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他被认为是离诺贝尔经济奖最近的华人 曾被通缉

revefrance10 2014-7-8 15:25 1132人围观 新闻中心

[attach]2175410[/attach]

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


  核心提示:2002和2003年,布坎南先后两次提名杨小凯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人,杨小凯由此被认为是华人世界中,距离诺贝尔经济学奖最接近的人。

  凤凰卫视7月5日《我的中国心》,以下为文字实录:

  郑浩:2014年7月7日经济学家杨小凯先生离世10周年,杨小凯原名杨曦光,小凯是他的乳名,然而杨曦光和杨小凯分别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1978年以前杨曦光这个名字伴随着一篇名为《中国向何处去》的文章,在中国文革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1978年后,从监狱出来的杨曦光样自己的名字埋葬,正式起用乳名杨小凯,之后杨小凯这个名字逐步出现在国际经济学领域,并最终成为新兴古典经济学派的开创者。

  解说: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17岁的杨小凯在湖南长沙一中高中部读书,父亲杨第甫,官至湖南省政协主席,母亲陈素,曾担任周恩来机要秘书,后任湖南省总工会副主席,“文革”爆发后,杨第甫和陈素被打成“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出于这个原因杨小凯受到红卫兵歧视,他反对“血统论”,加入本校造反派组织,热情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中。

  吴映衡(杨小凯长沙一中同学):因为正好那时候1965年有一个毛主席和毛远新的谈话,不是你看就是说小的打倒老的,里面有这个内容,是毛泽东跟毛远新游泳的时候讲的,正好在内部,这本资料流传出来了,他也有一份,他跟我一起研究,就是这篇文章,上面讲的一句,就是陈正日的话,要防止走资本主义的道路的特权阶层,毛泽东有这句话,他就记得这个特权阶层,他认为毛主席就是为了打倒这个特权阶层,所以他就积极参加。

  杨晖(杨小凯妹妹):哎呦,那种情况真是太狂热了,因为我们父母亲都是搞革命打仗出来的,我们觉得我们再也赶不上那种以前的那种解放战争那样的战争年代,我们不可能有英雄用武之地了,有这种想法,但是文化革命我们觉得好像就那种十月革命那种,那样的那种大辩论,就真的就像好像俄国革命一样的,我们都是这种感觉,够觉得我们终于赶上了一场大革命。

  解说:杨小凯每天住在学校里,他写标语,贴大字报,偶尔以自由派身份看看学校老师的批斗会,但从未打骂过老师,对于其他同学批斗老师的行为,他觉得有些过了头,似乎偏离了他理解中的文化大革命。

  杨晖:他看过批斗老师他觉得太,他不接受,他就他当时跟我说的,就是以后跟我说,他说那种保皇派对那些走资派批斗,和对老师的批斗都太狠了,太下手了。

  解说:杨小凯后来被清除出红卫兵队伍,他回到家,征得父亲同意,独自带着两个妹妹坐火车到北京串联,在金水桥前见到了毛主席。

  杨晖:我们到北京正好赶上了毛主席最后一次接见红卫兵,我们三个人是在天*安*门的金水桥下坐在那儿,还挺近的,那一次是敞篷车,毛主席坐敞篷车从我们跟前过,反正我们都挥手了,也拼命往前挤了,当时挤的我都看不见他人在哪儿了,他应该是比我冲的到前面去了,我都基本上在隔的三四层人墙,在那后面,我个子还比较瘦小,我挤不过去,他应该冲到前面去了,他当时我记得当时车子过来以后,他回过头来问我,他说你看见了吗?我说我看见了,他说我看得很清楚,他说他冲到最前面了。

  解说:从1966年开始,长沙先后成立保守派,新保守派,湘江风雷正统派,极左派等六大派别二十多个群众组织,造成六六惨案等一系列流血事件。周恩来和戚本禹曾不止一次接见湖南造反派调解矛盾,杨小凯原本属于湖南省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委员会”,简称“省无联”,他说自己在文革中被中学的造反派称为“精神支柱”是个勤于思考,不长于行动的人。

