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中国留学生遭遇英国“懒生活” 雄心壮志成云烟

revefrance11 2013-12-12 11:38 891人围观 新闻中心

[attach]2106576[/attach]
回国自信心爆棚的她看到英国人悠闲的生活方式,“像坐过山车,直转急下。”

1年前,他初到英国开始留学生活。30多岁的他,意气风发,志得意满,想利用留学这一年好好在英国做点事情,但又充满了似乎不知如何下手的焦急感。

1年后,我送别他,研究生毕业即将回国。有可能续签的毕业生创业签证,也不签了。他打算回国找一个稳定单位,有规律的生活。他眉宇间没有了初来时的紧张和迫切感,神情轻松,略微发了点福。

他说,“ 在这里确实人变得懒散了许多。所谓的创业,奋斗云云,一年来变的比较淡漠了。学习生活紧张,忙碌,但是可贵的是可以有很多自己的时间,安静的读书,做自己想做的事。”

他不是第一个被“改造”的人。英国生活对很多人的冲击和改变都很深刻,尤其在闲散的生活态度上面。

奋斗冲击波

菲每次回国都要有一番大冲击。但一回到英国,就如她自嘲的一样,“像坐过山车,直转急下。”

每每一回国,她就自信心爆棚,朋友,旧同事一见面,纷纷摩拳擦掌,要鼓捣一番中英两国间的大事业,仿佛成功垂手可得。商贸、文化交流、教育等等,可运作的商机似乎实在太多。

而精明能干的菲,的确在国内也曾是个“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一经激发,内心蠢蠢欲动,恨不能马上起炉灶,利用在英国的优势,和国内的资源,好好的干一番事业,再也不打那憋屈的工。

然后一回到英国,她的气焰就歇了半截。悠哉悠哉的日子一过,什么创业云云就被抛到脑后了。也偶尔会想起来,但一想到可能的种种辛苦和不确定,还有耗不完的左右周旋,应酬,心计,她想想还是算了,还是守着固定工资,多点闲暇时间捣弄下花草,菜园,见见朋友,过过简单舒心的日子吧。

在英国的伟峰也常常会收到来自国内朋友的创业邀请,开始他也非常动心,但几番考量后,还是选择了现在的生活。

做翻译出身的他,是个优秀的译者。业余爱钻研,读各类文史书籍,这样既丰富了他的翻译水平,也给他极大的乐趣。他也曾经想过创立一个翻译机构,和国内朋友联合,打通英国的资源,但几年沉浮下来,他认定了自己就是个“技术人才”,经商和管理并不是他的强项。更重要的是,他从目前生活中的专注和简单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有固定的翻译工作,有丰富的业余时间阅读,对于他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满足。

闲散生活论

常常会有国内朋友感叹,老外的生活真是懒散,朝九晚五,不加班,节假日又多。也有人说,老外真会享受生活。骨子里的闲散,自在,怎么都改不掉。而中国人从一生下来就开始忙忙碌碌,拼命追赶,不知道生活到底为了什么。


[attach]2106577[/attach]

令人羡慕的英国田园式的生活

这种差异,既有文化的基因,又有后天环境的差异。身在国内,福利无保障,教育、医疗、就业等等,都得自己努力求自保,而人口基数大导致的大竞争,大攀比,实在是不容许给每个人留有很多闲暇时间。

台湾作者陆伟芳,余大庆著有一本书叫《英国的智慧》(伦敦查令阁图书馆有借阅),作者这样描述英国人的闲暇生活:

“英国人从不讳言物质利益,他们热爱工作,建成了第一个工业化社会,但他们也知道享受生活。他们曾经是奋力伐木的樵夫,但又是知倦知憩的智者。重视闲暇和田园式的生活情趣,已经成了英国生活方式的特点。倘佯自然山水之外,还有那野餐,晚宴,午茶,炉边闲话,绅士俱乐部和穷人小酒吧。”

作者又分析说,“英国这样的悠闲生活是有经济基础保证的。再悠闲的樵夫也是樵夫,不是懒汉。没有辛劳,也就没有悠闲。”正是因为多年的资本积累,殖民地开拓等等,使得这个国家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开始谈悠闲生活。一旦经济衰退,恐怕悠闲就是懒惰和罪过了。

而我们这些寄居在他国的华人,虽然并不富裕甚至宽裕,但也许就是沾染了这点悠闲气息,再也不想退出了。当然我们也是樵夫,不是懒汉,我们仍然努力工作,只是在业余之外少了些浮名的追求,物质的牵绊,和相互攀比的负累。简单生活之外,可以有闲时间来追求点人本来向往的质朴生活。

我问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朋友,“回国后你也许会改变吧?”

因为在那个高速运转的大环境之下,也许他又会重新开始萌发奋斗意志?

他笑笑,也许吧,我也不知道。


转自BBC英伦网
原作者: france_man

最新评论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