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新欧洲留学
楼主: neigefemme

尋求一起網上學習佛法的朋友[雷恩]

1165
回复
78904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一首佛曲:阿彌陀佛謝謝您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d5F_qtxhRQ/
2009-3-22 04:20:0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禪淨雙修”講座之二:(續)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略述


                        釋明證      
(根據在法國潮州佛堂的口述整理)


南(ná)无(mó)本師释(shì)迦(jiā)牟(móu)尼(ní)佛(三稱)

微妙甚深無上法  百千萬劫難值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今天簡述《楞嚴經》裏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家請看經文,首先由我來讀一遍: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
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
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
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
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曆
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
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
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81),淨念
相繼(82),入三摩地,斯為第一。


二十九、忍辱能使我們快速成佛

我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果,不僅僅是因爲有佛菩薩幫助我們,每一個人也都在幫助我們,乃至於罵我們的人,也在幫助我們,因為他能成就我們的忍辱。釋迦牟尼佛在這個賢劫成佛,本來是在彌勒佛之後,為什麼能跑到前面成佛?就因為他能夠忍辱。你看《金剛經》裏那個忍辱仙人(102),歌利王把他的眼睛挖了,把他的鼻子割了,把他的舌頭割了,耳朵割掉,四肢剁掉,他都不生氣;不但不生氣,還發願:“如果我成佛,第一個先度你”。果然,那個歌利王,就成了釋迦牟尼佛的第一個弟子憍陳如。因此對那些與我們有意見的人,一時還想不通、罵我們的人,應該對他們深深地感恩。因為他們幫助我們成就忍辱。我們不能做小人,知恩不報啊!恩人不見得是只說我們好話的人,說我們壞話的人同樣是我們的恩人。當我們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倆人見了面以後,我們也許會知道,他曾扮演過的那個角色呀,比我們要難多了,因為他扮演了一個不好的角色來成就我們。就像那個歌利王,他扮演了一個把別人的手腳都剁掉了的壞國王。
                                       
三十、為什麼菩薩“不斷煩惱而證菩提”

二十三、煩惱如磨石,智慧如刀劍。沒有磨石,就不會有鋒利的刀劍;沒有煩惱,何能鍛煉出深妙的智慧?感謝煩惱吧!
    二十四、煩惱是個寶,修行離不了。善用煩惱者,乃真菩薩道。
二十五、無魔不成佛,逆境往往是絕妙的增上緣。
二十六、相信吧,佛菩薩連一個眾生都不會捨,怎麼會捨修行人呢?
二十七、依靠佛菩薩,但不依賴佛菩薩。
二十八、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淨土。釋迦牟尼佛仍然是現在佛,其莊嚴報身在色究竟天為地上菩薩(103)說法;其千百億化身隨時在護念著每一位修行人。
二十九、有掛礙必有私心,有掛礙必有恐怖。認清自我身心的虛偽,從而去除我執,是無礙人生的真方。很多人活得很累、很沉重,就是因為有很多的掛礙。為什麼不放下包袱,輕鬆地生活和修行呢
三十、以微笑面對人生。一切都會過去,一笑了之。
三十一、不斷煩惱而證菩提。因為有不生滅,才會有生滅,生滅現象的背後,一定是不生滅。煩惱的背後,一定有菩提。這是大乘菩薩道的一個很重要的道理。因為大乘菩薩,在八地以前並不把所有的煩惱都斷掉,故意留一點點“留惑潤生”。如果沒有那一點點煩惱,就不能再有這個人身,不能再跟佛學習了。“惑”是煩惱的異名。大乘菩薩修行,首先要開悟,而不是去跟煩惱幹仗,你幹不過它,你不是它的對手。我們要先去求開悟,只有悟後起修,才能有效地去漸斷煩惱。大乘菩薩修行,還有一點不同於小乘的,就是斷煩惱現行的同時,也一點一點在斷煩惱的習氣,以爲已經有了這個能力。小乘人修行,只斷現行,不斷習氣,因爲還沒有這個能力。煩惱現行,有淺、有深,有重、有輕,先把最重的煩惱斷掉,因為它障礙修行太厲害。好比說嗔恨心首先要斷。碰到一點點事,聽到一句話,馬上就起強烈的反應,這不僅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不僅破壞自己的心情,也損害自己的身體,好多並都是從氣上得的,所以首先要轉變。對於閒話、誤解,乃至誹謗、謾駡,聽到了就跟沒聽到一樣,心甘情願做傻瓜就是了,做傻瓜很幸福。在這個世界上,在這種事情上,不必太精明,要傻一點,任憑別人說你是個大傻瓜好了。
三十二、深深地、真誠地感恩所有的因緣。感恩,會使我們獲得最實在的平衡,我們不能光知道人家對我們不好,應該學會感恩。這樣我們內心才平靜,才能爭取更多的時間去念佛、去開悟。這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

