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新欧洲留学
楼主: talentpanda

大家有看到新的工作法律条文吗?

85
回复
5208
查看
[ 复制链接 ]

新浪微博达人勋

dlyz 发表于 2017-9-3 12:32
究其原因,这是历届政府都不断的更换花样的改革的结果,
还是历届政府都在执行历时倒退的政策呢?

我觉得是大势所趋了,大国博弈的版图已经画好了,法国是一个是个小国家,看看历史,2百年来是如何富有的,这种模式不会持续,那么一定要找别的办法,现代法国社会发展模式,法国社会主义,基本上是二战后形成的,时代变了,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新兴国家崛起,这些不是法国一个国家可以抗拒抵制的,还有社会福利危机。这几十年来法国靠美国来发展经济,法国人还瞧不起美国人,说人家俗,不过法国人,欧洲人的工作最早是被美国人“偷”走的,法国人想走出这个圈圈也很久了,如今眼看美国人靠不住,马克龙紧紧抱住欧盟,我觉得也是没别的办法了。改革嘛,无非左派和右派两套,看起来水火不同,但是在欧洲一体化上还是一致的,可是这个一体化又给平民带来巨大的冲击,左右两派都解决不了。反正法国的政治精英无非是从那几个学校,小圈子里培养出来的,也来回拉扯得搞了几十年也就那么回事了,法国从各个方面都在下沉,它也该下沉了。
2017-9-3 12:35:1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Paris 发表于 2017-9-3 11:09
首先,我并不是认为Macron的所有programme都是对的。
其次,Macron要改革的sécurité sociale体系是从fin ...

法国的社保体系你了解吗?你知道一直以来它虽然是publique 但是并是不l'état 管的而是syndicat, 马克隆现在要降低ss 的charge 员工和雇主,同时收回管理权。接下去会怎样?SS的保额将会越来越低, 获益的是谁?那些大的mutuelle. 但是普通大众会了解这些吗?他们会觉得马克隆很好啊,因为我拿到手的实际工资又多了40欧每个月,可以全家去多吃一次mcdo了
2017-9-3 12:39:1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wawaping 发表于 2017-9-3 13:35
我觉得是大势所趋了,大国博弈的版图已经画好了,法国是一个是个小国家,看看历史,2百年来是如何富有的 ...

法国怎么靠美国发展经济的,你倒是说说看?我来好好学习一下。法国的经济的支柱是什么?
2017-9-3 12:43:0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xumingjie 发表于 2017-9-3 13:39
法国的社保体系你了解吗?你知道一直以来它虽然是publique 但是并是不l'état 管的而是syndicat, 马克隆 ...

可能我们在这方面的观点不同,我从来没有觉得大的公司和所谓peuple是对立的,大的公司得益又如何呢?只要保证了全民有病不用担心没钱治的这个基础,我会支持通过改革来提高管理效率及可持续性。
法国社保及失业系统的出发点很好,保证人民基本生存的尊严,但是久而久之管理效率低下加上控制不利,导致不少人钻空子,事实上这是对纳税人的不尊重。
2017-9-3 12:58:4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Paris 发表于 2017-9-3 13:58
可能我们在这方面的观点不同,我从来没有觉得大的公司和所谓peuple是对立的,大的公司得益又如何呢?只要 ...

听说过Monsanto公司? 当然Total这种在孟山都珠玉之前可能都算环保了。

你知道在Alsace,Moselle地区,社保报销百分之九十却依然盈利吗? 为什么比普通社保报得多却仍盈利?我考虑了很久这问题,而不是让财经杂志告诉我社保管理效率低。
2017-9-3 13:18:47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此外,每个人对自己职业负责这种话在我看来,看上去很正确 本质上说还是丛林法则。
2017-9-3 13:23:0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我还可以说,每个人都该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对自己的孩子负责。是不是听起来很美?
2017-9-3 13:24:4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sly 发表于 2017-9-3 14:24
我还可以说,每个人都该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对自己的孩子负责。是不是听起来很美? ...

很多人真这么想……什么慢性病遗传病 要么是你基因不好要么是你不好好锻炼 总之表浪费医保了都是你的问题……
2017-9-3 13:30:5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Paris 于 2017-9-3 15:04 编辑
sly 发表于 2017-9-3 14:24
我还可以说,每个人都该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对自己的孩子负责。是不是听起来很美? ...