  吴映衡:当时只讲了一个,这个文章后来被他们收去了,就是这一个《反杜林论》,一个大本子,杨曦光自己在那个边边上批了一句话,此法好像是与现实有所不同。

  解说:为了对中国社会有更清楚的认识杨小凯连续做了农民调查,知识青年调查,以及共产主义小组调查,文革期间,长沙原本被下放的一万五千名知识青年回到城市闹革命,他们打出反歧视,反迫害的口号,举行各种活动。

  吴映衡:特别女孩子在冬天,因为卫生纸什么都没有,茅厕纸都是随便搞一点,乡里面当时很穷,就是上厕所什么的都没有纸,就是那个棉片,或者一些树叶子,就这样搞,当时她们特别女孩子她们呢还受到那些当地的小小的官,大队长啊,书记啊之类他们欺负,所以说很多事儿,所以我们调查以后呢杨曦光就感觉到很气愤,所以他就要写知青运动报告。

  解说:1967年下半年,杨小凯开始进行知青调查,他每天早上背着军绿色的书包到知青家里或者组织里与人们交谈,在本子上做记录获得一手资料,最终写成6000多字的《长沙知识青年运动考察报告》,传播广泛。后来他又找到刚从乡下回到长沙的同学吴映衡,说要到农村做农民调查,经过一番准备,1967年12月21号两人出发了。

  吴映衡:他带了三百块钱,当时三百块钱是个天数的,是很多的,当时三百块钱,当时大概是五十斤,还是几斤粮票,全国通用粮票放身上,这他都告诉我听到,给我看了,我们就骑着几部单车就出发了。

  解说:到达湘乡县城的山枣镇时已经天黑,他们借宿在了吴映衡的堂姐家,最初吴映衡有些忌惮,怕姐夫的地主成分会牵连到自己,可杨小凯一点不在乎,说地主家更好,有利于他了解情况。在吴映衡姐夫家,杨小凯了解到了农村干部的作风,口粮分配不公正,地富子女待遇低下等情况,他兴致勃勃地把这些写进日记,第二天一大早两人又到吴映衡一位富农成分的叔叔家了解情况,包括粮食亩产量上交多少,爱国粮多少等问题,杨小凯都详细询问,下午他们把自行车搁下,步行到吴映衡贫农成分的外婆家做访问,期间要经过一个六、七十米宽的渡口,杨小凯决定蹚水过河。

  吴映衡:当时我呢正好是好像是1966年的9月在北京的时候呢,被汽车轧在腿上,我脚很痛,痛但是我说我浸不得冷水,因为我一浸水我脚就会那个就受不了,那他说那我背你过河,马上就要背,我说那不好背吧,我100多斤,我130斤那时候130斤,那背不起,那哪儿能背,他说没关系的。

  解说:吴映衡的外公是个本分的农民,他十几岁从军,四处闯荡,后来以连部军需官的身份逃的回来,他对杨小凯讲到1959年的大跃进人民公社以及三年困难时期,湘乡饿死数万人的情况,这些给杨小凯打开了另一扇认识中国社会的窗口。杨小凯在村子里走访,无论男女老少他都详细询问,为了让调查更加完整规范,杨小凯特意让吴映衡发动村里生产队长,组织二十几位农民参加座谈会。

  吴映衡:一个座谈会大概开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杨曦光的他的本子都记磨了,记了很多,记满了他很高兴,算着费用他就整的,他说一亩田只收一块钱的租,他说在国民党蒋介石手下,我是我不相信,杨曦光相信,当时他就对这一点他很感兴趣,他就反复问他怎么收,他说大概收成大概是一年,你假如说一百斤,要交四十斤,基本上是共产党当时政策这样的,这个证明是后来我在下放以后,因为我在队上都知道,我收粮过,每年都收粮过去,大概是40%的收税,那是很重的还是。

  解说:这次调查共持续5天,杨小凯了解了农民地主、富农、贫农等不同人员的生存状况,以及他们对农村政策的态度与反映,临走时杨小凯特意偷偷给吴映衡的外公留下10块钱和5斤粮票。1967年12月26日,杨小凯和吴映衡回到长沙。