我們昨天和今天的講經,都是由於往昔我們大家就有緣,因此今生又能夠聚在一起,共同學習佛法。今天是母親節,我一開始的時候就祝大家母親節都快樂。現在我祝願每一位母親,都能夠成就《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說的憶佛念佛法門,早日開悟,早日成佛!(大眾:阿彌陀佛!)再一次感謝潮州佛堂給我和大家提供這樣一個好的道場,讓我們有因緣學習佛法!謝謝大家!阿彌陀佛!(眾:阿彌陀佛!)

現在我們一起來回向(104):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我等與眾生,早日成就無相念佛,早日明心見性(105)。
花開上品往生,徑獲無生法忍(106),地地向上增進,成佛圓滿(107)究竟。
南无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甚深微妙法!南無究竟第一義(108)!
現在請大家慢慢地站起來。我們共同禮佛三拜……阿彌陀佛!
2009-3-22 04:24:31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阿拉.太阳光.太平盛世,
2009-3-22 04:34:2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neigefemme 于 2009-3-23 21:53 编辑

為愛所挫--出自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第廿一章,達摩難陀法師著(K. Sri. Dhammananda);林淑丹 廖舜如 譯,2008.8淨土善書流通處印贈)
  生存於這個世界,我們的慾望永遠沒有滿足的一天。無論是擁有多大的權勢和影響力的人,仍然會遭遇挫折。他所沒有的東西,就會希望得到它。當他擁有許多東西時,他就會希望換個口味,每個人都有無止盡的慾望。
  在心靈上,希冀他人的關愛,卻總是帶來挫折。當一個人戀愛了,但他的情感卻不能得到回報,他便會因此感到沮喪。....
誰娶了那個女孩?從前有位年輕人深深地愛上了鄰鎮的女孩,他每天都寫信向那位女孩表達愛意。在寫了上百封信之後,他驚訝地發現,女孩嫁給了那位郵差。

有人一見鐘情,而且快樂地廝守終生。有人一見鐘情後卻感到迷或與後悔。但是對大部份的人而言,雙方的感情是經過時間培養的。.............
但是我們無法贏得所有人的好感。尤其是所得到的回答清楚地表達了「不」時,我們就不應用盡其極表達愛意。我們應該給予人做決定的權利,同時尊重這個決定。當一個人付出而沒有得到回報時,仍應該以朋友的身份為對方祈福,不因此事而妨礙了個人的人格發展,並讓自己令人厭悪。
...
2009-3-23 21:52:0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佛教 还是太过复杂了。
吴哥 发表于 2009-2-14 11:15

佛学 并不复杂
佛经都是古德们用最平实的语言翻译的
懂一些文言文 基本都能看懂
只是 现在能做到的人太少
2009-3-24 01:05:2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決裂--出自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第廿一章,為愛所挫。達摩難陀法師著(K. Sri. Dhammananda);林淑丹 廖舜如 譯,2008.8淨土善書流通處印贈)