我还真是这么想的。防微杜渐嘛
但是就算平时没有注意好,健康出现问题,也应该有看病的权利。

但职业不一样,这不是基本生存需求,政府需要保证一个人就算失业,ta还能活下去,但不可能保证你总能保持一个薪酬水平,还能和以前一样到处度假住好酒店。民众有尊严的生存是政府的职责,但活得非常滋润是每个人自己的职责。

医疗和教育这两样,在我看来是需要保证做到基本平等的两个方面,其他的,我支持自由竞争,强者获胜。
当然,每个人都有ta坚持自己观点的自由,我只是说出我的想法。

2017-9-3 13:56:5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在文明社会里,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年龄,经验,能力和贡献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具体在法律上就是应该给五十岁以上,有一定工龄并且能力上没有问题的员工一定的保护,而不是和二三十的人一刀划齐,这才是真正在讲效率。对于老年员工比率高的企业,也可以给予税收上的鼓励以促进高龄员工的就业。
2017-9-3 13:57:20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sly 于 2017-9-3 15:15 编辑
@Paris 发表于 2017-9-3 14:56
我还真是这么想的。

那就没话可以说了。我只有矫情地斗个书袋,贴一个我认为在先秦诸子著述里最美的篇章,讲的是怎么王道,用今天的话说是如何做个合格的“精英”的故事。哪天我都想发个法文版的给Macron看看。


 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
  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
  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聞之胡齕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译文】
   齐宣王问道:“齐桓公、晋文公在春秋时代称霸的事情,您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之事的,所以没有传到后代来,
我也没有听说过。大王如果一定要我说。那我就说说用道德来统一天下的王道吧?”   宣王问:“道德怎麽样就可以统一天下了呢?”    孟子说:“一切为了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这样去统一天下,就没有谁能够阻挡了。”   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吗?”   孟子说:“能够。” 宣王说:“凭什麽知道我能够呢?”   孟子说:“我曾经听胡 告诉过我一件事,说是大王您有一天坐在大殿上有人牵着牛从殿下
走过,您看到了,便问:‘把牛牵到哪里去?’牵牛的人回答:‘准备杀了取血祭钟’。您便说
:‘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到它那害怕得发抖的样子,就像毫无罪过却被到处死刑一样。’牵牛
的人问:‘那就不祭钟了吗?’您说:‘怎么可以不祭钟呢?用羊来代替牛吧!’-----不知道
有没有这件事?”   宣王说:“是有这件事。”    孟子说:“凭大王您有这样的仁心就可以统一天下了。老百姓听说这件事后都认为您是吝
啬,我却知道您不是吝啬,而是因为不忍心。”    宣王说:“是,确实有的老百姓这样认为。不过,我们齐国虽然不大,但我怎么会吝啬到
舍不得一头牛的程度呢?我实在是不忍心看到它害怕得发抖的样子,就像毫无罪过却被判处死刑
一样,所以用羊来代替它。”   孟子说:“大王也不要责怪老百姓认为您吝啬。他们只看到您用小的羊去代替大的牛,哪
里知道其中的深意呢?何况,大王如果可怜它毫无罪过却被宰杀,那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宣王笑者说:“是啊,这一点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了。我的确不是吝啬
钱财才用羊去代替牛的,不过,老百姓这样认为,的确也有他们的道理啊。”    孟子说:“没有关系。大王这种不忍心正是仁慈的表现,只因为您当时亲眼见到了牛而没
有见到羊。君子对于飞禽走兽,见到它们活着,便不忍心见到它们死区;听到它们哀叫,便不忍
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总是远离厨房。”


@Paris
2017-9-3 14:05
战法有问题,写了一堆,最后只发出来一句。我重新编辑了一下 
sly
2017-9-3 14:04
白话文可以搜搜google。 
2017-9-3 14:03:5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sly 发表于 2017-9-3 14:57
在文明社会里,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年龄,经验,能力和贡献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具体 ...

