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2159443[/attach] 在关注中越领海争端的同时,德国媒体也开始对另一种“中国式占领”感到担忧。不知不觉中,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水果蔬菜生产大国。但其出口食品的质量,却并不能让人放心。 德国电视一台(DasErste)网站本周四(5月15日)在大众服务类节目"加加减减"(plusminus)中关注中国进口食品安全。该节目委托专业调查机构对多种来自中国的食品进行检查,结果让人有所担忧。 报道在开头写道:"许多消费者都认为来自中国的食品有安全风险。因为全世界没有另外一个国家像中国那样大量使用农药。这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就连中国官方的说法都承认有超过60%的水源受到污染,另外有大约六分之一的 土地因重金属含量过高而不适宜耕种。中国产食品总是能在各种检查中引起人们的注意。欧盟记录了所有欧洲范围内处理食品违规的行为。中国悲剧性的首当其冲。" 对中国食品不放心 虽然欧洲已经加强了对中国产食品进口的检查,但该专题节目希望知道,是否仍有许多含高浓度农药的食品从中国进入德国。该节目委托一家权威实验室,检查了来自中国的三种食品。它们分别是:柚子、干香菇和花生。 报道指出:"对干香菇的检查结果最应引起警惕。许多样品的尼古丁含量超出法定值三倍。尼古丁在中国被用来抵御虫灾。但欧洲和美国都禁止使用尼古丁来保护植物……在标为'野生蘑菇'的食品中,检测人员发现了一些被欧盟禁止,或极具争议的农药。检查结果虽然没有超出法定最高值。但目前仍不清楚的是,这些食品的进口商为什么不禁止其供货方使用欧盟违禁类农药。" 但也有一些来自中国的食品是可以放心享用的。报道称:"对于柚子来说:警报可以解除。实验室在样品中只找到了一些常规的农药痕迹,其含量符合法律规定。对花生的检查发现其含镉量非常高。但欧盟目前对此没有上限规定。然而这些花生到了瑞士就无法被出售。" 作者写道:"中国成为世界水果蔬菜生产大国的过程几乎不为人知。因为许多来自中国的食材都只出现在加工过的食品中。对于这类食品来说,生产者没有义务标明原材料产地。他们也不必就相关的询问给出解答……2012年柏林、勃兰登堡地区学生感染诺如病毒的例子表明:来自中国的食材早就成为了我们每天的盘中餐。" "争夺中国海的前哨战" 同时,德语媒体继续关注不断升级的中越争端。《法兰克福评论报》周四发表文章题为"争夺中国海的前哨战"(Scharmützel um Chinas See)。 作者指出:"中国和其太平洋地区邻国爆发争端的时机在 美国总统奥巴马几周前拜访亚洲之后。华盛顿在乌克兰及叙利亚问题上明显的保守态度让各盟国倍感不安,动摇了它们对这把曾经的保护伞的信任。而北京看上去则更重视让东南亚各国知道,华盛顿究竟是怎样的一只纸老虎。" 文章在最后写道:"两年以来,中国越来越蛮横的希望把南中国海变为'中国南海'。北京方面看来是想通过在帕拉塞尔群岛附近海域的冲突表明其坚定立场。从中国的逻辑来看,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菲律宾 不久前将了中国海防力量一军。马尼拉曾成功突破中国船只的拦阻,为一艘搁浅海军舰艇完成补给任务。 德国之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