  在任何的愛情關係當中,都存在著決裂的可能性。親密關係飄渺不定,可能有變質的一天,使兩人面臨決裂。而決裂的關係總會帶來痛楚,尤其是專注於同一對象的人。情感的臍帶遲早會斷落,每切斷一次都會使人流血。人們有時候必要接受一項事實:人皆受感情的影響,我們所言所行可能隨時會在記憶中甦醒,情緒會如同洪水般充塞心中。
  此時,有些人會如同受傷的獵物般四處飄蕩。假如我們對於決裂已無能為力,那麼最重要的事,便是接受它。唯有接受決裂的事實,才能撫平傷痛的心,而不致於一直企圖想挽回頹勢。人們在傷口癒合前,必然會歷經許多情緒的困擾。
  首先,震驚是第一個反應,很難想像兩個人已經分手了。在震驚之後感到自尊受到傷害, 顏面盡失。在找到挽回自尊的方法後,還必須忍受獨自一人的寂寞。雖然非一日或一週,但是寂寞終會消失。只需花費較長的久的時間,但它仍會消失。在這段期間內,我們應該試著活在今日,不要回想過去,或者對未來過於焦慮。活在今日能幫助我們度過最糟的日子。不再受到分手的影響,獲得真正的自由。
在這段調適期間,應避免做出過於愚蠢的事.....
  為何人們必須忍受這些折磨?因為他們不了解生命的無常,因此常為情緒所困擾,對於他人產生依頼和不合理的期望。一個能夠了解生命本質的人,知道事事多變。在某一刻,情況令人感到愉悅,但是在轉瞬間,情況卻變得很糟糕,令人難以接受。就如同鐘擺晃動般,我們所願意見到或不願意見到的情況充斥著世間,然而我們必須全盤接受。.....
2009-3-24 12:11:3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117# neigefemme

CHM电子书格式,直接打开就可以。

《印光法师嘉言录》.chm

183.03 KB, 下载次数: 2

2009-3-25 08:48:3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127# 夜叉王

謝謝您
阿彌陀佛
2009-3-26 19:14:2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決裂--出自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第廿一章,為愛所挫。達摩難陀法師著(K. Sri. Dhammananda);林淑丹 廖舜如 譯,2008.8淨土善書流通處印贈)續

  或許有人喜歡享受勝利的快感,但是,他必須承受失去的危險。名聲、讚美和快樂的反面是誹謗、責罵和痛苦。但是在經歷最糟糕的情況後,事情應該會有轉機;失去能夠再獲得,壞名聲可以變成好的,責罵會轉變為稱讚,痛苦後能獲得幸福─ ─這就是世界的無常。心靈也如同事事多變。只要雙方能無私地給予、相互尊重和分享兩人之間的愛情,就能夠變得深邃而成熟。但是,如果一不在意,或者非關雙方的責任,情況自然的轉變,也會使得愛情變質。
  對於心靈的煩惱和挫折,對治的方法之一,就是從他人的經驗中了解本身痛苦和困境的程度。有時,你認為天地為之變色。但是,假如你回想一下,你將會驚訝地發現,你比其他人幸運地多。總之,你會不由自主地誇大了你的問題。
  另一個減少煩惱的方法,是將過去的情形重新思考一遍。而且想想經由你的耐心和努力是否能克服類似、甚至更糟的情況。利用這個方法,現在的煩惱將不會把你擊倒。相反地,你會下定決心去解決當前的問題。你應該了解既然已經遭遇過那麼糟的情況,無論下回將遇到什麼事,都有信心解決。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你會重拾信心,而再度面對你心中的任何問題。
2009-3-26 19:29:5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想学习,但不是佛教徒
2009-3-28 10:24:1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收到一封轉寄信
與大家共同分享
阿彌陀佛

如清法師的開示
 
  永遠不要放棄自己,永遠不要放棄別人。
  在平凡中 能看見神聖,要靠祈求。
  在困境  能走向光明,也要靠祈求。
  祈求   諸佛菩薩慈悲攝受,加持護祐。
  祈求   師長貴人指導提拔,指點迷津。
  祈求   同行善友攜手同心,互相提攜。
  祈求   自己更加智慧,  洞澈一切緣起真相。
  祈求   自己更加慈悲,  包容寬恕別人
       並努力去利益一切眾生。
  祈求   我能學會祈求, 並隨時隨地,不忘祈求。
 