这就是观点的不同。
我尊重你的观点,也不打算说服你。
但我仍然维持我的观点。
2017-9-3 14:07:2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sly 于 2017-9-3 15:18 编辑
@Paris 发表于 2017-9-3 14:56
我还真是这么想的。防微杜渐嘛
但是就算平时没有注意好,健康出现问题,也应该有看病的权利。

你后面说的那些,讲得很清楚,我基本上都能同意。我们家没人在私企工作,按道理没资格指手画脚。但我们有认识的朋友,亲戚年纪比较大了,年轻时一路顺风名校大公司高管,到年纪大了虽然说没什么负担了,被解雇了也财政自由,但是在他们那个年纪那个经历,摔这样的跟斗,基本心理就垮掉了。他们承受的痛苦不比那些同龄被解雇的技术工人少,很多东西并不只能用钱来衡量。而且我过去的同事,同学过了三十七八,不管做到什么级别,没有不对自己职业生涯高度警惕,随时有两手准备的。所以我觉得一个文明的社会还是要保证人在心理上的一定安全感。
2017-9-3 14:13:5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sly 发表于 2017-9-3 15:13
你后面说的那些,讲得很清楚,我基本上都能同意。我们家没人在私企工作,按道理没资格指手画脚。但我们有 ...

是,凡事都讲个“度”,适度的安全感,适度的危机感,我觉得都很重要。
但每个人对这个度本身的定义又不同,我是认为目前法国社会中消极的安全保护过多,反而牵制了社会的发展。
2017-9-3 14:27:38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什么工人阶级的子弟仍是工人



联合参谋学院_  原文来源

阅45转32016-12-28

分享收藏



只读冷门书阅读新坐标

文 | 维舟

在乘坐“灰狗”穿越美国各州旅行时,我一位朋友听到身旁两位美国黑人平民(他们的穿着、谈吐以及乘坐灰狗本身都证实了这一点)的谈话。当其中一人说到自己女儿考上了大学时,另一位以惊讶的语气问:“Why?”(为什么?)

这番话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是因为在我们的观念里,一个孩子能考上大学,那他/她的几乎任何亲友都会觉得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而不会去反问“为什么要上大学”。

在中国,“知识改变命运”几乎是一种信仰,尽管现在也有揶揄这句话还有另一层含义(读博读穷了),或悲叹“寒门再难出贵子”,但显而易见的一点是:家里出了个大学生,对贫寒家庭总是一个希望,何况,读书不好而想改善自己命运的机会更低。

然而这其实是一个相对平等的社会中的特殊信念,美国平民之所以会问“为什么要上大学”,是因为这对人们自我改善几乎起不到多大作用。社会学家C. 赖特·米尔斯在1951年的《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中就已说过,尽管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普遍社会地位更高,但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受教育也变得不那么“合算”了,有时甚至得不偿失:以前大学毕业生挣的钱比美国人平均收入高三分之一,但趋势却是收窄,对大多数美国青年来说,四年大学教育不仅“毫无必要地昂贵”,而且也“不为社会欢迎”。
英国也是如此,一个大学毕业生平均大致要花一年时间才能找到一份工作,而大部分低薪工作即便你没上过大学也能被录用并胜任;如果你想跻身精英阶层,仅仅“上过大学”是远远不够的,甚至靠你自己再努力也不够。

在这里,教育体系和文化实践不是实现社会流动的机会,是讽刺性地服务于阶层固化;在校读书并未带来平等,反而强化了不平等,包括一种尤其让人挫败的意识:一个人没能提升阶级地位只能怪自己。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年来西方社会的年轻人普遍感到没有希望,发展出一种愤世嫉俗的哲学或在街头发泄怒火,因为只有这些是他们可以不受约束地去做的。



英国人类学家保罗·威利斯要回答的正是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工人阶级的子弟仍是工人?在对英格兰传统工业城镇汉默镇上的12位中学男生(他们自称“家伙们”)深访之后,他得出的结论是:那既不是他们笨,也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他们主动选择了走上父辈的老路。