  杨晖:这是当年应该是就是他自己写的,说这篇文章是我自己写的,这是他反复修改,最后成文,然后其实他最后的这个文章,最后的落款是毛泽东主义万岁。

  解说:1967年杨小凯结束农村调查回到长沙,他没有参与外面热闹嘈杂的文攻武斗,开始专心写作这篇名为《中国向何处去》的文章,白天他躲进学校小礼堂后的一个房间里,晚上他躲在被窝里写作,一个星期后,《中国向何处去》完成了。

  吴映衡:就是中国向何处去,到底向哪儿发展,他也没讲清楚,到底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样,怎么走,他都没讲清楚,现在不好走,当时他也不可能给我结论,也不可能想到以后变成这个样子是吧,当时就说两条腿走路,一个走资本主义,一个走社会主义,当时谁搞谁胜,东风压倒西风,西风压倒东风,都搞不清楚。

  解说:结尾处杨小凯没有署上自己的名字,而是署上了钢三一九“夺军权”一兵的签名。

  吴映衡:第一个他还是有点心还是有点那个,怕人家抓人,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他说他写一兵的话,一个小兵啊,红卫兵一个兵,他说他是藐视社会,他为什么藐视社会?他说关于国家的建设普通的一兵就能够了解这些情况,他是这样讲的,他对他们好像不屑一顾一样。

  解说:之后杨小凯将文章拿去刻印,送给相熟的同学朋友,这篇文章到底想表达什么?杨小凯自己说过,那个时期的中国已经形成了新的特权,政体与马克思当年设想的巴黎公社民主毫无共同之处,所以需要重建以官员民选为基础的民主政体,这就是《中国向何处去》的主要观点。

  杨晖:我就觉得我当时不是很理解他,我觉得他那文章写得太过了,所以我跑到,费了好大劲跑到一中去找到了他,就跟他辩论,我肯定辩论不过他,他头头是道的,反正他就说我散布灰色论调,我就觉得他那个思想还是太激进了。

  解说:从此以后杨小凯的《中国向何处去》成为长沙文革历史上的标志性文章,一大批青年学生受到杨小凯启发,开始以理性眼光重新思考文革,但18岁的杨小凯也因为这篇文章付出沉重代价,1968年2月,杨小凯被捕,入狱十年。

  杨晖:这是中央文革批示的就是关于对杨曦光写的这篇文章的一个批件,是中央文革的当时的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戚本禹、姚文元都圈阅了的,他其中的批示就是这其中一定有反革命分子,要希望彻查。

  解说:1968年1月25日,杨小凯从乡下回到长沙,一进入市区就听到高音喇叭,用严肃的声调广播“中央首长一·二四指示”,时不时传出“彻底砸烂”反革命组织省无联”的口号。杨小凯觉得事情不妙,他不敢再往城里走,而是找到一所大学,约同学见面,此时长沙已经全城通缉杨小凯,事情源于那篇《中国向何处去》的文章,在小范围传播之后《中国向何处去》的油印稿传到相关部门手中,引起康生等人注意。

  杨晖:中央文革小组的这些人接见湖南省的代表,做了一个2月4号的批示就说省无联是反对的组织,然后那个《中国向何处去》这文章是毒草,是反文革的,而且康生还说了一句,就这样的文章不是一个,因为我哥哥那时是高一的学生嘛,才18岁嘛,所以就不是一个中学生能写出来的,一定有黑手,就意思说他后面一定有指使者。

  解说:身为“修正主义分子”的杨小凯的父亲杨第甫,母亲陈素被认为是最大的“幕后黑手”,实际上文革开始后,从革命年代走过来的杨小凯的父母对儿子一直非常担心,杨小凯看上去文弱、少言,从小就和别的干部子弟不一样,他敢想敢干,固执己见,幼年时经常把家里的钱或者食物拿出去送给那些从农村来的穷苦孩子,杨小凯曾经跟着母亲到湘潭锰矿体验生活,荷荷工人同吃同住,丝毫没有干部子弟的骄奢与浮夸。文革开始后,杨小凯很少回家,到处调查,父亲杨第甫和母亲陈素都曾三番五次到学校找到杨小凯,与他谈心,告诉儿子事情很复杂,凡事不要太激进,可杨小凯并不以为然。