  任何時處 希望誠懇實在的做好本份事
  雖然   做的並不理想 做的也不好
  但是   永不放棄希望
       也不放棄對生命意義的追尋和心靈提升的努力
  深信   凡事必有佛菩薩的美意在其中
       凡事必有我學習的地方
       凡事必有我感恩的地方




    大悲咒的由來

    > 大悲咒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世渡人、開悟無上正等正覺的重要口訣。
    > 其中句句大願,願願著力。大悲咒是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中的主要部份,共有八十四句,
    > 其詳名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悲神咒」
    > 其得名由來是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如是神咒有種種名,一名廣大圓滿、一名無礙大悲、一名救苦陀羅尼、一名延壽陀羅尼、一名滅惡趣陀羅尼、一名破惡業障陀羅尼、一名滿願陀羅尼、一名隨心自在陀羅尼、一名速超上地陀羅尼。」
    > 觀世音菩薩之所以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因由是:
    > 當觀世音菩薩還在千光王靜住如來的佛土修行時,靜住如來特為他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並且對他說:「善男子!汝當持此心咒,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樂。」當時的觀世音菩薩聽完此咒後,即由初地證到第八地(不動地)。於是發出誓願說:「如我當來之世能利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
    > 如此發願後,果真頓時身生千手千眼,並且十方大地為之震動,十方諸佛亦都放出無量光明,遍照十方的無邊世界。
    > 觀世音菩薩曾在佛陀處發誓說:「如果諸人天誠心念我名者,亦應念本師阿彌陀如來名,然後誦此陀羅尼神咒。如一夜能持誦五遍,則能除滅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
    > 如果諸人天誦持大悲章句者,即於臨命終時,十方諸佛皆來授手接引,並且隨其所願往生諸佛國土。
    > 如果諸人天誦持大悲咒者,得十五種善生,不受十五種惡死。
    > 諸人天誦持大悲咒者,行於道路,大風來時,吹此人毛髮衣服,餘風下過諸類眾生,得其人飄身風,吹著身者,一切重罪惡業悉皆滅盡,不受三惡道報,常生佛前,當知受持者福德果報不可思議。
   
