岛)主权争议,留待子孙后代解决…… 1979年,日本在钓鱼岛上修建了直升飞机场,海峡两岸都向日本提出了交涉和抗议。 1990年,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建灯塔,再次引发保钓风潮。 1992年,中国通过《领海及毗连区法》,写明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领土后,日本提出了“抗议”,我外交部重申:钓鱼岛属于中国。 1996年7月14日,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新设置了灯塔。中国外交部表示对这一事件“严重关切”。海峡两岸都强烈抗议。 日本政府拟暂时搁置东京都登钓鱼岛申请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据相关人士18日透露,如果计划“购买”钓鱼岛的东京都政府提出登岛申请,日本政府考虑不立即予以批准、暂时搁置。日本政府已把这一意向告知了钓鱼岛的土地“所有者”。 据悉,日本政府与钓鱼岛“所有者”签订过租借合同,登岛需要获得政府的批准。登岛测量是“购岛”的前提条件。日本政府认为,如果批准东京都的登岛申请,首相野田佳彦提出的钓鱼岛“国有化”目标将更加难以实现。政府考虑加紧就直接“购岛”与东京都展开协商。 此前,东京都计划于8月下半月登岛进行测量。报道指,如果日本政府暂时搁置登岛申请,必将招致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反对。钓鱼岛中的鱼钓岛、北小岛和南小岛的“所有者”已表示希望将岛“出售”给东京都,日本政府直接“购岛”预计将遭遇阻力。 报道认为,日本政府担心石原慎太郎若“购岛”成功,将使与中国的对立加剧。针对石原提出的东京都“购岛”后将其转让给国家的提案,首相官邸的消息人士称“东京都何时把岛转让给国家并不明确”,对这一提案态度并不积极。 就 日本政府欲将钓鱼岛“国有化”一事,中国外交部和驻日本使馆负责官员分别在北京和东京针对日方有关动向提出严正交涉,表明中国政府捍卫钓鱼岛领 土主权的坚定立场,强调中方决不允许日方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采取任何单方面行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再次就钓鱼岛问题表明中方立场,指出钓鱼岛及其附属 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的神圣领土决不允许任何人拿来买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