  杨晖:我妈妈给我的意见就是你们还太年轻,就是对这些社会上的事情还是太不了解,她就这么跟我说的,她说然后她就是要我劝我哥哥不要太冲了,就是不要再,因为她听我说,说他在红卫兵组织里面是一个思想家样的了,她说不要太当头,就是不要冲在前面了,她有这种担心。

  解说:在抓捕风声传出后,杨小凯开始在长沙四处躲藏,后来又到宁县乡下调查,但杨小凯的母亲陈素有些支撑不住了,1968年1月23日,陈素自杀了。

  杨晖:我妈妈去世的那天我进机关,看到的最醒目的一进大门最醒目的一条大标语就是揪出省无联的黑手陈素,很粗很大的贴在那个花园的一进门那里,我觉得这个是对她一个很大的刺激。

  解说:陈素早年参加革命,曾任周恩来的机要秘书,抗战时转战东北,建国后任湖南省总工会副主席,由于性情温和,陈素平日在单位一直与同事保持着友好关系,所以文革期间并没有受到太大冲击,尽管是走资派,被隔离居住,但依然可以在单位自由活动,陈素自杀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对儿子杨小凯黑暗的前途感到绝望。

  杨晖:去我妈妈那个住的地方去看了,然后在我妈妈住的地方发现一个本子,一个小笔记本,就是写的我们四姐妹的名字,然后就说要我大哥、大嫂就是等于是好好的做人,然后要我们三个人也是要去当个就去老老实实当个好工人,好农民,就是平平静静地走完自己的一生。

  解说:这一切在外躲藏的杨小凯都不知情,杨小凯的同学给他带来一件皮大衣,一顶大棉帽,一个大口罩和一副平光眼镜,告诉了他母亲自杀的消息,此后杨小凯开始了隐蔽的生活,他白天躲在房间看书,晚上戴起口罩和眼镜穿着皮大衣,拿着手电筒出来看大字报,就这样东躲西藏地过了一个月。

  吴映衡:他跟我讲了,他说现在情况不好,我是不是也想办法躲一下,躲出去,他说我这次如果被抓,至少判十年刑,十年以后还是个艰难的日子,十年很艰难,他说十年以后干什么了?他说那你搞不清形势,他说我逃走,我是要逃,我不能让他们抓,抓到就有危险了。

  解说:按照杨小凯的估计,半年后文化革命可能会波动回来,那时候省无联也许会平反,他就不用再受到如此通缉,他决定离开湖南,杨小凯托同学找到妹妹杨晖,让她帮忙准备一些钱,另外还要一张母亲的照片。1968年1月底,杨小凯去了武汉,但就是在这里由于同学告密杨小凯被捕,1969年10月,杨小凯被正式逮捕,后来被定性为反革命,这一年他20岁。

  杨晖:我学会了一口江湖黑话,知道粮子是指当兵的,小叶子是指粮票,大叶子是指钞票,我经常与人打赌,如果我能赤身裸体在雪地里洗澡,并呆足够长的时间,对方就替我值日一次,负责给全组的犯人打饭,打开水,否则我就替他值日一次,每次打这种赌我总是赢,老友们不知道我在上高中时就养成了冬泳的习惯,凭着这点故意装出来的放荡不羁,我赢得了年轻老友的好感。

  解说:由于人们都知道《中国向何处去》的作者是杨曦光,这个名字给他带来了太多麻烦,1985年他决定恢复使用他的乳名杨小凯,此时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的杨小凯详细回忆了自己在建新农场的经历,写成回忆录《牛鬼蛇神录》。1970年1月,杨小凯被送往岳阳建新农场,此时他与家人失去联系近三年,在杨小凯被捕后,父亲被单位看管失去自由,大妹妹杨晖到农村下放,小妹妹被送到姑妈家寄养,一个家庭就此分裂,1970年中,杨晖辗转接到哥哥来信询问家里情况,并希望家人不要与他断绝了关系,杨晖立即决定春节去农场看望哥哥。

  
原作者: jurisby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2)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