    > 大悲咒解
    > (註:大悲咒共含八十四句咒語,以下所述為每句咒語的作用。我們只要虔敬的唸,就能啟動所有的作用,並且隨著信心的強弱與清淨的程度,而感受不同程度的作用。
    >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皈依禮敬十方無盡佛、法、僧三寶)、
    > 南無阿唎耶、婆盧羯帝爍
    > 囉耶、菩提薩埵婆耶、摩訶薩埵婆耶(皈依禮敬淨潔的聖者,自在觀世音菩薩,遠離惡法)、
    > 摩訶迦盧尼迦耶(虔敬接存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心)、
    > 唵(發願皈依)、
    > 薩皤囉罰曳(自在聖尊|千光王靜住如來)、
    > 數怛那怛寫(虔敬接存聖尊的教法及加持)、
    > 南無悉吉埵伊蒙阿唎耶(皈命光明自在的本性)、
    > 婆盧吉帝室佛囉楞馱婆(讓這個自在的本性,成為觀世音菩薩行大悲善業的處所)、
    > 南無那囉謹墀(融入這賢德博愛的無上菩提心之中)、
    > 醯唎摩訶皤哆沙咩(使心無染著長放光明)、
    > 薩婆阿他豆輸朋(願光明常照所覺知一切六道眾生,使其同沾甘露法雨)、
    > 阿逝孕(使善者得到加持而惡者立即懺悔)、
    > 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哆那摩婆伽(觀世音菩薩以無邊的佛法,平等護持眾生並救渡一切有緣者。
    > 註:誦持大悲咒就是最有緣的人,因為大悲咒是觀世音菩薩成道的關鍵,大悲咒是觀世音菩薩的一切願力與法力之總持。)、
    > 摩罰特豆(願菩薩護持我天親世友使其皆悉成就)、
    > 怛姪他(菩薩一切心法、智慧、手印之總持)、
    > 唵阿婆盧醯、盧迦帝、迦羅帝、夷醯唎、摩訶菩提薩埵(以此總持願力,讓誦持大悲咒者與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自在隨緣救苦救難的法力,直接相應,並受此法力之護持)、
    > 薩婆薩婆(這些法力悉皆平等無有高下)、
    > 摩囉摩囉(如意自在)、
    > 摩醯摩醯唎馱孕(使修持者即時自在,並獲蓮花寶座)、
    > 俱盧俱盧羯蒙(使修持者發菩提心,樂植善本)、
    > 度盧度盧罰闍耶帝(使修持者堅定信念,達定淨的境界而生死自在)、
    > 摩訶罰闍耶帝(立即從輪迴中解脫)、
    > 陀囉陀囉(不隨惡世習氣流轉,心即清淨自然,升入諸梵天中)、
    > 地唎尼(使修持者無論男女皆得渡化)、
    > 室佛囉耶(而達到自在圓融,大放光明的境界)、
    > 遮囉遮囉(菩薩的法力願力有如法雷一般,大悲之心感動一切世界)、
    > 麼麼罰摩囉(這種善念破除一切惡業障道)、
    > 穆帝隸(使修持者得清淨心)、
    > 伊醯伊醯(安定而自然)、
    > 室那室那(進而道心堅定,住不退轉境而生大智慧)、
    > 阿囉佛囉舍利(能於法自在而成法王,與佛智慧等齊無有差別)、
    > 罰沙罰參 (只要耐心修持,捨去執著,就能啟發真正的喜樂)、
    > 佛囉捨耶(而自在的與十方諸佛相處)、
    > 呼盧呼盧摩囉(神通如意)、
    > 呼盧呼盧醯利(處一切相而自在)、
    > 娑囉娑囉(菩薩的加持法力,堅定不移)、
    > 悉唎悉唎(愛護眾生,決不捨棄)、
    > 蘇嚧蘇嚧(遍灑甘露,利樂眾生)、
    > 菩提夜菩提夜(日以繼夜,不曾間斷)、
    > 菩馱夜菩馱夜(不分人我,一切平等)、
    > 彌帝唎夜(這種慈悲心,廣大無有邊際)、
    > 那囉謹墀(平等博愛)、
    > 地利瑟尼那(只要堅定的拿起慧劍,斬斷煩惱與戲論,清心修持)、
    > 婆夜摩那(立得歡喜)、娑婆訶(處一切處吉祥無災,而成就大自在)、
    > 悉陀夜(菩薩廣大無邊的道法)、
    > 娑婆訶(令修持眾生皆能處一切處吉祥無災,而成就大自在的真言)、
    > 摩訶悉陀夜、娑婆訶、悉陀喻藝、室皤囉夜、娑婆訶(無盡虛空修持天人,悉得成就大自在的真言)、
    > 那囉謹墀、娑婆訶(以平等博愛的法力,令修持眾生皆能成就大自在的真言)、
    > 摩囉那囉、娑婆訶(以無比堅定的、實在的法力,令修持眾生皆能成就大自在的真言)、
    > 悉囉僧阿穆佉耶、娑婆訶(菩薩與眾生融為一體,使修持眾生皆能成就大自在的真言)、
    > 娑婆摩訶阿悉陀夜、娑婆訶(不厭其煩的以各種方式,為眾生演說上乘佛法,使修持眾生皆能成就大自在的真言)、
    > 者吉囉阿悉陀夜、娑婆訶(以金剛法力化解一切怨習魔氣,使修持眾生皆能成就大自在的真言)、
    > 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訶(菩薩坐於蓮花寶座之上,大放光明,使修持眾生皆能成就大自在的真言)、
    > 那囉謹墀皤伽囉耶、娑婆訶(大慈大悲聖觀世音菩薩,親令修持眾生皆能成就大自在的真言)、
    > 摩婆利勝羯囉夜、娑婆訶(觀世音菩薩現千手千眼,遍照法界,使修持眾生皆能成就大自在的真言)、
    >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皈依禮敬十方無盡佛法僧三寶)、
    > 南無阿利耶、婆羅吉帝、爍皤囉夜、娑婆訶(皈依禮敬淨潔的聖者,自在觀世音菩薩,而成就大自在的真言)、
    > 唵悉殿都、漫多囉、跋陀耶、娑婆訶(菩薩以無比的法力與願力,加持灌頂,使修持眾生眼耳鼻舌身意皆得清淨自在,而無生老病死苦,悉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真言。)
2009-3-28 20:39:0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130# YYNN
我也才剛開頭
想學有心就好
彼此勉勵

