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2月10日报道,预计从今年开始,各界将掀起追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这一里程碑的日子。将从各个视角点评世界大战为我们带来的影响,比如战术,政策方面,当然也包括历史的残酷,英雄们的伟大以及传奇故事等等。同时,一些战争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结果也会被提及。一言以蔽之,战争就是特殊时期的法律,战争就是在和平时期变革已经无法解决社会矛盾的无奈之选,此时,战争机器就是让一切合理化的产物。而在冲突结束之时,所有的一切就得返回原样。实际上,持续多年的危机一直是转变社会的契机。举一个特殊的例子:世界大战在酒精世界中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也许下面的话听起来有一点与我们平时的认知相违背:在一场战争中,政府最需要金钱方面的支持,所以政府部门总是不断地向酿酒业部门索要税款。此外,在所有的时期,士兵们无一例外的靠兰朗姆酒、啤酒或者葡萄酒来提高士气。然而尽管如此,战争总是给酿酒业带来巨大打击。原因何在?酿酒业难以为继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粮食配给链出现了问题。摆在大家面前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你想用粮食来生产什么?把它们变成战士们的面包还是酒精?这个选择不难做出,因为看起来酒精并不是取得胜利的必需品。此外,出于控制国民的需要,各国政府纷纷出台规定,限制酒类销售,因为在大战的早期阶段,一个醉酒的群体更容易爆发叛乱。出于此方面考虑,英国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来通过一个“战时国防行动”,即命令所有的酒吧在下午关闭,此外还要求酿酒商降低啤酒中的酒精度。在德国,政府部门也采取了类似的行动来关闭生产被誉为战士们的“生命之水”的酿酒厂。沙俄则在1914年出台规定,禁止除餐馆之外的地区售卖酒精产品。 不止上述三个欧洲国家,美国也加入了这一阵营。虽然美国的禁酒令于1919年之后才正式颁布,在凡尔赛条约签订后才得以真正实施,然而早在1917年的12月,有关禁酒这一事宜就在联邦会议上进行了投票表决,并在战争期间发挥了它的作用。在“反对沙龙主义”这一近乎歇斯底里的宣传过程中,他们不得不注意到一个难以令人忽视的事实:即美国三大啤酒生产巨头(帕布斯特,布施,百威)都是纯正的德国血统。那么问题就来了:难道美国大兵要喝下敌人用美国粮食酿下的啤酒吗?当然不可能。此外,美国的战时爱国主义也在当时的特定时期发挥了难以想象的作用:普通的美国公民也遵守了联邦法院颁布的禁酒令。 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对苦艾酒的命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在一战期间,瑞士,美国以及其它国家都颁布了对苦艾酒的禁令。而在法国,由于医生推广葡萄酒的游说活动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苦艾酒最终在这片土地上得以幸存。医生们已经感觉到了苦艾酒这一新萌芽的竞争者在特出时期所爆发出的威胁,在后来的日子,他们开始加强对这一“绿色之酒”的管理,但并没有完全的禁止它。 不幸的是,对于苦艾酒的生产者们来说,普法战争初期法军的失利实在不是什么令人振奋的消息。尽管法国军队当时的标准配备是葡萄酒,但是,1870战争失利的阴云却笼罩在每个人的头上。所以,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割让被怪罪在了领导不当,意志力脆弱和嗜酒的法国士兵身上,而这些法国士兵也正好是第一批苦艾酒的消费者。时间来到了1914年的一战期间,那时甚至有人认为一战初期德法战争之间法国的失利,象征着代表法国的苦艾酒不敌代表德国的啤酒。这些危险的错误认知导致了苦艾酒被取缔,虽然现在我们知道战争本身与酒无关。 如果不是苦艾酒在美国的禁令在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被取消,我们要在市面上见到合法生产的苦艾酒恐怕就要等到2010年的法国了。在比利时,英国乃至俄国,由于战争所带来的各种后遗症,以及公众出于对道德、宗教、政治方面的担忧,禁酒令的时间持续的则要长得多。但是如果没有战争,社会各个层面的变革也无法实现,即使在我们最意想不到的方面,战争也有着令人难以忽视的持续影响。 转自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