他们为何“自甘”如此呢?答案是:能融入主流精英的人数太少、机会太小,其结果,剩余的大部分工人阶级子弟强化了对自己出身的认同,发展出一套对抗权威和主流文化的“反文化”。他们由此相信“体力的行事方式就是一种男子汉的方式,而智力的方式则是女性化的”,即便是高薪的脑力工作仍被视为“无聊”或“娘娘腔”;无论那些“书呆子”们成绩多好,都还是被他们视为被动的、驯顺的,文科尤其是女孩子学的,对诗歌和戏剧感兴趣则绝对是娘娘腔。通过逃课、反文化和抵抗学校课程,他们把自己设想为具有男性气概和反抗意识、更酷的一群,这也会吸引一些女性,学校中这些逃学的小混混约会女孩子的数量确实多得多。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最终使得他们丧失了从事中产阶级工作的资格,到头来造成了一种底层社会角色的自我诅咒:“正是那些孩子自己的文化,最为有效地让部分工人阶级子弟准备好以体力劳动的方式出卖劳动力。”

这并不只是几个逃学的坏男孩的妄想,而和他们成长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就像《不平等的童年》一书所证明的那样,中产阶级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受到不一样的系统教育:他们与父母(所有权威的原型和化身)的关系更为平等对话而非对抗;生活的安排更具条理而不是自由放任的。这可以解释为何英国工人阶级的子弟会对权威(老师和学校体制)采取那样一种对抗、排斥的态度,并蔑视、排斥循规蹈矩的好学生们,甚至还自认高人一等,因为在他们从小习得的社会氛围中,自主、个人化的和坚毅气质才是最值得推崇的,知识则谈不上有多少用处,至少不如经验有用。

车间文化原本就具有一种强烈男性沙文主义主题,推崇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艰苦面对危险的工作;工人们也普遍认为实践比理论更重要,一个车间里的大幅标语是“一盎司的敏锐直觉可以媲美整座图书馆的学位证书”,工人中间充斥着关于纯粹理论知识愚昧不堪的虚构故事;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一种对文凭价值的根深蒂固的怀疑态度,即获得这些文凭要在时间、行动、参与和独立性上付出巨大牺牲;由于崇尚独立和勇敢面对挑战的价值观,工人子弟在成长后往往在角色上与父亲处于竞争冲突的位置。

在这过程中,父母往往通过言传身教,不自觉地成为这些价值观的媒介。但工人阶级文化的这些常见主题,却预示着这些孩子们成年后的命运:他们看不起文化知识,想做一份更自主的灵活工作,但缺乏长远规划,或者即便想“有一天”开始自己做生意但却只是日复一日地工作了三十年。实际上,对这些工人子弟来说,车间文化使他们更如鱼得水,而它与学校文化却格格不入。

说这些并不仅仅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更不是为了嘲讽工人阶级自甘生活在泥坑里——毕竟,保罗·威利斯本人就是工人阶级子弟,他是想用这样一个事例来反思:一个群体未能实现自身状况的改善,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通常来说,左派会指责那是国家和社会结构造成的,而右派则倾向于认为要责怪个人自身。

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保罗·威利斯的答案并未偏向任何一方,而看出了其中有着远为复杂的深层因素:在这个已十分精巧且结构固化的社会体制下,身处从属地位的人尽管看到了文凭这个向上爬出深井的梯子,但却绕开它,怀疑它的价值,认为那是渺茫的希望或将侵占自己过多的自主性,而以一种反抗的姿态去体验,然而这也没能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最终,这看起来更像是一个难以摆脱的陷阱:你在其中越是挣扎反抗,就越是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地。对他们而言,比绝望更绝望的是希望——他人给你的希望,但却不是你自己想要的那种希望。

如果你觉得这些工人子弟鄙视“书呆子”而自视具有男子气概,只是不学好而已,那么试想下,这在某种程度上大概也就像近代中国人对假洋鬼子和买办的蔑视:他们背叛自己的出身/民族/种族,对权威(“洋大人”)点头哈腰地驯顺,远不像更具反抗精神的人们那样具有男性气概,他们就算因此生活得更好,也不值得羡慕。

在《城中城:社会学家的街头发现》一书中,芝加哥的贫困黑人也抱有同样强烈的人生观:他们将“打着领带去上班”的那些黑人中产阶层称为“非裔美国人”,而自己则是“找不到工作”的“黑鬼”,因而美国学校里学习成绩好的黑人孩子常常受到其他黑人学生的疏远与排挤,嘲笑他是妄图想“变成白人”。