阿彌陀佛
2009-3-28 20:40:5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neigefemme 于 2009-3-29 04:35 编辑

法句經故事集
http://www.xuyuntemple.com/?l=zt&a=40
http://www.budaedu.org/story/

第一品 雙品 1-11

1瞎眼的阿羅漢。

心是所有法(註)的先導,
心是所有造作的主導,
若人造作身口意惡業,必定受苦報,
一如牛車緊隨牛的足跡。(偈1)


  有一天,盲尊者迦丘帕喇到祗樹給孤獨園向佛陀問訊。當天晚上經行時,他意外踩死一些昆蟲。第二天早上,精舍的其他比丘前去找他時,發現這些昆蟲的屍體,他們認為尊者犯了戒,就向佛陀報告這件事。

  佛陀首先問他們是否親眼看見尊者踩死這些昆蟲,他們回答說沒有。

  佛陀就勸告他們:「正如你們沒有親眼看見他殺生,他也看不見這些昆蟲;再說,身為阿羅漢,他沒有殺生的念頭,所以並沒有犯戒。」

  他們接著問佛陀,尊者的眼睛為什麼會瞎掉?佛陀就以下面的故事來說明業力的影響:

  迦丘帕喇的某一前世是醫生,卻故意使某個女人的眼睛瞎掉。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該女人答應迦丘帕喇,如果能夠徹底治好她的眼病,她和兒子願意做他的僕人。但後來她卻害怕真的變為僕人,就向醫生撒謊,說她的眼睛愈來愈壞,而事實上,卻已經完全痊癒了。醫生很清楚她在騙他,所以為了報復,就給她另一付藥方,終於使她的眼睛完全瞎掉。

  由於這罪行,這醫生在往後很多世都是瞎子。

  佛陀接著說,惡業會跟隨造業的人,就像車輪尾隨牛的足跡一樣。

備註:

   1. 「法 」(dhamma)有多重意義,此處指的是業(kamma) 或代表行 (cetana) 的業,或任何伴隨道德或不道德的意識而來的心理狀態。本品的法指的是不善法(邪惡的心理狀態),若沒有心的作用,不會生起任何心理狀態,所以說心是所有善惡心理狀態的先導。
   2. 行:最重要的心理狀態。佛:「行即是業。」
   3. 心是所有作為的先導,是實行和衡量所有行為的主要因素。



2何必妄想。

心是所有法(註)的先導,心是所有造作的主腦,
一切都是心所造作的,
人若造作身、口、意善業,
一定有樂,如影不離形。(偈2)

  瑪塔侃達理是個年輕的婆羅門,他的父親非常吝嗇,從來不布施。即使瑪塔侃達理是獨子,但身上所帶的首飾也是父親為了省錢,而親自打造的。所以當他患了黃疸病時,他父親也不請醫生來治病,終於使他病入膏肓。他父親知道他快要逝世時,叫人把他抬到走廊去,以免來家裡的人看到他父親的財富。