这还不只是James Scott的名著《弱者的武器》中所描述的那种消极的对抗,而是一种主动的反抗意识,这意味着更难以消解这种内在矛盾。看似奇怪的是:由于阶层固化而对改善自身不抱希望的这种愤恨与反抗本身,这种想要树立自己主体性的努力,反倒更强地对阶层结构起到固化作用。

显然,这种情绪之所以值得认真对待,是因为由此带来的文化实践大大地打击了现世努力的积极性——既然融入主流并自我改善是妄想和不义的,那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然而这并不能只是责备这些男孩子们自己,因为这本身意味着英国社会的等级制度的森严和社会文化的问题,以及教育公平性的缺失。



▲ 1920年代伦敦街头的工人子女

没有一个人不想改善自我,然而残酷的现实是:向上流动的机会往往并不向所有人平等开放。这个问题之所以在英国尤为严重,是因为传统上英国社会就不打算让穷人家的子女借由受教育的机会来摆脱自己的地位,“一旦有人想给最聪明的穷孩子多教一点东西,就会招来反对,小商人不愿意见到自己的子女多出一些竞争对手”(《启蒙时代》下册)。

很多英国的启蒙哲人看不起贫苦的同胞,约翰·洛克虽然思想开明,但却认为自己的教育方案仅适用于绅士阶层,建议把穷人的子女送进特殊的职业学校学点儿实用的工艺技能即可。在他看来,教育的宗旨在于巩固而不是颠覆阶级制度。

英国的教育制度长期以来也是精英式的,对平民则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很迟才形成国家办学体系,以至于被教育学家普遍视为在各项标准上都落后于西欧各国,在公立教育体系方面更是落后于欧洲大陆各国大半个世纪以上。

英格兰和威尔士在1870年之前还没有一个充分的公立教育体系,义务教育的落实要到1880年代,小学一直到1891年才完全免费,又等到1902年法案颁布,才出现了国立中学,高度统一的教育管理体系才得到巩固。

不仅如此,英国人长期存在反对教育贫民的声音。英国慈善学校的倡导者Benjamin Shaw在参观完美国之后,于1817年写道:“一想到在我的祖国,伟大的不列颠,还有这么多人反对贫民教育事业,而且还认定我国的体制是无可争议地好时,我就感到羞耻。”当时美国人A. Potter更曾直率地指出:“英国忽视了劳动人民的教育,其结果是——英国的土地上到处都是乞丐和流浪汉。”



▲ 《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英]保罗·威利斯著,译林出版社,2013年3月第一版

直至1944年的教育法案,才促使英国中等教育向来自各个阶层的优秀人才开放。但到了1960年代后期,执政的工党政府建立起新的全面教育,其结果,任何有经济能力的父母都想花钱让孩子脱离公立学校体系而去买到一种穷人无法买到的教育。

和当下中国一样,英国也有学区房,也有着教育资源上的竞赛,以及高等教育中的过度补偿:设法从公立学校选出优秀的孩子,但不顾那些学校往往无法为孩子们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来应付这一竞争。相比而言中国略微幸运之处在于:作为科举传统和相对平等社会的遗产,中国平民阶层的孩子尚不至于像英国的工人子弟那样,认为自己的人生在一开始就难以看见向上攀爬的机会。

在英国这样一种保守倾向的制度下,当然也并不是没有希望,只是那希望既不使人完全绝望(毕竟社会阶层也不是种族、种姓等完全难以打破的壁垒),又不会满足大多数人——简言之,处于某种“吃不饱、饿不死”的状态下。

工人阶级子弟采取这样一种姿态,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很可理解的,不过,书中所访谈的都是男性学生,那么女学生呢?从北美华人社会来看,往往女性还更能接受并融入主流社会,因为她们并不那么在意捍卫“男性气概”(小混混们指责遵守纪律的好学生“女气”也许不无道理)。而这又何止是学生们如此?

如果国际社会也是一个班级,那么,日本可说是“优等生”,而伊拉克、利比亚和伊朗等则是接近于强烈反抗的“家伙们”,至于中国,众所周知,在抗争了三十年后,我们选择了“与国际接轨”,接受了在现行国际体系之下向上爬升的道路。

【注】本文原标题为《比绝望更绝望的是希望》

-发自新欧洲Android客户端
2017-9-3 15:19:53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