  當天早上,佛陀出禪定後,透過神通看見瑪塔侃達理躺在走廊上。所以當佛陀與弟子到舍衛城去化緣時,就走到瑪塔侃達理家門口,向瑪塔侃理放光,吸引他注意。這時候的瑪塔侃理非常脆弱,所以看見佛陀時,只能向佛陀表白信仰佛教的心意,但也因此獲得一些幸福感,而這就足夠了。當他內心充滿對佛的信心而逝世時,便往生至忉利天。

  當他在切利天看見父親在墓地為他哭泣時,化身恢復原來的形像,出現在墓地,向父親說他已往生忉利天,並勸請父親親近佛陀、布施並且聽佛說法。他的父親便遵照他的話去做。

  佛陀說法後,有人就問,人可不可以只在心靈上信仰佛法,而沒有任何慈善行為,也不持戒,就可以往生忉利天嗎?佛陀就請瑪塔侃達理現身,瑪塔侃達理於是從切利天下來,親自向他們說他已往生忉利天了。聽完他的話後,大家才確實相信瑪侃達理只因為內心皈依佛陀,就獲得往生忉利天的榮耀。

  聽完佛陀說法,他父親從此明白佛法,並把大部份的財富布施出來。

備註: 此篇是佛陀在不同場合說法,用來說明善惡業不可避免的業報。人會受到過去和現在所作之業的影響,而在現在或未來適當的時機受此業報。人必須為自己的幸福和悲慘,負大部份責任;人為自己造作天堂或地獄;人是自己命運的主宰,只有人才能拯救自己。佛法教導世人要自我負責,也主張因果報應。人造作業,會受業報。但仍有解脫的可能。
2009-3-29 04:32:1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明證法師所說法句經故事集

http://www.xuyuntemple.com/?l=zt&a=61
2009-3-29 16:18:45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法句經故事集

3報復的苦行者 。

人的內心若抱持:
「他(她)辱罵我、毆打我、打垮我、劫奪我。」
的想法,心中的怨恨無法止息。(偈3)

人的內心若沒有:
「他(她)辱罵我、毆打我、打垮我、劫奪我。」
的想法,心中的怨恨就能止息。(註)(偈4)

  帝沙是佛陀的表弟,晚年出家為僧。

  他喜歡假裝自己是長老比丘。如果來訪的比丘得到他的同意,為他服務時,就很高興。但他卻不尊敬真正的長老比丘,也時常與年輕比丘爭吵。如果有人說他的行為不如法,他就哭鬧、生氣,非常不滿意,並且向佛陀抱怨。佛陀對他的情形了然於心,所以每次都勸他改變自己的行為,同時不要記恨,因為只有不記恨才能消除恨意。

  佛陀說:帝沙不只是今生才如此頑固,前世的時候也很固執:帝沙的某一前世是頑固的苦行者,名叫提婆喇,由於誤會,而咀咒一個非常神聖的宗教師,雖然國王勸他向該宗教師懇求寬恕,但他悍然拒絕。國王最後只好以武力迫使他向該宗教師懇請寬恕。

備註: 佛陀經常教誨弟子不可以報復,即使受到激怒也要隨時隨地修習忍辱。佛陀讚歎那些儘管有能力報復,但忍辱並且原諒他人辱罵的人,在整部【法句經 / 故事集 】中,佛陀多次受到他人嚴厲的批評、辱罵和攻擊,但佛陀仍忍辱如常。忍辱不是脆弱或失敗的表現,而是偉人堅定信念的表徵。



4累劫以來的仇恨。

世間的怨恨無法止息怨恨,
唯有慈悲可以止息怨恨,
這是永恆不易的古法(註) (偈5)


  從前有位信徒的太太不能生育。她害怕因此受到丈夫和婆婆的歧視,就親自為丈夫安排,選擇再納了一妾。但前後兩次,當她知道妾懷孕時,卻在飯中摻藥而使妾兩次都流產。第三次有喜時,這妾就刻意隱瞞她,但她後來還是知道了,並且如法泡製,妾因此再次流產,並且因而喪生。彌留之際,妾發誓要報復她和她未來的兒女。兩人之間累世的仇恨從此展開。

  後來,這對妻妾曾經投胎轉世成母雞與貓、牝鹿與母豹。今生,一個投胎轉世成舍衛城一位貴族的女兒,另一位則變成食人妖怪。有一天,食人妖怪拼命追趕貴族女兒和他的嬰孩,當貴族女兒知道佛陀正在祇樹給孤獨園說法時,他就逃到佛陀的身邊,並且把嬰孩放在佛陀的腳下,接受佛陀的保護。食人妖怪卻被擋在外面,無法進入。後來食人妖怪也被傳喚進去,佛陀向她們兩人勸誡,說她們兩人的前世是彼此仇恨的妻妾,因為互相懷恨,以致於往後的幾世裡,不斷地迫害對方的子女,佛陀告誡她們,恨只會增加更多的恨,唯有友誼,相互體諒及善意才可能化解仇恨。聽完佛陀的說法後,她們明白自己的錯誤,就在佛陀的勸誡下,盡釋前嫌。

  佛陀接著要貴族的女兒把小男嬰交給食人妖怪,但她擔心男嬰的安全,而遲疑了一會兒,但出於對佛陀的虔誠和信心,她聽話地把男嬰交給食人妖怪。食人妖接過男嬰後熱切的愛撫和親吻嬰孩,就向對待自己的孩子一般。一會兒,又把男嬰還給貴族的女兒。

  從此以後,雙方盡釋前嫌,同時善待對方。

註:佛陀和弟子共同遵守的永恒不變之法。



5憍賞彌諍論不休的比丘們。

明白「諍論使人毀滅」的人,
停止諍論。
昧於這種道理的人,
諍論不休。


  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件使憍賞彌的比丘們諍論不休。有些比丘跟隨精通律(vinaya )的法師,其他的比丘則跟隨精通法(dhamma)的法師,雙方諍論不休。他們甚至不聽佛陀的勸解,但佛陀知道,他們終究會明白這樣是錯誤的,所以就離開他們,單獨到森林的僻遠靜處結夏安居 (註1)。(安居時曾經有一隻大象和猴子照顧佛陀) (註2)。

  憍賞彌的信徒明白佛陀離去的原委後,拒絕再供養這些比丘們,比丘們才明白他們的愚昧,而相互和解、修好。但信徒們要他們承認,是他們的錯誤,才造成佛陀離開憍賞彌,否則不願再像從前那樣尊敬他們。信徒們要他們懇請佛陀寬恕,但佛陀已經離開了,當時又是安居的中期,所以那一次的安居,比丘們過的很辛苦、慘淡。

  安居結束後,阿難和眾多比丘就去找佛陀,並且向佛陀表達他們的悔意,同時保證他們已經明白所犯的錯誤,懇求佛陀回去。佛陀也就回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去。精舍的比丘看見佛陀時,就向佛陀頂禮問訊,並且認錯。佛陀告誡他們說:生命是無常的,大家必須停止爭吵,言行舉止也不能像永遠不會死亡般。

備註:
1. 結夏安居 (vassa),即南傳上座部佛教的雨安居。
2. 曾有記載說明該猴子如何照顧佛陀的有趣經過:當該猴子看見大象照顧佛陀時,它也決定要效法大象,為佛陀做些服務。有一天,猴子在樹叢中盪來盪去時,發現有一蜂巢,它就把蜂巢所在的樹幹折斷,取下蜂巢,並將它放在樹葉上,獻給佛陀,佛陀接下好意後,猴子就躲起來,觀察佛陀是否吃蜂蜜,卻發現佛陀並不吃蜂蜜,猴子就過來拿起蜂巢,前後翻轉,想要找出為什麼佛陀不吃蜂蜜的原因,結果發現蜂巢中有些昆蟲的蛋,它就把這些蛋拿開,然後,再獻給佛陀。佛陀終於吃蜂蜜了。
2009-3-30 18:09:28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